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程、长时间持续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伴脑积水的疗效
1
作者 张圣坤 唐忠 +4 位作者 陈启富 张铭芙 陈思 董白晶 初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长程、长时间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伴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应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43例脑室出血伴脑积水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传统组),17例采用长程、长时间脑... 目的探讨长程、长时间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伴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应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43例脑室出血伴脑积水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传统组),17例采用长程、长时间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长程长时间组)。结果传统组引流管放置时间7~12 d,平均(9.76±1.14)d;长程长时间组引流管放置时间13~43 d,平均(16.17±5.29)d。长程长时间组住院时间[(18.70±6.99)d]较传统组[(15.53±3.16)d]有所增加,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01)。长程长时间组二次脑室置管率(0%)、脑脊液漏发生率(0%)、颅内感染发生率(0%)较传统组(分别为30.77%、30.77%、26.92%)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长程长时间组预后良好率(100.00%;mRS评分0~2分)与传统组(96.15%)无统计学差异(P=0.605)。结论长程、长时间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伴脑积水,虽然延长脑室引流管留置的时间,但是没有明显增加住院时间,而且明显降低二次脑室置管率、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积水 室外引流 疗效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比较——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肖现 孙嘉怡 +5 位作者 袁其俊 许芳 卢昆 梁海辉 陈志鹏 王松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式清除血肿50例(内镜组)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44例(引流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血肿...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式清除血肿50例(内镜组)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44例(引流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术后脑积水、继发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内镜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大于60%患者比例和ADL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引流组〔血肿清除率大于60%患者比例:88.0%(44/50)比47.7%(21/44),χ^(2)=17.794,P<0.001;ADL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占比:94.0%(47/50)比77.3%(33/44),χ^(2)=5.459,P=0.01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引流组〔8.0%(4/50)比34.1%(15/44),χ^(2)=9.879,P=0.002〕。结论与脑室外引流术相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可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达到较高血肿清除率,同时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引流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高血压脑室内出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脑脊液NF⁃κB、PCT、IL⁃1β预测价值
3
作者 沈合春 卢科 +6 位作者 朱晟 黄建荣 罗凯 薛建荣 陆南锟 李耀林 符黄德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8期1564-1567,1572,共5页
目的探究脑室外引流(EVD)术后患者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脑脊液NF⁃κB、PCT、IL⁃1β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EVD术后患者227例,根据术后颅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30)例与非感染组(n=197)... 目的探究脑室外引流(EVD)术后患者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脑脊液NF⁃κB、PCT、IL⁃1β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EVD术后患者227例,根据术后颅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30)例与非感染组(n=197)。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EVD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脑脊液核因子⁃κB(NF⁃κB)、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β对EVD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时间、是否出现休克、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脑室外引流时长、脑脊液NF⁃κB、PCT以及IL⁃1β水平上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4.589,8.841,18.604,4.601,4.421,6.314,4.74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脑室外引流时长>7 d以及脑脊液NF⁃κB、PCT、IL⁃1β表达水平升高均为EVD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98,2.197,2.179,1.893,1.978,P<0.05)。脑脊液NF⁃κB、PCT、IL⁃1β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ROC面积分别为0.718、0.753、0.726以及0.870(P<0.05)。结论脑脊液NF⁃κB、PCT、IL⁃1β表达水平的紊乱均为EVD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且三者联合检测对EVD术后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引流 颅内感染 降钙素原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脑室出血后脑室外引流术联合保守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林大晖 邱乃锡 黄焕容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后脑室外引流术联合保守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5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49例接受保守治疗联...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后脑室外引流术联合保守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5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49例接受保守治疗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的炎症因子水平、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意识状态、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7 d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不会增加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脑室出血患者神经组织的损伤,利于患者意识恢复,减少认知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室外引流 保守治疗 认知功能
下载PDF
CT引导下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徐宣乐 杨大伟 +4 位作者 赵珂 苏海东 赵虎威 赵悦 王西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CT引导下血肿穿刺。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CRP、Cor、NE、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效果满意,可减轻创伤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血肿穿刺 侧脑室外引流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 创伤反应
