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DWI成像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效果
1
作者 植岚岚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0期1899-1902,共4页
目的:探讨MR-DWI成像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10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R-DWI差异。结果:(1)观察组弥漫高信号比例61.0%、混杂高信... 目的:探讨MR-DWI成像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10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R-DWI差异。结果:(1)观察组弥漫高信号比例61.0%、混杂高信号比例37.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ADC值(0.93±0.11)10^(-3)mm^(2)/s明显低于对照组(1.36±0.33)10^(-3)mm^(2)/s(P<0.05);(2)观察组中浸润性导管癌与其他类型癌在弥漫高信号或复杂高信号比例、ADC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3)观察组I-II期弥漫高信号或复杂高信号比例96.6%,III期病灶弥漫高信号或复杂高信号比例98.1%,P>0.05;观察组III期ADC值(0.86±0.11)10^(-3)mm^(2)/s明显低于I-II期ADC值(0.97±0.21)10^(-3)mm^(2)/s(P<0.05);(4)观察组262枚腋窝淋巴结,经病理诊断:无转移113枚,转移149枚。腋窝淋巴结转移ADC值(0.82±0.11)10^(-3)mm^(2)/s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ADC值(1.06±0.21)10^(-3)mm^(2)/s(P<0.05);(5)弥漫高信号和其他信号组织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DWI成像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DWI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
下载PDF
MR-DWI成像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小玲 苏洁敏 王振平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0-174,共5页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回顾性选取乳腺癌患者6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乳腺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R-DWI差异。观察组弥漫高信号、混杂高信号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回顾性选取乳腺癌患者6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乳腺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R-DWI差异。观察组弥漫高信号、混杂高信号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Ⅲ期病灶ADC值明显低于Ⅰ~Ⅱ期(P<0.05);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移ADC值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弥漫高信号和其他信号组织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P<0.05。MR-DWI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应用价值较好,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腋窝淋巴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表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喜燕 宁伟 +2 位作者 王谦 胡潺潺 邸海燕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并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确诊为单侧单发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并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确诊为单侧单发乳腺癌患者249例,手术治疗前均接受ABVS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ALNM组98例和无ALNM组15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ABVS超声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BVS超声参数对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ALNM组相比,ALNM组肿瘤最大径更大,肿瘤距乳头距离更近,肿瘤边缘不光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冠状面汇聚征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年龄、绝经、病理分级、分子分型以及肿瘤位置、形态、微钙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距乳头距离、有冠状面汇聚征是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距乳头距离、有冠状面汇聚征单独预测及三者联合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605、0.628、0.809,三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70.68%,特异度为83.04%。结论ABVS超声参数有助于预测单侧单发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是否发生ALNM,肿瘤最大径、肿瘤距乳头距离、有冠状面汇聚征是发生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三者联合可提高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风险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腋窝淋巴转移 冠状面汇聚征 距乳头距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行X线摄影与CT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浩宇 石文达 +1 位作者 赵晓彬 崔志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X线与CT检查的诊断效能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分析发生和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同时分析X线、CT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X线与CT检查的诊断效能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分析发生和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同时分析X线、CT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112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3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28.57%;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低分化比例、组织类型为浸润性癌比例、有脉管浸润比例、肿瘤直径≥5cm比例、组织Ki-67表达≥14%比例分别为68.75%、90.63%、28.13%、31.25%和84.38%,明显高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病灶组织类型、脉管浸润、Ki-67表达是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X线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500,P<0.05,一致性较差;CT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825,P<0.05,一致性较好;CT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87.50%和95.00%,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受分化程度、病灶组织类型、脉管浸润、Ki-67表达的影响;相较于X线,CT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 危险因素 X线 CT检查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玉海 马培旗 +6 位作者 王小雷 韩剑剑 马文俊 曹雪花 张宁宁 杨杨 胡东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728例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按照7:3的比例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41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728例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按照7:3的比例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41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组289例(淋巴结转移阴性197例,淋巴结转移阳性92例)和验证组124例(淋巴结转移阴性8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39例),将阜阳市人民医院和太和县人民医院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共计315例(淋巴结转移阴性221例,淋巴结转移阳性94例)作为外部测试组。