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早发1例
1
作者 郭海亭 王道斌 +2 位作者 谢贵阳 姜贵武 袁云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I型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 早发 进行性腓骨萎缩 遗传性神经萎缩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特点 肌电图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研究——附35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葛辉 梁银杏 吕建敏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7-648,共2页
目的:研究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肌电图、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特点,探讨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对诊断该病的价值。方法:对35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患者双手第1骨间肌稍微变细外... 目的:研究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肌电图、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特点,探讨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对诊断该病的价值。方法:对35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患者双手第1骨间肌稍微变细外,其余所有患者均表现双下肢或四肢对称远端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27例(77%)有肌束震颤,16例(46%)腱反射减弱或消失,15例(43%)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2例(34%)有感觉障碍。除3例肌电图正常外,其余患者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所有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消失,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例正常,其余均减慢或消失;7例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有感觉神经纤维功能的受损。结论:腓骨肌萎缩症以慢性进行性双下肢或四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特征,肌电图、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是诊断腓骨肌萎缩症的可靠方法,且有可能发现亚临床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萎缩 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临床特点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进行性无力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鹏 唐北沙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68-172,共5页
腓骨肌萎缩症(CMT)亦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之一,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呈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遗传。根据临床和电生理特征,CMT一般分为两型:CMT1型(脱髓鞘型)和CMT2型(轴突型),另外还有介于二者之间... 腓骨肌萎缩症(CMT)亦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之一,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呈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遗传。根据临床和电生理特征,CMT一般分为两型:CMT1型(脱髓鞘型)和CMT2型(轴突型),另外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CMTDI型。CMT1和CMT2及CMTDI都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到目前为止已定位12型,其中9型的疾病基因已被克隆。本文主要对各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MT的分子遗传学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腓骨萎缩 分子遗传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遗传性周围神经 CMTD 常染色体隐性 X连锁遗传 电生理特征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8例神经电生理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敏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18例CMT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 18例患者共144块肌肉中,120块肌肉静息期有自发电位,轻收缩时112块...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18例CMT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 18例患者共144块肌肉中,120块肌肉静息期有自发电位,轻收缩时112块肌肉出现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多相波增多32块肌肉出现巨大电位(波幅>5m V),144块肌肉重收缩时呈单纯-混合相。MCV 144条神经中有30条未引出运动诱发电位,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减慢;SCV有43条未引出感觉电位,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减慢。结论 18例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下肢重于上肢,感觉神经病变敏感于运动神经病变。由此可见,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腓骨肌萎缩症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萎缩 神经电生理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 传导速度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型和2型的临床与基因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段晓慧 顾卫红 王国相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变异性和遗传异质性。CMT患病率约为1/2500,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眭和X连锁遗传。由于运动和感觉神经元均受累...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变异性和遗传异质性。CMT患病率约为1/2500,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眭和X连锁遗传。由于运动和感觉神经元均受累,多年前被归属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HMSN)。自1991年发现由17号染色体短臂11.2区(17p11.2)1.5Mb的正向串联重复突变导致CMT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萎缩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临床 基因学 常染色体显性 CMT1A 2型 单基因遗传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一家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伟 白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75,共1页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亦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中最常见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伴感觉障碍。本文结合文献对一个家系中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腓骨萎缩 家系分析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遗传性周围神经 进行性无力 常见类型 肢体远端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萍 孙美珍 牛小媛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7期120-120,共1页
腓骨肌萎缩症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即夏科-马里-图思病(Charcot-Marie-Toothdisease,CMT)。该病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之一,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发病率为1/2500~1/10000[1],其临床特点为慢性、进行性以双下肢为主... 腓骨肌萎缩症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即夏科-马里-图思病(Charcot-Marie-Toothdisease,CMT)。该病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之一,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发病率为1/2500~1/10000[1],其临床特点为慢性、进行性以双下肢为主的四肢远端肌肉无力和肌萎缩,没有或仅有轻微的感觉障碍。多在20岁以前发病,病情进展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萎缩 遗传性周围神经 运动感觉神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腓骨肌萎缩症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庆 李海峰 +1 位作者 陈彤 于海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5期463-463,共1页
