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包膜外切除术与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比较
1
作者 常坤龙 于明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3846-3848,共3页
目的:比较腮腺包膜外切除术与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1∶1随机电脑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微创组(46例)与传统组(4... 目的:比较腮腺包膜外切除术与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1∶1随机电脑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微创组(46例)与传统组(46例)。传统组给予腮腺包膜外切除术治疗,微创组给予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当天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传统组对比显著降低(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面部凹陷、涎漏、感染、Frey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为2.2%,与传统组的13.0%相比显著降低(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5.7%,与传统组的80.4%相比显著增高(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随意运动评分与静态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d,且微创组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相对于腮腺包膜外切除术,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中应用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康复,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面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包膜外切除术 内镜辅助发际线切口腮腺瘤切除术 腮腺良性肿 并发症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一例血友病甲患者行左侧腮腺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小明 郑春荣 宋艳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384,F0003,共2页
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自发性出血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为临床特征。临床上以血友病甲常见,患病率为1/5000。我科在2007年4月10日收治一位血友病甲合并左侧腮腺瘤患者,住院期间在口腔医院行左侧... 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自发性出血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为临床特征。临床上以血友病甲常见,患病率为1/5000。我科在2007年4月10日收治一位血友病甲合并左侧腮腺瘤患者,住院期间在口腔医院行左侧腮腺瘤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一期愈合,于2007年4月27日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腮腺瘤手术 护理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腮腺瘤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如珍 程文芳 叶蓉晖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3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我科接受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手术的腮腺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我科接受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手术的腮腺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1h及术后2d时心理状态,围术期基本指标,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2d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术前1d与术前1h(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腮腺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其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腮腺瘤 围术期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腮腺瘤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
4
作者 朱莉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第4期97-97,102,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腮腺瘤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腮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基础上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HAMA、HAMD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腮腺瘤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腮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基础上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HAMA、HAMD评分及手术时长、抗生素使用时长、住院时长、引流时长。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住院时长、引流时长、抗生素使用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腮腺瘤病人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加快其身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腮腺瘤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腮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李晓斌 薛来平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腮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收治的68例腮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检查,经手术切除后行病理检查确诊,评估高频超声诊断腮腺瘤的...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腮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收治的68例腮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检查,经手术切除后行病理检查确诊,评估高频超声诊断腮腺瘤的价值及不同类型腮腺瘤血流信号表现。结果68例腮腺瘤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62例为良性腮腺瘤,6例为恶性腮腺瘤。高频超声诊断的准确度为91.18%(62/68)、灵敏度为83.33%(5/6)、特异度为91.94%(57/62)。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579)。62例良性腮腺瘤中腮腺混合瘤51例,腮腺淋巴瘤11例,腮腺混合瘤血流信号Ⅰ、Ⅱ级占比明显高于腮腺淋巴瘤,而腮腺淋巴瘤血流信号Ⅳ级占比较高。结论高频超声对腮腺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率较高,而肿瘤不同类型患者血流信号表现均不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瘤 高频超声 鉴别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普济消毒饮治疗腮腺瘤33例
6
作者 裘磊 《浙江中医杂志》 2012年第11期801-801,共1页
腮腺瘤又称腮腺混合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分泌物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临床上将腮腺混合瘤视为"临界瘤",即界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手术切除是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方式。近年来,笔者应用普济消毒饮加减针对不适宜手术、术后复发... 腮腺瘤又称腮腺混合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分泌物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临床上将腮腺混合瘤视为"临界瘤",即界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手术切除是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方式。近年来,笔者应用普济消毒饮加减针对不适宜手术、术后复发以及转移性腮腺瘤患者33例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瘤 普济消毒饮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对接受腮腺包膜外切除术的良性腮腺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耳大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研析
7
