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膝关节后侧腓肠肌内外侧头间隙入路应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锚钉治疗10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宋朋飞 刘春光 李兴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后腓肠肌内外侧头间隙入路应用可吸收螺钉联合带线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CL)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20年8月至2023年12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骨科医院采用改良膝关节后经腓肠肌内外侧头间隙入路应用可吸收螺钉系...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后腓肠肌内外侧头间隙入路应用可吸收螺钉联合带线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CL)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20年8月至2023年12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骨科医院采用改良膝关节后经腓肠肌内外侧头间隙入路应用可吸收螺钉系统联合带线锚钉治疗10例PCL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1月、3月和6月复查的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收集并比较术前、术后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症状,随访时间3~12月,全部一期愈合,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分别为(25.08±7.60)、(95.32±1.08)分;Tegner评分分别为(3.42±0.78)、(8.60±0.32)分;术后分值均显著优于术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5、2.304,P<0.05)。结论经膝关节后侧腓肠肌间隙入路应用可吸收螺钉联合带线锚钉治疗PCL撕脱骨折简单便捷,安全有效,暴露充分,无神经血管损伤风险,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内外侧头间隙入路 可吸收螺钉系统联合带线锚钉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原文传递
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王林鹰 高练兵 周佳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12-3017,共6页
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 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颈,设为观察组;4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63.75±6.76)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63.49±6.5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 d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态参数、两侧肢体长度差、髋臼旋转中心的纵向及横向位移。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 d引流量、术后1 d CPK水平分别为(60.26±7.41)min、(210.45±33.94)ml、(7.71±1.96)cm、(82.35±8.48)ml、(384.75±29.76)U/L,对照组分别为(68.97±8.35)min、(328.15±42.06)ml、(11.27±2.43)cm、(117.89±12.12)ml、(668.40±45.9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9、14.047、7.355、15.510、33.299,均P<0.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BS评分、步频、最大步速、单足支撑时间百分比、足底压力差分别为(0.67±0.21)分、(90.45±9.37)分、(52.71±3.14)分、(96.79±8.12)步/min、(89.94±10.63)cm/s、(46.59±5.31)%、(9.02±1.03)%,对照组分别为(0.89±0.27)分、(82.63±8.04)分、(45.42±4.83)分、(81.14±7.59)步/min、(80.21±9.87)cm/s、(40.87±5.16)%、(10.6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7、4.084、8.131、9.074、4.323、4.977、4.329,均P<0.001)。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双侧肢体长差、纵向与横向的髋臼旋转中心位移均低于对照组(t=5.473、7.707、10.698,均P<0.001)。结论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有助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外侧间隙 股骨颈保留 髋关节功能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超声引导内侧与外侧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孙大贺 闫玉伦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神经阻滞情况、疼痛情况及炎症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9例接受THA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神经阻滞情况、疼痛情况及炎症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9例接受THA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行超声引导下FICB麻醉,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外侧入路组(39例)、内侧入路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观察48 h。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情况,术后24、48 h静息、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24 h炎症应激指标,术后24、48 h神经阻滞满意度。结果与外侧入路组比,内侧入路组患者导管再固定发生率降低,导管放置时间缩短,导管放置深度延长,术后48 h罗哌卡因用量减少;术后24、48 h两组患者静息、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内侧入路组均低于外侧入路组;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均升高,但内侧入路组均低于外侧入路;术后24、48 h内侧入路组股外侧皮神经满意度均高于外侧入路组(均P<0.05)。结论在THA中,相较于外侧入路,应用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持续FICB方案可减少罗哌卡因用量,置管更具优势,且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及疼痛,同时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内侧 外侧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的研究
4
作者 黄晓辰 彭鹏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内、外侧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63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髂筋膜间隙阻滞麻...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内、外侧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63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据入路方式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外侧入路组(31例)、内侧入路组(3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观察48 h。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6、12、24 h静息、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24 h疼痛应激指标,术后24 h的神经阻滞满意度。结果 与外侧入路组比,内侧入路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更短,镇痛泵按压次数更少;术后6、12、24 h两组患者静息、运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内侧入路组均低于外侧入路组;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皮质醇(Cor)水平均升高,但内侧入路组均低于外侧入路组;术后24 h内侧入路组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阻滞总满意度均高于外侧入路组(均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中,相较于外侧入路,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更有利于减轻疼痛刺激与术后应激反应,且神经阻滞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外侧 内侧 疼痛 应激
下载PDF
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与改良侧方经腰大肌入路腰椎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圣剀 蔡凯文 +4 位作者 诸进晋 章凯 罗科锋 吴董泽 蒋国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8-456,共9页