腓骨肌萎缩症(peroneal muscular atrophy),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sensory neuropathy,HMSN),1886年Charcot和Marie在法国、Tooth在英国各自报道过,故命名Charcot-Marie-Tooth病(CMT)[1]。
关键词 腓骨萎缩 CHARCOT-MARIE-TOOTH 中西医结合治疗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护理体会
9
作者 单淑珍 胡永红江 黄兴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7期249-249,共1页
腓骨肌萎缩症(CMT)亦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临床主要特征是四肢远端进行性的肌无力和萎缩伴感觉障碍.CMT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之一,发病率约1/2500,根据临床和电生理特征,CMT分为两型:CMT1... 腓骨肌萎缩症(CMT)亦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临床主要特征是四肢远端进行性的肌无力和萎缩伴感觉障碍.CMT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之一,发病率约1/2500,根据临床和电生理特征,CMT分为两型:CMT1型(脱髓鞘型),神经传导速度(NCV)减慢(正中神经传导速度<38m/秒);CMT2型(轴突型),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正中神经传导速度>38m/秒).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呈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遗传.有关腓骨肌萎缩症报道较少,护理经验也较少,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萎缩 护理经验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神经传导速度 遗传性周围神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异质性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
10
作者 丛志强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9年第1期62-63,共2页
江苏南通读者管志林来信说:今年27岁,两年前因双下肢无力,脚尖不能踮地,走路跛拐,双腿抬不起来求医。最后诊断为腓骨肌萎缩。请问这种病是怎么回事,如何医治。 答管志林读者: 根据你的临床表现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您患的病可以确定... 江苏南通读者管志林来信说:今年27岁,两年前因双下肢无力,脚尖不能踮地,走路跛拐,双腿抬不起来求医。最后诊断为腓骨肌萎缩。请问这种病是怎么回事,如何医治。 答管志林读者: 根据你的临床表现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您患的病可以确定为腓骨肌萎缩症。本病又称为遗传性神经性肌萎缩症。因为本病是1886年由charcot、Marie两位法国医师和一位英国医师Tooth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其为Charcot-Marie-Tooth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CHARCOT-MARIE-TOOTH 萎缩 萎缩 神经传导速度 实验室检查 遗传性 江苏南通 临床表现 神经原性损害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0例临床和电生理检查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陶细姣 古美华 丁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536-3536,共1页
对10例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和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19.2岁。1例有家族史,其余9例来自不同家族,未询及明显家族史。所有患者均有双下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呈典型“鹤腿”样表现8例;累及上肢者6例;踝反射减... 对10例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和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19.2岁。1例有家族史,其余9例来自不同家族,未询及明显家族史。所有患者均有双下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呈典型“鹤腿”样表现8例;累及上肢者6例;踝反射减弱或消失的6例;感觉障碍4例。所有病例的电生理检查均有失神经表现,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符合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Ⅰ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萎缩 电生理检查 临床表现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电图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36例分析
12
作者 李克波 崔丽英 《青岛医药卫生》 2000年第3期242-242,共1页
腓骨肌萎缩症亦称为遗传性神经性肌萎缩症,为一种多始于双下肢远端肌肉萎缩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现将我院经临床、电生理确诊的3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其中PMAⅠ型24例,就诊年龄18~52岁,平均... 腓骨肌萎缩症亦称为遗传性神经性肌萎缩症,为一种多始于双下肢远端肌肉萎缩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现将我院经临床、电生理确诊的3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其中PMAⅠ型24例,就诊年龄18~52岁,平均36.8岁,起病年龄8~42岁,平均24.6岁,病程10个月~22年;Ⅱ型1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萎缩 神经传导速度 例分析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周围神经 轴索变性 神经性进行性萎缩 神经电生理 萎缩
下载PDF
DNAJB2基因c.91C>T突变相关的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病和早发型帕金森病一家系
13
作者 苏羽 刘玲春 +3 位作者 杨瑞晗 张明智 刘达 孟强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9,共7页
报道1个携带DNAJB2基因c.91C>T(p.His31Tyr)纯合变异的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病(dHMN)合并早发型帕金森病的家系。先证者病程早期表现为远端肢体无力、萎缩,10余年后出现了帕金森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存在运动及感觉神经轴索受累的... 报道1个携带DNAJB2基因c.91C>T(p.His31Tyr)纯合变异的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病(dHMN)合并早发型帕金森病的家系。先证者病程早期表现为远端肢体无力、萎缩,10余年后出现了帕金森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存在运动及感觉神经轴索受累的表现。该突变位点尚未被报道,排除其他可引起早发型帕金森病的突变,考虑为dHMN的新发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夏科-马里-图斯 萎缩 脊髓性 帕金森 DNAJB2基因
原文传递
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临床、肌电图和病理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静 贾建平 +1 位作者 李存江 陈彪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 探讨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 (HMSN)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家系调查和病例收集 ,分析HMSN的遗传形式、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以及合并症、鉴别诊断 ,部分病例做了电生理和腓肠神经活检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本组... 目的 探讨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 (HMSN)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家系调查和病例收集 ,分析HMSN的遗传形式、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以及合并症、鉴别诊断 ,部分病例做了电生理和腓肠神经活检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本组 32例均为HMSNⅠ型患者 ,2 7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例为散发 ;发病年龄 3~2 7岁 ;94%以缓慢双下肢远端无力和萎缩起病 ,1 0 0 %有双侧对称性大腿下 1 / 3萎缩、足下垂和跟腱反射消失 ,感觉障碍常被忽略 ;特殊改变有双上肢反射活跃 (1 2 / 32 ) ,双侧Hoffmann征阳性 (1 2 / 32 ) ,脑脊液蛋白升高 4例 ,均误诊为慢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合并指趾畸形 5例 ,合并糖尿病 1例、弓形足 1 5例 ,脊柱侧弯 3例 ;电生理显示动作电位电压增高和运动、感觉神经传导减慢。腓肠神经活检光镜和电镜提示髓鞘脱失和雪旺氏细胞增生伴轴索损害 ,与以往观察不同。结论 本组病例均为HMSNⅠ型 ,特点为对称性大腿下 1 / 3肌萎缩 ,跟腱反射消失 ,脑脊液蛋白可升高 ,可合并指趾畸形和糖尿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 感觉神经 临床 电图 腓骨萎缩
