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含周期结构的腔体谐振器分析
1
作者 郑家骏 梁昌洪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5-188,140,共5页
本文基于Floquet定理得到分析内含周期结构的腔体谐振器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依据谐振频率计算腔体尺寸的方法。进而以外导体加载盘荷的同轴腔为例说明具体应用,并将计算结果与Colin网络方法的计算值作了比较。
关键词 周期结构 腔体谐振 谐振
下载PDF
空气板线合成器腔体谐振抑制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洪李 汤袁亮 《雷达与对抗》 2018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了消除空气板线合成器腔体谐振引起的工作频带内驻波和传输系数曲线上的若干畸点,在分析了腔体谐振机理和现有抑制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在板线两侧加隔离墙的方法。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对这种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隔离墙的设计原... 为了消除空气板线合成器腔体谐振引起的工作频带内驻波和传输系数曲线上的若干畸点,在分析了腔体谐振机理和现有抑制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在板线两侧加隔离墙的方法。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对这种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隔离墙的设计原则。通过对实物的调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板线合成器 腔体谐振 电磁带隙 隔离墙 矩形同轴线
下载PDF
PCB材料与电源/地层谐振阻抗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苏东林 王晓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8-571,共4页
为降低多层高速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电源/地谐振阻抗,根据平行平面腔体谐振模型理论推导出PCB电源/地谐振阻抗、谐振频率、谐振品质因数与构成PCB板的导体材料和绝缘材料的电磁参数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根据此关系式得出了从PC... 为降低多层高速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电源/地谐振阻抗,根据平行平面腔体谐振模型理论推导出PCB电源/地谐振阻抗、谐振频率、谐振品质因数与构成PCB板的导体材料和绝缘材料的电磁参数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根据此关系式得出了从PCB材料选取角度减小电源/地谐振阻抗的两种途径,即采用高磁导率、低电导率的导体材料代替普通导体材料;采用高介电常数和损耗正切的平面间绝缘体材料.随后PCB电源/地平行平面结构的全波仿真结果证实了这两种途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 谐振阻抗 电源/地平行平面结构 平行平面腔体谐振模型 电源完整性 同时转换噪声
下载PDF
截止波导管在腔体屏蔽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志坚 涂志章 +2 位作者 罗灵琳 陈潇雅 王畅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1年第2期73-78,共6页
依据波导管的高通滤波性能,设计了一种带有波导管结构的金属屏蔽腔体。采用HFSS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仿真了矩形孔和加了一段矩形波导管的腔体模型,分析了在1.0~2.0 GHz频率范围内屏蔽效能和电磁场强度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平面波不同极... 依据波导管的高通滤波性能,设计了一种带有波导管结构的金属屏蔽腔体。采用HFSS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仿真了矩形孔和加了一段矩形波导管的腔体模型,分析了在1.0~2.0 GHz频率范围内屏蔽效能和电磁场强度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平面波不同极化方向以及波导管长度对腔体屏蔽效能的影响,得出E0沿Y轴(沿短边)极化整体屏蔽效能最好,波导管长度与腔体屏蔽效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加装波导管能够提高带孔腔体的屏蔽效能,在波导长度为6 mm时,金属腔体截止频率从原有1.16 GHz提高至1.5 GHz,并且腔体谐振频率明显减小、谐振次数也相对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管 屏蔽效能 截止频率 腔体谐振
下载PDF
降低“地”等单导体结构中的谐振风险
5
作者 Keith Armstrong 胡玉生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1年第5期42-48,65,共8页
“地”等单导体结构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兼容(EMC)问题,由于较难发现,很容易被忽视。研究了“地”等单导体结构形成谐振的机理及消除谐振产生的EMC风险的措施。阐述了平面和腔体模式结构谐振的电磁场原理以及杂散LC结构谐振的等效电路原理... “地”等单导体结构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兼容(EMC)问题,由于较难发现,很容易被忽视。研究了“地”等单导体结构形成谐振的机理及消除谐振产生的EMC风险的措施。阐述了平面和腔体模式结构谐振的电磁场原理以及杂散LC结构谐振的等效电路原理。对几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平面和腔体结构谐振、杂散LC结构谐振的区别及联系。最后详细说明了如何利用试验工作台发现和解决结构谐振问题,并提出了降低谐振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地平面 单导体结构 平面结构谐振 腔体结构谐振 杂散LC结构谐振
下载PDF
50GHz金锡封口CQFN外壳的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左汉平 王轲 乔志壮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25-31,共7页
