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颊脂垫瓣修复颌面部术后组织缺损及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9
1
作者 程继光 王元银 +2 位作者 王银龙 何家才 范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3-575,共3页
目的通过对颊脂垫的解剖观察,探讨颊脂垫瓣在口腔邻近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带蒂颊脂垫瓣游离后疝入邻近缺损进行组织修复。结果所有转移颊脂垫瓣全部成活,3月后全部黏膜化。结论颊脂垫瓣作为一种可牺牲的组织瓣,其血运丰富、损... 目的通过对颊脂垫的解剖观察,探讨颊脂垫瓣在口腔邻近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带蒂颊脂垫瓣游离后疝入邻近缺损进行组织修复。结果所有转移颊脂垫瓣全部成活,3月后全部黏膜化。结论颊脂垫瓣作为一种可牺牲的组织瓣,其血运丰富、损伤小、操作方法简单、制备容易,在修复其邻近组织缺损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上颌面部损伤/外科学 科皮瓣 /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载PDF
中耳手术避免面神经损伤的相关解剖学数据测量 被引量:9
2
作者 徐金操 郭梦和 +1 位作者 张宏征 李永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5-127,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中耳手术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为中耳手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实验于2005-05/07在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实验室进行。对10个尸头20侧颞骨标本进行解剖,耳乳突解剖模仿闭式乳突根治术、面神经减压术和鼓室成型术、经典... 目的:通过对中耳手术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为中耳手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实验于2005-05/07在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实验室进行。对10个尸头20侧颞骨标本进行解剖,耳乳突解剖模仿闭式乳突根治术、面神经减压术和鼓室成型术、经典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步骤进行。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中耳手术的相关解剖数据。结果:水平半规管与面神经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587±0.206)mm,后半规管与面神经垂直段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514±0.386)mm,水平半规管与砧骨短脚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422±0.251)mm,面神经垂直段与鼓沟在圆窗平面的距离为(3.622±0.369)mm,面神经垂直段与鼓沟在锥隆起平面的距离为(3.562±0.217)mm,面神经垂直段与圆窗龛的距离为(4.830±1.152)mm,面神经与鼓索神经在圆窗平面的距离为(2.480±0.274)mm,面神经水平段与镫骨底板的最短距离为(2.248±0.204)mm。结论:相关测量数据为中耳手术中避免损伤面神经等重要结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解剖学 组织学 中耳手术 面神经损伤
下载PDF
内镜眶上锁孔与经鼻蝶联合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尹卫 刘海生 +2 位作者 杨占泉 赵丛海 李东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研究眶上锁孔入路及经鼻 蝶窦入路的内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 ,探讨二者联合应用于治疗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 ,为颅底外科手术提供相关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测量 10 0例成人颅骨标本额骨颧突距同侧和对侧前后... 目的 研究眶上锁孔入路及经鼻 蝶窦入路的内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 ,探讨二者联合应用于治疗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 ,为颅底外科手术提供相关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测量 10 0例成人颅骨标本额骨颧突距同侧和对侧前后床突的距离和角度 ;通过 2 5例成人尸头 ,模拟内镜眶上“锁孔”入路和经鼻 蝶窦入路 ,观察所能达到的解剖部位 ,并测量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 眶上锁孔入路可以从前方和上方达到鞍区及斜坡上段 ,清晰地显露垂体、垂体柄、视交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结构 ;经鼻 蝶窦入路可从下方显露垂体及鞍膈等鞍区结构。结论 内镜眶上锁孔与经鼻 蝶窦联合入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鞍 解剖学 组织学 锁孔入路 微创科学
下载PDF
胃癌根治手术保留自主神经的解剖学基础及术式选择 被引量:5
4
