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粗腔毛率的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辜惠珊 黎秋媛 戴桂香 《纺织报告》 2019年第4期35-37,共3页
粗腔毛率是鉴别绵羊毛中细毛、半细毛、改良毛、土种毛和洗净毛的品质指标之一。本实验以GB/T19722—2005《洗净绵羊毛》为依据,利用纤维细度分析仪对洗净绵羊毛中粗腔毛进行测定,给羊毛品质的判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腔毛 腔毛 纤维细度分析仪
下载PDF
羊毛暗毛和髓腔毛的风险管理与测量
2
作者 刘宇清 于伟东 《中国纤检》 2006年第5期45-47,共3页
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美利奴羊毛中暗毛和髓腔毛类混杂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并从暗毛和髓腔毛的定义、混杂程度、分级、检测方法和仪器角度,讨论了澳洲羊毛业如何通过建立原毛产品质量的表征方法和预警系统来确保澳毛的高品质水准。这种理念... 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美利奴羊毛中暗毛和髓腔毛类混杂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并从暗毛和髓腔毛的定义、混杂程度、分级、检测方法和仪器角度,讨论了澳洲羊毛业如何通过建立原毛产品质量的表征方法和预警系统来确保澳毛的高品质水准。这种理念和方法可以成为国内学习、采纳和创新的依据,以及其他纤维中异性纤维判定和检测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 腔毛 测量 预警系统
下载PDF
浅谈国毛条中粗腔毛、死毛的染色同色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尹丽敏 刘学文 张廷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21,共2页
文章介绍了粗腔毛、死毛的成因及影响其染色性能的机理。采用盐酸做预处理,并采用阿白格B参与媒介染料染色的染色工艺。实验证明此工艺可以明显改善粗腔毛、死毛与正常羊毛的染色同色性,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并对阿白格B的作用机理做了... 文章介绍了粗腔毛、死毛的成因及影响其染色性能的机理。采用盐酸做预处理,并采用阿白格B参与媒介染料染色的染色工艺。实验证明此工艺可以明显改善粗腔毛、死毛与正常羊毛的染色同色性,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并对阿白格B的作用机理做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毛 染色 同色性 阿白格B
下载PDF
宫腔毛刷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毛刷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2月-2010年10月诊治的不孕症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宫腔毛刷进行子宫内膜检查的94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诊断性刮宫的92例作为对照组,结合病理检查,比... 目的探讨宫腔毛刷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2月-2010年10月诊治的不孕症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宫腔毛刷进行子宫内膜检查的94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诊断性刮宫的92例作为对照组,结合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标本满意率为96.8%,对照组的标本满意率为9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毛刷具有简单、方便、准确性高、微创性、能够反复进行操作、可接受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腔毛 特异性 准确性
原文传递
杀菌剂对毛壳核腔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苏琴 刘永刚 +1 位作者 李广阔 李风庆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2期56-59,共4页
毛壳核腔菌[Pyrenophora chaetomioides(synonym:Drechslera avena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燕麦产区的病原真菌,可为害燕麦的叶片和小穗,降低燕麦产量和饲草品质。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 毛壳核腔菌[Pyrenophora chaetomioides(synonym:Drechslera avena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燕麦产区的病原真菌,可为害燕麦的叶片和小穗,降低燕麦产量和饲草品质。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400 g/L氟硅唑乳油)对毛壳核腔菌(菌株ASA-11和ASA-13)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8种供试杀菌剂对毛壳核腔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5000倍液和400 g/L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1000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均达100%;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差,仅为4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 杀菌剂 燕麦
下载PDF
羊毛分梳下脚料生产带子纱的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柳 汤元会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8-40,共3页
主要介绍了利用梳绒厂梳落废弃的山羊毛、驼毛、牦牛毛等粗毛、腔毛,配合其他原料,在现有纺纱流程上,增加花式纺纱设备,优选工艺参数,生产带子纱。根据落毛的特点,在羊毛处理工艺上做了相应的调整,如洗毛前对粗毛、腔毛除杂,梳理时选用... 主要介绍了利用梳绒厂梳落废弃的山羊毛、驼毛、牦牛毛等粗毛、腔毛,配合其他原料,在现有纺纱流程上,增加花式纺纱设备,优选工艺参数,生产带子纱。根据落毛的特点,在羊毛处理工艺上做了相应的调整,如洗毛前对粗毛、腔毛除杂,梳理时选用合适的针布,并采用大速比、大隔距。生产带子纱时,对花式纱线喂入装置进行改造,使粗纱能够准确落入带子中,保证纺纱顺利进行,带子纱主要用于生产装饰织物如壁毯、挂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毛 带子纱 装饰织物
下载PDF
从羊毛展示会看我区羊毛品质的变化
7
作者 云燕飞 《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 2002年第3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展示会 品质 内蒙古 细度 腔毛 干死
下载PDF
绵羊毛国家标准中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田文亮 《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 2001年第6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绵羊 国家标准 商品检验 腔毛 干死 草刺
下载PDF
对含脂羊毛各类疵点及起点的研究
9
作者 仵承德 凌维逸 沈明玉 《中国纤检》 1998年第2期23-26,共4页