下载PDF
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观察
6
作者 董辉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99-0202,共4页
探讨脑室内出血患者采取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12—2023.11期间收治的脑室内出血患者,对其采取侧脑室外引流术,护理阶段按照入院顺序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参照组)、引流管临床护理(观察组),每组脑... 探讨脑室内出血患者采取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12—2023.11期间收治的脑室内出血患者,对其采取侧脑室外引流术,护理阶段按照入院顺序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参照组)、引流管临床护理(观察组),每组脑室内出血患者为3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肺部感染、颅内感染、消化道出血)、生活质量、护理有效率、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焦虑、抑郁)。结果 观察组脑室内出血患者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例数仅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参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有效率、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脑室内出血患者在侧脑室外引流术后采取引流管临床护理相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为突出,该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外引流 脑室内出血 临床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间断引流/快速拔管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永志 王刚 俞学斌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29-631,638,共4页
目的 观察间断引流/快速拔管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实施脑室外引流术的178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绍兴市人民医院147例,绍兴市立医院31例。采用间断引流/快速拔管方案86例... 目的 观察间断引流/快速拔管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实施脑室外引流术的178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绍兴市人民医院147例,绍兴市立医院31例。采用间断引流/快速拔管方案86例,为观察组;采用持续引流/渐进拔管方案92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24 h脑脊液引流量、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90 d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定义为预后不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7 d血肿清除率均明显较高,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脑积水、颅内感染发生率以及随访90 d预后不良发生率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24 h脑脊液引流量及术后1 d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中应用间断引流/快速拔管方案,能有效引流血性脑脊液,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及预后不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引流 快速拔管 脑室内出血 室外引流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颅内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雪 陈图南 +5 位作者 陈志 张超 张学应 魏利 刘苗 鲜继淑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法,选取2010-2018年在本院神经外科行脑室外引流(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EVD)手术治疗的患者757例(建模组),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法,选取2010-2018年在本院神经外科行脑室外引流(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EVD)手术治疗的患者757例(建模组),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颅内感染组(n=79)和非颅内感染组(n=678),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利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另选择2019-2020年本院148例EVD患者作为验证组,其中术后颅内感染组8例,非颅内感染组140例;利用ROC曲线下面积和Hosmer-Lemeshow检验来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低蛋白血症、合并腰池引流、脑室外引流时间>7 d、合并肺部感染、合并气管切开、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手术切口感染、合并菌血症/脓毒血症是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术后发生颅内感染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P<0.01),验证组术后发生颅内感染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P<0.01)。建模组和验证组Hosmer-Lemeshow检验的P值分别为0.450和0.877。结论脑室外引流术后导致颅内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有8项,构建的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引流 颅内感染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在脑室出血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潘金龙 童民峰 +2 位作者 徐玮 常学军 楼洁坡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2期331-333,共3页
目的研究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在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划分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组(联... 目的研究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在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划分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组(联合组)31例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组(对照组)31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术后联合组脑脊液转清时间(5.71±0.73)d、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3.57±0.45)d和住院时间(15.81±2.42)d均较对照组[(8.45±1.32)d、(5.21±0.63)d和(18.67±2.61)d]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术后7天联合组血清清除29例,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联合组术后发生脑积水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恢复良好13例,轻度残疾14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2例,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积水 侧脑室外引流 腰大池引流
下载PDF