作者 韩方海 高宏凯 +1 位作者 张肇达 伍晓汀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介绍胃部周围自主神经的解剖基础和在胃癌根治手术中保留自主神经的术式选择 ,复习文献分析腹腔及胃部自主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自主神经分布与动脉走行的关系 ;自主神经分布与淋巴结清扫的关系 ;介绍保留迷走神经的手术术式和手术操作要... 介绍胃部周围自主神经的解剖基础和在胃癌根治手术中保留自主神经的术式选择 ,复习文献分析腹腔及胃部自主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自主神经分布与动脉走行的关系 ;自主神经分布与淋巴结清扫的关系 ;介绍保留迷走神经的手术术式和手术操作要点。根据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不同可以实施迷走神经肝支、迷走神经腹腔支或肝固有动脉及肝总动脉周围神经节或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神经节、腹主动脉周围神经丛、腰交感神经干以及迷走神经切断再建术。胃癌根治手术中根据病期早晚、淋巴结清扫范围实施不同的保留自主神经手术 ,不仅不会影响癌的根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胃切除术 自主神经/解剖学和组织学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岩骨后壁的显微外科解剖对听神经瘤手术中骨迷路保护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建荣 戴秀明 +3 位作者 刘雪松 徐生义 王树超 卢亦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观察岩骨后壁表面标志与骨迷路的空间位置关系,为外科手术听力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0例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磨除岩骨后壁,充分暴露骨迷路,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结果乙状窦前缘与岩嵴相交点前1.24cm、岩嵴下0.3... 目的观察岩骨后壁表面标志与骨迷路的空间位置关系,为外科手术听力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0例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磨除岩骨后壁,充分暴露骨迷路,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结果乙状窦前缘与岩嵴相交点前1.24cm、岩嵴下0.34cm,岩骨后壁0.2 cm以内磨除骨质,可不破坏骨迷路结构。结论掌握岩骨后壁表面标志与岩骨内部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是术中定位岩骨内部结构、充分磨除岩骨、扩大手术视野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骨 解剖学 组织学 听神经瘤 科学 显微科手术 听力保护 骨迷
下载PDF
鼻中隔及下鼻道黏骨膜瓣修复前颅底缺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贡振扬 王延生 朱春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利用鼻中隔和下鼻道黏骨膜瓣对前颅底部分骨质缺损和脑脊液鼻漏进行修补的研究。方法在 2 0具尸头上测量鼻中隔和下鼻道黏骨膜相关径线的数值和面积。结果 鼻中隔黏骨膜瓣面积为 17.0 6cm2 ,下鼻道黏骨膜瓣面积为 6 .16cm2 ,鼻... 目的 利用鼻中隔和下鼻道黏骨膜瓣对前颅底部分骨质缺损和脑脊液鼻漏进行修补的研究。方法在 2 0具尸头上测量鼻中隔和下鼻道黏骨膜相关径线的数值和面积。结果 鼻中隔黏骨膜瓣面积为 17.0 6cm2 ,下鼻道黏骨膜瓣面积为 6 .16cm2 ,鼻中隔和下鼻道黏骨膜瓣面积为 2 3.2 2cm2 ,即可覆盖前颅底约 5cm× 4 .5cm以下的骨质缺损。结论 在鼻腔、鼻窦肿瘤侵蚀到前颅底的手术病例中 ,对于骨质缺损较大和 /或形成脑脊液鼻漏时 ,可据此数据转移适当的鼻中隔黏骨膜瓣同步修补前颅底骨质缺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解剖学和组织学 鼻中隔/解剖学和组织学 脑脊液鼻漏/外科学 黏骨膜瓣 修补术
下载PDF
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晓平 纪荣明 +4 位作者 熊剑 岳志建 胡小吾 姜秀峰 王来兴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 探讨枕下远外侧入路的相关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 2 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测量。应用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和前外侧肿瘤 10例。结果 枕骨髁为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 ,枕下三角为显露椎动脉的重要标志 ... 目的 探讨枕下远外侧入路的相关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 2 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测量。应用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和前外侧肿瘤 10例。结果 枕骨髁为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 ,枕下三角为显露椎动脉的重要标志 ,枕下三角由三条肌肉形成 ,即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枕下三角内有椎动脉及肌支 ,椎静脉丛和颈 1神经。测量寰椎横突孔外缘至椎动脉入颅处距离 ,左侧 (16 .87± 2 .0 8)mm、右侧 (16 .79± 1.90 )mm。枕大孔区肿瘤 10例手术中 ,肿瘤全切 6例 ,次全切 3例 ,大部分切除 1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应了解枕大孔区的相关解剖参数和局部解剖结构 ,该入路优点能增加术野空间 ,最大程度上显露肿瘤组织 ,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牵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大孔区/解剖学和组织学 侧入路 脑肿瘤/外科学 显微 手术