对比分析双乳内外斜位(MLO)和头尾位(CC)图像,选取病变面积较大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使用深睿医疗多模态科研平台进行图像分割及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特征间线性相关性分析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对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性能。结果:最终筛选出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在训练组、验证组和外部测试组分别为0.807、0.790和0.75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8%和61.4%、79.5%和69.4%、44.7%和92.8%。决策曲线证实了该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对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具有较高效能,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数字乳腺X线摄影 腋窝淋巴转移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静 马光辉 刘彭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64-68,共5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评估效果以及可靠指标。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5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将其分为ALNM组(45例)和非A...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评估效果以及可靠指标。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5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将其分为ALNM组(45例)和非ALNM组(107例)。利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乳腺癌ALNM做出判定。结果:多模态MRI诊断灵敏度为82.22%,特异度为96.26%,阳性预测值为90.24%,阴性预测值为92.79%,诊断符合率为92.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ADC值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最大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95%CI:0.694~0.842,P<0.01),在最佳截断值为1.96 cm下诊断的灵敏度为77.4%,特异度为60.7%;ADC值AUC为0.844(95%CI:0.808~0.915,P<0.01),在最佳截断值1.122×10^(-3)mm^(2)/s下诊断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71.2%。肿瘤最大径和AUC值联合诊断AUC为0.952(95%CI:0.904~0.991,P<0.01),最佳截断值下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81.4%。联合指标的AUC要高于肿瘤最大径(Z=3.982,P<0.05)和ADC值(Z=3.014,P<0.05)。结论:多模态MRI对乳腺癌ALNM诊断效果良好,其中肿瘤最大径和AUC值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两者联合应用能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 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ALNM)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
下载PDF
X线联合超声Logistic模型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王建华 牟元栋 +3 位作者 单宝磊 单海滨 王金霞 夏玉军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27-31,共5页
目的分析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X线和超声征象,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估其对术前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高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腋窝淋巴... 目的分析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X线和超声征象,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估其对术前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高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分为转移组(n=141)与未转移组(n=171)。所有患者均行X线及超声检查,比较未转移组与转移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征象、超声征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NM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X线、超神征象及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两组X线原发灶长径、皮肤增厚、乳头回缩、淋巴结门和淋巴结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象限位置、钙化和边缘毛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超声原发灶长径、淋巴结皮髓质分界和淋巴结皮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原发灶高回声晕、后场回声、血流分级和纵横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X线征象的乳房皮肤增厚征象、超声淋巴结皮质增厚征象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发生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X线乳房皮肤增厚征象和超声征象的淋巴结皮质增厚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652(95%CI:0.589~0.714)、0.725(95%CI:0.666~0.784),模型预测ALNM的AUC为0.795(95%CI:0.742~0.848),预测效能较好。结论乳腺癌患者的X线皮肤增厚征象和超声腋窝淋巴结皮质增厚征象与ALNM有关,X线联合超声的Logistic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X线摄影 超声 LOGISTIC模型 腋窝淋巴转移
下载PDF
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效果
8
作者 张小燕 沈皓 《交通医学》 202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00例,采用高频彩超、超声弹性成像以及二者联合检查腋窝淋巴结,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00例,采用高频彩超、超声弹性成像以及二者联合检查腋窝淋巴结,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00例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48例,高频彩超检出淋巴结转移30例(30.00%),超声弹性成像检出淋巴结转移33例(33.00%),两者联合检查检出淋巴结转移44例(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式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病理结果均存在一定的一致性(P<0.05),其中联合检查的一致性较高,单独高频彩超或超声弹性成像的一致性中等。联合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独高频彩超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高频彩超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781,超声弹性成像的AUC为0.792,联合检查的AUC为0.948。结论:高频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更高,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具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联合诊断 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9
