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臂输液港置入患者行心腔内电图定位失败的处理和原因分析
1
作者 梁晓红 蔡燕 +1 位作者 杨静 石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76,共3页
目的总结4例上臂输液港置入患者行心腔内电图定位失败的处理及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4例妇科肿瘤患者在输液港置入术中行心腔内电图定位,2例术中见特征性高尖P波,1例术中P波振幅增高,未出现双向P波,1例术中P波振幅不变,术后胸部X线片... 目的总结4例上臂输液港置入患者行心腔内电图定位失败的处理及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4例妇科肿瘤患者在输液港置入术中行心腔内电图定位,2例术中见特征性高尖P波,1例术中P波振幅增高,未出现双向P波,1例术中P波振幅不变,术后胸部X线片均示导管尖端异位。分别根据胸部X线片或心腔内电图P波外撤导管,采用生理盐水推注、颈内静脉阻断、前端导丝回撤、呼吸配合等送管方法。结果4例均复位成功。结论外撤导管后重新送管不当、未有效识别异常心腔内电图P波变化特点是IC-ECG定位失败的主要原因。上臂输液港置入术中心腔内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应密切观察P波振幅和形态,警惕导管打折或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中心静脉装置 静脉置管 静脉治疗 腔内电图 导管异位 定位失败 导管调整
下载PDF
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操作准确性与安全性的最佳证据总结
2
作者 杨雨晴 王艳芳 刘慧男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9期55-63,共9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intracardiac electrocardiogram,IC-ECG)安全性及准确性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6S...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intracardiac electrocardiogram,IC-ECG)安全性及准确性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证据。数据库包括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符合标准的文献证据。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1篇团体标准、1篇专家共识、1篇Meta分析、1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诊断性研究、2篇队列研究,针对置管前的评估与准备、成人最佳尖端位置及波形、新生儿最佳尖端位置及波形、房颤患者最佳尖端位置及波形、置管时维持波形稳定和记录置管过程中相关信息等6个方面,汇总成22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安全性及准确性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循证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尖端定位 腔内电图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特异性Q波在上臂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开明 江玉莹 +3 位作者 张玉芳 罗利 郭亮 周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上臂输液港植入过程中,心腔内电图特异性Q波对导管尖端定位的指导作用。方法将应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辅助上臂输液港植入的患者124例,根据心腔内电图P波形态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非单纯高尖P波)63例和对照组(单纯高尖P波)61例... 目的探讨在上臂输液港植入过程中,心腔内电图特异性Q波对导管尖端定位的指导作用。方法将应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辅助上臂输液港植入的患者124例,根据心腔内电图P波形态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非单纯高尖P波)63例和对照组(单纯高尖P波)61例。观察组应用特异性Q波定位法确定导管置入长度,对照组按中华护理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确定导管置入长度。通过X线检查,比较两组导管尖端定位精准率,同时比较观察组自身分别应用体表测量法、P/R波振幅50%定位法、双峰P波定位法所对应的导管长度与实际置入长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及上腔静脉下1/3段的定位精准率分别为98.4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体表测量法、P/R波振幅50%定位法所对应的导管长度显著小于实际置入长度(均P<0.05),双峰P波定位法对应的导管长度与实际置入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腔内电图表现为非单纯高尖P波形态的患者,特异性Q波定位法具有较好的精准度和适用性,可作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输液港 腔内电图 单纯高尖P波 特异性Q波 定位 导管置入长度 导管尖端位置
下载PDF
试析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优化流程在上臂输液港导管精准定位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梁晓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50-54,共5页
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中优化后的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流程的应用效果,为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中导管精准定位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参考价值。方法 在传统心腔内电图定位流程基础上,新增植港术前超声探查颈静脉、植港术中二次心... 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中优化后的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流程的应用效果,为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中导管精准定位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参考价值。方法 在传统心腔内电图定位流程基础上,新增植港术前超声探查颈静脉、植港术中二次心腔内电图定位等环节,优化心腔内电图定位流程,并将其运用于上臂输液港植入过程中。结果 249例置港患者导管全部进入SVC,其中214例(85.94%)患者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23例(9.24%)导管尖端过浅,尖端距离CAJ超过一个椎体长度;12例(4.82%)导管尖端过深,位于右心房平面。首次心腔内电图定位特征性P波引出率97.19%(242/249),首次定位所需时间(155.17±57.07)秒。二次心腔内电图定位特征性P波引出率85.84%(213/249),所需时间为(62.29±16.64)秒。与首次心电定位结果相比,二次定位特征性P 波引出率低,振幅低。249例患者在置港中、置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83%。结论 优化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流程有助于实现上臂输液港导管精准定位、提高定位效率,有助于有效识别与处理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中的异常情况,利于输液港安全留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电图 输液港 尖端定位 导管异位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技术在引导三向瓣膜式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刘泽群 罗昭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9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心腔内电图技术引导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80例需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心腔内电图技术引导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80例需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定位技术进行PICC置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进行PICC置入。比较两组置管效果。结果:观察组尖端精准定位率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腔内电图技术在引导三向瓣膜式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尖端精准定位率,降低心律失常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电图技术 三向瓣膜式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1例“镜面人”在心腔内电图引导下行PICC穿刺的护理讨论
