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1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踝手术后连续腓肠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
1
作者 魏洁 吴浩 +3 位作者 李妍妍 王宏宇 史宏伟 韩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 探索连续腓肠肌平面阻滞镇痛用于足踝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足踝部择期手术患者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连续腓肠肌平面阻滞镇痛组(CN组)和患者... 目的 探索连续腓肠肌平面阻滞镇痛用于足踝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足踝部择期手术患者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连续腓肠肌平面阻滞镇痛组(CN组)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Ⅰ组),每组21例。CN组术毕行连续腓肠肌平面阻滞镇痛,配方为0.125%罗哌卡因300 ml,背景剂量为3 ml/h,单次给药剂量为8 ml,锁定时间为25 min。Ⅰ组术毕使用羟考酮PCIA,配方为羟考酮30 mg、托烷司琼6 mg加生理盐水至150 ml,输注速度0.5 ml/h,单次追加剂量5 ml。观察两组术后0~16、16~24、24~48、0~48 h时段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曲线下面积(AUC),1、8、16、24、32、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CN组术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时间、羟考酮滴定量、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药物的吗啡当量累计使用量、补救镇痛次数、补救镇痛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Ⅰ组比较,CN组0~16、16~24、24~48、0~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AUC明显降低(P<0.01),术后1、8、16、24、32、48 h 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CN组16 h有10例(50%)患者腓总神经运动功能恢复,24 h有17例(85%)患者腓总神经运动功能恢复,32~48 h所有患者腓总神经运动功能恢复,48 h内所有患者胫神经运动功能正常。与Ⅰ组比较,CN组吗啡当量累计使用量和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减少(P<0.01),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1)。两组羟考酮滴定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腓肠肌平面阻滞可以实现胫神经运动和感觉阻滞分离,可在足踝手术后提供良好且持续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腓肠肌平面阻滞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足踝手术
下载PDF
电针对运动大鼠腓肠肌组织代谢酶及自噬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郑荣发 莫伟彬 +4 位作者 黄鹏 陈俊吉 梁婷 资方宇 李国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7-1136,共10页
背景:急性运动易引起机体内骨骼肌组织损伤和体内脂代谢紊乱,但急性运动联合电针调控机体内代谢和自噬通路的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和“环跳”穴对急性运动大鼠骨骼肌代谢酶及自噬水平的变化。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 背景:急性运动易引起机体内骨骼肌组织损伤和体内脂代谢紊乱,但急性运动联合电针调控机体内代谢和自噬通路的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和“环跳”穴对急性运动大鼠骨骼肌代谢酶及自噬水平的变化。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逆电针组(20只),后两组设2个时相点,即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组,每个时相点10只大鼠。后两组进行适应性跑台运动训练后,进行急性运动训练,逆电针组大鼠于每天跑台训练前先介入电针治疗(参数为电针大鼠两侧“足三里”和“环跳”穴,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2 mA、留针30 min、1次/d、连续7 d),电针后休息10 min再进行急性运动。分别于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麻醉取大鼠双侧腓肠肌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骨骼肌组织肝脂酶、脂肪酸合成酶、激素敏感脂肪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活性;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模型组大鼠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腓肠肌纤维排列出现紊乱、肿胀、破裂;逆电针组大鼠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腓肠肌纤维排列紧密,肿胀和破裂的细胞大为减少,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性差异;②模型组和逆电针组运动后3 h的肝脂酶和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均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或P<0.01);模型组和逆电针组大鼠运动后3 h的脂蛋白酯酶、激素敏感脂肪酶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活性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或P<0.01),激素敏感脂肪酶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活性在逆电针组运动后即刻高于模型组同期(P<0.05);与模型组运动后3 h相比,逆电针组运动后3 h脂蛋白酯酶活性升高(P<0.05),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降低(P<0.01);③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62、自噬相关基因5和自噬相关基因7表达在模型组大鼠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及逆电针组运动后即刻均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逆电针组大鼠P62及自噬相关基因7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运动后即刻逆电针组大鼠P62和自噬相关基因7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Parkin蛋白表达在模型组大鼠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均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逆电针组大鼠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均低于模型组(P<0.05);⑤提示急性运动引起大鼠腓肠肌纤维排列出现紊乱、肿胀、破裂,电针两侧“足三里”和“环跳”穴可改善大鼠骨骼肌脂代谢水平及调控自噬细胞,防止急性运动引起大鼠机体内脂代谢紊乱和腓肠肌组织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自噬相关因子P62、自噬相关基因5、自噬相关基因7、Parkin蛋白表达来促进大鼠骨骼肌细胞自噬的发生或调节细胞自噬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急性运动 腓肠肌 组织代谢酶 自噬基因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理法方穴术
3
