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综合干预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修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嘉洲 姚强 曲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分析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综合干预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进行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均进行综合干预,均随访3个月。比较腓... 目的分析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综合干预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进行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均进行综合干预,均随访3个月。比较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综合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术后1、2、3 d皮温情况,随访3个月后记录患者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和Maryland足部评分。结果 50例患者移植皮瓣均成活,随访3个月后,所有患者术区无水肿、破溃,移植皮瓣质地、色泽等与周围皮肤接近,蒂部平整,外表美观,AOFAS评分:足部对线(7.36±2.43)分,内翻加外翻(5.29±0.63)分,屈曲加伸展(7.43±0.42)分,踝-后足稳定性(6.83±0.57)分,最大步行距离(4.25±0.47)分,疼痛(32.74±4.57)分,地面步行(4.36±0.53)分,自主活动、支撑情况(8.32±1.35)分,反常步态(6.61±1.36)分,总分(83.19±5.83)分。随访3个月后,50例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得分为(87.27±4.37)分,其中得分优31例,得分良19例;所有患者足部深感觉均恢复,中心感觉恢复为S^(3),边缘浅感觉恢复较佳,边缘部位感觉恢复多为S^(4),其他术区浅感觉呈区域性恢复,两点辨别觉为(20.16±2.31)mm。术后1 d,50例患者皮温间隔4 h高于间隔1、2 h,间隔8 h高于间隔1、2、4 h(P<0.05);术后2 d,50例患者皮温间隔4 h高于间隔1、2 h,间隔8 h高于间隔1 h(P<0.05);术后3 d,50例患者皮温间隔8 h高于间隔2、4 h(P<0.05)。结论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综合干预可有效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控制患者术后皮温,促进患者足部行走和感觉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软组织缺损 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 修复 综合干预 修复效果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腓骨远端软组织缺损
2
作者 夏永法 《中医正骨》 2015年第5期43-44,47,共3页
目的:观察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腓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腓骨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5-68岁,中位数48岁。外踝区软组织缺损6例,足跟部软组... 目的:观察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腓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腓骨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5-68岁,中位数48岁。外踝区软组织缺损6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2例,腓骨远端骨质及内植物部分外露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12 cm至4 cm×18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厚度适中、色泽接近周围皮肤,外观无明显臃肿。供区外观满意,无疼痛和功能障碍。患者行走正常,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腓骨远端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创伤小、皮瓣成活率高、皮瓣外观与质地满意、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软组织损伤 动脉穿
下载PDF
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
3
作者 杜娇 王毅 +3 位作者 郑德义 张恺悦 陈大志 颜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予以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皮瓣情况(皮瓣一期成活率、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皮瓣感觉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及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力线及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血运可靠,能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提高皮瓣一期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螺旋桨 修复 足踝部肤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臀下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臀部皮肤鳞癌切除后巨大创面1例
4
作者 陈王浩男 张明月 +2 位作者 祁建平 吴必华 孙广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8-280,共3页
臀部创面常由压疮、深度烧伤、皮肤鳞癌、脓肿等导致,在外科较为常见[1-2]。对于臀部皮肤鳞癌的治疗,往往采用扩大切除联合快速术中冰冻的手术方式,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但导致较大的残存创面。臀部创面在修复时需考虑术后外形及功能,常... 臀部创面常由压疮、深度烧伤、皮肤鳞癌、脓肿等导致,在外科较为常见[1-2]。对于臀部皮肤鳞癌的治疗,往往采用扩大切除联合快速术中冰冻的手术方式,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但导致较大的残存创面。臀部创面在修复时需考虑术后外形及功能,常用的修复方法为局部皮瓣或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下动脉 穿螺旋桨 肤鳞癌 创面 修复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蒂接力皮瓣旋转移位修复足踝部及供瓣区皮肤缺损
5
作者 胡兴权 尚永军 +1 位作者 润海涛 徐程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9-181,238,共4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螺旋浆”接力皮瓣旋转移位修复足踝部及供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7例,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浆”接力皮瓣修复创面,皮瓣第二供区一期直接缝合15例,2...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螺旋浆”接力皮瓣旋转移位修复足踝部及供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7例,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浆”接力皮瓣修复创面,皮瓣第二供区一期直接缝合15例,2例残留少许创面植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范围:6 cm×4 cm~12 cm×8 cm,修复创面的第一皮瓣及供区的第二皮瓣面积分别为:7 cm×5 cm~15 cm×9 cm、6 cm×4 cm~16 cm×6 cm。通过观察受区及供区的功能及外形,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皮瓣均一期顺利成活,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外观平整、质地良好、色泽接近正常;第二皮瓣供区仅残留线状瘢痕,植皮区皮片成活良好,不影响肢体整体外观。结论腓动脉穿支“螺旋浆”接力皮瓣血供可靠,不损伤主干血管,手术部位均位于小腿后外侧,可有效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及第一皮瓣供区,并获得较好的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 接力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下载PDF