原文传递
成人慢性近端型脊肌萎缩症1例
15
作者 裘涛 陈眉 《浙江实用医学》 2011年第5期391-392,394,共3页
成人慢性近端脊肌萎缩症为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现将本院收治的1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萎缩 近端 慢性 成人 运动神经 例报道 遗传性
下载PDF
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的特点及诊断的热点问题
16
作者 孙博 黄旭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3-677,共5页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hereditary peripheral neuropathies,HPN)包括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ies,HMSN)、遗传性运动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neuropathies,HMN)、遗传性感觉神经病(heredita...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hereditary peripheral neuropathies,HPN)包括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ies,HMSN)、遗传性运动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neuropathies,HMN)、遗传性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sensory neuropathies,HSN)以及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病(hereditary sensory and autonomic neuropathies,HSAN)[1].遗传性运动神经病通常没有或仅有轻微的感觉障碍,而遗传性感觉神经病一般以感觉受累为主,可能同时伴随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皮肤溃疡[2].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又称为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1].文中就CMT的特点,尤其是目前的诊断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 感觉神经 诊断问题 遗传性周围神经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运动神经 腓骨萎缩 自主神经
原文传递
伴有上运动神经元体征的腓骨肌萎缩症的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晨 樊东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9-531,共3页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HMSN)。此组疾病多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临床上以缓慢进展的对称性肢...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HMSN)。此组疾病多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临床上以缓慢进展的对称性肢体远端肌肉无力与萎缩、轻至中度末梢型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和高弓足为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萎缩 运动神经 基因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体征 遗传异质性 青少年时期
原文传递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腓骨肌萎缩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倩 张付峰 唐北沙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77-779,共3页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又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ies,HMSN),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患病率约为1/2500,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目前的研...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又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ies,HMSN),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患病率约为1/2500,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CMT的分子发病机制,其中线粒体作为细胞的重要细胞器,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腓骨萎缩 分子发机制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遗传性周围神经 Marie 遗传异质性 生理功能
原文传递
1例儿童Charcot-Marie-Tooth病INF2基因突变诊断及治疗分析
19
作者 贾海亭 李瑞 +3 位作者 孙琳 律玉强 于嘉智 刘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1例Charcot-Marie-Tooth病(CMT)患儿的病例资料和INF2基因突变情况,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例因双侧足部畸形就诊于的患儿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其父母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男性患... 目的分析1例Charcot-Marie-Tooth病(CMT)患儿的病例资料和INF2基因突变情况,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例因双侧足部畸形就诊于的患儿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其父母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男性患儿,10岁,双足内收内翻畸形,双下肢腓骨肌萎缩无力,肌电图提示多发性神经受损。基因检测显示,定位于14号染色体上的INF2基因存在1处杂合突变,c206T>C(p.L69P),该杂合突变Sanger测序的家系验证结果显示为新生突变,父母均无该位点突变。文献检索发现,该患儿临床表型与国外已报道的病例相似,但该患儿目前尚无肾脏受累表现;国内尚无报道。行右足跟腱延长+胫后肌、腓骨长肌、胫前肌三腱编织合一+跖腱膜切断手术治疗,术后足部外观恢复较好,仍在随诊观察中。结论该例患儿INF2基因杂合突变导致CMT病,临床表现为腓骨肌萎缩无力和足部畸形;CMT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有无相关家族史、神经电生理和病理学检查以及分子遗传学检测做出综合判断;足部畸形可采用手术矫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2基因突变 CHARCOT-MARIE-TOOTH 遗传性神经肉疾 腓骨萎缩 单基因遗传 基因诊断 畸形矫正术
下载PDF
一个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分析
20
作者 赵璐 骆海洋 +5 位作者 毛澄源 宋波 史长河 张丹丹 杨书祥 许予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03-1009,共7页
目的报道1个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筛查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2017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家系,完善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测,应用高通量靶向测序筛查其致病基因,并在家系内和正... 目的报道1个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筛查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2017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家系,完善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测,应用高通量靶向测序筛查其致病基因,并在家系内和正常人群中筛查候选突变。结果该家系共有4例患者。先证者男性,25岁,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四肢远端肌肉萎缩、无力,上肢远端较早受累且上肢受累严重,不伴有明显感觉异常。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改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伴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未见异常。先证者外公、舅舅和表弟有类似临床表现和肌电图表现。靶向测序发现先证者存在GARS基因c.880G>A(p.G294R)突变,其母亲及患病舅舅和表弟存在此突变,家系内其他正常人及300名正常对照者均不携带此变异。该突变为新发突变,在dbSNP、ExAC和1000G数据库中均未有报道。结论首次在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型家系中发现GARS基因c.880G>A(p.G294R)突变,扩大了GARS基因突变致病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感觉运动神经 GARS基因 基因突变 腓骨萎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