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型腔内后装施源器治疗宫颈癌的剂量分布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勇琴 王静 +2 位作者 张镇君 陆谔梅 蒋明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613-3616,共4页
目的:研究固定型腔内后装施源器及标准腔内后装施源器的剂量分布特点,评价固定型腔内施源器是否符合临床剂量学要求。方法:比较固定型腔内后装施源器和标准型腔内施源器的等剂量曲线分布图,并根据腔内近距离放疗中剂量分布与距离平方成... 目的:研究固定型腔内后装施源器及标准腔内后装施源器的剂量分布特点,评价固定型腔内施源器是否符合临床剂量学要求。方法:比较固定型腔内后装施源器和标准型腔内施源器的等剂量曲线分布图,并根据腔内近距离放疗中剂量分布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剂量学特点,按照施源器材料中的指数衰减及吸收系数,计算出两种施源器x和y轴两个方向上的剂量比。结果:标准Ⅲ通腔内施源器和固定Ⅲ通腔内施源器等剂量曲线分布图通过TPS优化,图形基本一致:在冠状面上等剂量曲线呈扁梨行,宫颈、阴道剂量大于宫体剂量,在横断面上等剂量曲线呈扁椭圆形;且固定型扁平腔内施源器源中心到模表面距离为0.5 cm,而标准Ⅲ通腔内施源器从源中心到模表面距离为1 cm,通过计算可知当r=0.5 cm,l=1.0 cm时其剂量比大于l=1.5 cm时的剂量比,因此给予A点相同剂量所需要的时间较标准腔内后装施源器要短,由于治疗时间短,膀胱直肠所受剂量就小,通过优化,直肠剂量只有A点剂量的70%,而宫颈粘膜表面剂量比经典施源器剂量要高出45%。结论:固定型腔内后装施源器剂量分布符合临床剂量学要求,且优于标准施源器,同时由于使用简单方便,不用模拟机拍片,剂量计算模式也固定,更适合宫颈癌患者多的治疗中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腔内后装 固定型腔内施源器 标准型腔内施源器 剂量分布
下载PDF
多通道施源器用于晚期宫颈癌三维腔内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雷呈志 黄曼妮 +4 位作者 徐英杰 安菊生 熊随阳 戴建荣 吴令英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三维后装腔内放疗中三通道施源器的通道设计与OAR、靶区剂量间关系.方法 调取2015-2016年我院三维腔内治疗的15例中晚期宫颈癌数据,其中30次“阴道卵形两半球+宫腔管”的三通道施源器剂量参数纳入研究.在原靶区和...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三维后装腔内放疗中三通道施源器的通道设计与OAR、靶区剂量间关系.方法 调取2015-2016年我院三维腔内治疗的15例中晚期宫颈癌数据,其中30次“阴道卵形两半球+宫腔管”的三通道施源器剂量参数纳入研究.在原靶区和OAR勾画、处方剂量不变基础上保留宫腔管单通道施源器,重新进行三维腔内照射设计的剂量参数作为对照组,配对t检验两组OAR剂量参数.结果 三通道、单通道施源器组直肠D2cc分别为(387.8±96.8)、(340.8±88.1)cGy;两组膀胱和乙状结肠D2cc分别为(443.2±87.5)、(719.4±243.0) cGy和(330.3±88.8)、(383.1±105.6) cGy.三通道组满足直肠(D2cc≤500 cGy)、膀胱(D2cc≤550 cGy)和乙状结肠(D2cc≤500 cGy)计划限量,单通道组膀胱和乙状结肠D2cc受量分别为大于和部分大于计划限量.单通道组膀胱和乙状结肠D2cc受量高于三通道组(P均<0.05).结论 宫颈癌三维腔内放疗中“阴道卵形两半球+宫腔管”三通道施源器比宫腔管单通道可有效降低膀胱和乙状结肠受量,有利于计划优化和剂量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三维腔内放疗 腔内施源器 剂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