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6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李雪 王梦涵 +1 位作者 张艳 张晶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肌力评分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73例GB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mNGF联合IVIG治疗)40例和对照组(IVIG治疗)33例。对比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肌力评分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73例GB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mNGF联合IVIG治疗)40例和对照组(IVIG治疗)3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肌力评分及肢体功能Hughes量表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水平高于对照组,IL-21、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肢体功能Hughe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NGF联合IVIG对慢性GBS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IVIG治疗,二者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明显改善患者肌力和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丙种球蛋白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炎性因子 肌力评分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与腕管综合征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及F波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建华 羊洁 +2 位作者 刘英 胡美云 邹艺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通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及健康对照组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及F波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无创鉴别ALS和CTS的电生理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19年1月至2... 目的通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及健康对照组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及F波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无创鉴别ALS和CTS的电生理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ALS患者(n=45)及CTS患者(n=53),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n=58)作为健康对照,对三组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及F波指标进行分析,并对ALS组临床资料(包括ALS的病程、起病部位、病情进展方式、近或远端起病方式等)与正中神经F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远端运动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波出波率(F-wave persistent,FP)、重复F波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repeated F waves,RFP)、巨大F波(giant F waves,GF)出现与不出现受试者比值、重复巨大F波(repeated giant F waves,RGF)出现与不出现受试者比值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TS组比较,ALS组正中神经DML〔(4.51±0.91)ms比(4.02±0.76)ms,P<0.05〕更短、CMAP波幅下降更明显〔(10.76±3.98)mV比(5.15±3.86)mV,P<0.05〕、SCV更快〔(42.54±12.07)m/s比(58.81±6.21)m/s,P<0.05〕、F波最短潜伏期与M波潜伏期差(difference between F-wave minimal latency and M-wave latency,Fmin-M)更长〔(20.05±3.44)ms比(22.05±2.47)ms,P<0.05〕、FP降低〔95.0(80.0,100.0)%比50.0(25.0,85.0)%,U=2046.50,P<0.05〕、RFP更高〔0(0,10.0)%比15.0(0,27.5)%,U=885.00,P<0.05〕、GF出现与不出现受试者比值〔3/50比14/31,χ^(2)=98.00,P<0.05〕及RGF出现与不出现受试者比值更高〔0/53比7/38,χ^(2)=98.00,P<0.05〕。ALS组FP与病程(r=-0.49,P=0.003)、病情进展方式(r=-0.43,P=0.020)及起病部位(r=-0.50,P=0.003)呈负相关,RFP与病情进展方式(r=-0.42,P=0.022)及起病部位(r=-0.45,P=0.008)呈负相关。结论正中神经感觉传导相对保留而CMAP波幅降低是ALS鉴别于CTS的重要电生理特点。出现正中神经RGF是ALS与CTS鉴别的重要指标;ALS在腕以远和腕以近均有运动传导障碍,不能将远端运动潜伏期延长作为鉴别ALS与CTS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 肌萎缩侧索硬化 管综合征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评估作用
3
作者 彭志芳 许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81-0184,共4页
分析白细胞介素6、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同时合并神经系统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集我院接纳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例中的86例参与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7月到2023年6月,按照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神经系统病变进行分组,即... 分析白细胞介素6、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同时合并神经系统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集我院接纳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例中的86例参与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7月到2023年6月,按照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神经系统病变进行分组,即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60例),针对两组患者自身抗体、生化指标、病理特征以及基础资料展开比较和分析。结果 较之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补体C4指标下降更为显著,而IL6、TGFβ1以及ESSDAI得分等指标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经过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IL6以及TGFβ1在并发神经系统病变中的预测价值较高,且两者进行联合检验可以提升整体预测效果,组间差异经过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生化指标高密度脂蛋白、间接胆红素显著更低,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却显著更高,组间差异经过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以及TGFβ1可以当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病变预测评估的关键生物标志物之一,可以给早期的治疗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病变
下载PDF
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
4