随着芯片工作频率的升高,高频封装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满足高频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封装需求,研究并设计了50GHz金锡封口陶瓷四边扁平无引线(CQFN)外壳。金锡封口的优点在于气密性,但频率更高时,封口环引入的焊盘阻抗失配、腔体谐振... 随着芯片工作频率的升高,高频封装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满足高频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封装需求,研究并设计了50GHz金锡封口陶瓷四边扁平无引线(CQFN)外壳。金锡封口的优点在于气密性,但频率更高时,封口环引入的焊盘阻抗失配、腔体谐振问题也更加明显。通过优化高频信号焊盘外围匹配结构,使其兼顾屏蔽特性、阻抗匹配及可靠性。同时优化盖板结构,消除了带内腔体谐振。为了评估外壳性能,设计了“印制电路板(PCB)+CQFN外壳+50Ω微带线”一体化结构,该结构在DC~53GHz频带内的实测结果为:回波损耗S_(11)<-13.4dB,插入损耗S_(21)>-1.5dB。完成芯片封装并实测,芯片封装前后带内外性能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GHz 陶瓷四边扁平无引线(CQFN) 金锡封口 焊盘阻抗匹配 腔体谐振
下载PDF
T/R组件的路-场协同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浩 焦龙飞 +1 位作者 迟雷 宋瑛 《环境技术》 2021年第1期112-120,共9页
T/R组件因其内部电路密度高,电磁能量分布复杂,常因腔体内电磁干扰与泄露出现收发异常等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传统的有源电路仿真难以模拟腔内电磁能量对T/R组件的影响,致使其仿真结果与实际性能相差甚远。本文采用有限元算法,使用无... T/R组件因其内部电路密度高,电磁能量分布复杂,常因腔体内电磁干扰与泄露出现收发异常等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传统的有源电路仿真难以模拟腔内电磁能量对T/R组件的影响,致使其仿真结果与实际性能相差甚远。本文采用有限元算法,使用无源3D结构的电磁建模技术建立T/R组件基于物理原型的3D模型和电磁3D模型,获得T/R组件腔体内部的电磁场强分布数据文件;根据仿真输入资料并结合无源3D结构S参数模型,结合有源电路系统模型,建立有源-无源3D电路/结构的路-场协同仿真模型,获得考虑实际电磁特性的T/R组件的微波电路系统指标数据。实际测试表明,路-场协同仿真结果相比传统有源电路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际测试结果,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腔体内部电磁能量对T/R组件的影响,对T/R组件的设计与生产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组件 电磁特性 有限元算法 腔体谐振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新型微波/毫米波无源波导器件 被引量:6
8
作者 郭诚 李津 +5 位作者 尚小邦 Michael J.Lancaster 徐军 何熹 高杨 翟欣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91,共11页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多种3-D打印工艺的微波直至太赫兹频段无源波导器件的发展研究现状,并介绍了作者所在小组研制的多个基于立体光刻3-D打印工艺的滤波器(包括基于新型高Q值单模和双模球形腔体谐振器的X频段带通滤波器以及基于裂缝波导和...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多种3-D打印工艺的微波直至太赫兹频段无源波导器件的发展研究现状,并介绍了作者所在小组研制的多个基于立体光刻3-D打印工艺的滤波器(包括基于新型高Q值单模和双模球形腔体谐振器的X频段带通滤波器以及基于裂缝波导和紧凑片上结构的W频段带通滤波器).这些滤波器射频性能的测量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与相同形状的铜制器件相比,采用非金属材料的3-D打印器件的重量减轻了80%以上,并保持了优良的射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带通滤波器 微波 毫米波 球形腔体谐振 立体光刻 太赫兹 3-D打印 波导
下载PDF
波导腔耿氏管VCO设计方法综述
9
作者 张睿奇 于洪喜 《空间电子技术》 2004年第2期51-53,60,共4页
综述了常用的波导腔耿氏管VCO及其设计方法。波导腔体谐振器具有高Q值的特点 ,因此 ,采用波导腔体构成的振荡器 ,具有输出功率大、频率稳定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波导腔耿氏管VCO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波导腔耿氏管 VCO 设计方法 频率稳定度 波导腔体谐振
下载PDF
人工磁导体吸波体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小娟 胡欣宇 +2 位作者 岳亚伟 李旭茹 胡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01-205,共5页
对基于涡旋谐振环的人工磁导体(AMC)结构引入介质损耗,得到了一种"高吸波率"吸波体,实现了单一频点2 GHz下较强的窄带吸波;然后加载集总参数元件拓展吸波体的频带宽度,在低频超宽带1.7~2.2 GHz范围实现了90%以上的吸收率,并... 对基于涡旋谐振环的人工磁导体(AMC)结构引入介质损耗,得到了一种"高吸波率"吸波体,实现了单一频点2 GHz下较强的窄带吸波;然后加载集总参数元件拓展吸波体的频带宽度,在低频超宽带1.7~2.2 GHz范围实现了90%以上的吸收率,并对其吸波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将宽带吸波体敷设到开缝腔体内壁上抑制腔体谐振,解决了屏蔽腔体的高谐振问题,开辟了超材料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体 集总参数元件 宽带 腔体谐振
下载PDF
天线频选罩的隐身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鄢学全 任嘉莹 +1 位作者 张德生 蒋寻涯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针对在军工装备上日益重要的雷达天线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分析了FSS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section,RCS)的特征,以及和金属表面RCS的区别,并澄清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内部机理,为改善FSS天线罩以及类似腔体... 针对在军工装备上日益重要的雷达天线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分析了FSS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section,RCS)的特征,以及和金属表面RCS的区别,并澄清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内部机理,为改善FSS天线罩以及类似腔体的RCS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覆盖频选表面的雷达腔RCS的产生机理,然后用全波严格仿真算法计算了不同雷达腔RCS的数据,并结合内部场图认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结论.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频选带外的高反射特性并非像金属表面那样完全反射电磁信号,必须考虑频选天线罩的透射和罩内的腔体效应导致的电磁波能量聚集和二次辐射,这些因素对覆盖频选雷达腔体的RCS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利用吸波材料减少腔体谐振效应和能量汇聚从而改善频选罩RCS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大部分频段,该方法使RCS改善达10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雷达散射截面积(RCS) 腔体谐振效应 吸波材料 电磁仿真
