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中和胃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疗效探讨
1
作者 李荣振赵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28-0131,共4页
研究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运用建中和胃汤结合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病人50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组25例,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 研究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运用建中和胃汤结合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病人50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组25例,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胃肠激素水平均更高,P<0.05。结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治疗中运用建中和胃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病人炎性因子水平、症状积分,优化其胃肠激素水平,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中和胃汤 温针灸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虚畏寒型 炎性因子水平 症状积分
下载PDF
健脾和胃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朱宏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4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三明市第一医院列东分院收治的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畏寒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对...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三明市第一医院列东分院收治的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畏寒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和胃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隐痛、食后胀满、嗳气反酸、神疲乏力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畏寒型患者应用健脾和胃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确切,不仅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还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畏寒型 和胃汤 温针灸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郭亚平 郭姣利 刘超群 《右江医学》 2020年第12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0例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将采用隔姜灸治疗的56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的54例... 目的探讨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0例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将采用隔姜灸治疗的56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结果治疗后,两组胃脘痛、痞满不适、反酸嗳气、大便稀溏、畏寒肢冷、纳差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GAS、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虚畏寒型 建中和胃汤 隔姜灸 胃泌素 胃动素
下载PDF
建中和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兴玉 胡兴云 +2 位作者 冯玉梅 冯伟 胡兴鹏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建中和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建中和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建中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动力指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GA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MT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细胞沉降率和血细胞比容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脘隐痛、喜按喜暖、食后胀满和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中和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改善胃动力指标水平,以及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中和胃汤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虚畏寒型 中医证候积分 胃动力 血液流变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建中和胃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观察建中和胃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建中和胃汤及温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胃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建中和胃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建中和胃汤及温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胃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胃脘隐痛、喜按喜暖、神疲乏力、食后胀满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6(Inter 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中和胃汤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疗效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虚畏寒型 建中和胃汤 温针灸
下载PDF
探讨建中和胃汤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虞红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0356-0357,共2页
探讨在脾虚胃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采取建中和胃汤的效果,以及该方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收治的50例患者,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有25例行常规治疗,剩下2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建中和胃汤... 探讨在脾虚胃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采取建中和胃汤的效果,以及该方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收治的50例患者,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有25例行常规治疗,剩下2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建中和胃汤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医证候积分等多项指标低于对照组;而各项血清炎性因在治疗后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中和胃汤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突出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起到一定的抑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中和胃汤 脾虚畏寒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穴位贴敷结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叶虹 徐天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7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配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CG)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配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CG)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行穴位贴敷+隔姜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功能[胃泌素(G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主症、次症积分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GS水平比治疗前高,PGⅠ、PGⅡ水平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独立性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脾胃虚寒型CG患者经穴位贴敷配合隔姜灸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胃功能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虚畏寒型 穴位贴敷 隔姜灸 中医证候积分 胃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