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周道成 阮贵基 +4 位作者 帅优优 徐文华 刘德亮 赵恒侠 李惠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687-2694,共8页
【目的】观察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痰瘀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降糖、降脂、护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在对... 【目的】观察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痰瘀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降糖、降脂、护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叶散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及肝脏B超分度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34/40),对照组为70.00%(28/4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形体肥胖、肢体困重、气短懒言、胸闷刺痛、腹胀纳呆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糖脂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FINS、HOMA-IR、FBG、2hPG、HbA1C、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FINS、HOMA-IR、FBG、2hPG、HbA1C、TC、TG、LDL-C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HDL-C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肝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肝功能指标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脂肪肝B超分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脂肪肝B超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脂肪肝B超分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受损及血、尿、大便常规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T2DM合并NAFLD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肝功能和脂肪肝B超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散 脾虚痰瘀型 2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糖脂代谢 肝功能
下载PDF
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
作者 雷自红 陈冬妮 +2 位作者 郭叙喜 张越 叶仁群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76-81,共6页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芪丹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腹围(A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血清NF-κB、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OMA-IR、BMI、AC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HOMA-IR、BMI、A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LD-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NF-κB、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能改善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下调血清NF-κB、TNF-α水平,改善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脾虚痰瘀型 芪丹颗粒 盐酸二甲双胍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苍附导痰汤合葛根汤治疗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韦珊颖 李凤玲 +1 位作者 潘亚静 李品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8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附导痰汤合葛根汤治疗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脾虚痰瘀型PCOS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苍附导痰汤合葛根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附导痰汤合葛根汤治疗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脾虚痰瘀型PCOS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苍附导痰汤合葛根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月经积分、治疗前后子宫及卵巢形态特征[子宫内膜厚度(EM)、卵泡直径(FD)]、性激素[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生长激素(FSH)、睾酮(T)、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及治疗后1年的排卵及妊娠率、治疗用药期间安全性。结果:两组妊娠率56.67%、36.67%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33%、排卵率83.33%均高于对照组70.00%、53.33%(P<0.05)。两组治疗后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单项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M、FD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H、FSH、T低于对照组,SHBG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用药不良反应。结论:苍附导痰汤合葛根汤应用于脾虚痰瘀型PCOS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月经相关症状,改善性激素、子宫及卵巢形态特征,促进排卵,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脾虚痰瘀型 苍附导 葛根汤 卵巢形态特征 性激素
下载PDF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晏 殷于磊 +2 位作者 乐琦琦 王营 朱凌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99-1807,共9页
目的通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观察理中复元方(黄芪、白术、茯苓,等)结合针刺法(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组、理中复元方组和对照组(叶酸),4个月为一疗... 目的通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观察理中复元方(黄芪、白术、茯苓,等)结合针刺法(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组、理中复元方组和对照组(叶酸),4个月为一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临床主症、体征,比较胃镜分析、理化检查。结果各组胃黏膜颜色和活动性有显著差异,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也有显著差异。在症状疗效方面,各组有显著差异;在病理疗效、免疫组化和综合疗效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42%,理中复元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4.1%。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可优化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中复元方 针刺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痰瘀型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晏 竺世静 +2 位作者 吴逸舟 朱炯 朱凌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02-2907,共6页
目的观察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温脾散联合理中复元方组、理中复元方组、叶酸组,每组35例,疗程6个月。然后,检测临床主症、体征、胃镜指标、理化指标变化。结... 目的观察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温脾散联合理中复元方组、理中复元方组、叶酸组,每组35例,疗程6个月。然后,检测临床主症、体征、胃镜指标、理化指标变化。结果温脾散联合理中复元方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程度优于理中复元方组和叶酸组,胃黏膜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叶酸组(P<0.05)。治疗后,温脾散联合理中复元方组胃窦小弯侧、胃角、胃体大弯侧病理总分及胃窦小弯侧萎缩积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可改善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尤其是胃窦大弯侧、胃体小弯侧萎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敷贴 理中复元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痰瘀型
下载PDF
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江汉奇 梁益辉 +7 位作者 温燕 黄桂莲 侯舒成 李乃科 丁志松 李兴明 张聪 肖慧奇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7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西药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中药组予自拟丹田参术汤口服;中西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自拟丹田参术汤口服。8周为1疗程。检验血脂... 目的:观察自拟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西药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中药组予自拟丹田参术汤口服;中西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自拟丹田参术汤口服。8周为1疗程。检验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医症状积分等。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TC、LDL-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与中药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较其他2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及中西组可明显降低TG,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对HDL-C均无显著影响(P>0.05)。