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孢纲真菌的三个新种 被引量:14
1
作者 习平根 戚佩坤 姜子德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6-469,共4页
在调查香龙血树Dracaena fragrans (L.)Ker-Ganl.的病害中,发现了腔孢纲真菌的3个新种,即:Phomopsis dracaenicola Z.D.Jiang, P.G. Xi et P.K.Chi,Bartalinia dracaenae P.G.Xi, Z.D.Jiang et P.K.Chi及Sphaeropsis dracaenae P.G.X... 在调查香龙血树Dracaena fragrans (L.)Ker-Ganl.的病害中,发现了腔孢纲真菌的3个新种,即:Phomopsis dracaenicola Z.D.Jiang, P.G. Xi et P.K.Chi,Bartalinia dracaenae P.G.Xi, Z.D.Jiang et P.K.Chi及Sphaeropsis dracaenae P.G.Xi et P.K.Chi, 模式标本保存在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树生拟茎点霉 龙血树项多毛 新种 腔孢纲
下载PDF
腔孢纲一新属——类腊肠茎点霉属(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魏生龙 张天宇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近年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胡萝卜上发生一种叶斑病,严重时造成减产20%-30%。其病原物为丝分孢子真菌(半知菌)腔孢纲Coelomycetes中一未描述的真菌。该菌具有分生孢子器,但其形态与相似属茎点霉属Phoma、鞘茎点霉属Coleophoma和拟腊肠茎... 近年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胡萝卜上发生一种叶斑病,严重时造成减产20%-30%。其病原物为丝分孢子真菌(半知菌)腔孢纲Coelomycetes中一未描述的真菌。该菌具有分生孢子器,但其形态与相似属茎点霉属Phoma、鞘茎点霉属Coleophoma和拟腊肠茎点霉属Allantophomopsis不同,遂建立类腊肠茎点霉Allantophomoides(新属);其模式种为胡萝卜类腊肠茎点霉Allantophomoides carotae(新种)。研究的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种 胡萝卜类腊肠茎点霉 腔孢纲 新属 胡萝卜叶斑病
下载PDF
中国腔孢纲的2个新记录种
3
作者 李荣禧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37-138,共2页
本文报道了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的一个国内新记录属:Tryblidiopicnis Hohn.和2个新记录种:Coniothyrium ahmadii Sutton,Tryblidiopicnis pinastri Hohn.新记录种有描述和形态线条图。
关键词 中国 腔孢纲 新记录种
原文传递
纯培养下拟茎点霉分生孢子的形成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罗利娟 习平根 +1 位作者 姜子德 戚佩坤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5-380,共6页
以18种共23个拟茎点霉菌株为材料,比较了在25℃、12h光照(40w日光灯)/d条件下不同培养基上甲、乙型分生孢子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苜蓿煎汁+Czapek培养基能促使多数拟茎点霉菌株形成甲、乙两型分生孢子,其形态及大小也与自然寄主上的相... 以18种共23个拟茎点霉菌株为材料,比较了在25℃、12h光照(40w日光灯)/d条件下不同培养基上甲、乙型分生孢子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苜蓿煎汁+Czapek培养基能促使多数拟茎点霉菌株形成甲、乙两型分生孢子,其形态及大小也与自然寄主上的相一致。根据纯培养获得的形态特征对原始描述缺乙型分生孢子特征记载的Phomopsis durionis, homopsis sterculicola, Phomopsis macadamii, Phomopsis lucumicola和Phomopsis tinea进行了补充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茎点霉属 腔孢纲 植物病害 分生 纯培养 真菌
下载PDF
几种具纤毛分生孢子的腔孢菌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文平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4-40,共7页
本文报道了河北省具纤毛(setulae)分生孢子的腔孢菌(Coelomycetes)5种,它们隶属于多毛孢属(Polynema Lev.),星毛孢属(Stauronema H.Sydow,Sydow &Butler),刺杯毛孢属(Dinemasporium Lev.)和双毛壳孢属(Discosia Lib.)。其中多毛孢属和... 本文报道了河北省具纤毛(setulae)分生孢子的腔孢菌(Coelomycetes)5种,它们隶属于多毛孢属(Polynema Lev.),星毛孢属(Stauronema H.Sydow,Sydow &Butler),刺杯毛孢属(Dinemasporium Lev.)和双毛壳孢属(Discosia Lib.)。其中多毛孢属和星毛孢属系国内新记录属。记载了一新种中国多毛孢(Polynema sinense w.-P.Wu)和一中国新记录种甘蔗星毛孢(Stauronema sacchari H.Sydow,Sydow &Butler)。在刺杯毛孢属和双毛壳孢属内共鉴定出3个种,它们是槭刺杯毛孢(Dinemasporium acerinum Peck),刚毛刺杯毛孢(Dinemasporium strigosum(Pets.:Ft.)Sate.)和双毛壳孢(Discosia artocreas(Tode:Fr。)Ff.)。文中对这些种进行了详细描述,新种有拉丁文描述。研究标本保藏于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腔孢纲 具纤毛分生 新记录属 新种
原文传递
湿地松枯梢病在抬头
6
作者 罗晋灶 任泽君 罗卫红 《生物灾害科学》 1989年第4期29-30,共2页
一、林分中的枯梢病1988年4月20日,省森防站蔡丁同志从丰城县株山林场带回湿地松病枝,经切片镜检是湿地松枯梢病[Diplodia pinea(Desm.)kickx],系半知菌、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色二孢属的真菌,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呈园形、椭圆... 一、林分中的枯梢病1988年4月20日,省森防站蔡丁同志从丰城县株山林场带回湿地松病枝,经切片镜检是湿地松枯梢病[Diplodia pinea(Desm.)kickx],系半知菌、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色二孢属的真菌,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呈园形、椭圆或梨形,半埋于表皮下,有乳头状突起,有孔口,185—275×165—236μm。分生孢子初为单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梢病 球壳 丰城县 分生子器 色二 森防站 松赤枯病 乳头状突起 腔孢纲
下载PDF
夏秋文竹防枝枯
7
作者 徐成文 《老友》 2016年第9期46-46,共1页
文竹枝叶纤细,姿态潇洒,十分清雅秀丽,为重要的观叶盆栽植物,但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室内盆栽的文竹植株却容易出现枝枯现象。其实,这是文竹受到枝枯病的侵害。该病的症状往往在小枝上开始出现,病斑初为纺锤形或舌状,后扩大向上、下... 文竹枝叶纤细,姿态潇洒,十分清雅秀丽,为重要的观叶盆栽植物,但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室内盆栽的文竹植株却容易出现枝枯现象。其实,这是文竹受到枝枯病的侵害。该病的症状往往在小枝上开始出现,病斑初为纺锤形或舌状,后扩大向上、下蔓延,使植株上部枝条干枯,叶片脱落,严重时全株枯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枯病 室内盆栽 腔孢纲 叶片脱落 小枝 舌状 球壳 盆栽植物 分生子器 被害部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