下载PDF
视交叉池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守森 章翔 +3 位作者 张发惠 王如密 郑和平 张锡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0-82,I001,共4页
目的 研究视交叉池的结构特征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个头颅标本视交叉池的显微解剖。结果 视交叉池的上壁主要是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间的蛛网膜,下壁为覆盖鞍膈和鞍结节的蛛网膜,池前缘上、下壁锐角交融。池内常... 目的 研究视交叉池的结构特征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个头颅标本视交叉池的显微解剖。结果 视交叉池的上壁主要是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间的蛛网膜,下壁为覆盖鞍膈和鞍结节的蛛网膜,池前缘上、下壁锐角交融。池内常有大量密集的纤维小梁,纵横交锗,构成纤维网复合体,可形成多种网样结构,仅50%的视交叉池与颈动脉池间存在“隔膜”。结论 视交叉池并不包绕视交叉,以致密而复杂的纤维网复合体为特征,手术中不可强行撕拉,宜在妥善保留小血管的同时小心剪开。垂体柄与视交叉的交接处常有纤维网与小动脉缠结,术中要小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解剖学 组织学 纤维小梁 显微科学
下载PDF
颅颈交界区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庆 袁贤瑞 +2 位作者 潘亚文 姜维喜 罗端午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 研究颅颈交界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评价寰椎横突 (TPA)在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中的定位意义。方法 成人头颈标本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红色乳胶灌注颈总动脉和椎动脉。手术显微镜下 (× 3~× 2 0 )逐层显露颅颈交界区结... 目的 研究颅颈交界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评价寰椎横突 (TPA)在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中的定位意义。方法 成人头颈标本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红色乳胶灌注颈总动脉和椎动脉。手术显微镜下 (× 3~× 2 0 )逐层显露颅颈交界区结构 ,明确不同解剖结构与TPA的位置关系。结果 颅颈交界区所有重要的解剖结构均可以TPA为参照标志予以明确。二腹肌后腹位于其浅层。TPA的后方为枕下三角 ,枕下三角内有椎动脉、椎静脉丛和C1神经通过。头侧直肌起始于TPA的上表面 ,止于枕骨颈静脉突的下表面 ,可作为确定颅外颈静脉孔、茎乳孔的解剖标志。茎突位于TPA的前方 ,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穿行于茎突与TPA之间 ,颈内动脉位于颈内静脉的前内侧。结论 TPA是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的重要外科解剖标志 ,利用这一标志有助于明确此区域重要的解剖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横突 解剖学 组织学 颅颈肿瘤 科学 显微科手术
下载PDF
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致飞 万经海 +5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汪宇扬 张圣邦 吴德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5例临床垂体腺瘤患者头颅CT导航数据导航下进行该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测量。结果鼻小柱基点及基线与各解剖结构的平均距离和夹角分别为:筛前动脉58mm±4.0mm,52.0°±5.5°;筛后动脉65.8mm±3.5mm,41.5°±3.5°;筛板中部53.4mm±3.6mm,50.0°±4.5°;蝶筛交界处68.2mm±5.5mm,38.5°±3.5°;视神经管颅口76.4mm±3.3mm,33.5°±5.5;两侧眶内侧壁之间距离22.4mm±4.5mm;两侧视神经管颅口之间的距离17.3mm±2.4mm;额窦口与鞍结节之间的距离40.3mm±3.6mm。结论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可以完全在内窥镜下比较容易到达前颅底区域,能够很好地暴露两侧眶内侧壁之间前达额窦口和后达蝶鞍的前颅底区域,能够充分显露和切除前颅底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解剖学和组织学 颅底肿瘤/外科学 自由词鼻内窥镜
下载PDF
