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脾虚致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仲禄 文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12期64-66,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医学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其发病常表现为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多辨证为脾虚湿盛,参苓白术散出自 《古今医鉴》,可健脾渗湿以止泻,文章基于'脾虚致泄'理论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是医学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其发病常表现为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多辨证为脾虚湿盛,参苓白术散出自 《古今医鉴》,可健脾渗湿以止泻,文章基于'脾虚致泄'理论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并辅以临床验案,以显古方今用之辨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致泄 参苓白术散 医案
下载PDF
陈康清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2
作者 王小国 陈康清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199-1204,共6页
陈康清老师认为,脾肾虚致泄为慢性结肠炎主要病机。陈老师运用“态靶辨治”理论治疗慢性结肠炎,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炎症期、炎积癥瘕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将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分为“郁火态、湿热态、癌毒态、阴火态”四种状态,辨... 陈康清老师认为,脾肾虚致泄为慢性结肠炎主要病机。陈老师运用“态靶辨治”理论治疗慢性结肠炎,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炎症期、炎积癥瘕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将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分为“郁火态、湿热态、癌毒态、阴火态”四种状态,辨证分为八种证型: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寒热错杂)等。炎症期以“湿热态”“郁火态”为纲,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脏连丸为靶方;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柴胡疏肝散为靶方;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治法为疏肝化瘀,健脾化湿,通降肠腑,以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为靶方等。炎积癥瘕期以“癌毒态”为纲,如辨证为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治法为温阳健脾,散寒祛浊,以附子理中丸为靶方;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理气行滞,以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为靶方;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治法为平调阴阳,化瘀理气行滞,以乌梅丸或半夏泻心汤合蛰虫丸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气机虚弱加之有形之邪的复合态,如遇蒹加毒痰癌态,可加“半边莲配伍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配伍山慈菇”药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痰瘀毒积态,选用“三棱配伍莪术、胆南星”“血竭配伍白附子”药对活血化瘀,化痰散郁。康复期以“阴火态”为纲,如辨证为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治法为温肾健脾,散寒祛毒,利水消肿,以归脾汤、实脾饮为靶方;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祛毒,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功能虚弱,病邪渐除,根据临床症状及靶方加相应靶药,如遇蒹加气虚乏力,选用红参、西洋参等;如蒹加气滞食积选用调理气机之枳壳、陈皮、青皮等,消导开胃之薏苡仁、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陈老师还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病因靶药、症靶药、标靶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虚致 “态靶辨治”理论 四态八型 靶药 陈康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