总有效率西药组77.5%,中药组7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总有效率95.0%,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P<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及中西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P<0.01);中药组与中西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田参术汤在降低血脂方面与西药疗效相近,且能够更好的改善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证候,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脾虚痰瘀型 丹田参术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硬化45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梁益辉 江汉奇 +6 位作者 李乃科 丁志松 李兴明 温燕 侯舒成 张聪 肖慧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丹田参术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硬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硬化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po q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丹田参术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硬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硬化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po q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丹田参术汤。治疗1个疗程共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TC和LD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TC和LDL-C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TG和HDL-C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MT与斑块面积均有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丹田参术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较单纯西药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能明显降低TC、LDL-C,明显减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缩小斑块面积,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反应较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田参术汤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脾虚痰瘀型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可聪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5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168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n=84)、对照组(n=84),给予实验组患者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给予对照...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168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n=84)、对照组(n=84),给予实验组患者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体质量、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指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体质量,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脂指标对比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加减 二甲双胍 脾虚痰瘀型 2糖尿病
下载PDF
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林祥芝 《光明中医》 2018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观察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年医院收治的96例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20 mg,口服,1次/d,观... 目的观察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年医院收治的96例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20 mg,口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田参术汤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TG、TC、LDL-C水平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80%(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患者恢复,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田参术汤 脾虚痰瘀型 高脂血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10
作者 赵洪斌 佟咏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9月于该院治疗的94例脾虚痰瘀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9月于该院治疗的94例脾虚痰瘀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中医症候积分、胃肠激素.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7.09±1.54)、空腹血糖(7.12±1.0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91±0.85)%及中医症候积分(5.93±0.90)分均低于对照组,胰升血糖素样肽-1(97.48±10.05)pmol/L、抑胃肽(28.13±6.85)pmol/L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T2DM,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胰高血糖素样肽-1、抑胃肽水平,延缓T2DM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脾虚痰瘀型 参苓白术散 二甲双胍 血糖水平 中医症候积分
下载PDF
健脾益气散结汤联合化疗治疗脾虚痰瘀型胃癌IV期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王璐 《大医生》 2018年第10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散结汤联合化疗治疗脾虚痰瘀型胃癌IV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2例脾虚痰瘀型胃癌IV期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散结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散结汤联合化疗治疗脾虚痰瘀型胃癌IV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2例脾虚痰瘀型胃癌IV期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散结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疗效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38.10%,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3.81±1.03)显著少于对照组(5.68±1.51,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健脾益气散结汤联合化疗治疗脾虚痰瘀型胃癌IV期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化疗的毒副作用,对于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脾虚痰瘀型 益气散结汤 中医
下载PDF
香苏六君汤合丹参饮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
12
作者 廖丽媛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香苏六君汤合丹参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脾虚痰瘀型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6例T2DM并发(脾虚痰瘀型)DG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 目的探究香苏六君汤合丹参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脾虚痰瘀型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6例T2DM并发(脾虚痰瘀型)DG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香苏六君汤合丹参饮。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DGP症状、中医症候积分、血清因子、胃电图参数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PAGI-SYM量表、GSCI量表、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GAS、PGⅡ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胃电图各参数水平均有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苏六君汤合丹参饮能够缓解T2DM并发(脾虚痰瘀型)DGP症状,能够改善DGP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苏六君汤 丹参饮 脾虚痰瘀型2糖尿病 糖尿病性胃轻瘫 胃电图
下载PDF
芪丹颗粒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高尚清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究芪丹颗粒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芪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 目的:探究芪丹颗粒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芪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脂联素水平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抵抗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丹颗粒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血脂指标,降低血清抵抗素水平,提高脂联素水平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消渴 消瘅 脾虚痰瘀型 芪丹颗粒 血脂指标 抵抗素 脂联素
下载PDF
益胃消癌汤治疗脾虚痰瘀型胃癌临床疗效
14