作者 李慧 周荣杰 +4 位作者 陆晔庆 高明 徐刚 温军玲 李少雄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60-66,共7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取穴、刺灸方法的规律,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理法方穴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献,...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取穴、刺灸方法的规律,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理法方穴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腓肠肌痉挛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25.0及SPSS modeler18.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85篇文献,涉及32个腧穴、11种刺灸法。理:外感风寒湿邪气壅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在内则为气血亏虚或久病致虚、筋失濡养。法:舒筋通络、调和气血和平衡阴阳。方、穴:舒筋通络循膀胱经取穴选用承山、承筋和委中辅以胆经阳陵泉;调和气血从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论治取足三里、三阴交;平衡阴阳取肢体上部腧穴;特定穴以下合穴、合穴和八会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承山-承筋为支持度最高的穴对。通过对使用频数≥5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腧穴分为3类。术:以针刺、穴位注射、温针灸和电针应用最多。结论: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理法方穴术,为临床治疗腓肠肌痉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痉挛 针灸 选穴 刺灸方法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和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疗效对比研究
4
作者 李丙岩 刘兵兵 +2 位作者 王长军 孔亮 侯建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776-2779,2783,共5页
目的比较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与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跖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单侧慢性跖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腱膜松解组... 目的比较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与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跖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单侧慢性跖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腱膜松解组与体外冲击波组,每组50例。腱膜松解组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组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背伸角度(ROM)、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足底筋膜厚度以及平衡能力。结果治疗后,腱膜松解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体外冲击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膜松解组踝关节背伸ROM大于体外冲击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膜松解组AOFAS评分高于体外冲击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膜松解组的足底筋膜厚度低于体外冲击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膜松解组前侧的星偏移平衡测试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EBT)检测结果与体外冲击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方向检测结果相较于体外冲击波组均增加(P<0.05)。结论相较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扩大其ROM,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足底筋膜厚度,提高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 体外冲击波 慢性跖筋膜炎 视觉模拟评分 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在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袁艳霞 罗春权 +1 位作者 吴贞贞 黄小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3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在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患者,入院均提供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治疗,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在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患者,入院均提供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治疗,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皮瓣成活率、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及随访2周,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研究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患者,皮瓣成活率好,且可减轻疼痛,提高踝关节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 胫骨远端骨折 骨外露 围手术期护理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火针点刺治疗老年人腓肠肌痉挛的随机对照研究
6
作者 蔡海英 徐前威 +1 位作者 鲍蔚敏 李彬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火针点刺治疗老年人夜间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80例老年腓肠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用火针点刺治疗,对照组采用Park针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3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 目的:探讨火针点刺治疗老年人夜间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80例老年腓肠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用火针点刺治疗,对照组采用Park针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3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症状、体征以及失眠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89%,2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治疗1周、2周、3周后的症状分级积分、体征分级积分、失眠严重指数、炎症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等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前一治疗时间点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点刺治疗能有效缓解老年人夜间腓肠肌痉挛状态,改善睡眠,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炎症损伤,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痉挛 火针 老年人 Park针
