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连上皮带在唇腭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探讨
1
作者 朴正国 Hye-Jin Tak +3 位作者 邹瑞 Tae-Jin Park Eun-Ju Park Sang-Hwy Lee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研究上颌突、中鼻突之间的桥连上皮带在唇腭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受精的白来航鸡蛋孵化到适当的H-H(hamburger and hamilton)阶段,分别进行:组织学切片、胚胎扫描电镜摄片、Brd U细胞增殖和TUNEL细胞凋亡实验。结果:鸡胚发... 目的:研究上颌突、中鼻突之间的桥连上皮带在唇腭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受精的白来航鸡蛋孵化到适当的H-H(hamburger and hamilton)阶段,分别进行:组织学切片、胚胎扫描电镜摄片、Brd U细胞增殖和TUNEL细胞凋亡实验。结果:鸡胚发育的H-H 24阶段,上颌突、中鼻突以及侧鼻突之间的上皮层相互靠近;H-H 26、27阶段,融合之前相邻突起之间的上皮细胞出现丝状伪足化,开始形成两两突起之间的桥连上皮带,之后桥连上皮带内细胞增殖减少,并出现了大量圆形凋亡细胞;H-H 28阶段:桥连上皮带在相邻突起融合过程中逐渐凋亡,相邻突起最终完全融合。结论:上颌突、中鼻突之间的桥连上皮带通过形成丝状伪足相互连接,桥连上皮带内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这一系列变化在胚胎唇腭部的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突 中鼻突 融合 桥连上皮带 腭部发育
下载PDF
初级纤毛相关基因Pitchfork在小鼠腭部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及作用机制
2
作者 金成日 玄云泽 +1 位作者 李龙和 李京旭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初级纤毛相关基因Pitchfork在小鼠腭部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及作用机制.[方法]取小鼠腭部发育不同时期的胚胎,采用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方法制作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原味杂交法检测Pitchfork在小鼠腭部发育中的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初级纤毛相关基因Pitchfork在小鼠腭部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及作用机制.[方法]取小鼠腭部发育不同时期的胚胎,采用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方法制作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原味杂交法检测Pitchfork在小鼠腭部发育中的表达.[结果]在小鼠腭部发育过程中,Pitchfork高表达于两侧腭突特定部位.[结论]Pitchfork在小鼠正常腭部发育中可能通过调节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及其相互调控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部发育 Pitchfork 小鼠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的腭部发育
3
作者 张红闯 陈裕华 +3 位作者 张阳 成雨生 王冕 陈柏彤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腭部的发育状况。方法选取唇腭裂术后患者和无唇腭裂患者各60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CBCT扫描,使用Mimics10.01测量分析上腭部的各项发育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随着年...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腭部的发育状况。方法选取唇腭裂术后患者和无唇腭裂患者各60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CBCT扫描,使用Mimics10.01测量分析上腭部的各项发育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腭长、腭宽及腭高均有增长,但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腭部发育缓慢且不足。4~6岁年龄段及9~11岁年龄段,研究组前部腭长、全腭长及尖牙间腭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6~18岁年龄段,研究组前部腭长、中部腭长、全腭长及尖牙间腭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各年龄阶段,两组尖牙间腭高、第一磨牙间腭宽及第一磨牙间腭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与非和无唇腭裂患者相比,腭部发育欠佳,在腭部长度及尖牙间腭宽上差异较大,在第一磨牙间腭宽上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唇 锥形束CT 形态 腭部发育 增龄性变化
下载PDF
蜗牛蛋白调控腭部发生发育的机制
4
作者 李泓钰 黄洪章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8-472,共5页
蜗牛蛋白(Snail)参与调控腭部融合过程中腭中缝上皮(MES)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或存活以及细胞迁移等生物学行为,Snail基因失去了转化生长因子-β3的抑制而表达水平升高,此时Snail作为MEE/MES细胞的存活因子,导... 蜗牛蛋白(Snail)参与调控腭部融合过程中腭中缝上皮(MES)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或存活以及细胞迁移等生物学行为,Snail基因失去了转化生长因子-β3的抑制而表达水平升高,此时Snail作为MEE/MES细胞的存活因子,导致腭中线上皮(MEE)/MES细胞持续存在并诱发腭裂。Snail基因编码具有锌指结构的Snail1、Snail2和Snail3等转录因子,其家族具有相似的结构,可以结合到E-钙黏蛋白的启动子,抑制其表达,可以在胚胎发生发育和肿瘤转移过程中诱导EMT。Snail基因可防止细胞因为存活因子的减少或PCD因子的积累而死亡,故Snail基因是MEE/MES细胞的存活因子和细胞运动的诱导因子。微小RNA(mi RNA)不仅在人类癌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胚胎健康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mi RNA表达模式的变异和mi RNA在m RNA的结合位点的结构变异,可能导致颅面发育变异。本文就Snail基因结构与功能、Snail基因在侧腭突发育过程中表达、Snail基因与MEE/MES细胞的EMT、Snail基因与MEE/MES程序性细胞死、Snail基因是MEE/MES细胞的存活因子、微小RNA调控Snail在MEE/MES消失过程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牛蛋白 腭部发育 先天性 微小RNA
下载PDF
西安地区汉族恒牙初期正常腭部形态的三维测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任仪鹏 丁寅 +1 位作者 高辉 褚霄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对恒牙初期正常腭部形态进行三维方向上的研究,为探讨恒牙初期腭部的发育特点以及制定国人腭部形态的正常指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西安地区汉族恒牙初期正常上颌石膏模型,按照年龄以及性别进行分组,结合逆向工... 目的:对恒牙初期正常腭部形态进行三维方向上的研究,为探讨恒牙初期腭部的发育特点以及制定国人腭部形态的正常指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西安地区汉族恒牙初期正常上颌石膏模型,按照年龄以及性别进行分组,结合逆向工程方式采集数据并建立三维模型,利用Geomagic10.0软件从矢状向、水平向及冠状向对相关指标进行三维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腭宽度和腭高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大于女性;男性腭高度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直到17岁;无论男女,腭部都不是完全对称的,存在(2.14±1.74)°的不对称度。结论:恒牙初期腭部形态存在性别差异、增龄变化以及不对称性,其中男性腭部形态变化较大,以腭高度的增加为主;女性腭部形态则比较稳定,未观察到明显的生长发育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 恒牙初期 形态 腭部发育 三维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