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消癌方治疗晚期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3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晔 蒋益兰 +2 位作者 吴红玉 唐婕妤 俞天俊 《湖南中医杂志》 2023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治疗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行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健脾消癌方口服治疗。比...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治疗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行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健脾消癌方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60.00%(18/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提高,CEA和CAl99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扶正消积法拟定的健脾消癌方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Ⅳ期 脾虚瘀毒证 消癌方 扶正消积
原文传递
经方合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瘀毒内蕴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劲松 钟颖 +3 位作者 周琳 肖波飞 黄上 张晓白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3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经方合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瘀毒内蕴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经方合方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 目的:观察经方合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瘀毒内蕴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经方合方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15 d、45 d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5 d及45 d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9%、78.1%,对照组分别为42.9%、3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5 d、45 d血肌酐及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值有明显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方合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疗效,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程,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早中期 肾阳 内蕴 经方合方
下载PDF
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秦春红 付业洲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20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II告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内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诊治的80例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回顾性分析益肾解毒通络汤的效果。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II告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内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诊治的80例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回顾性分析益肾解毒通络汤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均显著减低,t=2.813,2.324,P〈O.05,提示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益肾解毒通络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糖代谢和蛋白尿指标,治疗前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足水肿、夜尿频多及大便稀溏等中医症候变化明显。结论: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解通络汤 消渴肾病 肾阳
下载PDF
基于优化方案的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夹瘀毒证中医临床路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蔡园 郑菲菲 +2 位作者 高红月 张文龙 何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评价基于优化方案的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夹瘀毒证中医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患者住院日末位数字奇偶性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及常规组各35例。2组均进行糖尿病肾病教育,并行常规治疗。常规组予中医常规经验治疗,路径组予中... 目的评价基于优化方案的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夹瘀毒证中医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患者住院日末位数字奇偶性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及常规组各35例。2组均进行糖尿病肾病教育,并行常规治疗。常规组予中医常规经验治疗,路径组予中医优化路径治疗。标准住院日≤21 d。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量、尿白蛋白/肌酐(ACR)、24 h尿蛋白定量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路径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高于常规组(77.14%),路径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97.14%)高于常规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BG、尿微量白蛋白量、ACR、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路径组FBG、尿微量白蛋白量、ACR低于常规组(P<0.05)。路径组住院费用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优化方案的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夹瘀毒证中医临床路径在改善患者FBG、尿微量白蛋白、ACR及中医症状方面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阳 中医临床路径
下载PDF
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98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孟繁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8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接受治疗的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患者98例,对该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疗前和治疗后糖代谢和蛋白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接受治疗的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患者98例,对该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疗前和治疗后糖代谢和蛋白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的患者空腹血糖有所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相比糖代谢差值空腹血糖为(3.231±0.52),餐后2小时(2.48±0.107)。t=2.714,2.186,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经治疗患有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淤毒证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采用益肾解毒通络汤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解通络汤 消渴肾病 肾阳
下载PDF
从“风”论治方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3-5期脾肾两虚兼毒瘀证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罗浩轩 熊维建 +5 位作者 刘洪 钟锦 刘承玄 张玲 黎颖 骆言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0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从"风"论治方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3-5期透析患者脾肾两虚兼毒瘀证的临床疗效、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及Klotho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 目的:观察从"风"论治方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3-5期透析患者脾肾两虚兼毒瘀证的临床疗效、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及Klotho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3-5期脾肾两虚兼毒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最终实际完成93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48例,另设正常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优质低蛋白[0.6~0.8 