带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汉霖 康毅 +5 位作者 李亚岚 吴建科 李晓亮 马国续 高剑 黄永禄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创面缺损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3~66岁,平均年龄(50.40±6.59)岁,创面均为足背缺损,缺损面积3 cm×5...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创面缺损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3~66岁,平均年龄(50.40±6.59)岁,创面均为足背缺损,缺损面积3 cm×5 cm~6 cm×7 cm,所有患者均一期行清创VSD覆盖创面,二期行皮瓣覆盖创面的方法治疗,皮瓣的供区缝合张力小的选择直接缝合,对于缝合张力过高可能出现皮肤坏死的选取同侧大腿皮肤游离植皮修复。所有患者均采取上门、电话、微信拍照或者视频随访。定期随访患者患肢皮瓣外形、功能、供区及受区愈合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例皮瓣出现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对创面加强换药后局部瘢痕愈合。随访13~22个月,平均(16.55±2.60)个月,在随访期间,患者的皮瓣呈现出正常的色泽、温度和毛细血管反应,未发现任何异常,皮瓣外形不臃肿,质地柔软,患足行走功能不受限。随访患者满意度评分在80分以上的为12例,评分在60~80分为2例,评分在60分以下为1例。结论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应用腓动脉在外踝后肌间隙穿出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吻合成网的优势,使皮瓣成活更可靠,血运更加理想,是修复足背侧创面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 肠神经营养血管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刘全 陈朝山 廖肇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皮瓣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皮瓣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皮瓣坏死率、术后外观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感觉功能情况[周围神经病损后感觉功能恢复评定表(BMRC)评分]、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V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MRC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AOFAS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关节功能、感觉功能及外观状态,更受患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动脉穿 踝足部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辅助定位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缺损16例
8
作者 周佳鑫 黄仕兵 +2 位作者 汪焕军 王琳 沈华军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7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辅助定位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创面缺损切取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的患者16例,术前均使用(PHILIPSEPIQ5型彩色超声诊断系统)CDFI于小腿外侧...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辅助定位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创面缺损切取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的患者16例,术前均使用(PHILIPSEPIQ5型彩色超声诊断系统)CDFI于小腿外侧沿腓动脉体表投影走行探测腓动脉穿支血管,找到适合术中切取的穿支血管并做体表投影标记。以腓骨小头为标记点,记录该穿支至腓骨小头的垂直距离、内径大小、伴行静脉情况及穿支长度,并于术中切取时记录实际数据。比较皮瓣穿支血管情况、术后手功能及足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腓动脉皮瓣穿支于腓骨小头下10~15cm区域分布较为恒定,穿支血管可裸化长度(3.4±0.6)cm。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皮瓣切取及转位,术后并发症3例经对症处理后成活,皮瓣成活率为100%,创面Ⅰ期愈合,且术后手足功能恢复良好。随访皮瓣外形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AOFA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结论应用CDFI技术可直接显示腓动脉穿支动脉的走行分布并进行体表定位,可评价血管质量、穿支长度、管径大小及伴行静脉情况,从而对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手术起到更好地辅助作用,提高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设计的准确性及有效性,降低因血管解剖变异导致的皮瓣切取难度和手术风险,可节省皮瓣切除时间,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动脉穿 穿血管 修复 创面缺损
下载PDF
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龚俊武 闫纪涛 刘东博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 目的:观察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腕关节功能(腕关节Cooney评分)、术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疗效满意度、术后6个月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oney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薄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提高腕关节功能评分和感觉功能,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常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肤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 动脉 穿神经营养血管 修复术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创面28例 被引量:23
10
作者 黄凯 张春 +3 位作者 郭峭峰 张展 刘亦杨 沈立锋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总结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创面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6月至2015年3月间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创面反复不愈的患者28例,在内固定拆除后.均予以一期扩创,彻底清除骨髓炎病灶及瘢痕组织、... 目的总结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创面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6月至2015年3月间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创面反复不愈的患者28例,在内固定拆除后.均予以一期扩创,彻底清除骨髓炎病灶及瘢痕组织、坏死组织,再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植入后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予以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创面愈合情况、皮瓣成活情况、功能活动及满意度等。所有患者感染均有效控制,皮瓣成活良好,光泽、弹性好,外表美观,患者满意。结论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安全简便、效果良好,在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所造成的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宜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 螺旋 跟骨骨折 感染
原文传递
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L形感染创面17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俞华军 黄凯 +3 位作者 马苟平 郭峭峰 张晓文 张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L形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外侧L形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采用一期扩创、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填充、腓动脉穿支蒂L形皮瓣修复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外侧L形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7例。皮...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L形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外侧L形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采用一期扩创、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填充、腓动脉穿支蒂L形皮瓣修复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外侧L形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7例。