作者 柯淼 黄粹业 仇继任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两组均进行小切口... 目的:探讨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两组均进行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神经营养素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穴位注射序贯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腕关节综合征Levine评分及正中神经肌电图指标[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运动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严重程度、功能状态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SCV、SNAP均高于治疗前,DML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CV、SNAP高于对照组,D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CTS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促进神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 穴位注射序贯疗法 管综合征 关节综合征 Levine评分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腕管松解术治疗32例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新江 单海民 石宁宁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腕管综合征患者3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松解术,观察组术后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患...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腕管综合征患者3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松解术,观察组术后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患手创面愈合情况、术后血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比较手术前后Tinel征和Phalen征例数及患手两点辨别觉、握力、捏力值。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Tinel征和Phalen征阳性患者显著减少,辨别觉、握力值、捏力值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术后观察组SCV和SNAP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松解术可明显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其手部功能,尤其是对患者手部神经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松解术 管综合征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腕管综合征电生理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丽丽 孙太欣 +2 位作者 许岱昀 刘菁 李丹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5期450-451,共2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腕管综合征(CTS)的治疗作用。方法:CTS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甲钴胺治疗4周,治疗组(34例)给予甲钴胺联合鼠NGF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行电生理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腕管综合征(CTS)的治疗作用。方法:CTS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甲钴胺治疗4周,治疗组(34例)给予甲钴胺联合鼠NGF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行电生理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68.6%(P<0.05)。治疗后,指1及指3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明显短于治疗前(P<0.05),且短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指1、指3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及CMAP波幅也均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甲钴胺联合鼠NGF治疗腕管综合征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综合征 甲钴胺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腕管综合征手术患者的疗效评价
7
作者 蔡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175-175,共1页
目的探讨对腕管综合征手术患者使用神经生长因子的疗效评价.方法35 例Dellon分型Ⅱ型及Ⅲ型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采用腕管开放手术,术后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每日1次,持续1个月,观察正中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根据 Kelly评定标准评价:优 ... 目的探讨对腕管综合征手术患者使用神经生长因子的疗效评价.方法35 例Dellon分型Ⅱ型及Ⅲ型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采用腕管开放手术,术后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每日1次,持续1个月,观察正中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根据 Kelly评定标准评价:优 26 例,良7 例,可2 例,优良率 94%.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腕管综合征手术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且全身用药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正中神经主干联合返支松解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刘子文 刘文辉 +2 位作者 韩海 李良华 王清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6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主干松解联合返支探查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诊断为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35例42侧,采用改良传统切口行正中神经主干松解同时对正中神经返支进行探...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主干松解联合返支探查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诊断为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35例42侧,采用改良传统切口行正中神经主干松解同时对正中神经返支进行探查松解,对返支压迫及易形成卡压的因素彻底松解,术后定期随访。主要观察手术前后运动电位潜伏期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正中神经功能评分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8周肌电图运动电位潜伏期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3.96±1.03)ms、(44.84±3.00)m/s,优于术前的(8.47±1.61)ms、(32.98±2.0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正中神经评分的优良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中,正中神经返支大多存在压迫或较多易卡因素,行腕管综合征切开减压手术时,不应拘泥于手术切口大小,应予以彻底松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返支 松解术 正中神经双卡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节段特异的几何属性和弹性模量的改变
9
作者 彭琳晶 丁昂昂 +1 位作者 干耀恺 姚怡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44,共1页
目的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目前是最常见的手部功能障碍疾病,是由于正中神经穿过腕管时受到压迫损伤。腕管内压升高通常被认为是直接导致正中神经病变的生物力学因素之一,而重复性的手指运动引起的过度的正中神经周期... 目的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目前是最常见的手部功能障碍疾病,是由于正中神经穿过腕管时受到压迫损伤。腕管内压升高通常被认为是直接导致正中神经病变的生物力学因素之一,而重复性的手指运动引起的过度的正中神经周期性纵向拉伸也有可能是导致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对于CTS的发病机理以及力学载荷对正中神经损伤的机制仍未有明确的定论。本研究计划通过对比CTS病人与健康对照组,研究正中神经的三维几何特性以及神经的表观弹性模量在生理病理情况下的差异。方法招募CTS病人与健康受试者各30例,利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超声成像系统采集了正中神经的节段性形态学参数以及表观弹性模量。此外,利用散斑互相关算法计算指掌关节从0°~90°屈曲过程中,正中神经的局部纵向拉应变。结果CTS组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加,从近端向远端节段分别增加80%、68%、39%,且将正中神经拟合为椭圆时,不同节段的扁平率均大于3。在近端,CTS组正中神经的弹性模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轴向、径向)。在指掌关节屈曲过程中,CTS组的正中神经滑移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降低约65%,且在远端区域,正中神经承受的拉应变约为对照组的2.5倍。结论CTS正中神经的三维几何参数以及力学属性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在近端,正中神经存在水肿的情况,且在远端易发生由于正中神经过度纵向拉伸导致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损伤 健康受试者 表观弹性模量 近端 指掌 扁平率 掌关节
下载PDF
