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干预对达芬奇机器人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1
作者 王春晓 王哲 +1 位作者 罗恒 赵洁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4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机器人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全麻手术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机器人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全麻手术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疼痛、舒适度及并发症。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P<0.05),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HAMA、HAMD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疼痛率相比,研究组Ⅰ度疼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Ⅲ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达芬奇机器人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可改善其不良情绪,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机器人辅助手术 腋窝乳晕入路 甲状腺切除术 情绪 疼痛
下载PDF
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3例报告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存川 胡友主 陈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1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腔镜 腋窝乳晕入路 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及美学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顾朱彤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730-731,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者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美学效果。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者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美学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hVAS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美容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及美学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 腋窝乳晕入路 临床疗效 美学效果
下载PDF
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思佳 郭飞跃 +3 位作者 罗倩文 王颖 韩青青 张静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721-734,共14页
目的:比较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 目的:比较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1年1月,收集有关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对比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及Stata 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18篇文献、4127例患者,其中机器人组1576例,传统开放组25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开放组相比,机器人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低、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高,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但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少;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皮下积液、切口感染、乳糜瘘、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术后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水平<1.0 ng/mL的例数、肿瘤复发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但美容满意度高、卫生经济学效益稍差。对于经济条件较好又具有强烈美容需求的患者,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开放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癌切除的经验与技巧 被引量:19
5
作者 贺青卿 李小磊 朱见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6期489-494,共6页
甲状腺癌约占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的90%,人体恶性肿瘤的3.1%叫近年来,甲状腺癌已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传统开放手术会在病人颈部留下6~10 cm的永久性手术瘢痕。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发展和机器人... 甲状腺癌约占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的90%,人体恶性肿瘤的3.1%叫近年来,甲状腺癌已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传统开放手术会在病人颈部留下6~10 cm的永久性手术瘢痕。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发展和机器人技术的显著进步,应用手术机器人系统行甲状腺手术已得到越来越多外科医师认可。不仅可提供高清稳定的手术视野、灵活旋转的操作手臂,而且免去颈部手术瘢痕。本院和国外的研究已证实,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可获得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手术效果和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冏,同时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达芬奇机器人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双侧腋窝乳晕入路在肥胖患者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猛 郑鲁明 +11 位作者 贺青卿 于芳 周鹏 王刚 岳涛 庄大勇 范子义 朱见 董学峰 王丹 李小磊 侯蕾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操作及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2-2017-11期间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且通过双侧腋窝乳晕入路(BABA)行机器人甲状腺手术4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BMI<25kg/m^2组、... 目的:探讨肥胖对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操作及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2-2017-11期间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且通过双侧腋窝乳晕入路(BABA)行机器人甲状腺手术4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BMI<25kg/m^2组、BMI 25~30kg/m^2和BMI>30kg/m^2组,比较3组良恶性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液体量、术后住院时间、癌灶大小(恶性)、淋巴结转移例数(恶性)、美容效果满意度,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相关手术并发症情况。统计学方法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对比3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液体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良性:BMI<25kg/m^2组69例,BMI 25~30kg/m^2组48例,BMI>30kg/m^2组8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分别为1例、0例、0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分别为3例、2例、1例。(2)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均为恶性:BMI<25kg/m^2组180例,BMI 25~30kg/m^2组119例,BMI>30kg/m^2组2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分别为2例、1例、0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分别为64例、29例、5例。(3)3组恶性患者中:BMI<25kg/m^2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淋巴漏;BMI 25~30kg/m^2组1例患者出现皮下隧道出血,1例患者术中出现淋巴漏。结论:超重或肥胖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操作安全可靠,没有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体重指数 甲状腺手术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原文传递