目的:比较采用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侧方经腰大肌入路腰椎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方法:回... 目的:比较采用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侧方经腰大肌入路腰椎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30例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因退行性腰椎不稳进行OLIF或CLIF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和CLIF组,两组患者一期术后4周均进行二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LIF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69.9±7.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5.67±3.05kg/m^(2),2节段病变6例,3节段病变12例;CLIF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66.5±8.6岁,BMI 24.03±2.06kg/m^(2),2节段病变2例,3节段病变10例。收集两组一期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资料,术前和一期手术术后1个月、6个月、1年时进行背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一期手术术后1年融合器沉降高度、融合器与冠状面的夹角。对两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病变节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OLIF组和CLIF组一期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83.89±39.43min、55.56±27.49ml、8.39±4.804d和198.75±23.27min、65.00±44.62ml、8.75±2.30d,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LIF组术后5例出现大腿前方麻木和屈髋无力,经营养神经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3周后治愈。CLIF组术后4例出现大腿前方麻木和屈髋无力,经营养神经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中出现腰椎节段动脉损伤,出血量达到200ml;1例患者腰大肌积液伴感染,经抗生素治疗6周后治愈。两组术前VAS、ODI、LL及DH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LL差值(OLIF组12.47°±6.69°vs CLIF组6.26°±6.47°)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随访时,OLIF组和CLIF组椎间融合率(83.33%vs 91.67%)、融合器沉降高度(1.54±0.72mm vs 1.44±0.61mm)无统计学差异(P>0.05),OLIF组融合器与冠状面夹角(8.94°±4.97°)显著性大于CLIF组(5.30°±3.69°)(P<0.05)。结论:OLIF与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均能够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且疗效相当,而CLIF利用多角度融合器增加LL和维持腰椎曲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不稳 外侧经肌间隙腰椎融合术 改良侧方经腰大肌腰椎融合术 疗效
下载PDF
3种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王超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3种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骨二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行后外侧倒“L”形入... 目的:探讨3种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骨二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行后外侧倒“L”形入路内固定术,B组行反弧形双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术,C组行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记录并比较3组围术期指标,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为期6个月随访,比较3组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B组,手术时间、骨折暴露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短于A组、B组(P<0.05)。术后6个月,3组美国纽约特殊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较术前升高,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降低,且C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高于A组、B组,V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但A组、B组围术期指标、术后6个月HSS、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可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外侧倒“L”形 反弧形双肌间隙 改良Carlson后外侧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髋关节骨折术中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麻醉效果比较
7
作者 倪虹津 李盛 沈俊枫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折术中超声引导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70例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按照不同入路位置进行分组,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照组35例行外侧入路...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折术中超声引导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70例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按照不同入路位置进行分组,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照组35例行外侧入路,观察组35例行内侧入路,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舒芬太尼用量、住院时间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h的VAS评分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短、置管深度较对照组长,观察组重新固定例数为1例,明显较对照组7例少(P<0.05);两组术前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各疼痛介质水平更低(P<0.05);两组术前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上述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更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内侧及外侧入路FICB在髋关节骨折手中均有较好神经阻滞效果,但内侧入路更能减轻术后疼痛,还可减轻应激反应,在置管操作方面也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折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阻滞 内侧 外侧
下载PDF
B超引导下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付应娟 吴杭钦 王昊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研究B超指引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erior iliofascial space block of inguinal ligament,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做... 目的研究B超指引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erior iliofascial space block of inguinal ligament,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按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B超指引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联合S-FICB。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神经阻滞时间和麻黄碱用量,麻醉前、麻醉后10 min和3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及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及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均多于对照组,麻黄碱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10 min及30 min,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与麻醉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麻醉前,且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B超指引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联合S-FICB能够维持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系统平稳,减少麻黄碱药物用量,提高围术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术 B超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外侧坐骨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创伤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赖艳芳 林晓婷 +2 位作者 曹慧娟 刘珊珊 程森 《骨科》 CAS 202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创伤病人术后加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创伤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5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创伤病人术后加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创伤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5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50例,采用L3/4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麻醉后30 min(T2)、60 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麻黄碱使用情况;记录两组麻醉效果、病人舒适满意度、术中恶心呕吐情况,以及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术前舒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术中麻黄碱使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对照组T1、T2时的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1、T2时的SBP显著低于观察组,T2时的DBP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创伤病人中,S⁃FICB联合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其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病人舒适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外侧 超声引导 下肢创伤