下载PDF
腓肠肌痉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梓旭 周智梁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6期122-125,共4页
腓肠肌痉挛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腓肠肌局部痛性痉挛的疾病,常于夜间发作,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药物依赖、肝肾毒性等问题。中医药治疗以中药汤剂、针灸、艾灸、推拿等方法为主,较为安全有效。该文... 腓肠肌痉挛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腓肠肌局部痛性痉挛的疾病,常于夜间发作,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药物依赖、肝肾毒性等问题。中医药治疗以中药汤剂、针灸、艾灸、推拿等方法为主,较为安全有效。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从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腓肠肌痉挛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痉挛 转筋 筋痹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腓肠肌病变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李龙 黄玲艳 高玮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8期1318-1322,共5页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腓肠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桂林市中医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1000名行高频超声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T2DM将受试者分为T2DM组及对照组,根据腓肠肌病变情况将T2DM组分为腓肠肌病...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腓肠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桂林市中医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1000名行高频超声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T2DM将受试者分为T2DM组及对照组,根据腓肠肌病变情况将T2DM组分为腓肠肌病变组及非腓肠肌病变组,根据腓肠肌病变程度将腓肠肌病变组分为重度组及轻度组,比较T2DM组及对照组、腓肠肌病变组及非腓肠肌病变组、腓肠肌病变组重度组及轻度组的高频超声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高频超声对T2DM患者合并腓肠肌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对腓肠肌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根据是否患有T2DM分为T2DM组(n=127)及对照组(n=873),T2DM组腓肠肌肌束宽度及内侧头、外侧头羽状角小于对照组,腓肠肌皮下脂肪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腓肠肌病变情况将T2DM组分为腓肠肌病变组(n=38)及非腓肠肌病变组(n=89),腓肠肌病变组腓肠肌肌束宽度及内侧头、外侧头羽状角小于非腓肠肌病变组,腓肠肌皮下脂肪厚度大于非腓肠肌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指标中腓肠肌肌束宽度、腓肠肌皮下脂肪厚度等联合检测诊断T2DM合并腓肠肌病变的AUC值为0.905,大于腓肠肌皮下脂肪厚度(0.850)、腓肠肌皮下脂肪厚度(0.724)、内侧头羽状角(0.612)、外侧头羽状角(0.639)单独检测(P<0.05)。根据腓肠肌病变程度将腓肠肌病变组分为重度组(n=9)及轻度组(n=29),重度组腓肠肌肌束宽度及内侧头、外侧头羽状角小于轻度组,腓肠肌皮下脂肪厚度大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指标中腓肠肌肌束宽度、腓肠肌皮下脂肪厚度等联合检测评估T2DM合并腓肠肌病变严重程度的AUC值为0.961,大于腓肠肌皮下脂肪厚度(0.814)、腓肠肌皮下脂肪厚度(0.779)、内侧头羽状角(0.793)、外侧头羽状角(0.826)单独检测(P<0.05)。结论T2DM合并腓肠肌病变患者存在腓肠肌肌束宽度、内外侧头羽状角等超声指标异常现象,高频超声对T2DM患者合并腓肠肌病变及疾病严重程度具有诊断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2型糖尿病 腓肠肌病变 腓肠肌肌束宽度 腓肠肌皮下脂肪厚度 羽状角
下载PDF
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刘澒洞 周正虎 +6 位作者 李雷 鞠文 李昌松 夏宇航 陈鲁成 巨积辉 刘跃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99-102,115,共5页
目的探讨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受区供血动脉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9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的11例小腿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存在小腿大面积皮肤及皮下... 目的探讨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受区供血动脉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9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的11例小腿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存在小腿大面积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缺损,均接受游离对侧大腿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受区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供血动脉,供区皮肤直接缝合。结果11例患者11块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区、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出院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皮瓣外观、弹性良好;所有患者恢复正常膝、踝关节功能,具有自主生活能力;供区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为S 3级者2例、S 2级者9例;患肢功能评分达优者5例、良者6例,优良率高达100%。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动脉血管口径适于吻合、位置恒定,以该动脉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严重创面,可有效覆盖软组织缺损,并避免损伤小腿残留主干血管,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创面 腓肠肌内侧头动脉 股前外侧皮瓣 血管吻合
下载PDF
2种影像学方法对腓肠肌内侧头训练伤的诊断效能比较
10
