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翼管、圆孔和蝶腭孔的CT三维重建解剖学 被引量:7
1
作者 金涌 白志强 陶宝鸿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目的使用三维高分辨率CT(HRCT)重建的方法,观察经鼻内镜至翼腭窝(PPF)的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探讨翼管(VC)、圆孔(FR)和蝶腭孔(SPF)这些重要解剖标志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及1例尸体标本的HRCT扫描数据。在C... 目的使用三维高分辨率CT(HRCT)重建的方法,观察经鼻内镜至翼腭窝(PPF)的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探讨翼管(VC)、圆孔(FR)和蝶腭孔(SPF)这些重要解剖标志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及1例尸体标本的HRCT扫描数据。在CT三维重建的影像中,观察SPF、VC和FR的形态以及SPF和VC之间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结果三维测量SPF,VC,和FR的平均直径分别为(6.26±1.59)mm,(2.35±0.77)mm和(2.75±0.77)mm。VC和SPF后下缘之间的平均距离为(4.03±1.15)mm。三维立体CT重建影像中VC和FR之间的平均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为(4.94±1.35)mm和(9.22±3.07)mm。VC的全部或部分边缘92%(33/36)位于SPF的下缘以上,97%(35/36)位于SPF内缘外侧。结论深入理解SPF、VC和FR之间的三维空间立体关系,有助于安全实行内镜下经鼻至翼腭窝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 腭孔 影像学
下载PDF
蝶腭孔、翼管前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大才 李振强 +2 位作者 杨伟斌 孙建森 姚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 为鼻内窥镜翼管神经切断术等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 15个 3 0侧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头颅标本 ,经正中矢状面剖开 ,解剖观察测量蝶腭孔、翼管前口及穿过的血管、神经。结果  19例 ( 63 .3 3 % )蝶腭孔位于中鼻甲后端前方... 目的 为鼻内窥镜翼管神经切断术等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 15个 3 0侧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头颅标本 ,经正中矢状面剖开 ,解剖观察测量蝶腭孔、翼管前口及穿过的血管、神经。结果  19例 ( 63 .3 3 % )蝶腭孔位于中鼻甲后端前方平均8.0 9mm ;11例 ( 3 6.67% )位于在中鼻甲后端前上方平均 7.2 4mm。蝶腭孔呈圆形 2 4例 ,直径平均 3 .2 5mm ;呈卵圆形 6例 ,最大径平均 4.92mm。穿过蝶腭孔的动脉有蝶腭动脉 ,或其分支鼻后外侧动脉和鼻中隔后动脉。翼管前口位于蝶腭孔后方约 7mm ,呈圆形漏斗状 ,横径约 3mm ,略向外下方开口 ,距离鼻小柱平均 71.72mm ,有翼管神经和翼管动脉穿过。结论 经鼻腔暴露翼管前口及翼管神经 ,以及进入翼腭窝处理上颌动脉末端的分支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孔 翼管 翼管神经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骨性蝶腭孔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3
作者 贵平 周水淼 +1 位作者 梁伟平 纪荣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为内窥镜蝶腭孔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20侧正中线切开的颅骨标本的蝶腭孔骨性标志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测量。结果:(1)蝶腭孔可分为3型:Ⅰ型:占35.9%,孔位于上鼻甲、上鼻道的后方;Ⅱ型:占4.6%,孔位于中鼻甲或中鼻道的后... 目的:为内窥镜蝶腭孔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20侧正中线切开的颅骨标本的蝶腭孔骨性标志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测量。结果:(1)蝶腭孔可分为3型:Ⅰ型:占35.9%,孔位于上鼻甲、上鼻道的后方;Ⅱ型:占4.6%,孔位于中鼻甲或中鼻道的后端;Ⅲ型:占59.6%,位于上鼻甲或上鼻道后方并向下至中鼻甲或中鼻道的后方(甚至到下鼻甲上缘)。(2)蝶腭孔与蝶窦底及后筛关系密切,孔上缘与蝶窦底间距离、与后筛骨壁间距离、孔的后缘与翼管前口的距离、孔的前后径、上下径、与前鼻棘距离、与硬腭水平板的夹角等,经统计学处理左右侧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文结果可供临床手术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孔 应用解剖 测量 内窥镜
下载PDF
蝶腭孔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咏梅 郝玉梅 朱世杰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338-339,共2页