达芬奇机器人双侧腋窝乳晕入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规范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见 贺青卿 +5 位作者 郑鲁明 庄大勇 范子义 王丹 刘长瑞 王梦迪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071-1074,共4页
近年来,随着患者对甲状腺健康查体的重视,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规范化应用,甲状腺癌患者检出率逐年增高,目前甲状腺癌已成为过去十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传统开放手术是治疗甲状... 近年来,随着患者对甲状腺健康查体的重视,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规范化应用,甲状腺癌患者检出率逐年增高,目前甲状腺癌已成为过去十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传统开放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甲状腺癌
原文传递
机器人经双侧腋窝和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初步经验(附40例报告) 被引量:12
8
作者 翁原驰 吴志翀 +5 位作者 陈曦 杨卫平 邓侠兴 严佶祺 沈柏用 彭承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经双侧乳晕和腋窝途径(b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BABA)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运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机器人BABA入路甲状腺手术共40例。分析病人手...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经双侧乳晕和腋窝途径(b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BABA)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运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机器人BABA入路甲状腺手术共40例。分析病人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美容满意度。结果:40例均顺利完成机器人BABA入路甲状腺手术,包括甲状腺大部切除术5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7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及锥体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4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及锥体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4例。平均手术时间(124.1±34.6)(70-225)min,平均术中出血(7.4±6.5)(2-40)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3±0.7)(1-4)d。术后病理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甲状腺腺瘤3例。无术后出血。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所有病人均未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中位随访时间7(1-14)个月,无甲状腺术区、淋巴结、皮下隧道复发或转移。40例对手术美容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达芬奇机器人BABA入路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手术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机器人甲状腺手术 经双侧腋窝途径
下载PDF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单中心1000例报告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小磊 贺青卿 +10 位作者 庄大勇 王猛 周鹏 岳涛 朱见 刘燕 蔺菲 李陈钰 邵长秀 王丹 王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乳外科2014年2月至2019年5月连续1000例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6... 目的探讨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乳外科2014年2月至2019年5月连续1000例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6例,女性784例,年龄(42.3±11.5)岁(范围:7~75岁)。甲状腺良性肿瘤270例;恶性肿瘤730例,肿瘤最大径(7.9±6.7)mm(范围:0.1~60.0 mm)。结果999例患者成功完成机器人甲状腺手术,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住院时间(7.5±2.5)d(范围:2~30 d)。73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乳头状癌725例,微小乳头状癌占79.3%(579/730)。清扫中央区淋巴结(11.2±6.1)枚(范围:1~44枚),清扫颈侧区淋巴结(14.0±8.8)枚(范围:1~52枚),颈部淋巴结阳性比例50.8%(371/730)。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4.70%(247/1000)和5.60%(56/1000),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均为0.20%(20/1000)。随访(35.4±15.2)个月(范围:10.4~76.2个月),4例患者发生局部淋巴结复发。所有患者均对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对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合并中央区或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具有理想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原文传递
经口腔前庭入路与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回顾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陈钰 贺青卿 +7 位作者 李小磊 袁静 庄大勇 周鹏 岳涛 刘永祥 邵长秀 徐婧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比较经口腔前庭入路与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经口组)或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经腋乳组)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的... 目的比较经口腔前庭入路与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经口组)或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经腋乳组)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口组48例,经腋乳组52例,均接受单侧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根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和位置及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3,成功匹配两组患者各31例。经口组男性5例,女性26例,年龄(33.2±7.9)岁(范围:21~53岁);经腋乳组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34.6±9.2)岁(范围:19~58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与经腋乳组患者相比,经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211.3±57.2)min比(126.2±37.8)min,t=6.915,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5.4±1.0)d比(6.4±1.2)d,t=-3.544,P=0.001],住院时间更短[(6.6±1.2)d比(7.4±1.3)d,t=-2.353,P=0.022],术后美容评分更高[(9.46±0.25)比(9.27±0.26),t=2.925,P=0.005]。两组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中,经口腔前庭入路的手术效果与经腋乳入路相似,但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对于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经口腔前庭入路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 经口腔前庭 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原文传递
腔镜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与胸乳入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观生 吴聪 +1 位作者 徐敏娜 李德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4期533-535,共3页