作者 周飞 王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9-0082,共4页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在我院就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并结合所有患者的超声征象判断其腋窝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肿瘤直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在我院就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并结合所有患者的超声征象判断其腋窝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肿瘤直径>5cm时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高于非转移组;在超声征象方面,患者肿瘤直径大小、肿瘤形状和边缘、钙化与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息息相关(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息息相关,且患者的超声征象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疾病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超声征象 腋窝淋巴转移 预后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0
作者 张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2-0035,共4页
探讨应用高频率多普勒技术对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转移进行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 择选50例乳腺癌患者,时间范围2022.01-2023.03,“金标准”为手术病例诊断结果(29例已发生转移,21例无1转移),采用高频率多普勒彩超技术检测所有病人,比较... 探讨应用高频率多普勒技术对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转移进行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 择选50例乳腺癌患者,时间范围2022.01-2023.03,“金标准”为手术病例诊断结果(29例已发生转移,21例无1转移),采用高频率多普勒彩超技术检测所有病人,比较分析其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转移组血流速度比未转移组更快,肿瘤最大直径比未转移组更长(P<0.05)。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相比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高频彩超诊断符合度90.00%,灵敏度93.10%,特异度85.71%。转移组无增皮质后患者设占比比对照组更低,钙化斑患者占比比对照组更高,长短径之比>2患者占比比对照组更高,边界融合患者占比比对照组更高(P<0.05)。从血流分布层面来看,转移组周边型患者占比显著多于未转移组,门型患者占比比未转移组更少, 根据血流信号的变化进行分析,转移组3级、未转移组患者的占比分别是51.72%、23.81%,其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病情诊断来说,在早期筛查中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技术的临床应用优势突出,它可为医师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对患者病症识别存在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微浸润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
11
作者 刘程浩 鲁婷 +3 位作者 钱芳 徐元兵 胡超华 沈浩元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50-755,共6页
目的分析微浸润乳腺癌(MIB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影响因素,构建MIBC患者同侧ALN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SEER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2010-2015年病理确诊的4475例原发MIBC女性患者作为建模组,另筛选SEER数据库中2018-2020年病理确诊... 目的分析微浸润乳腺癌(MIB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影响因素,构建MIBC患者同侧ALN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SEER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2010-2015年病理确诊的4475例原发MIBC女性患者作为建模组,另筛选SEER数据库中2018-2020年病理确诊的2266例原发MIBC女性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收集入组MI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MIBC患者ALNM的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MIBC患者ALNM的独立影响因子并建立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绘制校准曲线,并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进行模型评价。结果纳入6741例MIBC患者中发生同侧ALNM患者为309例,比例约为4.58%。建模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种族、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分子亚型、边侧与MIBC患者ALNM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40岁、黑种人、组织学分级Ⅱ级及Ⅲ级、原发于右侧的MIBC发生ALNM的风险更高(P<0.05),分子亚型是MIBC患者ALNM的独立影响因素,但HR+HER2+、HR-HER2+、HR-HER2-三种分子亚型MIBC与HR+HER2-亚型间ALNM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利用上述变量建立预测列线图,得出建模组AUC为0.716,(95%CI:0.682~0.750),最佳截断值为0.045,其敏感度为0.733,特异性为0.608。将新建的列线图模型用于验证组,其AUC为0.722(95%CI:0.667~0.777)。建模组及验证组的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均P>0.05。结论通过SEER数据库建立的MIBC患者ALNM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较好,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R数据库 微浸润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二维超声结合临床特征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单中心前瞻性研究
12
作者 凌越 郭心怡 +1 位作者 吕青 赵海娜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临床特征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乳腺癌A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收治的335例资料齐全且首次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临床特征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乳腺癌A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收治的335例资料齐全且首次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术前的ALN临床特征、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术前穿刺活检结果,分析乳腺癌患者ALN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初步建立乳腺癌患者ALN转移的预测模型。结果335例乳腺癌患者中159例有ALN转移,176例无ALN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形态、淋巴结边缘形态(清楚/模糊)、皮质厚度、皮质厚度不均匀等均为ALN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受体为HR+、肿瘤浸润乳腺后间隙、淋巴结短径>8 mm、淋巴结长径/短径≤2、淋巴结皮髓质分界模糊为乳腺癌A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二维超声结合临床特征的预测模型预测ALN状态的AUC为0.870(95%CI:0.832~0.908,P<0.001)。结论乳腺癌激素受体为HR+、肿瘤浸润乳腺后间隙、淋巴结短径>8 mm、淋巴结长径/短径≤2、淋巴结皮髓质分界模糊可能是判断乳腺癌ALN转移的重要指标;联合应用可较好预测乳腺癌ALN转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 超声特征 临床资料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全病变MRI动态增强扫描直方图分析对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马芹芹 卢星如 +3 位作者 李芷凡 刘春翠 冯雯 雷军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4-429,共6页