目的 :为蝶腭孔相关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观察 10 6侧正中矢状切开颅骨蝶腭孔的位置、形状、大小 ,测量蝶腭孔的长径、宽径及孔中心至前鼻棘的距离。结果 :(1)蝶腭孔位于中鼻甲后端与蝶窦底之间 ,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分为单... 目的 :为蝶腭孔相关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观察 10 6侧正中矢状切开颅骨蝶腭孔的位置、形状、大小 ,测量蝶腭孔的长径、宽径及孔中心至前鼻棘的距离。结果 :(1)蝶腭孔位于中鼻甲后端与蝶窦底之间 ,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分为单孔、双孔、3孔 ;(2 )平均长径 :左边是 5 .85± 1.17mm ,右边是 6 .0 9±1.31mm ,平均宽径 :左边是 3.91± 0 .97mm ,右边是 3.92± 0 .98mm ;(3)孔中心至前鼻棘距离的平均值 :左是4 9 .6 9± 3.5 5mm ,右是 5 0 .72± 2 .87mm。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孔 解剖学 前鼻棘
下载PDF
蝶腭孔正常解剖结构的高分辨力CT研究
5
作者 陈君蓉 肖家和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蝶腭孔的影像解剖并进行测量分析,为相关疾病诊治及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高分辨力CT(HR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对167例成人蝶腭孔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其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并测量相关径...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蝶腭孔的影像解剖并进行测量分析,为相关疾病诊治及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高分辨力CT(HR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对167例成人蝶腭孔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其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并测量相关径线值。结果:MPR图像对蝶腭孔的显示率为100%,其开口以上鼻道后方最常见,平均上下径和前后径分别为(0.54±0.14)cm、(0.64±0.13)cm。蝶腭孔左右侧别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CT容积扫描结合MPR技术可更直观、准确显示蝶腭孔及其与周围结构的立体关系,从而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解剖
下载PDF
鼻内镜下蝶腭孔神经阻断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庭阔 刘荣 +3 位作者 聂智樱 张伟强 杨党卫 李建兴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蝶腭孔神经阻断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龙华中心医院就诊的17岁以上的持续性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23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2例)进行经...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蝶腭孔神经阻断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龙华中心医院就诊的17岁以上的持续性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23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2例)进行经鼻内镜下蝶腭孔神经阻断鼻后神经及翼管神经,对照组(51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应用鼻炎生存质量(RQLQ)和视觉模拟量表(VAS)来评估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年和2年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通过对106例病例进行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治疗前RQLQ评分为(2.39±0.43)分,VAS评分为(7.45±1.24)分;治疗后6个月RQLQ和VAS的平均得分为(0.82±0.38)分、(2.47±1.42)分;治疗后1年RQLQ和VAS评分为(0.93±0.41)分、(2.53±1.54)分;治疗后2年RQLQ和VAS评分为(1.05±0.47)分、(2.67±1.6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RQLQ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蝶腭孔神经阻断能有效提高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腭孔 