下载PDF
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鹏 康治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比较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肱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24例,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与B组(24例,肱三头肌... 目的比较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肱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24例,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与B组(24例,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的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长于B组(P<0.05)。术后3 d,A组的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B组(P<0.05)。A组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组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表(MEP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WHOQOL-100)评分高于B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优良率更高,术后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改善程度更高,但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较长,对机体的炎性损伤更大,并发症也更多,故建议对肱骨远端C3型骨折实施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手术方式,对肱骨远端C2型骨折,可根据具体损伤情况酌情使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截骨 肱三内外侧 切开复位内固定 肱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行腓肠肌内侧头切断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占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4期37-,共1页
后交叉韧带(PCL)损伤为常见病,对于需采用开放手术处理的各级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因局部解剖复杂,未能及时处理而延误治疗,导致膝关节的后直向不稳定,远期的关节退行性病变[1]。作者2年来采用腓肠肌内侧头切断后内側入路治疗PCL损伤... 后交叉韧带(PCL)损伤为常见病,对于需采用开放手术处理的各级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因局部解剖复杂,未能及时处理而延误治疗,导致膝关节的后直向不稳定,远期的关节退行性病变[1]。作者2年来采用腓肠肌内侧头切断后内側入路治疗PCL损伤,既避开了局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如血管、神经),又能显露清楚、操作方便、安全省时、经济实惠,便于掌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内侧 后内侧 后交叉韧带
下载PDF
椎间隙入路关节突外侧开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影响
12
作者 汪洋 熊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4期71-75,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椎间隙入路关节突外侧开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2020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穿刺入路脊柱... 目的:研究分析椎间隙入路关节突外侧开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2020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穿刺入路脊柱内镜手术疗法,36例)与观察组(椎间隙入路关节突外侧开窗手术疗法,36例)。研究分析其临床指标、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优良率、腰椎后伸、前屈、左侧屈和右侧屈运动范围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下腰痛评分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观察组腰椎后伸、前屈、左侧屈及右侧屈运动范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血肿、术后切口感染、神经根或者硬膜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椎间隙入路关节突外侧开窗治疗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腰椎功能及预后,调整腰椎后伸、前屈、左侧屈及右侧屈运动范围,降低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关节突外侧开窗 腰椎间盘突出症 JOA下腰痛评分表 腰椎运动范围
下载PDF
腓骨头上方入路与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比较
13
作者 许斌 周江山 +3 位作者 詹德平 潘律 过锡敏 储旭东 《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腓骨头上方入路和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接受的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72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 目的比较腓骨头上方入路和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接受的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72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实施膝关节前外侧入路结合普通钢板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腓骨头上方入路联合腓骨头上方入路相配套的解剖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数据,Rasmussen评价结果,术前或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价量表(HSS)、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骨骼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关节面塌陷4例,研究组未出现;研究组12个月随访的Rasmussen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月、6月、12月和末次随访的HSS、VAS评分和ROM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3月和术后6月)HSS评分和VAS评分、(术后3月、6月和12月)的ROM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头上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疗效优于传统的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腓骨头上方入路具有解剖简单安全、术后愈合快、膝关节功能康复快和并发症少的优点,且本院自制的配套钢板可以更好的支撑和固定后外侧髁骨折块,更有益于骨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单纯后外侧髁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 腓骨上方 外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彦平 方圆 +2 位作者 张旭 马玉林 石磊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3428-3432,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THA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THA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FICB,B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外侧入路FICB。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48 h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舒芬太尼使用量、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阻滞指标(穿刺注药时间、置管时间、导管重新固定例数、置管深度)、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C反应蛋白(CRP)]、手术前后疼痛介质指标[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及5-羟色胺(5-H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评分为(2.43±0.45)分,明显低于B组的(3.48±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的导管重新固定例数占比为5.00%,明显少于B组的25.00%,置管时间为(63.29±8.36)s,明显短于B组的(155.40±9.25)s,置管深度为(11.13±1.27)cm,明显大于B组的(7.09±1.18)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穿刺注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A组患者的NE、CRP、Cor水平分别为(236.16±16.33)pg/mL、(7.18±0.64)mg/L、(193.62±24.19)pg/mL,明显低于B组的(289.29±27.12)pg/mL、(12.40±1.41)mg/L、(235.39±26.3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A组患者的NPY、SP、PGE2、5-HT水平分别为(68.68±7.51)pg/mL、(72.14±8.38)pg/mL、(28.99±5.32)ng/mL、(0.64±0.14)μmol/L,明显低于B组的(81.29±8.45)pg/mL、(95.68±9.35)pg/mL、(39.48±4.80)ng/mL、(0.95±0.2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略低于B组的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FICB在老年THA中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内侧入路较外侧入路在减轻应激反应、疼痛刺激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声 内侧 外侧 镇痛效果
