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腔内移植物的应用规范
1
作者 赵珺 景在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2期1140-1141,共2页
关键词 动脉腔内移植物 应用 疗效
下载PDF
上海长海医院首创国际新型腔内移植物
2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J0012-J0012,共1页
2015年10月8日至10日在沪召开的第19届国际腔内血管大会最引人瞩目的要数世界首创Castor技术在成果发布会上的亮相。景在平教授团队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无数次的推倒重建,最终原创性地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分支型胸主动脉... 2015年10月8日至10日在沪召开的第19届国际腔内血管大会最引人瞩目的要数世界首创Castor技术在成果发布会上的亮相。景在平教授团队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无数次的推倒重建,最终原创性地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分支型胸主动脉腔内隔绝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移植物 上海长海医院 国际 首创 自主知识产权 腔内血管 腔内隔绝 胸主动脉
下载PDF
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诗翰 陆清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2852-2859,共8页
主动脉血管腔内治疗的手术技术与腔内移植物的发展一直是相伴而行,这使得血管腔内治疗攻克解剖结构更为复杂的疾病成为可能,同时提升了腔内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然而目前国内外现有的主动脉腔内移植物仍存在设计结构简单、材料范围有限等... 主动脉血管腔内治疗的手术技术与腔内移植物的发展一直是相伴而行,这使得血管腔内治疗攻克解剖结构更为复杂的疾病成为可能,同时提升了腔内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然而目前国内外现有的主动脉腔内移植物仍存在设计结构简单、材料范围有限等问题。故而先进的腔内移植物材料与设计成为了当今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各种新型支架的出现给腔内移植物的未来带来了无限可能。本文对现有主动脉腔内移植物进行了全面评估,关注金属骨架与覆膜的制造材料与设计,以及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和分支动脉支架的特殊设计,对主动脉腔内移植物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并作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移植物 血管腔内治疗 血管内支架 支架植入术 血管外科
原文传递
血管腔内移植物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的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伟 盖鲁粤 +4 位作者 刘小平 张国华 梁法启 王春喜 李荣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创血管腔内技术治疗StanfordB型夹层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应用CTA ,MRA ,DSA等影像学手段对 14例入选对象进行术前评估 ,选择合理移植物通过微创血管腔内技术对病人第一裂口进行封堵 ,观察治疗后... 目的 探讨微创血管腔内技术治疗StanfordB型夹层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应用CTA ,MRA ,DSA等影像学手段对 14例入选对象进行术前评估 ,选择合理移植物通过微创血管腔内技术对病人第一裂口进行封堵 ,观察治疗后裂口、假腔血栓状况、移植物状况、脏器供血状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14例病人腔内操作技术成功率 10 0 % ,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手术、截瘫、脏器及肢体缺血、移植物移位等并发症。早期内漏 3例。随诊 1个月至 3年 ,2例内漏自愈 ,1例内漏仍在随访中。 12例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 ,1例血栓部分形成 ,1例无血栓形成。无迟发性内漏、移植物移位及死亡等。结论 血管腔内移植物封堵第一裂口治疗Stan fordB型夹层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潜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移植物 治疗 STANFORD B型夹层主动脉瘤 适应证
原文传递
胸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移植物相关的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景在平 俞旭华 +1 位作者 冯家烜 陆清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对于胸主动脉病变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至今仍存在争议[1]。胸主动脉病变的开放手术常较复杂,需胸骨切开、左肺萎陷、主动脉置换以及腰动脉和肋间动脉的重建,增加了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缺血、失血性休克等的风险,对于高龄(】65岁)... 对于胸主动脉病变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至今仍存在争议[1]。胸主动脉病变的开放手术常较复杂,需胸骨切开、左肺萎陷、主动脉置换以及腰动脉和肋间动脉的重建,增加了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缺血、失血性休克等的风险,对于高龄(】65岁)及存在如冠心病、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并存病的患者难以耐受。即使是术前评估手术耐受能力较好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主动脉病变 腔内移植物 急性主动脉夹层 开放手术 胸主动脉瘤 术前评估 主动脉弓 内漏 腔内治疗
下载PDF
13例腹主动脉腔内移植物感染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6
作者 贺致宾 李清乐 +3 位作者 焦洋 张学民 李伟 张小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腔内移植物感染(vascular endograft infections,VEGI)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例腹主动脉腔内移植物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腔内移植物感染(vascular endograft infections,VEGI)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例腹主动脉腔内移植物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行腋-双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腹主动脉移植物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3例,余10例均康复出院。8例患者得到随访,均无感染灶复发情况,1例人工血管闭塞,1例人工血管外露感染。结论腹主动脉腔内移植物感染病情凶险,手术难度及风险高。解剖外重建手术根除感染病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细菌感染 血管腔内移植物 腋动脉-双侧股动脉转流 抗生素
原文传递
血管腔内抗感染移植物新材料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睿睿 曹又文 +3 位作者 梁太平 马江涛 周建 陈镜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3-249,共7页