变应性鼻炎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3D打印蝶腭孔神经分支阻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石小军 曾旭红 +4 位作者 刘智贤 郭继菊 秦志玲 王庭阔 肖楚志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7期2084-2088,共5页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3D打印蝶腭孔神经分支阻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蝶腭孔神经分支阻断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3D打印蝶腭孔神经分...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3D打印蝶腭孔神经分支阻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蝶腭孔神经分支阻断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3D打印蝶腭孔神经分支阻断术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以及鼻吸气相有效阻力(IER)、鼻呼气相有效阻力(EER)、0~6 cm鼻腔容积(0-6 cm 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VAS评分及RQL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鼻部症状VAS评分及RQLQ评分均有时间变化趋势(均P<0.05),分组与时间均有交互效应(均P<0.05),其中在术后4周至12个月,研究组的鼻部症状VAS评分及RQL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IER、EER均低于术前,0-6 cm NCV、NMCA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的IER、EER均低于对照组,0-6 cm NCV、NMCA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3D打印蝶腭孔神经分支阻断术能有效改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重度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3D打印技术 腭孔神经阻断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蝶腭孔封闭治疗过敏性鼻炎(附40例报告)
8
作者 韦立国 郑毓 《广州医药》 1992年第5期33-34,共2页
过敏性鼻炎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采用手术切断支配鼻粘膜的自主神经以阻断发生过敏性症状的反射弧来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获得较好疗效。戴氏等报道,用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 过敏性鼻炎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采用手术切断支配鼻粘膜的自主神经以阻断发生过敏性症状的反射弧来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获得较好疗效。戴氏等报道,用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近期总有效率达100%,远期有效率达83.3%;樊氏报道,用岩线大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腭孔封闭
下载PDF
蝶腭孔锥形束CT影像特征与鼻内镜术中所见一致性研究
9
作者 刘雪峰 杨蒙生 +4 位作者 柴琳琳 车蕾 郜飞 何健 董小荣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1-635,640,共6页
目的:通过在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术中解剖蝶腭孔,探讨蝶腭孔的临床解剖。再将解剖与蝶腭孔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结合分析,以实现通过蝶腭孔CBCT影像导航临床手术。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3年9月行翼管... 目的:通过在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术中解剖蝶腭孔,探讨蝶腭孔的临床解剖。再将解剖与蝶腭孔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结合分析,以实现通过蝶腭孔CBCT影像导航临床手术。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3年9月行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患者84例(168侧),根据术中蝶腭孔的解剖进行临床总结,同时提取患者术前鼻窦CBCT研究蝶腭孔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蝶腭孔临床解剖可分为4中类型,中鼻道型占1.19%,跨鼻道型占62.29%,上鼻道型占33.33%,双孔型占1.19%。筛嵴出现率为98.81%。蝶腭孔-鼻后孔距离(SP)和蝶腭孔下缘位角(∠a)分别为左侧(14.63±2.66)mm、右侧(14.65±2.63)mm和左侧(62.36±10.05)°、右侧(61.51±11.82)°。轴位CT影像可将蝶腭孔层面分为5个层面:蝶腭孔上缘层面,翼管神经层面,基板交互层面,蝶腭孔下缘层面以及翼腭管层面。蝶腭孔内镜解剖与影像学导航契合度为100%。结论:蝶腭孔具有多种解剖类型,术前导航般蝶腭孔CBCT阅片可有效的了解蝶腭孔的解剖,为选择手术方式及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提供参考,临床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腭孔 锥形束CT 变应性鼻炎