下载PDF
基于系统法的宽带功率放大器电磁兼容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钧 黄亮 杨阳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1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针对功率放大器电磁兼容设计无统一指导方法的问题,基于系统法提出了宽带功率放大器电磁兼容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分析了其内部的干扰因素,针对腔体谐振、对外屏蔽、内部走线等关键问题,从电磁兼容总体方案设计、详细方案设计、原理图设... 针对功率放大器电磁兼容设计无统一指导方法的问题,基于系统法提出了宽带功率放大器电磁兼容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分析了其内部的干扰因素,针对腔体谐振、对外屏蔽、内部走线等关键问题,从电磁兼容总体方案设计、详细方案设计、原理图设计、电路详细设计、样机测试五个步骤给出了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并按此流程成功设计了20~1000 MHz、100 W宽带功率放大器,对系统化提高宽带功率放大器电磁兼容设计水平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系统法 宽带功率放大器 腔体谐振 屏蔽
下载PDF
微波吸波材料在电磁干扰设计中的典型应用
13
作者 李迪 Andrew Sundsmo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5年第6期61-65,共5页
针对电子产品的电磁抗扰设计,详细介绍了微波吸波材料的一般使用和选择方法,并对其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典型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指导产品设计人员合理地应用吸波材料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提高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 微波 吸波材料 腔体谐振 电磁干扰
下载PDF
Quantum theory-based physical model of the human body in TCM 被引量:2
14
作者 SONG Shuna SHE Zhensu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第4期354-359,共6页
In the study,a quantum resonant cavity model based on wave-particle duality was proposed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essence,vigor,and spirit in the human bod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n the study,a quantum resonant cavity model based on wave-particle duality was proposed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essence,vigor,and spirit in the human bod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t is assumed that there is a macro human order parameter(wave function),and its dynamics are governed by a macro potential field reflecting influences from heaven,earth,and society,and satisfy the generalized Schrodinger equation.This proposed model was applied in the study to interpret basic concepts of human body in TCM,with an aim to unfold the TCM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resonant cav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hysical model of the human body Complex system The order parameter
下载PDF
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的吸声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维凡 付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7-2166,共10页
为了改善传统蜂窝夹层板结构的吸声特性,提出了一种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结构,该结构上面板为微穿孔板,夹芯层为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窝,其由19个具有内延伸管的单元腔体谐振器构成。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对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 为了改善传统蜂窝夹层板结构的吸声特性,提出了一种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结构,该结构上面板为微穿孔板,夹芯层为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窝,其由19个具有内延伸管的单元腔体谐振器构成。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对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结构在500~950 Hz频率范围内进行吸声系数的计算,并运用B&K驻波管测量系统对仿真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保持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窝胞元结构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了胞元参数对蜂窝夹层板结构吸声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胞元倾角增大、内延伸管孔隙率减小、腔体壁厚减小时,结构的吸声性能增强;此外,腔体深度的增加和内延伸管管长的增加都会导致共振频率向更低频方向移动,其中腔体深度的改变更明显。在500~950 Hz频率范围内,该结构比传统蜂窝夹层板结构的平均吸声系数提升了5.64%,表明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结构在低频范围内具有更优的吸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吸声结构 吸声系数 夹层板 腔体谐振