超声检查正中神经横截面积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何洲 王友华 《交通医学》 2024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与健康人腕管内和旋前方肌水平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评估超声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电生理检查确诊腕管综合征患者35例(CTS组),以18例健康志愿者为... 目的:通过比较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与健康人腕管内和旋前方肌水平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评估超声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电生理检查确诊腕管综合征患者35例(CTS组),以18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正中神经腕管内横截面积(carpal tunnel cross-sectional area,CSAC)及旋前方肌水平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proximal to the pronator quadrates muscle,CSAP),计算CSAC与CSAP的差值(△CSA)及比值(ratio of the cross-sectional areas,R-CSA)。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健康组正中神经CSAC与身高、体质量呈线性相关,CTS组正中神经CSAC与身高、体质量无线性相关。CTS组正中神经CSAC及CSAP显著大于健康组(P<0.01),CTS组△CSA、R-CSA显著大于健康组(P<0.01)。ROC曲线显示,正中神经CSAC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为0.978,临界值为12 mm^(2),敏感度为90.70%,特异度为100%;CSAP曲线下面积为0.695,临界值为8.9 mm^(2),敏感度为81.40%,特异度为60.87%;△CSA曲线下面积为1,临界值为1.69 mm^(2),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R-CSA曲线下面积为0.995,临界值为1.23,敏感度为97.67%,特异度为95.65%。结论:腕管综合征患者腕管内和旋前方肌水平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显著大于健康人。正中神经腕管内横截面积与旋前方肌水平横截面积的差值对腕管综合征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综合征 多普勒超声 正中神经 腕管内横截面积 旋前方肌水平横截面积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促神经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洪波 张炳谦 +4 位作者 方树友 滕军放 连亚军 许予明 张博爱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促周围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组98例,分为脱髓鞘治疗组(A)50例及脱髓鞘对照组(B)4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混合型组88例,分为混合型治疗组(C)45例,混合型对照组(D)43...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促周围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组98例,分为脱髓鞘治疗组(A)50例及脱髓鞘对照组(B)4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混合型组88例,分为混合型治疗组(C)45例,混合型对照组(D)4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单纯轴索病变组39例,分为轴索型治疗组(E)21例,轴索型对照组(F)18例。A,C,E组常规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1)·d^(-1),连用5 d等治疗并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B,D,F组仅常规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g·kg^(-1)·d^(-1),连用5 d等治疗,疗程结束后做神经功能评价及肌电图评价。结果:脱髓鞘组中A组的明显好转、痊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明显高于B组,P<0.05;混合型组中C组在明显好转、痊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与波幅恢复较D组明显提高,P<0.05;轴索型组中E,F组在临床明显好转及痊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波幅恢复E较F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周围神经髓鞘的再生和轴索的恢复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小鼠 神经生长因子 脱髓鞘疾病 轴索病变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桃 郭渠莲 +1 位作者 杨义玲 税利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60-1961,共2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分为常规组、mNGF组,常规治疗组43例采用IVIG静脉滴注及交替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和加兰他敏治疗,mNGF组4...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分为常规组、mNGF组,常规治疗组43例采用IVIG静脉滴注及交替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和加兰他敏治疗,mNGF组49例则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mNGF注射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在肌力评分改善、愈显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NGF联合IVIG可以显著提高儿童GBS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球蛋白类 静脉内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丽丽 丁显春 陈慧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 NGF)联合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70例GBS患儿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 NGF)联合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70例GBS患儿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仅采用IVIG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 NGF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力评分、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肢体功能Hughe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及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P<0.05);2组治疗后上、下肢肌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下肢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呼吸肌麻痹、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感觉障碍及四肢疼痛恢复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肢体功能Hughe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ughe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2及IL-1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12及IL-1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m NGF联合IVIG治疗儿童GBS的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儿机体血清相关细胞因子(IL-12、IL-1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球蛋白 Hughes评分 机制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1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洪波 方树友 +1 位作者 张炳谦 连亚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观察 治疗
下载PDF
针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运动能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颜华 张惠佳 +5 位作者 刘志雄 胡继红 周平秋 王益梅 郭春光 覃蓉 《中医药导报》 2010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和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运动能和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00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包括头针、体针、穴位注射)及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配合综合康... 目的:探讨针刺和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运动能和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00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包括头针、体针、穴位注射)及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进行Peabody运动评估与Gesell智力测试,以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治疗后发育商(DQ)及运动水平方面(GMQ)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的脑功能代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综合征 康复治疗 神经生长因子 针刺