原文传递
腭大孔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应用解剖
10
作者 秦泗佳 曹元旭 +3 位作者 薛祎祎 严喜章 张军峰 刘昌奎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研究腭大孔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成人干燥颅骨,观察腭小孔的数量,用游标卡尺等测量腭大孔最后点的间距、腭大孔最后点到鼻后棘最后点和同侧最近腭小孔最前点的距离、两侧腭大孔最后点到上... 目的 :研究腭大孔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成人干燥颅骨,观察腭小孔的数量,用游标卡尺等测量腭大孔最后点的间距、腭大孔最后点到鼻后棘最后点和同侧最近腭小孔最前点的距离、两侧腭大孔最后点到上颌同侧、对侧同名1~8腭侧(舌侧)牙槽嵴最低点的距离及所成夹角。结果:腭大孔最后点的间距平均值为33.48 mm;腭大孔最后点到鼻后棘最后点的距离平均值为17.99 mm;腭大孔最后点到同侧最近腭小孔最前点的距离平均值为2.03 mm;两侧腭大孔最后点到上颌同侧同名1~8腭侧牙槽嵴最低点的距离平均值分别为42.33 mm、39.77 mm、35.64 mm、31.22 mm、25.93 mm、18.46 mm、14.17 mm和13.62 mm,到上颌对侧同名1~8腭侧牙槽嵴最低点的距离平均值分别为45.13 mm、46.14 mm、45.21 mm、43.60mm、42.33mm、38.78mm、37.66mm和37.44mm,所成夹角平均值分别为44.60°、44.80°、46.57°、49.42°、52.06°、58.86°、60.30°和60.36°。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左、右两侧各距离和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腭大孔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复杂,本研究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后棘 解剖
下载PDF
蝶腭孔解剖及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贵平 周水淼 +4 位作者 梁伟平 付明华 纪荣明 李树萍 任方远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关键词 解剖学 多层螺旋CT CT三维成像 骨性蝶腭孔
原文传递
蝶腭孔CT三维成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贵平 周水淼 +2 位作者 梁伟平 李树萍 任方远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对鼻腔外侧壁即蝶腭孔进行重建观察,重建立体图像资料的数据与解剖标 本数据进行对照,以验证三维成像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方法:选用5具(10侧)固定后的成人尸颅进行位置、形 状、大小及毗邻关系的观察与有关数...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对鼻腔外侧壁即蝶腭孔进行重建观察,重建立体图像资料的数据与解剖标 本数据进行对照,以验证三维成像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方法:选用5具(10侧)固定后的成人尸颅进行位置、形 状、大小及毗邻关系的观察与有关数据的测量。结果:多层螺旋CT成像的速度快,图像清晰,表面遮盖差异显示 容积技术对鼻腔外侧壁即蝶腭孔的成像,表面结构清晰。多层螺旋CT成像的测量数据与解剖测量的数据无统 计学意义,可直接指导临床。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立体成像可以帮助手术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成像
原文传递
蝶腭孔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贵平 周水淼 +3 位作者 梁伟平 纪荣明 付明华 谢国风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06-608,i00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尸颅蝶腭孔的测量和观察 ,为经鼻内镜蝶腭孔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显微解剖学方法对 4 0侧正中线切开的尸颅蝶腭孔进行了位置、形状、大小及毗邻关系的观察与有关数据的测量。结果 :将蝶腭孔分成 3类 ,Ⅰ类 :... 目的 :通过对尸颅蝶腭孔的测量和观察 ,为经鼻内镜蝶腭孔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显微解剖学方法对 4 0侧正中线切开的尸颅蝶腭孔进行了位置、形状、大小及毗邻关系的观察与有关数据的测量。