下载PDF
经腓骨头上方入路与其他入路治疗涉及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手术效果及疗效对比
15
作者 钟良寅 黄崇旺 杨启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53-56,共4页
对比涉及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治疗中经腓骨头上方入路与其他入路的手术效果及疗效。方法 选取计划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取广西岑溪市中医医院及岑溪市人民医院共40例累及平台后外侧髁骨折,分为对照组前外侧入路、截腓骨头入路、fr... 对比涉及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治疗中经腓骨头上方入路与其他入路的手术效果及疗效。方法 选取计划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取广西岑溪市中医医院及岑溪市人民医院共40例累及平台后外侧髁骨折,分为对照组前外侧入路、截腓骨头入路、froch、倒“L”入路等入路内固定(20例)及治疗组经腓骨头上方入路或联合内后侧入路内固定(20例),对比两组病人术前、术后及随访X线片、CT片及患者的主观感受、膝关节疼痛程度、屈曲活动度、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均短于对照组(P<0.05),主观满意度95.00%(19/20)高于对照组60.00%(12/20)(χ2=5.161,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屈曲活动度、HS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00%(18/20)高于对照组60.00%(12/20)(χ2=4.800,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1/20)低于对照组35.00%(7/20)(χ2=3.906,P<0.05)。结论 涉及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治疗中经腓骨头上方入路的手术效果及疗效较其他入路显著,且为微创入路,术中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及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 腓骨上方 主观感受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腓肠肌内侧头切断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缘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强 王小兵 左红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25期2830-2830,2850,共2页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头切断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缘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平台后缘骨折患者20例,采用经腓肠肌内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置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住院期间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头切断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缘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平台后缘骨折患者20例,采用经腓肠肌内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置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住院期间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骨折术后活动度全部正常,伤口均为Ⅰ期愈合,Lysholm评分由手术前平均58.8分提升至最后一次随访平均95分。结论经腓肠肌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缘骨折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骨折区域,对骨折进行有效复位、固定。术后恰当的康复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缘骨折 腓肠肌内侧切断 感染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健 周涛 +2 位作者 林昊 林森 王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VAS、ODI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方法安全简单、创伤小、疗效好、费用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外侧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9
18
作者 平建锋 钱宇 +3 位作者 孙文东 车斌 胡旭军 范顺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75-1376,共2页
目的探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患者24例,采取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对骨折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患者24例,采取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对骨折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2 w,24例患者X线片显示,23例(95.83%)患者骨折线愈合情况良好,1例(4.17%)骨折线未完全愈合但无移位,无未愈合及移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参照改良的G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3例(54.17%),良7例(29.17%),可3例(12.50%),差1例(4.17%),临床治疗优良20例(83.33%)。结论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愈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三内外侧 平行双锁定钢板 老年肱骨髁间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臀中肌前缘间隙入路和传统股骨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奕标 蔡瑞歆 +1 位作者 程培楷 黄维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臀中肌前缘间隙入路和传统股骨外侧入路两种手术路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骨科收治入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 目的研究分析经臀中肌前缘间隙入路和传统股骨外侧入路两种手术路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骨科收治入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股骨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臀中肌前缘间隙入路手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等相关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估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实施手术,手术过程中无神经、大血管损伤。67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2±5.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5±0.7)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髋内翻畸形愈合以及并发症总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臀中肌前缘间隙入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相比传统外侧入路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经臀中肌前缘间隙 外侧
下载PDF
肘前、外侧两种手术入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钮心刚 孔庆义 严力生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显露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采用肘前侧手术入路显露桡骨头并结合微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12例,其中2例MasonIII型骨折的骨折块于前臂完全旋后时位于桡骨头的前侧。采用传统的肘外侧手术入路10例,显露桡骨头骨... 目的探讨显露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采用肘前侧手术入路显露桡骨头并结合微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12例,其中2例MasonIII型骨折的骨折块于前臂完全旋后时位于桡骨头的前侧。采用传统的肘外侧手术入路10例,显露桡骨头骨折并用微型空心螺钉埋头固定。结果前侧手术入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20.7分,外侧入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11.6分。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前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2%,外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肘前侧入路可有效显露并固定桡骨头骨折,降低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治疗前臂完全旋后时桡骨头前侧骨折这一特殊类型骨折。两种入路可视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前侧手术 外侧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