目的:基于小乳腺癌全病变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直方图分析及临床特征预测腋窝淋巴结(ALN)转移。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小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30例发生ALN转移(转移组),63例ALN无转移(无转移组)。患者术前或治疗前均行MRI检查... 目的:基于小乳腺癌全病变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直方图分析及临床特征预测腋窝淋巴结(ALN)转移。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小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30例发生ALN转移(转移组),63例ALN无转移(无转移组)。患者术前或治疗前均行MRI检查。采用FireVoxel软件勾画ROI并行直方图分析,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U检验分析比较2组的直方图参数。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ALN转移与直方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筛选出ALN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构建联合模型,并利用ROC曲线分析直方图参数对ALN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年龄和绝经状态均与ALN转移存在相关性(均P<0.05)。直方图参数中最小值、第5百分位数、变异系数、体积均与ALN转移显著相关(均P<0.05)。在直方图参数中,体积预测ALN状态的AUC最大,为0.729,最佳阈值为1.765。最小值、第5百分位数、变异系数、体积和年龄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最高,为0.780。结论:基于全病变DCE-MRI直方图分析可用于预测小乳腺癌的ALN转移,且最小值、第5百分位数、变异系数和体积是预测ALN状态有价值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直方图分析 腋窝淋巴转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作用
14
作者 刘晓凤 林燕 +1 位作者 杜瑞宾 张惠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5期896-898,共3页
目的:探究MRI影像组学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对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放射科于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7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一致性评估。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用... 目的:探究MRI影像组学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对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放射科于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7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一致性评估。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用病理分组,分阴性组(n=30例)、阳性组(n=40例),分析MRI影像组学参数。结果:两组医师提取的MRI影像组学特征组间、组内ICC为0.830(0.701~0.915)、0.883(0.774~0.929),提示:一致性良好。两组淋巴结MRI影像组学参数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预测AUC值最高的是直方图参数—均匀度,且比形态学参数-表容比等其他淋巴结MRI影像组学参数高(P<0.05)。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是94.23%、97.68%。结论: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用MRI影像组学,应用价值较高,尤其是直方图参数—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 MRI影像组学
下载PDF
基于病理和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阮彦 查国芬 +4 位作者 郑雨欣 张雅娇 方程钰 胡丹琦 刘俊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590-595,共6页
目的基于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灶的病理和超声图像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369例患者,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58例)和验证集(111例)。根据是否发生腋... 目的基于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灶的病理和超声图像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369例患者,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58例)和验证集(111例)。根据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将训练集患者分为转移组(116例)和未转移组(143例),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病理和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分别评估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训练集中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原发灶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超声图像特征(最大径、位置、有无高回声晕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位置(内下象限)、高回声晕环、最大径、组织学分级均为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0.064、13.278、1.049、9.277,均P<0.05)。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823,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高度吻合,其区分度和校准度均高。结论基于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灶的病理和超声图像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可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病理 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 列线图
下载PDF
超声造影图像特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16