原文传递
An optic fiber sensor for multiple gases based on fiber loop ring-down spectroscopy and microring resonator arrays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鑫 简家文 +2 位作者 郑雁公 金涵 邹杰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16年第4期312-315,共4页
A high-sensitivity sensor for multiple gases based on microring array filter and fiber loop ring-down spectroscopy system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resonators are designed so that the filtere... A high-sensitivity sensor for multiple gases based on microring array filter and fiber loop ring-down spectroscopy system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resonators are designed so that the filtered signal from a broadband light source can be tuned with an absorption spectral line of gas. Therefore, through adding microring resonators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the number of target gases and filter range are increased. In this research, in the broad spectral range of about 0.9 μm, only the absorption spectral lines of target gases are filter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ree target gases, CH_4, CO_2 and HF, can be simultaneously detected by the sensing system. Owing to the fiber loop ring-down spectroscopy, the whole system is optimized in mini-size and sensitivity, and we can choose different sensing methods to enhanc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for high and low concentra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d structure Carbon dioxide Fibers GASES Light sources Optical resonators Resonators Signal processing SPECTROSCOPY
原文传递
Resonant cavity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of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quantum wells on silicon-on-insulator substrate
17
作者 陈荔群 陈阳华 李成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1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The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 grown on a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 were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by ultra-hig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Room temperature direct band photolu... The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 grown on a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 were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by ultra-hig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Room temperature direct band photoluminescence from Ge quantum wells on SOI substrate is strongly modulated by Fabry-Perot cavity formed between the surface of Ge and the interface of buried SiO2. The photoluminescence peak intensity at 1.58 μm is enhanced by about 21 times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the Ge/SiGe quantum wells on Si substrate, and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multiple quantum wells are one of the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Si-based microcavity lijzht emitting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y resonator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GERMANIUM Interfaces (materials) PHOTOLUMINESCENCE Silicon Silicon on insulator technology SUBSTRAT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