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73
1
作者 秦叔逵 杨柳青 +12 位作者 梁军 程颖 谭清和 毕经旺 王理伟 胡冰 石建华 孙国平 白玉贤 陶敏 郭伟剑 鲁冰 张贺龙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目的观察和确证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全国14家大型医院肿瘤中心开展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s.... 目的观察和确证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全国14家大型医院肿瘤中心开展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s.gov注册号:NCT01327235)。入选中等量以上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A组(恩度单药组)、B组(顺铂单药组)和C组(恩度联合顺铂组)。3组均在充分穿刺抽液或引流后给药。A组腔内注射恩度,45 mg/次(胸腔)或60mg/次(腹腔);B组腔内注射顺铂,40 mg/次;C组为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剂量相同;3组给药时间均为d1、d4、d7,连用3次为1个疗程。参照WHO标准,严密观察客观缓解率(ORR)、疾病进展时间(TTP)、生活质量(QOL)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并评价安全性。结果全分析集(FAS)共纳入317例,其中A组105例,B组104例,C组108例;符合方案集(PPS)共纳入275例,其中A组98例,B组89例,C组88例。FAS和PPS分别有298例和273例可评价疗效。FAS中A、B、C3组的ORR分别为48.51%、46.39%和63.00%(P=0.0373),两两比较,C组较A、B组高(P=0.0189)。其中,既往无腔内治疗、胸腔积液、女性、无全身化疗、积液初治、充分引流、血性积液以及非胃癌来源的患者,应用恩度具有更好的ORR(P<0.05或P<0.01)。对于血性积液,A、C组ORR分别为71.05%和80.00%,均显著优于B组的45.16%(P=0.0090);其中,对于血性胸腔积液,A、C组ORR分别为71.42%和88.88%,均显著优于B组的40.00%(P=0.0013)。A、B、C组的中位TTP分别为68.869天、44.951天和69.030天(P=0.0121);两两比较,A、C组的中位TTP均长于B组(P=0.0240,P=0.0046)。第3次和第6次用药后,A组QOL评分和KPS评分获得改善人群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C组(P<0.05或P<0.01)。安全性方面,317例均进入安全分析集分析。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6)。结论采用恩度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较好疗效,尤其是对血性积液;恩度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TTP,改善患者QOL,且不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积液 恶性腹积液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 顺铂 治疗 腔内应用
下载PDF
腔内探头非腔内应用在来源于阑尾的右侧附件区炎性包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2
作者 胡海燕 张静芳 +2 位作者 韩秀清 韩转宁 康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0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探头在来源于阑尾感染的右侧附件炎性包块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选取78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右下腹阑尾感染至右侧附件区炎性包块患者,对其线阵探头检查与线阵结合腔内探头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诊断符合率。结... 目的探讨腔内探头在来源于阑尾感染的右侧附件炎性包块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选取78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右下腹阑尾感染至右侧附件区炎性包块患者,对其线阵探头检查与线阵结合腔内探头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单用线阵探头检查诊断包块来源于阑尾50例,诊断符合率64.10%(50/78),线阵探头结合腔内探头在腹部应用诊断包块来源于阑尾74例,诊断符合率94.87%(74/78),明显高于单用线阵探头检查(P<0.05)。结论腔内探头非腔内应用能扩大视野,增加探查深度,显示炎症范围,利于判断感染来源,提高阑尾炎诊断率,可为临床确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探头非腔内应用 阑尾 右侧附件区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恺棣 王弘毅 +2 位作者 燕宇飞 洪伟祥 冯建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313-5320,共8页
背景:研究证实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可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和输血率,但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对氨甲环酸的应用方式仍有争议。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 Med、O... 背景:研究证实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可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和输血率,但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对氨甲环酸的应用方式仍有争议。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 Med、OVI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2015年5月1日以前发表的,关于"全膝关节置换中氨甲环酸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对比"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输血率、血红蛋白下降值、引流量和血栓并发症发生率等作为评价临床效果的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8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氨甲环酸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的输血率、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引流量、总失血量和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亚组分析中,当引流管术后夹闭时间<2 h,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相比静脉应用有更大的引流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P<0.01)。结果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相似,另外,推荐在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时夹闭引流管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META分析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 静脉应用氨甲环酸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腰椎间盘摘除前后椎间关节腔内应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谭映军 潘显明 +5 位作者 张波 胡修德 陈乾一 权毅 黄钢 李延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 了解椎间盘摘除前后小关节突关节腔内应力变化。方法 使用自身对照法 ,观察椎间盘摘除前后小关节突关节腔内应力变化趋势。结果 单纯椎间盘摘除后小关节突关节腔内应力在屈曲、后伸时明显提高 ;但侧弯时有所下降。
关键词 椎间盘摘除术 生物力学 椎间关节内应力变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Analysis of 80 Ca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reated by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Using A New-Type Applicator
5
作者 Zhongjie Chen Ruiying Li Pi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treated with combined external-beam radiotherapy (EBR) and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IB) using a new-type app...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treated with combined external-beam radiotherapy (EBR) and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IB) using a new-type applicator.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NPC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rapy methods. A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BR plus IB and a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only with EBR. IB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en the external radiotherapy dose amounted to more than 60~65 Gy. The total dose of IB was 6~20 Gy and the total dose of EBR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75 Gy. RESULTS Follow-up was conducted for 97.5% of the patients with re- suits as follow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s (ORR) for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control groups were 92.5% and 75.3% respectively (P〈0.05); the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87.5% and 74.2% and for the control group, 65.0% and 55.6% (P〈0.05);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3 and 5-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s were 72.5% and 64.5% and for the control group, 60.0% and 52.8% (P〉0.05).Some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radiotherapy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External irradiation plus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using a new-type applicator may improve the ORR and survival rates, reduce radiation complications and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external-beam radiotherapy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applicator.
下载PDF
经腔道内超声造影在置管术后引流不畅中的应用
6
作者 韩红 王文平 +4 位作者 金赟杰 曹佳颖 方超 毛丽娟 季正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探讨经腔道内超声造影在置管术后引流不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且临床认为引流不畅的患者52例纳入研究。采用常规超声及经腔道内超声造影观察引流管体及引... 目的探讨经腔道内超声造影在置管术后引流不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且临床认为引流不畅的患者52例纳入研究。采用常规超声及经腔道内超声造影观察引流管体及引流管头端位置,同时评价引流管的引流区域。超声造影剂为SonoVue,以1∶200比例稀释。采用t检验比较经腔道内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显示引流管时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方法显示引流管数目的差异。结果经腔道内超声造影显示引流管体及引流管头端的时间分别是(5.72±0.83)s及(13.4±1.12)s,明显短于常规超声显示时间:(69.94±7.06)s及(108.50±7.06)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0.5、840.2,P均<0.001)。经腔道内超声造影显示的引流管体及引流管头端的比例分别是94.2%(49/52)及88.5%(46/52),优于常规超声的显示率:40.4%(21/52)及21.1%(1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28、47.55,P均<0.001)。经腔道内超声造影发现6例脓肿存在多脓腔改变,其中置管脓腔与其他脓腔不相交通者4例。结论经腔道内超声造影可提供准确的引流管位置及引流管头端信息,并可充分评估引流不畅的原因,从而指导临床调整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 超声 超声造影 腔内应用 介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