目的对比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与胸乳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组40例和胸乳入路组45例。比较... 目的对比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与胸乳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组40例和胸乳入路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卫生经济学指标和切口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中转开放的情况出现;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拔管所需时间、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卫生经济学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胸乳入路组,手术标本完整取出率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组患者NSS评分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中,与胸乳入路相比,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手术标本完整取出率更高,在肿瘤切除的应用中可有效防止种植,且切口更为隐蔽,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腋窝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单侧腋窝联合双侧乳晕入路机器人与传统开放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佳 赵晶晶 +3 位作者 王明浩 钟玲 曹小珍 曾令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1期43-47,共5页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单侧腋窝联合双侧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侧腋窝联合双侧乳晕入路手...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单侧腋窝联合双侧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侧腋窝联合双侧乳晕入路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90例(观察组),选取与同期传统开放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95例(对照组)相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美容评分、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情况、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156.51±40.03)min比(116.72±50)min (P<0.01)],患者术后切口美容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23±3.41)分比(5.72±2.18)分(P<0.01)]。经甲状腺全切除术及中央淋巴结清扫后,对照组术后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28.4%(27/95)和5.2%(5/95),高于观察组的17.7%(16/90)和2.2%(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瞬时或永久性嗓音嘶哑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下单侧腋窝联合双侧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更简单、安全、微创和更好的术后美容效果,甲状旁腺的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传统开放手术 机器人手术 单侧腋窝联合双侧
下载PDF
右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超 于建平 +5 位作者 李洪涛 马有伟 李安东 何清远 卢顺利 韩晓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探究右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普通外科并确诊为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85例患者。其中行达芬奇... 目的:探究右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普通外科并确诊为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85例患者。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组)的患者87例,行传统开放手术(传统手术组)的患者98例,随访资料截取至术后3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损伤率、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引流天数、引流液总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3月术区感觉、术后3月美容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性别、体重指数、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引流天数、引流液总量、神经损伤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72 h疼痛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较传统手术组在年龄[(38.60±10.00) vs (45.95±10.79)岁]、手术时间[(178.80±43.58) vs (136.19±43.22)min]、术中出血量[(27.01±21.81) vs (36.84±30.31)mL]、甲状旁腺损伤率(26.44%vs 42.86%)、术后24 h疼痛评分[(3.33±0.58) vs (4.47±0.68)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1.62±0.58) vs (2.19±0.73)分]、术后3月颈部感觉异常率(3.45%vs 11.22%)、术后3月美容评分[(8.60±1.08) vs (5.39±1.12)分]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在一定条件下是安全有效的,在降低术中出血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率上可能更具有优势,并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低、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腋窝-双侧 达芬奇机器人 甲状腺癌 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22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经双侧乳晕及腋窝入路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阳 《天津护理》 2020年第5期599-601,共3页
总结22例经双侧乳晕及腋窝入路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术前从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两个方面为患者做好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器械准备及体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及引流管的情况,做好疼痛护理,并发症的处理,饮食指... 总结22例经双侧乳晕及腋窝入路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术前从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两个方面为患者做好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器械准备及体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及引流管的情况,做好疼痛护理,并发症的处理,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达芬奇机器人 经双侧腋窝 护理
下载PDF
单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术后局部加压预防皮下隧道出血的对照研究
15
作者 罗佳 赵晶晶 +3 位作者 曹小珍 钟玲 范林军 曾令娟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腋窝双侧乳晕(UABA)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术后皮下隧道局部行盐袋加压预防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UABA入路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23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隧道区域行盐袋加压121例(观察组),隧道行... 目的探讨单侧腋窝双侧乳晕(UABA)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术后皮下隧道局部行盐袋加压预防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UABA入路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23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隧道区域行盐袋加压121例(观察组),隧道行常规护理未行加压118例(对照组)。采用SPSS 2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2 d、3 d引流量、引流总量均明显少于与对照组,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拔管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0.8%vs.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袋加压方法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UABA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术后皮下隧道出血和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单侧腋窝双侧 皮下隧道出血
原文传递
达芬奇机器人在不同性别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技巧及疗效比较
16