6
作者 杨晓妹 胡鹏超 +1 位作者 武云云 王红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7期181-184,共4页
目的:总结1例镜面人患者在心腔内电图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在最新颁布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中的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指引下行置管操作,置管前评估患者的情况,预测置入长度。以右位心方式连接心电图机,置管时以腔... 目的:总结1例镜面人患者在心腔内电图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在最新颁布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中的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指引下行置管操作,置管前评估患者的情况,预测置入长度。以右位心方式连接心电图机,置管时以腔内心电实时定位,并记录穿刺前心电图。穿刺成功送入PICC导管后将无菌导联线和镜面人左臂电极与PICC支撑导丝相连,推注生理盐水,观察心电监护仪上的P波形态变化,使导管头端最终留置在最佳位置。观察置管的效果。结果:导管成功置入,无异位发生,患者带管期间化疗顺利,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中华护理学会颁布的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定位出来的导管尖端位置比较精准,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面人 腔内电图 PICC 护理
下载PDF
《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团体标准解读 被引量:17
7
作者 孙红 高伟 +9 位作者 郭彩霞 李旭英 孙文彦 陈利芬 赵改婷 杨巧芳 梅赣红 冯毕龙 颜美琼 王蕾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准确的导管尖端位置是PICC安全使用的前提,2021年中华护理学会发布《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团体标准,对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核心流程及要点进行规范。本文结合已发表的临床实践证据,对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简要解读。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腔内电图定位 团体标准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在乳腺癌患者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金花 陈婕君 +5 位作者 李星凤 李旭英 袁忠 雷静 肖羽乔 于娣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4期490-495,共6页
目的:对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在乳腺癌患者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制定手臂输液港植入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病情变化应急... 目的:对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在乳腺癌患者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制定手臂输液港植入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病情变化应急预案及无特征性P波改变处理流程,并将该流程运用于手臂输液港植入过程中。结果:320例手臂输液港植入患者全部一次置港成功,特征性P波引出率为98.8%,经拍摄X线片定位评价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率为96.6%,置港过程中有2例(0.6%)患者出现心悸、心慌等异常症状,经积极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适用于手臂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可帮助医务人员实时识别并处理置港中的异常情况,提高置港工作效率,保障手臂输液港的安全留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电图 标准化流程 手臂输液港 置港 团体标准
下载PDF
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文静 琚慧 +3 位作者 张佳 王培 杨静 孙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分析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Intracardic Electrocardiogram,IC-ECG)定位技术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该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2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病房、年龄≥75岁、住院期间留置PICC的216例高龄... 目的:分析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Intracardic Electrocardiogram,IC-ECG)定位技术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该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2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病房、年龄≥75岁、住院期间留置PICC的216例高龄老年患者,收集其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IC-ECG定位技术将其分为病例组(79例)与对照组(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血栓发生率、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导管移位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6.2%、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8.0%,导管移位发生率分别为10.1%、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患者中应用IC-ECG技术与未应用此技术置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使用IC-ECG定位技术有利于降低血栓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在高龄老年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患者 腔内电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团体标准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
10
作者 李学斌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 腔内电图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麻盛淼 杨浩杰 +1 位作者 孙红 梁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737-1742,共6页
综述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置入过程中P波引出的方法、定位的基本原理、不同观测指标、特殊人群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应用局限性,明确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主要定位依据和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推... 综述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置入过程中P波引出的方法、定位的基本原理、不同观测指标、特殊人群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应用局限性,明确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主要定位依据和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推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腔内电图 尖端定位 综述
下载PDF
199家医院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12
作者 石静 王蕾 +4 位作者 吴晓琦 高伟 孙红 盛源 武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494-499,共6页