目的回顾抗感染移植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应用前景,以期为血管腔内抗感染移植物研发提供启示。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血管腔内抗感染移植物相关的研究并进行综述。结果移植物的抗感染能力主要通过主体材料改性、表面改性和两者结合的途... 目的回顾抗感染移植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应用前景,以期为血管腔内抗感染移植物研发提供启示。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血管腔内抗感染移植物相关的研究并进行综述。结果移植物的抗感染能力主要通过主体材料改性、表面改性和两者结合的途径实现。在主体材料改性方面,以金属(如镁、锌)、生物衍生材料(如壳聚糖、丝素蛋白和细菌纤维素)、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如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聚氨酯和聚乳酸)为主体加入其他材料形成具有抗菌性的复合材料(如Mg-Nd-Zn-Zr合金、细菌纤维素/甲壳素纳米晶体复合材料、壳聚糖/丝素蛋白复合材料等);在表面改性方面,无机涂层(如银、铜和氮化物)以及有机涂层(如抗生素、抗菌肽和抗感染聚合物)也在试验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抗菌效果。结论如何通过纳米等技术综合各个材料的优点,合成既有普通移植物所具备的机械性能,又有细胞、血液相容性和抗菌性的复合移植物材料是未来的研究焦点;同时,如何合成能够稳定、长时间抗感染并且还有抗细菌生物膜性能的涂层也是未来研发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移植物 抗感染 抗菌 表面改性
原文传递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14
8
作者 景在平 陆清声 冯家烜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196-198,共3页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已进入第二个十年。在第一个十年中,我们大量关注腔内隔绝术与药物保守治疗的对比,比如:研究复杂B型夹层的STABLE(staged total aortic and branch vessel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腔内移植物 药物保守治疗 内漏 再发 胸腹主动脉瘤 术后并发症 左锁骨下动脉 瘤样扩张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附2例报告)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学明 汪忠稿 +1 位作者 余军 舒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例行腔内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分别随访2周和1年,经超声检查证实置入的支架型人工血管没有移位且保持通畅。结论在腹主动脉...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例行腔内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分别随访2周和1年,经超声检查证实置入的支架型人工血管没有移位且保持通畅。结论在腹主动脉瘤的治疗中,如果病例选择得当,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比较,腔内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且可大大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腹/治疗 腔内移植物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扩张病
10
作者 景在平 梅志军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27-828,共2页
关键词 动脉扩张病 腔内隔绝术 治疗 围手术期处理 腹主动脉瘤 腔内移植物 技术改进 微创方法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磊 常光其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184-188,共5页
自从1999年Dake等[1]和Nienaber等[2]报道了使用血管腔内的方法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以来,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其特点是安全、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和死亡率低。然... 自从1999年Dake等[1]和Nienaber等[2]报道了使用血管腔内的方法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以来,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其特点是安全、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和死亡率低。然而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其并发症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影响其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对其并发症的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腔内移植物 严重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主动脉弓 内漏 修复术 主动脉壁 导入动脉 死亡率
下载PDF
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进展与覆膜支架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聂红林 刘道志 罗七一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8年第3期21-25,共5页
回顾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手术的发展,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总结腔内修复术仍然存在的临床问题,提出未来腔内修复术器械的技术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覆膜支架 血管支架 腔内修复术 腔内隔绝术 腔内移植物
下载PDF
降主动脉瘤和夹层的腔内修复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RoyGreenberg 刘小平 《世界医学杂志》 2002年第14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降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夹层 适应征 影像学检查 解剖 腔内移植物
下载PDF
径腔内放置血管内移植物治疗复杂血管疾病的初步经验
14
作者 曹国海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9-230,共2页
在复杂的动脉闭塞性、创伤性或动脉瘤等病灶,有时由于合并的严重内、外科疾病不能采用标准的手术治疗,作者介绍纽约Montefiore医学中心近2年半来采用血管腔内移植物治疗上述病变的经验。全组96例,其中33例有36个巨大主动脉和(或)周围动... 在复杂的动脉闭塞性、创伤性或动脉瘤等病灶,有时由于合并的严重内、外科疾病不能采用标准的手术治疗,作者介绍纽约Montefiore医学中心近2年半来采用血管腔内移植物治疗上述病变的经验。全组96例,其中33例有36个巨大主动脉和(或)周围动脉动脉瘤,48例有53个不同平面的主髂动脉和(或)股腘动脉闭塞性疾病,11例有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血管创伤。在严重危及生命的病灶均用气囊扩张性主动脉泵装置,所用腔内移植物由涤纶或聚四氟乙烯制成。分别取股总动脉或肱动脉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动脉瘤 腔内移植物 动脉闭塞性病变 血管内 支撑物 外科疾病 主动脉 聚四氟乙烯 创伤性
原文传递