作者 杨纳存 宋昱庆 +4 位作者 霍立群 姚洁 王绪林 顾军 徐晓帆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在不同性别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技巧,并比较其在男性与女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92例男性甲状腺癌患者与58例女性甲...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在不同性别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技巧,并比较其在男性与女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92例男性甲状腺癌患者与58例女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BMI、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除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外均顺利完成,术后病理均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男性组平均手术时间[(196.98±31.36)min]长于女性组[(174.12±23.83)min],男性组术后引流液体量[(167.64±42.07)mL]大于女性组[(153.74±37.27)mL],两组患者术后住院中位时间相同,男性组短于女性(P<0.05)。男性组患者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4例(4.3%),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1.1%),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2例(23.9%),霍纳综合征2例(2.2%),乳糜漏1例(1.1%);女性组患者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1.7%),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8例(31.6%),皮肤灼伤2例(3.4%)。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与女性组患者相比,男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更长,喉返神经和颈交感干损伤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甲状腺癌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系膜解剖 纳米炭-吲哚菁绿双示踪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的体位护理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洁芳 郭健 +1 位作者 黄海燕 严佶祺 《上海护理》 2018年第9期61-63,共3页
传统甲状腺手术带来的颈部瘢痕,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社会心理压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出现使外科治疗更加精细化。自2007年韩国Kang等。首次将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以来,越来越多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实践和研究相继开展。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甲状腺手术 经双侧腋窝途径 手术体位 护理
下载PDF
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丹 朱见 +1 位作者 王军 贺青卿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4期249-256,共8页
近年来国内外甲状腺外科发展迅速,随着内镜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逐渐应用于甲状腺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手术理念和技术,其整合了传统开放手术与腔镜手术的优势,不仅缩短了学习曲线,还能达到很好的... 近年来国内外甲状腺外科发展迅速,随着内镜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逐渐应用于甲状腺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手术理念和技术,其整合了传统开放手术与腔镜手术的优势,不仅缩短了学习曲线,还能达到很好的美容效果,克服了腔镜手术的技术局限性。目前各种手术入路的开展和适应证的拓展表明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其发展仍存在一定的挑战。本文对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的发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甲状腺切除术 经双侧腋窝 腋窝 经口腔前庭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19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专家工作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普通外科学分会 田文 贺青卿 朱见 李超 王丹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5-817,共13页
机器人外科是智能精准微创外科发展的成果,应用于甲状腺外科领域,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我国《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专家共识(2016版)》的发布对机器人辅助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的规范化开展与临床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机器人外科是智能精准微创外科发展的成果,应用于甲状腺外科领域,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我国《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专家共识(2016版)》的发布对机器人辅助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的规范化开展与临床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微创理念的更新、机器人平台更新换代和技术不断改进,机器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外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在适应证拓展、机器人外科医师培训和团队建设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在2016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发表的相关论著及临床研究,专家组撰写了《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从手术团队培养、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患者体位和空间建立、甲状腺腺叶切除步骤、颈部淋巴结清扫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推荐,并对再次手术、甲状旁腺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旁腺疾病 机器人甲状腺手术 机器人甲状旁腺手术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机器人外科医师 智能精准微创外科 指南
原文传递
机器人甲状腺手术行双侧颈侧区淋巴结区域清扫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岚清 李小磊 +7 位作者 庄大勇 周鹏 岳涛 徐婧 陈思娟 李陈钰 邵长秀 贺青卿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双侧胶窝乳晕人路(b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BABA)机器人甲状腺手术行双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lymph nodedissection,LN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O医院(原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 目的探讨经双侧胶窝乳晕人路(b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BABA)机器人甲状腺手术行双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lymph nodedissection,LN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O医院(原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4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7例甲状腺癌伴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患者,行经BABA机器人下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双侧颈侧区LND的临床资料。女24例,男13例,年龄(33.22±10.53)岁。记录肿瘤直径、中央区和侧区LND个数及转移个数、手术时长、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美容效果评分等,应用SPSS25.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和数字表示。结果37例均顺利完成经BABA机器人下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双侧颈侧区LND。病理类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肿瘤最大径为(1.47±0.85)cm,中央区LND数目为(19.46±8.84)枚,转移数目为(10.24±5.95)枚;双侧颈侧区LND数目为(38.92±14.21)枚,转移为(7.92±5.84)枚。手术时长为(288.05±77.09)min,住院时间为(10.76±3.92)d,术后住院时间为(8.03±2.08)d。37例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hypoparathyroid-ism,HPT)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且未发生感染、副神经及隔神经损伤。15例术后出现暂时性HPT,1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发生乳糜漏。术后1个月美容评分为(9.51±0.69)分。术后随访时间为(27.81±15.10)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10个月、15个月发生颈部淋巴结复发,均再次行经BABA颈部LND,经术后随访,患者均无复发征象。结论对严格挑选的甲状腺癌伴双侧颈侧区LNM的患者行经BABA机器人下双侧颈侧区LND是安全可行,并可取得良好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双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机器人手术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喉返神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