作者 栾海 李琳 +3 位作者 葛磊 李晖 王春生 张利泰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和MRI对腓肠肌内侧头训练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经临床初步诊断为下肢训练伤怀疑腓肠肌内侧头损伤70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超声及MRI检查,根据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比较二者的灵敏... 目的:探讨超声和MRI对腓肠肌内侧头训练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经临床初步诊断为下肢训练伤怀疑腓肠肌内侧头损伤70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超声及MRI检查,根据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比较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70例训练伤临床最终确诊48例腓肠肌内侧头损伤,22例无腓肠肌损伤。其中腓肠肌组织损伤19例,肌筋膜损伤水肿和组织间隙积液28例,肌腱和腱鞘损伤26例,腱止点末端病6例。超声及MRI对腓肠肌内侧头训练伤损伤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5.4%(41/48)、97.9%(47/48),准确率分别为84.3%(59/70)、95.7%(67/70),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高于超声检查(P<0.05),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相比超声对腓肠肌内侧头训练伤的准确率、敏感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内侧头 训练损伤 磁共振成像 超声
下载PDF
LISS钢板外置联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11
作者 夏海波 梁伟 +6 位作者 蒋李青 杨华飞 尤珮 叶志君 王伟 兰俊 吴佳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0期1451-1453,1457,共4页
目的探讨LISS钢板外置联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应用LISS钢板外置联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软... 目的探讨LISS钢板外置联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应用LISS钢板外置联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22例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16~76岁,平均(42.46±3.54)岁;其中GustiloⅢA型4例,ⅢB型16例,ⅢC型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5 cm~25 cm×13 cm。所有外伤患者入院后急诊行清创术,GustiloⅢA及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一期使用外置LISS钢板固定6例;GustiloⅢ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一期简单行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二期外置LISS钢板固定16例,所有病例均二期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覆盖骨外露创面,修复软组织缺损,对于皮瓣供区取同侧大腿中厚皮片游离植皮。术后随访时主要观察皮瓣成活、骨折愈合、患肢肌力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4±1.2)个月。本组22例胫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创面全部愈合,其中有2例因转移皮瓣部分浅表坏死,经清创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骨折均达临床愈合,其中1例出现慢性骨髓炎,经积极治疗后骨折愈合。2例踝关节背伸功能部分受限,未出现明显足跖屈功能障碍等现象。结论应用LISS钢板外置联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外置钢板不仅能使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及坚强的固定,同时为转移皮瓣提供稳定的环境,减少其容积,提高皮瓣的成活率,有利于创面的修复,促进骨折愈合,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S钢板 钢板外置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 GUSTILO Ⅲ型胫骨中上段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腓肠肌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解剖及其在修复口咽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磊 朱瑾 +5 位作者 王卫红 夏斌 刘屿 施延安 钱叶梅 李静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口咽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在5具尸体上对腓肠肌区域进行模拟手术解剖出主要供血血管及穿支,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解剖图片进行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8例口咽部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口咽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在5具尸体上对腓肠肌区域进行模拟手术解剖出主要供血血管及穿支,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解剖图片进行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8例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使用腓肠肌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结果:腓肠肌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平均长度(10.82±0.89) cm,腓肠肌内侧动脉起始端血管平均直径为(3.13±0.31) mm。共8例口咽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腓肠肌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缺损,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腓肠肌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可取血管蒂长,管径合适,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是修复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部恶性肿瘤 腓肠肌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尸体解剖 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翠花 马慧 张广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6期2445-2449,共5页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肌张力[Ash-worth分级(MAS)]、踝关节功能[主动关节活动度(ROM)及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美国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FMA-L)、10 m步行能力测试(10 mWT)、Fugl-Meyer平衡功能评测(FMA-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分级3级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Ash-worth分级1级、1+级、2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OM、PROM及AOF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OM、PROM及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L、FMA-B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10 mW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L、FMA-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 mW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中度功能障碍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功能障碍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能提高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腓肠肌痉挛,降低肌张力,增强踝关节的运动能力及下肢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经皮神经电刺激 脑卒中 腓肠肌痉挛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ALS-SOD1^(G93A)小鼠的腓肠肌病理分析探讨健脾通络方对ALS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展 刘树民 张娜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健脾通络方对ALS-SOD1^(G93A)小鼠3个病程时期坐骨神经退化及腓肠肌萎缩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ALS-SOD1^(G93A)转基因小鼠,按照疾病发展分为3个病程时期,分别为发病早期(60 d),发病中期(100 d)和发病末期(140 d),每个... 