皮瓣面积8 cm×2 cm~11 cm×3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5个月,所有患者感染有效治愈,皮瓣成活良好,弹性好,无瘢痕挛缩,外观满意,足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腓动脉穿支蒂L形皮瓣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外侧L形切口愈合不良的应用中,因形制宜,贴合切口,针对性强,疗效优良,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穿 跟骨骨折 创面 修复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万秋 徐永清 +2 位作者 何晓清 罗浩天 许育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12~53岁,平均36岁。外伤后急诊入院1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6.0~12...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12~53岁,平均36岁。外伤后急诊入院1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6.0~12.5 h,平均8.5 h;慢性感染及溃疡创面14例。创面范围5 cm×4 cm^12 cm×8 cm。皮瓣修复术前基于下肢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数据,通过Mimics19.0软件三维重建腓动脉穿支血管及皮肤模型,精确定位穿支点,并根据创面缺损范围和位置设计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和模拟切取操作。结果基于术前重建的穿支血管及皮肤三维模型,明确腓动脉穿支来源及走行,术前测量的穿支定位点、穿支血管外径、穿支最大可裸化长度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腓动脉动脉低位穿支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上5~10 cm区域分布较为恒定,外踝尖上10 cm以内的穿支总出现率为96.9%,穿支血管蒂长(3.44±0.65)cm。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皮瓣切取及转位。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45 min。术后4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3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足踝部功能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获优1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数字化技术能提高腓动脉穿支定位及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设计的准确性,降低了血管解剖变异导致的皮瓣切取困难和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动脉穿 数字化技术 足跟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腓动脉双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儿童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
13
作者 宋健 周献伟 刘玉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腓动脉双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儿童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采用腓动脉双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儿童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15例,均伴... 目的 探讨应用腓动脉双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儿童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采用腓动脉双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儿童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15例,均伴有跟腱外露。软组织缺损面积:2.5 cm×3.0 cm~4.0 cm×5.0 cm,皮瓣切取面积:3.0 cm×6.0 cm~4.5 cm×10.0 cm。术后随访观察创面愈合及皮瓣成活情况。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色泽、弹性好,局部无隆起,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按踝关节功能AOFAS评价标准评分93~97分,平均95.1分。结论 腓动脉双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儿童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皮瓣血供可靠,创伤较小,术后皮瓣外形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 推进 跟腱区 儿童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治疗胫骨远端骨外露12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刚 周健 尹宗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772-77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治疗胫骨远端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顺行、逆行修复小腿远端胫骨骨外露12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12例皮瓣均成活,外观功能良好。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治疗胫骨远端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顺行、逆行修复小腿远端胫骨骨外露12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12例皮瓣均成活,外观功能良好。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具有对供区及受区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功能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治疗胫骨远端骨外露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 骨外露 胫后动脉穿 螺旋桨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老年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内侧软组织缺损
15
作者 艾克拜尔·亚森 谭玉忠 +2 位作者 程良坤 郑云 田林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老年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内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1年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内侧软组织缺损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定位穿支血管情况,设...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老年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内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1年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内侧软组织缺损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定位穿支血管情况,设计并切取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创面。切取皮瓣面积:6.0 cm×10.0 cm~8.0 cm×15.0 cm。术后观察皮瓣的成活、外观、质地、感觉、并发症及供区情况;同时对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运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的足部功能结果进行比较,评分结果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中,供区一期缝合15例,植皮13例;25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皮瓣远端1/3~1/4坏死),经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植皮、换药处理后均得到良好愈合。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5个月。皮瓣色泽可、质地柔软、外观满意,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4例术后供区瘢痕增生明显,皮瓣周围无瘢痕挛缩。踝关节伸、屈功能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出现不同程度活动受限,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为(90.9±4.8)分,与术前(72.7±1.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57,P<0.001);优20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9.2%。