作者 顾佳 季勇 陈刚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图像特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常熟医院诊治的74例原发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2例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图像特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常熟医院诊治的74例原发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2例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图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淋巴结边界、微钙化、灌注顺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外周声晕、血流分级>Ⅱ级和最大皮质厚度>3cm占比高于对照组,长径比(L/D)≥2cm、淋巴结均匀强化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声晕、血流分级>Ⅱ级和最大皮质厚度>3cm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P<0.05),L/D≥2cm和淋巴结均匀强化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声晕和血流分级>Ⅱ级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L/D≥2cm和淋巴结均匀强化方式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71,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91.9%。结论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诊断价值,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转移 乳腺癌 超声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例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位莉 丛竹军 +3 位作者 高香亭 严颖 陶林 贾薇 《农垦医学》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乳腺癌转移以同侧腋窝淋巴结常见,而以对侧腋窝淋巴结原发性转移较为少见,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远处转移还是局部扩散性疾病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癌术后以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患者的病程及诊疗过程,明... 乳腺癌转移以同侧腋窝淋巴结常见,而以对侧腋窝淋巴结原发性转移较为少见,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远处转移还是局部扩散性疾病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癌术后以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患者的病程及诊疗过程,明确疾病诊断,研究其治疗方案,已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对侧腋窝淋巴转移 诊断
下载PDF
MSCT增强扫描对非特殊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熊文明 梁云 潘丽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对非特殊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共60例非特殊型乳腺癌患者,患者依次完成MSCT增强扫描、手术病理学检查,以手术病理学为金标准,统计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例数,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对非特殊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共60例非特殊型乳腺癌患者,患者依次完成MSCT增强扫描、手术病理学检查,以手术病理学为金标准,统计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例数,分析患者的MSCT增强扫描价值。结果手术病理学显示,60例患者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30例(50.00%)。MSCT增强扫描显示,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29例,敏感度96.67%、特异度100.00%、准确性98.33%、误诊率0.00%、漏诊率3.33%、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96.77%。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肿瘤病灶最大径比较无差异(P>0.05),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延迟期CT值与动脉期CT值高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分叶、边界、毛刺征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非特殊型乳腺癌实施MSCT增强扫描,可尽早识别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利于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转移 非特殊型乳腺癌 MSCT增强扫描 手术病理学检查 延迟期CT值 动脉期CT值
下载PDF
T1、T2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19
作者 司璐意 沙胜楠 梅海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根据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报告评估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分模型来筛选适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乳腺癌人群。方法:收集自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353例女性乳... 目的:根据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报告评估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分模型来筛选适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乳腺癌人群。方法:收集自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35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报告,包括:患者的年龄、BMI、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多灶性、超声特征(形态,边界,钙化,血流信号,超声腋窝淋巴结状态)及钼靶腋窝淋巴结状态,根据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123)和非转移组(n=230)。采用单因素Cox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乳腺癌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利用Bootstrap抽样进行内部验证。通过收集2021年6月—2022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报告建立验证集,判断该风险评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单因素Cox分析显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肿瘤直径、肿瘤形态、多灶性、超声腋窝淋巴结状态及钼靶腋窝淋巴结状态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多灶性、超声腋窝淋巴结状态及钼靶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多因素结果构建预测模型,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778~0.868,P<0.001)。结论:根据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报告构建的预测模型可较好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 超声检查 钼靶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乳腺癌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20
作者 赵艳方 马宁 李晔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197-1198,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8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影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8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影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最大径线>2 cm、增强后灌注缺损、增强后范围增大为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最大径线以及造影后灌注缺损、增强范围情况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可用于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转移 超声影像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