目的:探讨健脾通络方对ALS-SOD1^(G93A)小鼠3个病程时期坐骨神经退化及腓肠肌萎缩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ALS-SOD1^(G93A)转基因小鼠,按照疾病发展分为3个病程时期,分别为发病早期(60 d),发病中期(100 d)和发病末期(140 d),每个疾病时期分为4组,空白组(K组)7只、模型组(M组)6只、给药组(G组)7只与阳性药组(Y组)7只,共27只,3个发病时间段共81只。观察ALS-SOD1^(G93A)小鼠3个时期节点的步长变化;取ALS-SOD1^(G93A)小鼠3个时期的腓肠肌肌肉进行称重,统计学计算分析腓肠肌湿重百分比变化并进行HE病理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记录发病末期(140 d)各组小鼠的坐骨神经退行性病变。结果:在3个疾病时期中,空白组步长、腓肠肌湿重比、HE病理染色无明显变化;模型组随着疾病发展进程逐渐严重;给药组及阳性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回调。FJC染色在ALS-SOD1^(G93A)小鼠发病末期(140 d)空白组无明显病理变化,模型组FJC阳性退行性神经元增多,给药组及阳性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回调。结论:健脾通络方对ALS-SOD1^(G93A)小鼠3个病程时期腓肠肌萎缩程度及发病末期(140 d)坐骨神经退变有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通络方 行为学步长 腓肠肌重量 坐骨神经退化
下载PDF
线粒体动力学在OSAHS合并肥胖所致腓肠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一成 刘承雨 黄汉鹏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2期120-127,共8页
目的探究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合并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对小鼠腓肠肌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模拟CIH、HFD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 目的探究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合并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对小鼠腓肠肌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模拟CIH、HFD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肥胖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CIH组、HFD组、CIH+HFD组。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腓肠肌结构变化,采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染色分析腓肠肌中肌纤维类型的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小鼠腓肠肌细胞中MHC同工型基因(MHC1、MHC2)和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Cs、Ant、NQO1、Hmox1、OGG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OPA1)及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 Ser616、Fis1)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CIH+HFD组小鼠的腓肠肌结构明显损伤,同时腓肠肌中Ⅰ型肌纤维减少,Ⅱ型肌纤维增加,腓肠肌细胞中MHC1mRNA表达水平下降、MHC2mRNA表达水平增加;另外,CIH+HFD组小鼠腓肠肌细胞中cleaved-caspase-3蛋白和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 Ser616、Fis1)的表达明显上调,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Mfn1表达下调。结论CIH合并HFD能导致小鼠腓肠肌结构及功能损伤,该作用可能与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缺氧 高脂饮食 腓肠肌损伤 线粒体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益生菌制剂对肉鸡胸大肌和腓肠肌肌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
16
作者 张利卫 刘冠慧 +6 位作者 李帅杰 张家铭 李月勤 彭永帅 张曼 王军 宋予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108,115,138,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益生菌制剂对肉鸡胸大肌和腓肠肌肌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75只1日龄雄性817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A、B、C、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益生菌A、B、C和D,E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自由...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益生菌制剂对肉鸡胸大肌和腓肠肌肌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75只1日龄雄性817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A、B、C、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益生菌A、B、C和D,E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自由饮水和采食,于21日龄时取胸大肌和腓肠肌,测定肉鸡胸大肌和腓肠肌指数,并制作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测定肌纤维面积。结果表明:4种益生菌制剂均能提高胸大肌指数,A、B、C、D组与E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35%、19.39%、5.91%和6.53%,其中B组显著高于E组(P<0.05);腓肠肌指数分别提高了16.95%、16.75%、17.44%和18.24%,均差异不显著(P>0.05)。A、B、C、D组胸大肌肌纤维面积与E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3.10%、45.30%、32.48%和31.05%,均差异显著(P<0.05);腓肠肌肌纤维面积分别提高了12.60%、19.35%、26.83%和42.88%,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肉鸡胸大肌和腓肠肌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其中益生菌B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肉鸡 胸大肌 腓肠肌 肌纤维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活血丹提取物对牛蛙心脏、十二指肠和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益 黄杉杉 +3 位作者 陈虹润 徐可 徐玉萍 沙爱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45,共5页