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汪忠镐 张小明 +4 位作者 李鸣 金炜 单平 谷涌泉 潘松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移植物腔内治疗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方法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 ,在DSA监视下 ,以血管腔内微创法治疗 136例大动脉疾病 ,包括夹层动脉瘤 116例、真性胸主动脉瘤 11例、假性胸主动脉瘤 7例、... 目的 探讨血管移植物腔内治疗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方法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 ,在DSA监视下 ,以血管腔内微创法治疗 136例大动脉疾病 ,包括夹层动脉瘤 116例、真性胸主动脉瘤 11例、假性胸主动脉瘤 7例、主动脉缩窄 2例。最低位病变位于腹腔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之间。 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6例 (4 4 % )。在 1枚腔内移植物到位后仍有内漏 2 5例 ,其中 2例经球囊扩张后消失 ,余 2 3例经再次植入支架移植物后内漏消失 18例 ,3例在复查中自动消失 ,2例为 1年以上的Ⅰ和Ⅱ型内漏。发生后期内漏 2例 (因移植物移位和病变发展各 1例 )。随访 1~ 4 2个月 ,平均 11个月 ,死亡 5例 (4例死因与原发病的治疗无关 ,1例为多发性胸主动脉瘤复发 ) ,失访 11例 ,114例存活。 结论 微创方法治疗高风险的大动脉病变相对安全有效 ,似有良好发展前景 ,但所用装置和释放方法有待改进 ,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夹层动脉瘤 血管腔内移植物
下载PDF
改良式“烟囱”技术在1例腹主动脉瘤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朱林锋 郭春芳 卢辉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9期158-158,F0003,共2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d aortic aneurysm,AA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致命的并发症是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死亡[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和人工血管移植,但手术的难度大,并发症以及死亡率高[2]。"烟囱"是指在... 腹主动脉瘤(abdomind aortic aneurysm,AA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致命的并发症是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死亡[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和人工血管移植,但手术的难度大,并发症以及死亡率高[2]。"烟囱"是指在置入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的过程中,因手术需要必须覆盖重要分支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微创治疗 改良式 外科手术切除 动脉腔内移植物 应用 AORTIC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17
作者 谷涌泉 《当代医学》 2001年第8期79-83,共5页
外用血管疾病的介入 治疗,作为一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在很大范围内可以替代外科手术。21世纪血管病的腔内介入治疗是血管外科发展主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 外周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术 球囊支架术 腔内移植物
下载PDF
主-髂动脉支架感染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王海 李承志 +3 位作者 王晓白 张红 贺海朋 张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主-髂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血管内支架感染(EGI)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主-髂动脉瘤或主-髂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发生EGI的患者资料。对5例EGI患者均行保守治疗,给予21~42天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出院...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主-髂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血管内支架感染(EGI)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主-髂动脉瘤或主-髂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发生EGI的患者资料。对5例EGI患者均行保守治疗,给予21~42天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生素60天。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5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发热及腹痛症状均明显好转,未发生EGI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32~66天,中位住院时间42天。出院前1周内复查血白细胞计数、血液细菌培养及CTA均未见异常。出院后随访16~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0个月,随访期间均无EGI复发,血常规、血液细菌培养均无阳性发现,CTA检查未见EGI相关征象。结论对不适合外科手术的主-髂动脉EGI患者,保守治疗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髂动脉瘤 动脉瘤 假性 支架 腔内移植物感染
下载PDF
血管、淋巴管
19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20050281血管腔内移植物治疗大动脉疾病的探讨/汪忠镐…∥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
关键词 血管 淋巴管 血管腔内移植物治疗 大动脉疾病 颌面部动静脉畸形 治疗
下载PDF
累及重要分支的主动脉扩张型疾病的腔内隔绝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晨 景在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4,共3页
自1994年Dake首次使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以来,血管腔内隔绝术已成为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新选择。目前主动脉直筒型以及肾下腹主动脉.髂动脉分支型的隔绝移植物系统已经比较成熟,腔内隔绝术已进入分支区腔内隔绝术... 自1994年Dake首次使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以来,血管腔内隔绝术已成为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新选择。目前主动脉直筒型以及肾下腹主动脉.髂动脉分支型的隔绝移植物系统已经比较成熟,腔内隔绝术已进入分支区腔内隔绝术的探索阶段。若近端瘤颈距离重要分支(如左颈总动脉、头臂干、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等)的距离〈15mm,采用以往的直筒型腔内移植物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疾病 扩张型 腔内移植物 主动脉扩张性 肠系膜上动脉 左颈总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