含脂羊毛是从活羊身上剪下或羊皮上褪下的含有汗脂尘污,未经洗涤、除杂等任何手段处理加工的毛。含脂羊毛过去国内称为原毛,但从英文名称greasy wool翻译过来应称为含脂羊毛。 因为含脂羊毛是从羊身上脱下,具有原来毛套、毛丛的本貌、... 含脂羊毛是从活羊身上剪下或羊皮上褪下的含有汗脂尘污,未经洗涤、除杂等任何手段处理加工的毛。含脂羊毛过去国内称为原毛,但从英文名称greasy wool翻译过来应称为含脂羊毛。 因为含脂羊毛是从羊身上脱下,具有原来毛套、毛丛的本貌、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脂羊 弱节 纤维 腔毛 丛强度 毡片 尿污 断头率 草刺
下载PDF
进口含脂毛品位检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徐生强 朱尽忠 《中国纤检》 1999年第6期9-10,23,共3页
一、进口含脂毛品位检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含脂毛初加工能力的增强,我国进口羊毛的品种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以进口洗净毛和羊毛条为主,改为目前以进口含脂毛为主的新格局。根据1998年我局对进口羊毛的统计分析,全年检验进口羊毛238批... 一、进口含脂毛品位检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含脂毛初加工能力的增强,我国进口羊毛的品种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以进口洗净毛和羊毛条为主,改为目前以进口含脂毛为主的新格局。根据1998年我局对进口羊毛的统计分析,全年检验进口羊毛238批,其中含脂毛就达146批,占全年总进口批次的62.2%。从检验情况来看,1998年进口羊毛问题较多,对外出证20批,仅含脂毛对外出证就达16批,占对外出证总批次的80%。对外出证的原因主要是疵点毛含量超过规定要求,其中因疵点毛含量超过规定对外出证3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脂 品位检验 对外出证 弱节 进口羊 质量问题 毡片 丛强度 纤维 腔毛
下载PDF
有机物料接种蚯蚓对设施菠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迪 刘满强 +2 位作者 焦加国 薛利红 杨林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1-417,共7页
为解决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产能过剩及设施菜地生产力下降的问题,本研究拟建立"有机物料还田+蚯蚓"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并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通过2个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蚯蚓(赤子爱胜蚓和威廉腔环毛... 为解决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产能过剩及设施菜地生产力下降的问题,本研究拟建立"有机物料还田+蚯蚓"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并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通过2个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蚯蚓(赤子爱胜蚓和威廉腔环毛蚓)和有机物料种类及施用方式对菠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牛粪的施用方式对菠菜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影响,在施用腐熟牛粪条件下,接种赤子爱胜蚓和威廉腔环毛蚓分别提高菠菜产量32.78%~37.23%和18.70%~44.26%。而且,接种赤子爱胜蚓显著提高菠菜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同时降低了菠菜中Cu、Pb和Zn含量。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赤子爱胜蚓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有机物料种类有关,综合效果最佳的处理是施用腐熟牛粪+食用菌渣+赤子爱胜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威廉 有机物料 菠菜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两株毛筒腔菌属真菌逆转人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丽庄 钱一鑫 +4 位作者 康冀川 王鲁 卢永仲 范翠 何张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7-826,共10页
高水平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过量表达是肿瘤细胞耐药的内在原因,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素。寻求一种抑制MDR活性的抑制剂是提升抗肿瘤药物药效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低浓度持续诱导方法建立人... 高水平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过量表达是肿瘤细胞耐药的内在原因,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素。寻求一种抑制MDR活性的抑制剂是提升抗肿瘤药物药效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低浓度持续诱导方法建立人乳腺癌细胞(MCF-7)耐药细胞系,结果显示,阿霉素(ADM)、紫杉醇和顺铂对MCF-7耐药细胞系有交叉耐药性,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分别为5.11、3.55和1.79。菌株对肿瘤细胞的逆转活性筛选表明,红棕毛筒腔菌Tubeufia rubra PF02-2和河池毛筒腔菌T.hechiensis XSL05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为敏感性的活性,逆转倍数(reversion fold,RF)分别为3.79和1.07。结果表明,T.rubra和T.hechiensis具有开发为MDR逆转剂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性 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 菌属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Screening for celiac disease in Down's syndrome patients revealed cases of subtotal villous atrophy without typical for celiac disease HLA-DQ and tissue transglutaminase antibodies 被引量:1
13
作者 Oivi Uibo Kaupo Teesalu +6 位作者 Kaja Metsküla Tiia Reimand Riste Saat Tarvo Sillat Koit Reimand Tiina Talvik Raivo Uib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430-1434,共5页