作者 高冬冬 张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益胃消癌汤对脾虚痰瘀型胃癌患者中医症候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脾虚痰瘀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化疗方案治疗,观... 目的:探讨益胃消癌汤对脾虚痰瘀型胃癌患者中医症候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脾虚痰瘀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胃消癌汤,以21 d为1个周期,疗程为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生存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中功能领域、整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红蛋减少、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消癌汤用于脾虚痰瘀型胃癌患者治疗中,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化疗毒副作用,进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脾虚痰瘀型 益胃消癌汤
下载PDF
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效果评价
15
作者 张存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3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讨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1例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丹田参术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目的:探讨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1例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丹田参术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脂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田参术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可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田参术汤 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健脾化瘀汤联合化疗治疗脾虚痰瘀型晚期胃癌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晶琴 曹建雄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4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脾虚痰瘀型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0例脾虚痰瘀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给予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两...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脾虚痰瘀型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0例脾虚痰瘀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给予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比较两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卡氏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为20.00%,对照组为46.6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化疗治疗基础上辨证给予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脾虚痰瘀型晚期胃癌,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晚期 脾虚痰瘀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原文传递
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党毓起 杨志刚 +1 位作者 梁爽 刘军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84-386,共3页
为探讨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与健康人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软斑、硬斑个数,并测定和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 为探讨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与健康人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软斑、硬斑个数,并测定和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CAS患者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增厚(P<0.05)、有斑块,血清TC、TG、HDL-C、CRP增高(P<0.05)。认为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CAS与高血脂、CRP有关;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CAS最为常见,是中老年CAS患者的主要证型;中老年脾肾两虚痰瘀交阻CAS患者形成颈动脉内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的增宽,形成硬化斑块的程度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两交阻 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评价
18
作者 徐晋保 翟智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56-159,共4页
探讨对于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治疗中,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与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均为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80例,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入院时间为2020.3-2022.3,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实验... 探讨对于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治疗中,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与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均为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80例,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入院时间为2020.3-2022.3,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与二甲双胍药物联合治疗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学无意义;开展治疗后,对照组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均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显效+有效)例数总和占比比对照组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与二甲双胍药物联合用药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不仅能使各血糖指标降低,保持血糖稳定,使其处于正常值范围区间内,而且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立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 脾虚痰瘀型 2糖尿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刺络泻血治疗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玥 刘新燕 +1 位作者 方金 赵慧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71-4875,共5页
目的:通过刺血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与口服血脂康进行随机对照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确诊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观察组取双... 目的:通过刺血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与口服血脂康进行随机对照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确诊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观察组取双侧1组穴位进行刺络泻血治疗(共3组穴位:1足三里、阴陵泉;2委阳、阳陵泉;3丰隆、曲泉);对照组予以口服血脂康胶囊0.6g 2次/d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B超、TC、TG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检测,记录不良反应,最后统计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87.87%,总疗效相当。刺血疗法可显著改善脂肪肝B超影像学,显著降低TG、TC水平,其中降TG、TC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与对照组相当。结论:刺络泻血疗法是治疗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单纯性脂肪肝)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泻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郁互结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脉粥样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的黏度研究
20
作者 党毓起 梁爽 +1 位作者 张敏 张卫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的机理。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AS)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软斑、硬斑个数,并测定生化指标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率等。结果脾肾两虚痰瘀交...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的机理。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AS)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软斑、硬斑个数,并测定生化指标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率等。结果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增厚,有斑块,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率增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与高血黏度有关,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CAS患者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两交阻 CAS 全血黏度 颈动脉彩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