部分迷路切除行小脑桥脑角区手术的临床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杭军 廖建春 +3 位作者 丁学华 孙爱华 王海青 林顺涨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为临床上保留半规管功能和听力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40侧国人成人尸头上模拟单纯后半规管切除及后、上半规管切除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 ,对暴露的范围进行解剖测量 ,比较相关数据。结果 岩上窦下... 目的 为临床上保留半规管功能和听力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40侧国人成人尸头上模拟单纯后半规管切除及后、上半规管切除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 ,对暴露的范围进行解剖测量 ,比较相关数据。结果 岩上窦下缘至颈静脉球顶的垂直线距离为 (15.0 2± 3 .69)mm (7.80~ 2 1.3 0 ) ,乙状窦内侧至内淋巴管起始处的水平距离为 (10 .62± 2 .0 9)mm (6.2 0~ 16.80 ) ,颞骨岩部后硬脑膜至外半规管后壶腹后缘的水平距离为 (6.2 1± 1.78)mm (3 .80~ 10 .10 ) ,至后半规管中点后缘水平距离为 (4.0 7± 1.2 6)mm (2 .10~6.60 )。乙状窦内侧至内听道口后缘中点水平距离为 (19.89± 3 .10 )mm (14 .70~ 2 4.60 ) ,岩骨后硬脑膜至上半规管前壶腹后缘间水平距离为 (12 .60± 2 .73 )mm (8.2 0~ 19.10 )。结论 颞骨径路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同时保留听力和平衡功能是可能的 ,相对而言 ,后上半规管切除比单纯后半规管切除所得的术野大 ,暴露好且操作相对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路 科学 小脑桥脑角 解剖学 组织学 半规管
下载PDF
直视下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观察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瑞 童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为直视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及其优点。方法选用6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4具经乳胶灌注。在解剖显微镜下对T11,12及L1-5脊柱后部结构进行解剖观察,观测肌肉血供、神经支... 目的为直视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及其优点。方法选用6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4具经乳胶灌注。在解剖显微镜下对T11,12及L1-5脊柱后部结构进行解剖观察,观测肌肉血供、神经支配及关节突、横突间的脊神经后支的走向及分布规律。结果胸腰段脊神经后支于椎间孔外由脊神经发出内侧支,跨过横突根部,绕过小关节突外缘,到乳突与副突间的骨纤维管,呈树状分布,支配同一平面骶棘肌内侧束、小关节、棘突、棘间韧带。外侧支沿横突上缘自骶棘肌深面向下、外、背侧行走,支配骶棘肌的中间份和外侧份。节段动脉静脉的后支在椎间孔的上方绕向后下方,走行于脊神经的下方和下位椎体上关节突的外方,分为内外2支,分布于腰部深层肌肉。选择8例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直视下小切口常规器械植入椎弓根螺钉系统,术中出血少,损伤小。结论在观察椎弓根进针点解剖基础上,采用C臂X线机定位下,直视下小切口植入椎弓根螺钉,术中避免了损伤支配骶棘肌的脊神经后支和节段动静脉和脊柱后方的结构,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易于操作与推广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解剖学和组织学 科手术 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 脊柱/外科学
下载PDF
鼻颅联合入路治疗鞍区疾病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13
作者 刘德华 刘海生 +4 位作者 杜超 赵丛海 高强 郭新 刘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3-655,共3页
目的 :研究眶上锁孔入路及经鼻 -蝶窦入路的内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 ,探讨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 ,为颅底外科手术提供相关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利用 2 5具成人尸头 ,模拟内镜眶上锁孔入路 ,观察所能... 目的 :研究眶上锁孔入路及经鼻 -蝶窦入路的内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 ,探讨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 ,为颅底外科手术提供相关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利用 2 5具成人尸头 ,模拟内镜眶上锁孔入路 ,观察所能达到的解剖部位 ,并测量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 :眶上锁孔入路可以从前方和上方达到鞍区及斜坡上段 ,清晰显露垂体、垂体柄、视交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结构 ;经鼻 -蝶窦入路可从下方显露垂体及鞍隔等鞍区结构。结论 :内镜眶上锁孔与经鼻 -蝶窦联合入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鞍 解剖学 组织学 锁孔入路 微创科学
下载PDF
颞侧角膜缘切口的选择及其解剖学基础
14
作者 李波 吕衡发 +1 位作者 宋昭 周炳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0,107,共3页