为了研究活血丹提取物对心脏、十二指肠和腓肠肌收缩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活血丹提取物(5、10、20 mg/mL)分别对离体蛙心脏和十二指肠进行灌流并记录其收缩变化;用高浓度活血丹提取物对KCl、NaCl、CaCl2诱导下的离体蛙心脏灌流,观... 为了研究活血丹提取物对心脏、十二指肠和腓肠肌收缩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活血丹提取物(5、10、20 mg/mL)分别对离体蛙心脏和十二指肠进行灌流并记录其收缩变化;用高浓度活血丹提取物对KCl、NaCl、CaCl2诱导下的离体蛙心脏灌流,观察其对心脏收缩幅度的影响,并采用在体试验法观察其对牛蛙在体腓肠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给药前相比,不同浓度的活血丹提取物对离体蛙心脏和十二指肠收缩幅度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组P<0.05,中、高浓度组P<0.01),高浓度活血丹提取物对离体蛙心率和十二指肠收缩频率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高浓度活血丹提取物对KCl、NaCl、CaCl2诱导下的离体蛙心脏收缩幅度均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其不仅可明显降低牛蛙在体腓肠肌收缩幅度(P<0.01)、收缩速率(P<0.01)和舒张速率(P<0.05),还能明显增强牛蛙在体腓肠肌阈刺激(P<0.01)、最大刺激(P<0.01)和收缩潜伏期(P<0.05)。结果表明,活血丹提取物可抑制离体蛙心脏、十二指肠和腓肠肌的收缩,本试验结果可为活血丹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丹提取物 心脏 十二指肠 腓肠肌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腓肠肌肌瓣联合复合皮移植修复小腿中上段骨折内固定材料或骨外露创面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伟 李敏 +2 位作者 王帅 胡艳阁 钱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评估腓肠肌肌瓣联合复合皮同步移植修复小腿中上段骨折术后内固定材料或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弋矶山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例小腿中上段骨折术后内固定材料或骨外露创面患者。所有病例均... 目的:评估腓肠肌肌瓣联合复合皮同步移植修复小腿中上段骨折术后内固定材料或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弋矶山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例小腿中上段骨折术后内固定材料或骨外露创面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腓肠肌肌瓣覆盖创面,同步行复合皮移植。结果:10例患者肌瓣均全部存活,肌瓣表面移植复合皮Ⅰ期愈合率90%,术后随访6个月内创面修复后无再次红肿、破溃、窦道形成,骨折均正常临床愈合。肌瓣表面复合皮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评分(1.60±0.52)分,供瓣区VSS评分(1.40±0.52)分,供皮区VSS评分(2.30±0.48)分。术后6个月患侧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9例,良1例。结论:腓肠肌肌瓣联合复合皮同步移植可有效修复小腿中上段骨折术后内固定材料或骨外露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肌瓣 复合皮 内固定材料或骨外露 创面修复
下载PDF
MRI在腓肠肌急性拉伤的分级及拉伤后修复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源 谭一清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50-853,856,共5页
目的探讨提高肌肉拉伤MRI分级准确率的方法,同时研究MRI对肌肉拉伤后修复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并进行MRI检查的42例腓肠肌急性拉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8~37岁,平均(25.... 目的探讨提高肌肉拉伤MRI分级准确率的方法,同时研究MRI对肌肉拉伤后修复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并进行MRI检查的42例腓肠肌急性拉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8~37岁,平均(25.17±7.28)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级,观察各级拉伤的MRI特点,分别统计单一方位(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两种方位结合(冠矢状位、冠轴位、矢轴位)和三方位结合进行分级的准确率,计算分级准确率最高的单一方位和结合方位,用秩和检验分析分级结果与临床分级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对其中有复查的10例患者,观察并统计肌肉修复过程的MRI特点。结果42例患者中一级拉伤2例,二级拉伤28例,三级拉伤12例。一级拉伤表现为肌肉水肿(100%);二级拉伤除此之外可见肌肉肌腱部分断裂(100%)、肌间积液(100%)、出血(14.3%)、皮肤水肿(32.1%);三级拉伤可见肌肉肌腱断裂(100%)、肌间积液(100%)、出血(33.3%)、皮肤水肿(33.3%);单一方位分级准确率最高的为冠状位,准确率为90.5%,冠矢位图像结合分级准确率(100%)高于冠状位分级,冠状位图像分级、冠矢状位图像结合分级与临床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8)。复查的10例患者平均复查时间为18~28 d,平均(22.00±3.16)d,均为二级拉伤,MRI均表现为肌肉水肿减轻、肌间积液减少、出血吸收,其中有7例出现肌腱不规则增粗变形。结论不同级别肌肉拉伤有特异的MRI表现。冠矢状位图像综合评估可提高MRI对肌肉拉伤分级的准确率。MRI可评价肌肉拉伤后的修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拉伤 腓肠肌拉伤 MRI
下载PDF
探讨肌骨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腓肠肌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黄玲艳 李龙 唐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50-53,共4页
探讨肌骨超声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腓肠肌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期间来我院检查的44名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3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腓... 探讨肌骨超声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腓肠肌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期间来我院检查的44名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3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腓肠肌的剪切波速度,并记录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者之间腓肠肌剪切波速度的均数不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肌剪切波速度与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之间无直线回归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腓肠肌剪切波速度减低,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可能对腓肠肌的剪切波速度影响不大,故可通过测量剪切波速度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腓肠肌病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以此提高肌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 剪切波速度 2型糖尿病 腓肠肌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