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新型胫骨平台外侧环状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被引量:
4
1
作者
余进伟
陈豪杰
+2 位作者
郭甲瑞
陈旭
王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腓骨颈截骨入路采用新型胫骨平台外侧环状接骨板(以下简称新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2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男10例,女12例;年龄25~56岁,平均39.0岁。致伤原因:摔伤7例...
目的探讨经腓骨颈截骨入路采用新型胫骨平台外侧环状接骨板(以下简称新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2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男10例,女12例;年龄25~56岁,平均39.0岁。致伤原因:摔伤7例,交通事故伤10例,高处坠落伤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12 d,平均7.0 d。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Ⅱ型8例,Ⅲ型9例,Ⅴ型1例,Ⅵ型4例。术中经腓骨颈截骨入路,骨折复位后采用新型接骨板内固定。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复位质量以及愈合情况,记录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95 min,平均77.6 min;术中出血量100~520 mL,平均214.5 mL。术中腓总神经损伤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19.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复位质量达优17例、良5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3.0周。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活动度达屈曲100°~145°,平均125.5°;伸直0°~4°,平均1.2°。改良HSS评分82~95分,平均86.3分。随访期间无钢板变形、螺钉断裂、骨折复位丢失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新型接骨板内固定具有术中视野显露清楚、骨折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
骨
平台后外侧
骨
折
新型胫
骨
平台外侧环状接
骨
板
经
腓骨颈截骨
入路
内固定
膝关节
原文传递
腓骨颈截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磊
周业金
+1 位作者
姚涛
陶勇
《医学信息》
2020年第24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腓骨颈截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43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腓骨颈截骨组(20例)和后外侧入路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
目的探讨腓骨颈截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43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腓骨颈截骨组(20例)和后外侧入路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3个月膝关节Lyscholm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颈截骨入路组术后第3个月后外侧骨折复位Rasmussen评分高于后外侧入路组[(17.53±0.52)分vs(16.63±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颈截骨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颈截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均可有效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但腓骨颈截骨入路可以获得更好的复位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
骨
平台
腓骨颈截骨
入路
后外侧入路
解剖复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入路下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并发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对比
被引量:
5
3
作者
苏晨晨
张文生
+1 位作者
刘世平
史长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5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索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入路、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并发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外侧单...
目的:探索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入路、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并发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外侧单切口组,前外联合组和腓骨颈截骨组,每组32例.外侧单切口组应用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治疗,前外联合组应用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入路治疗,腓骨颈截骨组应用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Rasmussen评价量表对患者术后骨折恢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价量表(HSS)对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外侧单切口组手术时间(79.35±19.63)min比前外联合组(90.17±21.47)min和腓骨颈截骨组(106.98±25.19)min短,前外联合组切口长度(10.13±2.65)cm和术中出血量(151.39±26.84)mL比外侧单切口组(17.46±3.47)cm、(208.47±34.17)mL和腓骨颈截骨组(16.28±3.58)cm、(264.18±35.66)mL少,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腓骨颈截骨组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1.25%,显著高于外侧单切口组68.75%和前外联合组71.88%.三组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并发后外侧柱骨折患者术后HSS评分均较术前评分有显著上升,但三组患者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入路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较短,对患者造成疼痛较少,腓骨颈截骨入路术后骨折复位效果较好,三组入路方法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单切口双间隙
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
腓骨颈截骨
后外侧柱
骨
折
原文传递
题名
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新型胫骨平台外侧环状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被引量:
4
1
作者
余进伟
陈豪杰
郭甲瑞
陈旭
王斌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基金
河南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NSFRF220413)。
文摘
目的探讨经腓骨颈截骨入路采用新型胫骨平台外侧环状接骨板(以下简称新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2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男10例,女12例;年龄25~56岁,平均39.0岁。致伤原因:摔伤7例,交通事故伤10例,高处坠落伤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12 d,平均7.0 d。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Ⅱ型8例,Ⅲ型9例,Ⅴ型1例,Ⅵ型4例。术中经腓骨颈截骨入路,骨折复位后采用新型接骨板内固定。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复位质量以及愈合情况,记录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95 min,平均77.6 min;术中出血量100~520 mL,平均214.5 mL。术中腓总神经损伤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19.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复位质量达优17例、良5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3.0周。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活动度达屈曲100°~145°,平均125.5°;伸直0°~4°,平均1.2°。改良HSS评分82~95分,平均86.3分。随访期间无钢板变形、螺钉断裂、骨折复位丢失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新型接骨板内固定具有术中视野显露清楚、骨折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
胫
骨
平台后外侧
骨
折
新型胫
骨
平台外侧环状接
骨
板
经
腓骨颈截骨
入路
内固定
膝关节
Keywords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novel lateral tibial plateau annular plate
fibular neck osteotomy approach
internal fixation
knee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腓骨颈截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磊
周业金
姚涛
陶勇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医学信息》
2020年第24期89-9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腓骨颈截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43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腓骨颈截骨组(20例)和后外侧入路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3个月膝关节Lyscholm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颈截骨入路组术后第3个月后外侧骨折复位Rasmussen评分高于后外侧入路组[(17.53±0.52)分vs(16.63±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颈截骨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颈截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均可有效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但腓骨颈截骨入路可以获得更好的复位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胫
骨
平台
腓骨颈截骨
入路
后外侧入路
解剖复位
Keywords
Tbial plateau
Fibular neck osteotomy approach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Anatomical reduc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入路下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并发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对比
被引量:
5
3
作者
苏晨晨
张文生
刘世平
史长安
机构
延安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5期94-9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索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入路、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并发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外侧单切口组,前外联合组和腓骨颈截骨组,每组32例.外侧单切口组应用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治疗,前外联合组应用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入路治疗,腓骨颈截骨组应用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Rasmussen评价量表对患者术后骨折恢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价量表(HSS)对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外侧单切口组手术时间(79.35±19.63)min比前外联合组(90.17±21.47)min和腓骨颈截骨组(106.98±25.19)min短,前外联合组切口长度(10.13±2.65)cm和术中出血量(151.39±26.84)mL比外侧单切口组(17.46±3.47)cm、(208.47±34.17)mL和腓骨颈截骨组(16.28±3.58)cm、(264.18±35.66)mL少,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腓骨颈截骨组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1.25%,显著高于外侧单切口组68.75%和前外联合组71.88%.三组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并发后外侧柱骨折患者术后HSS评分均较术前评分有显著上升,但三组患者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入路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较短,对患者造成疼痛较少,腓骨颈截骨入路术后骨折复位效果较好,三组入路方法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明显.
关键词
外侧单切口双间隙
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
腓骨颈截骨
后外侧柱
骨
折
Keywords
lateral single incision double clearance
anterolateral and external double incision
fibula neck osteotomy
poster lateral column fracture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新型胫骨平台外侧环状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余进伟
陈豪杰
郭甲瑞
陈旭
王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原文传递
2
腓骨颈截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王磊
周业金
姚涛
陶勇
《医学信息》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入路下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并发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对比
苏晨晨
张文生
刘世平
史长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