围术期身心协同护理在长皮下隧道脑室外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静 韦云锐 彭相妃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身心协同护理在长皮下隧道脑室外引流术(LTE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行LTEVD的患者实施围术期身心协同护理。记录住院期间患者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置管时间,出院前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的转归。... 目的探讨围术期身心协同护理在长皮下隧道脑室外引流术(LTE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行LTEVD的患者实施围术期身心协同护理。记录住院期间患者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置管时间,出院前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的转归。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36例患者中,共2例在LTEVD后发生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引流管置管时间为15~183(56.5±3.9)d。与出院后1个月比较,GOSⅡ级和Ⅲ级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SAS、SDS、FoP-Q-SF评分均降低,健康调查简表的躯体健康维度评分升高(均P<0.05)。结论对LTEVD患者实施围术期身心协同护理,有助于降低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实现长时间置管,并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皮下隧道脑室外引流 身心协同护理 围术期 并发症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室外引流装置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李文慧 花君 +2 位作者 王育华 吴俊 袁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194-19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室外引流(EVD)装置相关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EVD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室外引流(EVD)装置相关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EVD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携管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携管时间(5.23±1.02)d、住院时间(10.07±2.15)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GCQ中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中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预防EVD患者相关感染,有效缩短患者携带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引流 集束化护理 相关感染 舒适度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室外引流管相关感染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静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5-57,76,共4页
脑室外引流术(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EVD)是神经科处理急性脑积水、脑室内积血常用的外科手术,在EVD置管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逆行性颅内感染,一旦发生则加重患者病情,增加病死率。由于EVD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在护理工作... 脑室外引流术(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EVD)是神经科处理急性脑积水、脑室内积血常用的外科手术,在EVD置管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逆行性颅内感染,一旦发生则加重患者病情,增加病死率。由于EVD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在护理工作中,必须采取多个联合的护理措施对各危险因素实施管控,才能有效地控制EVD置管期间的感染。集束化护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是将一系列基于证据的、相互关联的干预措施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护理方案,常包括3~6项简单明确且操作性强的循证实践措施(即集束包),这些措施能被临床实践接受,且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护理效果[1]。集束化护理的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治疗及护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集束化护理在国内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颅脑各种管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已有较多的探索和报道[3-7]。本文就近年来国内采用集束化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管相关感染的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引流 引流 预防感染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
13
作者 周立田 戴晓婷 徐佳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64-67,共4页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所选择的69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4)与对照组(n=35)。治疗组实施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所选择的69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4)与对照组(n=35)。治疗组实施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对两组的HUNTHESS评分、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对比分析,发现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通过分析各等级的HUNTHESS评分,发现治疗组都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整体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价值(P<0.05)。结论 在颅内压监测下,采取脑室外引流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实现对脑组织情况的改善,确保手术进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室外引流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亚兵 陈振波 +6 位作者 李晓辉 张金玲 陶山伟 张智勇 崔建飞 姚佳丽 姚庆和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侧脑室外引流术(EVD)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前瞻性连续收集需要行EVD的50例(脑出血23例,脑积水27例)为观察组,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行传统EVD治疗的50例(脑出血26例,脑积水24例)为...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侧脑室外引流术(EVD)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前瞻性连续收集需要行EVD的50例(脑出血23例,脑积水27例)为观察组,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行传统EVD治疗的50例(脑出血26例,脑积水2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将头颅CT、MRI的DICOM数据导入3DSlicer软件制定手术计划,然后将各模型文件利用浏览器导入头戴式混合现实全息影像设备,根据手术路径的全息投影引导操作。对照组术前根据CT影像制定手术计划,术中依据体表标志进行盲穿。结果观察组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引流管尖端与目标靶点的距离[(4.43±1.37)mm]较对照组[(10.41±3.42)mm]明显缩小(P<0.001)。观察组穿刺精确性Kakarl分级1级47例(94.00%),2级3例(6.00%);对照组Ka-karl分级1级39例(78.00%),2级9例(18.00%),3级2例(4.00%);观察组穿刺精确性Kakarl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48)。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8.00%)与对照组(88.00%)无统计学差异(P=0.117)。结论混合现实技术可用于引导EVD,可以提高置管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 混合现实技术 可行性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液化血肿及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张素文 刘洪泉 +2 位作者 韩彦平 杨文明 贺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138-142,共5页
探究与分析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液化血肿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破入脑室的患者共32例,对这些患者均... 探究与分析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液化血肿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破入脑室的患者共32例,对这些患者均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液化血肿治疗,观察其脑内血肿清除率及术后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液化血肿治疗后入组患者的脑内血肿清除率为87.5%,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发现,术后GOS评分为平均在(4.0±0.7)分,ADL评分平均在(82.8±13.5)分明显高于术前的评分。结论 针对临床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液化血肿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外引流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尿激酶溶解液化血肿治