g/(kg·d)]、低磷饮食、控制血脂及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按照指南推荐方案予口服骨化三醇或(和)碳酸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从"风"论治方,每日1剂,分2次温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各时段中医证候变化,检测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及Klotho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时段中医证候积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时段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改善水平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lotho蛋白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及Klotho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lotho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风"论治方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3-5期脾肾两虚兼毒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改善继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防治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病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肾脏与骨骼Klotho/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之间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风”论治方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 肾两 甲状旁腺激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Klotho蛋白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证型与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王硕 覃乐荣 +6 位作者 刘军霞 郭明 谌海燕 李玲 廖俊尧 廖婧 丁晓庆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医证型与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初诊MDS患者的中医证型、外周血指标、疾病分型、分子生物学情况、细胞遗传学...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医证型与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初诊MDS患者的中医证型、外周血指标、疾病分型、分子生物学情况、细胞遗传学情况、预后情况,并探讨中医证型与其后几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5例MDS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为主,其次为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和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水平显著低于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P<0.01),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的血红蛋白(HGB)水平显著低于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P<0.001)。3组证型间疾病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的疾病分型全为原始细胞增多型(EB型)。3组证型间转录调节因子1(ASXL1)基因突变率、染色质重塑和转录调控基因功能组突变率、3种预后系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组转录调控基因功能组突变率和3种预后系统积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3个预后积分系统的较高危组中,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占比均高于其他两种证型。结论:MDS病机以虚为本,临床患者以虚实夹杂证多见;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预后较差,推测其机制可能与ASXL1基因突变、7号染色体的完全丢失和其长臂的部分缺失(-7/7q-)等遗传学情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气阴两阻滞 肾两阻滞 邪热炽盛、阻滞 基因突变 染色体核型 预后
下载PDF
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杜悦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45-0147,共3页
研究分析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采取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和对照组(n=35,采取西医治疗)。结... 研究分析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采取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和对照组(n=35,采取西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畏寒肢冷(0.40±0.16)分、神疲乏力(1.02±0.47)分、面足水肿(0.48±0.21)分、大便溏薄(0.24±0.10)分、腰膝酸软(0.57±0.22)分、夜尿频多(0.23±0.11)分、FPG(9.10±0.48)mmol/L、2hPG(12.65±1.10)mmol/L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0.75±0.23)分、(1.46±0.60)分、(0.86±0.30)分、(0.48±0.16)分、(0.93±0.31)分、(0.51±0.18)分、(10.15±0.76)mmol/L、(13.85±1.06)mmol/L(P<0.05);观察组的蛋白尿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的临床治疗中,与西医治疗作比较,益肾解毒通络汤获取的效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解通络汤 消渴肾病 肾阳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和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雨蒙 赵攀 +10 位作者 刘为易 肖海燕 朱千赜 范腾 王明镜 朱世荣 王洪志 郭小青 胡晓梅 许勇钢 麻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9-684,共6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和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及预后。方法将78例MDS患者按证型分为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组(脾肾两虚组,64例)和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组(气阴两虚组,14例)... 目的观察并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和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及预后。方法将78例MDS患者按证型分为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组(脾肾两虚组,64例)和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组(气阴两虚组,14例),分析比较两组血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预后核型、预后危度、基因突变、生存期、年生存率以及疾病进展情况。结果78例MDS患者中,脾肾两虚组患者比例[82.05%(64/78)]高于气阴两虚组[17.95%(14/78),P<0.05]。脾肾两虚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8×10^9/L患者比例[35.94%(23/64)]高于气阴两虚组[21.43%(3/14),P=0.028]。脾肾两虚组骨髓原始细胞增多型(EB-1/EB-2)患者比例[29.69%(19/64)]高于气阴两虚组[7.14%(1/14),P<0.001]。脾肾两虚组伴随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差/极差核型患者比例[29.69%(19/64)]高于气阴两虚组[14.29%(2/14),P=0.006]。脾肾两虚组高危(IPSS-R危度积分>3.5分)患者比例[48.44%(31/64)]高于气阴两虚组[21.43%(3/14),P<0.001]。脾肾两虚组存在基因突变患者比例[60.94%(39/64)]高于气阴两虚组[42.86%(6/14),P=0.005]。脾肾两虚组存在2个以上基因突变患者比例[39.06%(25/64)]高于气阴两虚组[14.29%(2/14),P<0.001]。脾肾两虚组患者4年生存率(26.56%)低于气阴两虚组(42.86%,P=0.018)。脾肾两虚组中有2例[3.13%(2/64)]转化为AML,气阴两虚组中无病例转化为AML。结论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与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在ANC、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危险程度、突变基因、年生存率等预后因素方面均存在差异,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与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基因测序 预后 肾两阻滞 气阴两阻滞
原文传递
健脾消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容容 王其美 +1 位作者 蒋益兰 阳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健脾消癌方配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FOLFIRI方案化疗。结果:两组客观有效率(RR)...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健脾消癌方配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FOLFIRI方案化疗。结果:两组客观有效率(RR)分别为32.35%和2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9.41%和5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1.6个月和8.8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25.6个月和20.8个月(P<0.05);对其中的31例肝转移患者进行亚组分析,两组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P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液学不良反应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EA和CA199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能提高DCR,延长晚期大肠癌的PFS和OS,并能减轻血液学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方 结直肠癌 转移 脾虚瘀毒证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