目的调查各医院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实施现状, 为推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2年12月—2023年1月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工作地区选择5~1... 目的调查各医院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实施现状, 为推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2年12月—2023年1月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工作地区选择5~10家医院中符合纳入标准的PICC/静脉治疗负责人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制的《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放问卷205份, 回收有效问卷199份, 有效回收率为97.1%。结果 199家医院中, 63.3%(126/199)的医院已顺利开展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已开展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126家医院中, 仅20家医院将其纳入收费条目;50.3%(100/199)的医院制订了统一的心腔内电图定位引导PICC置管术流程;47.7%(95/199)的医院举办/参与举办过关于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培训项目;57.3%(114/199)的医院PICC/静脉治疗负责人参加过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相关的培训项目。199家调研医院的相关成果产出方面, 共产出56篇论文、7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奖励。结论 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应用、培训、成果产出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建议下沉优质资源, 制订实施流程和评价标准, 规范护理服务项目管理, 加大培训力度, 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科学研究思维, 以促进新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腔内电图定位技术 团体标准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新生儿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13
作者 周莲娟 吴小花 +1 位作者 万珊珊 沈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调查浙江省33家有新生儿床位的医院中的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使用情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1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浙江省33家医院52名新生儿病室的护士长或静脉治疗专科护... 目的调查浙江省33家有新生儿床位的医院中的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使用情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1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浙江省33家医院52名新生儿病室的护士长或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新生儿心电图定位技术使用与发展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52名调查对象中,使用新生儿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者占34.62%(18/52),49名(94.23%,49/52)护士首选椎体作为PICC尖端判断依据。影响新生儿PICC尖端心电图定位技术准确性的因素包括管路信号传导不通畅(83.33%,15/18)、患儿哭吵(66.67%,12/18)、医护人员心电图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66.67%,12/18)等。28名(53.85%,28/52)护士表示所在单位无新生儿心电图定位技术培训,13名(54.17%,13/24)护士选择面授教学。结论浙江省新生儿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使用、发展及培训等方面的实践有待进一步改善,建议制订统一标准和规范,加强新生儿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使用的相关培训,以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新生儿 PICC 腔内电图定位技术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的构建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廷兰 张丽花 +4 位作者 施莉 高伟 郝海霞 盛源 范春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5期1976-1982,共7页
目的构建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流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于2021年5—7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议会形成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8个... 目的构建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流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于2021年5—7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议会形成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8个省/直辖市的18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然后小组讨论,确定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终稿。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分别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和提出意见专家比率、专家权威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和变异系数表示。结果共开展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100.00%,提出修改意见专家比率分别为83.33%、5.56%;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12~0.170(P<0.05),变异系数为0~0.122;第2轮各级操作步骤的重要性评分均数为4.64~5.00分。最终构建的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包括4个一级操作步骤、19个二级操作步骤和39个三级操作步骤。结论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具有可靠性,质量水平较高,对临床置管操作规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皮下隧道 PICC 腔内电图定位技术 超声 德尔菲法 操作流程
原文传递
利用体表心电图校正QuickOpt^(TM)优化的房室间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常莹 戴敏 +4 位作者 高运来 郑杰 刘晓宇 李库林 王如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应用体表心电图观察QuickOptTM算法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房室间期的准确性。方法 11例CRT患者,术后定期应用QuickOptTM算法优化,优化后检查12导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通过观察QRS波的时限、形态、向量,判断房室间期的设置是... 目的应用体表心电图观察QuickOptTM算法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房室间期的准确性。方法 11例CRT患者,术后定期应用QuickOptTM算法优化,优化后检查12导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通过观察QRS波的时限、形态、向量,判断房室间期的设置是否准确以及左室起搏是否长期稳定、充分有效。结果 11例CRT患者中,8例经QuickOptTM算法优化后表现为长期稳定有效的双室起搏;2例经12导联心电图发现QuickOptTM算法推荐的房室间期偏长,因而左室起搏未能充分有效;1例经动态心电图发现自身PR间期间歇缩短至短于QuickOptTM算法推荐的房室间期、左室起搏不能长期稳定。结论 QuickOptTM算法简便、有效,但个别CRT患者QuickOptTM优化推荐的房室间期偏长,这时体表心电图是有效、便捷的检测、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QuickOptTM 腔内电图 电图 房室间期
下载PDF
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体位改变对IC-ECG定位中P/R振幅的影响
16