A1M: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celiac disease (CD) as well as CD marker antibodies and susceptibility HLA-DQ haplotypes in 134 karyotyped Down's syndrome (DS) patients. METHODS: Immunoglobulin A (IgA) ... A1M: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celiac disease (CD) as well as CD marker antibodies and susceptibility HLA-DQ haplotypes in 134 karyotyped Down's syndrome (DS) patients. METHODS: Immunoglobulin A (IgA) and G (IgG) type anti-gliadin antibodies (AGA), IgA type anti-tissue transglutaminase (tTG) antibodies (anti-tTG) with antigen of guinea pig and human source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endomysium antibodies (EHA) by indirect immunofiuoresence test. HLA-DQA1*0501/DQB1*0201 (DQ2) was reveal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eliac disease was diagnosed by revised ESPGHAN criteria. RESULTS: 41% of DS patients had AGA, 6.0% IgA anti-tTG with guinea pig antigen, and 3.0 % [gA EMA (all positive for anti-tTG with human tTG). Subtotal villous atrophy was found in 5 out of 9 DS patients who had agreed to small bowel biopsy. One of them had DQA1*0S01/DQB1*0201 and anti-tTG and EMA i.e. typical for CD markers (this case also fulfilled the ESPGHAN diagnostic criteria), but other four lacked these markers. Three non-biopsied DS patients had also most probably CD because DQA1*0S01/DQB1*0201 and IgA anti-tTG (EMA) were detected. Thus, the prevalence of CD among our DS patients population is 3.0 % (95 % of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1-5.9 %). CONCLUSION: We confirm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CD among DS patients. In addition, we have revealed a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subtotal villous atrophy but without characteristic for CD immunological and genetic markers. Whether these cases represent CD (with atypical immunopathogenesis) or some other immune enteropathy,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wn's syndrome Subtotal villous atrophy Celiac disease SCREENING Autoantibodies Anti-gliadin antibodies HLA
下载PDF
燕麦紫斑病的病原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苏琴 文朝慧 +3 位作者 白滨 刘永刚 荆卓琼 张海英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27-1638,共12页
2013年8月在甘肃省通渭县的一块燕麦田中,叶片和小穗上出现大量紫色病斑,病株率达100%。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核腔菌属Pyrenophora(synonym:Drechslera)真菌。通过Koch’s法则明确了菌株ASA-13的致病性:在8-22℃下,接种植株产生紫色叶斑,... 2013年8月在甘肃省通渭县的一块燕麦田中,叶片和小穗上出现大量紫色病斑,病株率达100%。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核腔菌属Pyrenophora(synonym:Drechslera)真菌。通过Koch’s法则明确了菌株ASA-13的致病性:在8-22℃下,接种植株产生紫色叶斑,在20-25℃下,接种植株产生中心黑色、周围黄褐色至淡黄色叶斑,一些病斑几乎成为条斑。在20℃下,菌株ASA-13人工接种可侵染皮燕麦、裸燕麦、高粱、小麦、玉米和青稞离体叶片。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燕麦紫斑病病原为毛壳核腔菌Pyrenophora chaetomioides(syn.:D.avenae)。采用温度梯度法测定了试验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在PDA培养基上菌株ASA-13的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紫斑病 燕麦内脐蠕孢 壳核
原文传递
Studies on ciliotoxicity of nasal thermosensible gels of Chinese medicine Xingbi 被引量:3
15
作者 Ke-Dan Chu Jian Zheng +3 位作者 Huang Li Wei Xu Wei-Rong Xie Yu-Fa Xia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12年第1期76-80,共5页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nasal thermosensible gels containing Chinese medicine Xingbi on Bufo gargarizans maxillary mucosal cilia movement and the ciliotoxicity in rats nasal mucosa. The saline water was used as a bl...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nasal thermosensible gels containing Chinese medicine Xingbi on Bufo gargarizans maxillary mucosal cilia movement and the ciliotoxicity in rats nasal mucosa. The saline water was used as a blank control, and 1% hydrochloric acid of methamphetamine Massachusetts was used as the negative control. Compared with normal saline control, the relative percentage of the lasting time of ciliary movement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Xingbi was 94.1%. There was no remarkable pathological change in the tissue slice of nasal mucosa, and no stimulation on nasal mucous membrane was observed. So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nasal thermosensible gel of Chinese medicine Xingbi is of high safety. It has no damage to the mucosa of toads and rats and can be used for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al thermosensible gels of Chinese medicine Xingbi CILIOTOXICITY l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Toad pal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