结果 :将蝶腭孔分成 3类 ,Ⅰ类 :孔位于上鼻甲、上鼻道的后方 ,Ⅱ类 :孔位于中鼻甲或中鼻道的后端 ,Ⅲ类 :Ⅰ类加Ⅱ类。各类分别占 35 %、5 %、6 0 %。孔上缘与蝶窦底间距离男 (1.75± 1.10 )mm ,女 (1.13± 0 .5 5 )mm ,与蝶窦口距离男 (9.80± 3.2 7)mm ,女 (8.30± 3.4 5 )mm ,孔的后缘与鼻咽部距离男 (11.12± 3.30 )mm ,女 (10 .85± 3.12 )mm ,孔的前缘与上颌窦口距离男 (18.5 0± 6 .‘80 )mm ,女 (14 .5 7± 5 .0 7)mm ,与鼻尖距离男 (6 9.5 4± 6 .98)mm ,女(6 6 .5 7± 5 .0 7)mm ,与前鼻棘距离男 (5 6 .6 9± 5 .70 )mm ,女 (5 3.2 5± 8.80 )mm ,以蝶腭孔中心点为准前后径女(4 .6 1± 1.80 )mm ,男 (5 .12± 2 .0 5 )mm ,上下径男 (5 .37± 2 .6 7)mm ,女 (4 .74± 2 .74 )mm ,与硬腭水平板的夹角男(2 2 .83± 4 .71)°,女 (2 2 .73± 3.81)°。蝶腭动脉外径男 (2 .12± 0 .6 6 )mm ,女 (1.6 1± 0 .70 )mm ,蝶腭神经外径男(0 .6 5± 0 .4 9)mm ,女 (0 .35± 0 .0 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孔 显微解剖学 鼻内镜
原文传递
汉族人群腭大孔解剖位置及其与腭穹隆形态关系的CBCT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薛绯 段晋瑜 张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汉族青年人群腭大孔解剖位置及其与腭穹窿形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BCT测量209名18~45岁汉族受试者腭大孔的相对位置及毗邻关系,并讨论腭穹窿形态对腭大孔位置的影响。结果:腭大孔在第三磨牙近中、腭侧和远中的分布率分别是17.22... 目的:研究汉族青年人群腭大孔解剖位置及其与腭穹窿形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BCT测量209名18~45岁汉族受试者腭大孔的相对位置及毗邻关系,并讨论腭穹窿形态对腭大孔位置的影响。结果:腭大孔在第三磨牙近中、腭侧和远中的分布率分别是17.22%、64.59%和18.18%。男性与女性腭大孔至腭中缝(GPF-MMS)的距离分别为(16.29±1.47)mm和(15.60±1.35)mm,腭大孔至牙槽嵴顶(GPF-AC)的距离为(14.02±2.69)mm和(12.29±2.41)mm。GPF-MMS的距离在腭高耸组中明显低于腭低平组;相反,GPF-AC的距离在腭高耸组中明显高于腭低平组。结论:汉族青年人群腭大孔的位置与患者腭穹隆形态和性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穹隆 大神经血管束 中缝(MMS) 牙槽嵴顶(AC)
下载PDF
经腭大孔翼腭窝肾上腺素盐水注射在慢性鼻-鼻窦炎内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欣 粘家斌 郑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2期652-654,共3页
目的了解经腭大孔翼腭窝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是否可以减少慢性鼻窦炎内镜手术中的出血,探讨可能起效的注射浓度及剂量。方法选择需进行全组鼻窦开放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20例,均经腭大孔翼腭窝肾上腺素盐水单侧注射,同一患者未注射... 目的了解经腭大孔翼腭窝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是否可以减少慢性鼻窦炎内镜手术中的出血,探讨可能起效的注射浓度及剂量。方法选择需进行全组鼻窦开放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20例,均经腭大孔翼腭窝肾上腺素盐水单侧注射,同一患者未注射侧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5例注射浓度为1∶100 000的肾上腺素盐水1 ml;B组5例注射浓度为1∶50 000的肾上腺素盐水3 ml;C组10例注射浓度为1∶33 000的肾上腺素盐水3 ml。在注射针头2.5 cm处80°弯折,经腭大孔刺入针头直至弯折处,回抽无血后注射。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和鼻内镜手术分别由两名医师完成,每5分钟由手术医师进行术野出血评分一次,每侧评分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经腭大孔翼腭窝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无张口受限、翼腭窝出血、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并发症。A、B、C三组注射侧与非注射侧术中出血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别,A组注射侧术中出血平均评分(3.36±0.22)高于非注射侧评分(3.27±0.23,P=0.63),B组注射侧术中出血平均评分(2.8±0.21)低于非注射侧评分(2.98±0.28),但不超过10%(P=0.296),C组中注射侧术中出血平均评分(2.57±0.09)低于非注射侧评分(2.87±0.1)且超过10%(P=0.056)。结论经腭大孔翼腭窝肾上腺素盐水注射可能减少鼻内镜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肾上腺素
下载PDF