下载PDF
小切口原位松解术对腕管综合征病人手术指征、神经传导速度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琰琨 解学关 +5 位作者 刘畅 丁明胜 王禹苏 李霞 胡浩 黄旭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原位松解术对腕管综合征(CTS)病人手术指证、神经传导速度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CTS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腕管松解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小切口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原位松解术对腕管综合征(CTS)病人手术指证、神经传导速度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CTS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腕管松解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小切口原位松解术治疗。收集CTS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指证、神经传导速度、上肢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S病人切口长度为(1.65±0.29)cm、开关切口时间为(4.85±1.02)分钟、住院时间为(3.24±0.62)天、术中出血量为(17.88±3.53)ml、术后1天VAS评分为(3.03±0.56)分,对照组分别为(4.02±0.81)cm、(10.06±2.28)分钟、(7.11±1.34)天、(24.37±5.27)ml和(4.04±0.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TS病人的拇指-腕感觉传导速度为(46.05±8.39)m/s、中指-腕感觉传导速度为(45.05±8.95)m/s、大鱼际肌-腕运动传导速度为(53.94±11.47)m/s、FIM自理能力评分为(34.38±7.22)分、FMA上肢评分为(34.23±7.25)分,对照组分别为(41.86±8.22)m/s、(40.88±8.28)m/s、(49.05±10.01)m/s、(27.81±6.01)分、(41.05±9.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原位松解术治疗CTS病人可改善病人手术指证、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原位松解术 传统腕管松解术 管综合征 神经传导速度 上肢功能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畅 杨雅骊 郑荣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66-569,576,共5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例)予以常规抗病毒激素等支持对症处理,观察组(1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鼠神经...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例)予以常规抗病毒激素等支持对症处理,观察组(1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起效时间、平均疗程,测定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在面神经功能分级、起效时间、平均疗程以及面神经传导速度上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疗效好,临床上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RAMSAY-HUNT综合征 神经麻痹
下载PDF
21三体综合征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β类淀粉多肽水平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齐宏顺 吕涌涛 +3 位作者 陈兴旺 郇瑛 王欣 刘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21三体综合征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β类淀粉多肽(Aβ)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1三体综合征患儿37例纳入病例组,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的Aβ42、Aβ40和NGF。结果病例组血清A... 目的观察21三体综合征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β类淀粉多肽(Aβ)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1三体综合征患儿37例纳入病例组,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的Aβ42、Aβ40和NGF。结果病例组血清Aβ42、Aβ40、NGF水平分别为(45.46±4.25)、(36.67±3.02)、(20.43±3.28)ng/L,对照组分别为(12.05±5.77)、(17.94±4.51)、(71.72±6.58)ng/L,病例组血清Aβ42、Aβ40水平高于对照组,NGF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21三体综合征患儿血清NGF水平降低,Aβ42、Aβ40水平升高;NGF和Aβ水平异常可能与患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三体综合征 神经生长因子 β类淀粉蛋白 β类淀粉多肽
下载PDF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玉珍 焦丽华 +2 位作者 康国 李树华 张双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5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小儿神经内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RESLES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小儿神经内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RESLES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儿均予小剂量甲泼尼龙,观察组患儿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观察组患儿癫痫发作消失、恶心呕吐消失、腹泻腹痛消失、发热消退、胼胝体压部病灶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β-肌动蛋白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和韦氏智力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64%比9.09%,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RESLES的疗效较好,可促进症状消退,改善神经行为,降低患儿的神经元损伤标志物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神经生长因子 甲泼尼龙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激素治疗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IL-12、IL-18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刚 刘力婕 郝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1227-1228,共2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激素治疗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激素治疗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甲泼尼松龙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2、IL-18的蛋白表达情况和淋巴白皮细胞IL-12、IL-18受体的mRNA表达情况,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二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L-12和IL-18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而且二者蛋白表达和受体mRNA的蛋白表达都具有正相关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χ2=3.645,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5,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可以有效抑制IL-12和IL-18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促炎症因子,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神经生长因子 激素 白细胞介素 12-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