目的 :探讨颞侧角膜缘的应用解剖特点 ,为颞侧角膜缘切口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成人尸体眼球 10只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缘的层次结构特点 ,并测量角膜缘的宽和厚以及前房角主要结构间的距离。另外选取 4 0例青光眼术后眼压... 目的 :探讨颞侧角膜缘的应用解剖特点 ,为颞侧角膜缘切口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成人尸体眼球 10只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缘的层次结构特点 ,并测量角膜缘的宽和厚以及前房角主要结构间的距离。另外选取 4 0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采取颞侧切口和上方常规切口二次手术 ,比较不同切口入路患者的术后视力及眼压 ,以确定颞侧角膜缘切口的治疗效果。结果 :尸体测量颞侧角膜缘内界宽为 (0 .6 2± 0 .0 5 ) mm,厚为(0 .73± 0 .0 4 ) mm。 Schlemm管前缘与巩膜突和后弹力层止端的距离分别是 (0 .4 4± 0 .0 2 ) mm和 (0 .2 4±0 .0 3) m m。青光眼患者上方切口组和颞侧切口组术后视力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眼压颞侧角膜缘切口低于上方切口 (P<0 .0 5 )。结论 :颞侧角膜缘切口适用于第二次青光眼及并发性白内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解剖学和组织学 青光眼/病理学 青光眼/外科学 白内障
下载PDF
岩尖区锁孔-内镜手术相关静脉系统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15
作者 陈陆馗 刘运生 +1 位作者 张俊卿 田新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577-579,共3页
[目的]为岩尖区锁孔-内镜手术提供相关静脉系统较为详细的显微应用解剖资料。[方法]在显微镜下对10具(2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进行岩尖区静脉系统的详细观测。[结果]①三叉神经侧旁静脉结构(LTV):Meckel's囊外缘存在... [目的]为岩尖区锁孔-内镜手术提供相关静脉系统较为详细的显微应用解剖资料。[方法]在显微镜下对10具(2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进行岩尖区静脉系统的详细观测。[结果]①三叉神经侧旁静脉结构(LTV):Meckel's囊外缘存在硬膜静脉通道,其上部引流至岩上窦,下部沿着半月节及下颌神经外缘到卵圆孔,与翼静脉丛交通。②岩静脉:多数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背外方,两者相距0~15.80(4.80±3.21)mm,未见形戍压迹。多在岩上窦内1/3和中1/3处注入岩上窦。③岩尖静脉通道(PAV);岩尖骨质65%为板障型,30%为气化型,其内均存在小静脉,周围包绕以气房或骨髓腔,大多与海绵窦和岩下窦相交通。[结论]了解岩尖区相关静脉系统的显微解剖,可使该区域的锁孔-内镜手术操作更加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颞骨岩部/外科学 颞骨岩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载PDF
新生儿海绵窦外侧壁的应用解剖
16
作者 皮全民 《当代医学》 2008年第7期29-30,共2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海绵窦外侧壁的解剖结构,为影像学诊断和神经外科学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20例(40侧)新生儿海绵窦外侧壁结构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和测量。结果海绵窦外侧壁为两层结构,外层为硬脑膜,内层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 目的了解新生儿海绵窦外侧壁的解剖结构,为影像学诊断和神经外科学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20例(40侧)新生儿海绵窦外侧壁结构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和测量。结果海绵窦外侧壁为两层结构,外层为硬脑膜,内层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分支的神经鞘膜,外侧壁深层不完整者占625%,均在Mullan三角前部或Parksjn三角后部。滑车神经在海绵窦分三型,即交叉型、凸型和直型。结论滑车神经在海绵窦段行程类型不同可影响Parksin三角的显露。选择海绵窦外侧壁入路时Parksin三角最常用,在海绵窦前半部可联合应用Mullan三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解剖学和组织学 新生儿 神经科学
下载PDF
腹腔镜下间隙解剖观察阴道三水平理论的关键解剖结构 被引量:17
17
作者 赵小峰 陈功立 +5 位作者 雷玲 吴晓梅 刘世凯 汪俊涛 胡滨 吕卫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9-337,共9页