结论老年患者踝关节骨折术后容易出现软组织缺损,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操作简单、可靠,是修复此类损伤较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踝关节骨折术后 踝内侧软组织缺损 胫后动脉穿 螺旋桨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锦涛 张洁 +5 位作者 李建梅 杨伟超 王春旭 李晓妮 王芳 刘刚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对宝鸡第三医院手显微外科收治的1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伤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其中足跟部7例,外踝部6例,踝前2例。...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对宝鸡第三医院手显微外科收治的1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伤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其中足跟部7例,外踝部6例,踝前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3.0 cm×3.5 cm~5.5 cm×4.0 cm,皮瓣切取大小5.0 cm×4.5 cm~12.0 cm×6.0 cm。7例供区通过小桨辅助直接关闭,其余供区经拉拢缝合缩小创面后,采用中厚皮片覆盖。术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其临床疗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Marylad评分评价其功能恢复。结果15例皮瓣中,2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1例皮瓣肿胀、静脉瘀滞持续2周后消退;其余12例皮瓣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质地良好,并恢复保护性感觉;足踝部恢复正常屈、伸及负重功能。根据AOFAS-Marylad评分标准,功能恢复优9例,良4例,可2例。结论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不牺牲肢体主干血管,且皮瓣血供可靠,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 螺旋桨 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外侧缺损创面
17
作者 韩春梅 王光耀 钟振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外侧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16例足跟部外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创面面积为6 cm×3 cm^11 cm×8 cm。清创后以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创面,皮瓣... 目的探讨应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外侧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16例足跟部外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创面面积为6 cm×3 cm^11 cm×8 cm。清创后以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创面,皮瓣面积为7 cm×4 cm^12 cm×8 cm。采用足部Maryland评分系统评估术后足部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15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形成水疱,结痂后瘢痕愈合。皮瓣成活良好,弹性佳,色泽自然,外观无明显臃肿。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疼痛和功能障碍。供区外观满意。末次随访采用足部Maryland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8例,良3例,中4例,差1例。临床有效率为15/16。结论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术式简单,创伤小,皮瓣成活率高,质地良好,是修复足跟外侧缺损创面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 螺旋桨 足损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术1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18
作者 程宁宁 王芸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36-237,共2页
术后刀口不愈合并溃疡形成导致的足部皮肤缺损,不仅影响刀口的愈合,也影响到肢体功能的恢复,是显微外科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术,主要优点是不损伤主要动脉,皮瓣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无需吻合血管。2013年11月22... 术后刀口不愈合并溃疡形成导致的足部皮肤缺损,不仅影响刀口的愈合,也影响到肢体功能的恢复,是显微外科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术,主要优点是不损伤主要动脉,皮瓣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无需吻合血管。2013年11月22日,我科对于足部切口不愈合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1个半月前摔伤致右跟骨骨折,在院外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3周出现切口裂开,钢板外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穿螺旋桨转移修复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远端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19
作者 张博闻 铁军 +7 位作者 丁一 马国续 张梓炀 吴建科 张汉霖 康毅 赵飞 黄永禄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967-969,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腓动脉穿支血管的研究,依据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使用远端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的创面,观察其对创面覆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患者资料共22例,创面大小3.1 cm×1.3 cm~7.5 cm×4.6 cm。术中根据创面部位、创面状... 目的通过对腓动脉穿支血管的研究,依据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使用远端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的创面,观察其对创面覆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患者资料共22例,创面大小3.1 cm×1.3 cm~7.5 cm×4.6 cm。术中根据创面部位、创面状态及大小,CTA检查腓动脉穿支分布情况,术前使用Doppler超声精准定位远端穿支选择远端合适的穿支设计皮瓣,供区直接闭合,观察切取皮瓣的血供后,将皮瓣与创面无张力缝合。结果22例患者腓动脉远端穿支皮瓣存活状态良好,其中3例患者皮瓣局部出现静脉危象,后期转归。经半年随访,19例患者患肢皮瓣不臃肿,3例患者患肢皮瓣略臃肿,均未见瘢痕形成,行走无差异。采用美国AOFAS标准评价患足功能的优良率为90.90%。结论腓动脉最远端穿支近踝关节水平通过CTA及术前Doppler超声定位,其修复足踝部小面积缺损安全性较为可靠且具有距离优势、供区直接闭合、术后皮瓣色差小、美容效果佳、无臃肿、步态自然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动脉穿 小面积缺损 临床应用 显微外科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1
20
作者 王快胜 柴益民 +3 位作者 邱勋永 马心赤 林崇正 陈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98-100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1月,在腓动脉肌间隔支与腓肠神经血供的解剖基础上临床应用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5~54岁。根据缺损部位...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1月,在腓动脉肌间隔支与腓肠神经血供的解剖基础上临床应用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5~54岁。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腓动脉小腿下段穿支为血管蒂及转轴点,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13例,腓动脉第2穿支蒂皮瓣8例,第3穿支蒂皮瓣1例。切取皮瓣范围13 cm×12 cm^30 cm×20 cm,穿支血管蒂长1.7~3.0 cm,穿支血管蒂发出部位位于外踝上4.5~8.0 cm,血管外径1.0~1.2 mm。结果术后2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其中4例腓肠神经与受区感觉神经吻合,术后1年感觉恢复好,两点辨别觉为10~13 mm。结论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血供可靠,切取面积大,适用于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肠神经 血管穿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