作者 陈哲 李明慧 +3 位作者 邹会敏 代明 李竹 宋锐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上臂置入PICC时,体位改变对IC-ECG中P/R振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重症医学科因病情需要置入PICC导管的105例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心腔内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时,置管侧手臂外展90°...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上臂置入PICC时,体位改变对IC-ECG中P/R振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重症医学科因病情需要置入PICC导管的105例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心腔内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时,置管侧手臂外展90°为对照组,置管侧手臂内收身体两侧为观察组。心腔内电图出现正向最高P波后回撤导管,使P波略低于R波视为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观察患者平卧手臂摆放角度由外展90°转换内收身体两侧时,心腔内电图P/R振幅及导管留置长度。结果:对照组P/R振幅由80%变为负正双向波形,观察组P/R振幅由30%~50%增高至80%~100%,P波波幅明显增高、导管尖端平均向右心房方向移动2~3cm;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心腔内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过程中,患者置管侧手臂内收于身体侧位时,P波振幅明显高于置管标准体位,手臂外展90°定位的P/R振幅为80%~100%时,应再拔出导管2~3cm,使P波振幅为R波振幅的30%~50%,以保证携带导管患者手臂平时处于内收于躯体侧体位时,导管始终处于安全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体位改变 PICC 超声引导 腔内电图定位
下载PDF
胸部CT在胸部肿瘤患者前端开口式PICC置管中的辅助应用
17
作者 胡胜男 俞新燕 +4 位作者 吴怡 王慧勤 周萍 高利琴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5期33-35,共3页
目的 观察胸部CT在胸部肿瘤患者前端开口式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辅助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6—8月收治的行前端开口式PICC导管置管的胸部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 目的 观察胸部CT在胸部肿瘤患者前端开口式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辅助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6—8月收治的行前端开口式PICC导管置管的胸部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外测量方法,患者取平卧位,置管侧手臂外展90°,PICC预置入长度为从穿刺点测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长度。观察组采用从穿刺点测量至右胸锁关节的长度,加CT下测量的右头臂静脉起始处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长度,即为PICC预置入长度。观察两组PICC置入预定长度后心腔内电图P波的振幅变化,确定PICC导管留置刻度,再行胸部X线定位最终确认导管尖端位置。以胸部X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测量方法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PICC置入长度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置入上腔静脉最佳位置准确率(92.5%,37/40)和满意度(97.5%,39/40)高于对照组[77.5%(31/40)、87.5%(35/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胸部CT测量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PICC置管中,可提高PICC导管尖端置入最佳位置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腔内电图定位 胸部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置入长度
下载PDF
皮下隧道法在肿瘤患者上臂高位置入PICC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8
作者 郭亚茹 李海云 +3 位作者 彭会珍 丁楠楠 高永 赵文利 《天津护理》 202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心腔内电图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经上臂高位置入隧道式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行PICC置管的311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6例和试验组155例。...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心腔内电图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经上臂高位置入隧道式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行PICC置管的311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6例和试验组155例。对照组采用心腔内电图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皮下隧道法置入PICC。比较两组操作过程质量和带管期间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操作用时、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送管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静脉炎、导管滑脱、导管脱出、穿刺点感染、穿刺点渗血程度等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PICC置管相比,采用皮下隧道法经上臂上1/3段区域静脉留置PICC操作成功率高,未加重患者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同时能明显降低带管期间穿刺点感染、渗血、静脉炎、导管移位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隧道 腔内电图 PICC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国产腺苷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及及剂量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建飞 何政伟 +5 位作者 林刚 施林生 陈桂平 詹少青 戴春雷 徐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75-76,81,共3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腺苷 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阵发性 腔内电图 电图
下载PDF
优化AV间期和VV间期对提高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庆勇 汤宝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B05期1-4,共4页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作为一种新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疗效确切,但是心脏再同步-心力衰竭研究(CARE-HF)证实仍然有20%~30%患者对CRT治疗无反应。目前认为提高CRT疗效除了严格适应证选择、左室电极的正确放置外,术后进行房室间期(AV间期)...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作为一种新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疗效确切,但是心脏再同步-心力衰竭研究(CARE-HF)证实仍然有20%~30%患者对CRT治疗无反应。目前认为提高CRT疗效除了严格适应证选择、左室电极的正确放置外,术后进行房室间期(AV间期)以及心室同步(VV间期)优化是一项重要措施。迄今为止,已经提出很多指导优化程控的方法,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心室显像、磁共振描记成像等。就心电图而言,心电图简单而且在理论上有助于CRT的优化程控,但是忽略了心肌各部位之间的电机械延迟;同心电图相比,超声心动图指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CRT术后优化程控的有效方法。但是CRT术后优化程控仍然面临重大挑战,最佳AV存在个体差异,而且随着心率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个体化的动态优化程控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AV间期 VV间期 组织多普勒 可控的心室腔内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