腭大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对鼻内镜术野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素英 李希平 田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腭大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对鼻内镜术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7月符合海口标准的Ⅰ、Ⅱ、Ⅲ型鼻窦炎手术患者各30例,以一侧为实验组腭大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20 ml,对侧为对照组,采用Bezoart术野出血... 目的探讨腭大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对鼻内镜术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7月符合海口标准的Ⅰ、Ⅱ、Ⅲ型鼻窦炎手术患者各30例,以一侧为实验组腭大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20 ml,对侧为对照组,采用Bezoart术野出血分级法观察术野出血情况。结果 90例180侧术野出血5级有2例(3侧),皆为Ⅲ型患者,其中对照组1例(2侧)、实验组1例(1侧),此2例因出血终止手术,进一步治疗鼻腔病变后二次手术;余88例手术均一次完成。Ⅰ、Ⅱ、Ⅲ型患者实验组术野出血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Z=-2.244,P=0.025;Z=-2.354,P=0.019;Z=-2.002,P=0.045)。结论腭大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能有效改善鼻内镜手术术野出血情况,提高鼻内镜手术的术野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出血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价腭大孔和腭小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禹 曹代荣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760-763,共4页
上颌骨的腭大孔和腭小孔位置深在,结构复杂,内有重要血管和神经穿行。其被视为口腔颌面外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层螺旋CT通过连续层面薄层成像,结合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可有效评价腭大孔区和腭小孔区... 上颌骨的腭大孔和腭小孔位置深在,结构复杂,内有重要血管和神经穿行。其被视为口腔颌面外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层螺旋CT通过连续层面薄层成像,结合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可有效评价腭大孔区和腭小孔区的正常解剖、毗邻结构和病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腭大孔阻滞在鼻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秋蓉 武彦昭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阻滞 鼻出血 应用
下载PDF
国人腭大孔和翼腭管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19
作者 秦登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4年第1期36-39,共4页
取成人颅骨标本366例(男266例,女100例),对与阻滞上颌神经有关的腭大孔、翼腭管进行了观察,并就有关应用问题作了探讨:腭大孔的位置可以孔与腭中缝、与牙槽突内缘中点的距离及孔与牙槽突内缘中点连线与中线夹角三项数据中的任何两项来... 取成人颅骨标本366例(男266例,女100例),对与阻滞上颌神经有关的腭大孔、翼腭管进行了观察,并就有关应用问题作了探讨:腭大孔的位置可以孔与腭中缝、与牙槽突内缘中点的距离及孔与牙槽突内缘中点连线与中线夹角三项数据中的任何两项来予以确定。膜大孔至圆孔下缘的距离加上硬腭粘膜厚度.即为阻滞麻醉时的穿刺深度。并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确定进针方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解剖学 夹角 下缘 阻滞麻醉 颅骨标本 测量结果
下载PDF
腭大孔及其毗邻解剖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建广 周树夏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2期70-71,共2页
本文通过抽测68具头颅,其中成人50具,学龄前儿童18具.测出与腭大孔有关的毗邻解剖及其相关数据.通过此研究,提供在作腭裂手术过程中,对凿除腭大孔后内缘以及劈开锥突、内外板有所帮助。通过对腭大孔与翼突基部、翼腭管和腭骨水平板的有... 本文通过抽测68具头颅,其中成人50具,学龄前儿童18具.测出与腭大孔有关的毗邻解剖及其相关数据.通过此研究,提供在作腭裂手术过程中,对凿除腭大孔后内缘以及劈开锥突、内外板有所帮助。通过对腭大孔与翼突基部、翼腭管和腭骨水平板的有关测量,对掌握圆孔口内注射的进针方向、深度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平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