目的:在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观察并验证阴道三水平理论的关键解剖结构,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手术提供依据。方法:20例宫颈癌患者C型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在腹腔镜下基于自然间隙暴露阴道三水平理论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分析其结构... 目的:在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观察并验证阴道三水平理论的关键解剖结构,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手术提供依据。方法:20例宫颈癌患者C型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在腹腔镜下基于自然间隙暴露阴道三水平理论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分析其结构特征及承力方向。结果:Ⅰ水平主要的坚韧韧带样结构是子宫骶韧带,其作用力方向在骶骨方向,起主要的顶端固定作用,而主韧带区域主要是血管淋巴管及周围疏松结缔组织,缺乏坚韧结缔组织结构,其连接于髂内血管系统;Ⅱ水平阴道侧方未发现坚韧结缔组织连接于盆筋膜腱弓,盆筋膜腱弓是盆膈上筋膜的边缘,与闭孔内肌筋膜交界,表面光滑,紧贴肛提肌于近阴道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融合于阴道筋膜。游离输尿管隧道时可以发现输尿管子宫动脉交叉附近位置前后壁均有致密结缔组织结构,即膀胱宫颈韧带,固定膀胱三角的两个侧角,起自宫颈阴道而终止于膀胱肌层。结论:肛提肌上方的盆底筋膜韧带支撑主要围绕阴道而成,而肛提肌以上的筋膜韧带结构呈两个平行面,可基于"阴道核心"和"双层吊床"解剖特征进行盆底重建手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阴道/解剖学和组织学 骨盆底/解剖学和组织学 骨盆底/外科学 子宫脱垂/病因
下载PDF
喉返神经解剖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明智 龚捷音 +2 位作者 阮宁 石铮 林永堃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解剖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施行甲状腺手术335侧次;甲组101例行甲状腺手术158侧次,术中均未解剖喉返神经,其中57例行双侧甲状腺手术。乙组135例行甲状腺... 目的探讨解剖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施行甲状腺手术335侧次;甲组101例行甲状腺手术158侧次,术中均未解剖喉返神经,其中57例行双侧甲状腺手术。乙组135例行甲状腺手术同时解剖喉返神经177侧次,其中42例因双侧甲状腺手术而行双侧喉返神经解剖。结果喉返神经损伤均发生在切除甲状腺范围包含背侧腺体时。甲组暂时性损伤2例,永久性损伤1例,损伤率为1.9%;乙组暂时性损伤1例,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损伤率为0.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82,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切除背侧腺体时应常规解剖喉返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外科学 喉返神经/解剖学和组织学 喉返神经/损伤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颞下经岩尖-小脑幕入路手术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锡平 袁贤瑞 +2 位作者 曹美鸿 奚健 黄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为颞下经岩骨入路手术处理斜坡及脑干腹侧病灶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模拟颞下经岩尖—小脑幕入路的手术操作,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侧(10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年带颈头颅标本进行解剖,并观测各主要解剖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 颞下... 目的 为颞下经岩骨入路手术处理斜坡及脑干腹侧病灶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模拟颞下经岩尖—小脑幕入路的手术操作,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侧(10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年带颈头颅标本进行解剖,并观测各主要解剖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 颞下硬脑膜外经前内侧的三叉神经压迹、外侧的岩浅大神经沟及岩上窦所形成的三角区磨削岩骨尖。其周围结构的测量结果为:上半规管垂直于岩骨嵴,位于弓状隆起下方,耳蜗位于内听道前方、岩骨颈内动脉膝后方,内听道位于上半规管与岩浅大神经夹角中央。20侧中有2侧面神经膝裸露,耳蜗至膝状神经节的距离约为3.30 mm±0.79 mm,耳蜗距颈内动脉膝约2.48 mm±1.14 mm,内听道距岩斜缝约16.03 mm±1.94 mm,颈内动脉水平段距岩上窦约10.73 mm±2.00 mm。结论 颞下经岩尖—小脑幕入路能增加岩斜坡及脑干腹侧的显露,但显露范围有限,且需一定程度的颞叶牵拉。同时可能因为不熟悉解剖而误伤耳蜗、颈内动脉及第Ⅶ脑神经、第Ⅷ脑神经,选择应用时应审慎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解剖学 组织学 显微科学 经岩骨入路
下载PDF
经鼻内镜颅底外科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蒋卫红 肖健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经鼻内镜颅底手术是当前颅底外科领域的热点,无论是内镜解剖学研究,还是手术拓展方面都是整个外科领域最活跃的分支领域。本文笔者通过回顾经鼻内镜颅底外科20余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以往的成果,并展望将来经鼻内镜颅底外科的可能发展方向。
关键词 鼻内镜颅底 颅底手术 内镜科学 解剖学研究 湖南省医学会 垂体腺瘤 颞下窝 鼻窦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