下载PDF
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2
16
作者 董津平 昂梅鲜 +1 位作者 李岚 朱凤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 了解单、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疗效差异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采用单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方法治疗的 3 6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疗效和护理特点 ,并将术后各时段血肿消失的例数、病后 3个月生活能力 (ADL)恢复等指... 目的 了解单、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疗效差异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采用单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方法治疗的 3 6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疗效和护理特点 ,并将术后各时段血肿消失的例数、病后 3个月生活能力 (ADL)恢复等指标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间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疗效明显优于单侧脑室外引流术。双侧脑室引流术后护理重点是注重更换体位时根据引流的速度调整高度 ,保证引流通畅 ,缩短引流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引流 自发性脑室出血 疗效观察 护理 颅内血肿 脑积水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在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后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凌海平 张鑫 +5 位作者 张庆荣 吴琪 文立利 陈姝娟 邓金龙 王汉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文中通过探讨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后脑室外引流(EVD)的安全性,为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 目的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文中通过探讨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后脑室外引流(EVD)的安全性,为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所有血管内治疗后行EVD的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置入支架分为支架辅助组(n=14)和单纯栓塞组(n=13),比较2组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支架辅助组与单纯栓塞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出院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室外引流距介入手术结束时间、术前合并脑室积血及脑积水以及EVD后合并穿刺道出血率、引流管留置时间、围手术期合并其他部位出血以及不良预后发生率在支架辅助组和单纯栓塞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后行EVD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支架辅助 室外引流
下载PDF
神经导航下内镜手术与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比较 被引量:14
18
作者 阮航 段发亮 +2 位作者 罗明 何主强 陈晓斌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299-300,共2页
目的比较神经导航下内镜手术与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IV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69例IVH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神经导航下内镜手术(内镜组),38例行脑室外引流术(引流组)。结果根据自发性IVH分... 目的比较神经导航下内镜手术与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IV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69例IVH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神经导航下内镜手术(内镜组),38例行脑室外引流术(引流组)。结果根据自发性IVH分级方法:内镜组Ⅰ级1例,Ⅱ级15例,Ⅲ级13例,Ⅳ级2例;引流组Ⅰ级2例,Ⅱ级19例,Ⅲ级15例,Ⅳ级2例。低级别组(IVH分级Ⅰ~Ⅱ级)中,内镜组和引流组血肿清除率、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组(IVH分级Ⅲ~Ⅳ级)中,内镜组血肿清除率、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引流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IVH。对高级别IVH,内镜手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手术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室外引流
下载PDF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穿置换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 被引量:6
19
作者 方丹东 郑鲁 +4 位作者 楚燕飞 姚智强 刘华 常书锋 李雅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14-215,共2页
自发性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的高危重症,起病急,并发症多,预后差。回顾总结我科2003年5月~2008年5月收治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55例,26例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和尿激酶灌注治疗,2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连续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取得较好... 自发性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的高危重症,起病急,并发症多,预后差。回顾总结我科2003年5月~2008年5月收治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55例,26例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和尿激酶灌注治疗,2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连续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 双侧脑室外引流 置换治疗 自发性脑室出血 腰穿 连续腰椎穿刺 脑脊液置换 出血患者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徐茂法 张立新 +8 位作者 杨子健 王树新 宋清安 许旭亮 王智恒 顾燕忠 兰吴春 钱玲华 董晓巧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664-666,670,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对脑室内出血(IV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IVH患者,比较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组(简称颅内压监测组)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组(简称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再出...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对脑室内出血(IV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IVH患者,比较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组(简称颅内压监测组)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组(简称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甘露醇使用量、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颅内感染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颅内压监测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甘露醇使用量、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 or 0.01);术后3个月颅内压监测组患者GOS分值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IVH,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室外引流 脑室内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