作者 程崇学 孙娟 陈岩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腮腺包膜外切除术的良性腮腺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耳大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9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腮腺包膜外切除术的40例良性腮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0例患者分为单纯全麻... 目的:探讨对接受腮腺包膜外切除术的良性腮腺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耳大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9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腮腺包膜外切除术的40例良性腮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0例患者分为单纯全麻组(n=20)和全麻联合神经阻滞组(n=2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腮腺包膜外切除术。对单纯全麻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全麻联合神经阻滞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耳大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异丙酚的使用量、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拔管的时间及在PACU(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的时间。结果:与单纯全麻组患者相比,全麻联合神经阻滞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更长,P>0.05。与单纯全麻组患者相比,全麻联合神经阻滞组患者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异丙酚的使用量均更少,其拔管的时间、在PACU停留的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接受腮腺包膜外切除术的良性腮腺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耳大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缩短其在PACU停留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耳大神经阻滞麻醉 良性腮腺瘤 腮腺包膜外切除术
下载PDF
三维超微血管成像测量的血管指数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价值探讨
8
作者 陈明明 江姝 +3 位作者 张剑 卢叶君 张津楠 邢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656-661,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微血管成像(3D-SMI)测量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Warthin瘤的血管指数(VI),探讨其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88例,其中PA 51例,Warthin瘤37例,均行CDFI、二维超微血管成像(2D-SMI)、... 目的应用三维超微血管成像(3D-SMI)测量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Warthin瘤的血管指数(VI),探讨其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88例,其中PA 51例,Warthin瘤37例,均行CDFI、二维超微血管成像(2D-SMI)、3D-SMI、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PA与Warthin瘤上述超声图像特征及定量参数的差异。分别建立基于CDFI参数、2D-SMI参数、CEUS参数鉴别诊断PA与Warthin瘤的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I、CDFI模型、2D-SMI模型、CEUS模型鉴别PA与Warthin瘤的诊断效能。结果PA与Warthin瘤CDFI和2D-SMI血流方式及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A与Warthin瘤CEUS增强程度、是否均匀增强、峰值强度、峰值减半时间、120 s强度、曲线下面积、半下降斜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I、CDFI模型、2D-SMI模型、CEUS模型鉴别诊断PA与Warthin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0.750、0.806及0.883,其中VI与CDFI模型、2D-SMI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I与CEUS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SMI测量的VI在鉴别诊断腮腺PA与Warthin瘤中有一定价值,其诊断效能与CEUS相当,且显著优于2D-SMI和CD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超微血管成像 三维 二维 血管指数 腮腺多形性腺 WARTHIN
下载PDF
基于CT及临床指标构建的模型鉴别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多形性腺瘤的价值
9
作者 路丽 柳成良 +1 位作者 左超 于淑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双期增强CT及临床指标构建的模型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和多形性腺瘤(PA)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BCA和PA患者95例,其中BCA患者18例为BCA组,PA患者77例为PA组,比较两组CT平扫及双期增强表现、临床资料,基于... 目的探讨双期增强CT及临床指标构建的模型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和多形性腺瘤(PA)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BCA和PA患者95例,其中BCA患者18例为BCA组,PA患者77例为PA组,比较两组CT平扫及双期增强表现、临床资料,基于双期增强CT及临床资料构建BCA和PA的鉴别模型。结果BCA组平扫CT值与P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A组动脉期强化幅度值、静脉期强化幅度值与PA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A组病程、肿瘤最大直径、性别、部位、位置、密度、形态、边界、同侧肿瘤淋巴结、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A组年龄≥50岁率、触诊较软率与PA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较好(χ^(2)=0.379,P=1.000)。ROC分析显示双期增强CT及临床指标联合构建的模型,鉴别诊断腮腺BCA和PA的AUC为0.966,约登指数为0.93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4%、98.7%(95%CI 0.902~1.000),准确性为97.89%。结论基于双期增强CT及临床资料构建的BCA和PA鉴别模型效果较好,能够为BCA和PA鉴别提供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基底细胞腺 多形性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郑雨平 袁振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62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和对照组行腮腺浅叶切除术(SP),每组各31例... 目的探讨分析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62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和对照组行腮腺浅叶切除术(SP),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腮腺分泌功能、身体意象量表(BIS)、体像担忧问卷(BICI)、焦虑抑郁量表(HADS)、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解剖面神经支数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相关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时的腮腺分泌功能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BIS评分和BICI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时的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9.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4%,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P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能够优化手术指标、改善腺体分泌功能和身体意象情况、减轻体像担忧情况和焦虑抑郁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且不增加术后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评分 疗效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MSCT征象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11
作者 李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41-0144,共4页
利用MSCT检查的方法,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进行鉴别诊断,分析其征象,探讨其鉴别价值。方法 这一次项目中,选择了研究对象共有80例。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手段,对这80位研究对象的常规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利用MSCT对这80位研究对象进行检... 利用MSCT检查的方法,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进行鉴别诊断,分析其征象,探讨其鉴别价值。方法 这一次项目中,选择了研究对象共有80例。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手段,对这80位研究对象的常规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利用MSCT对这80位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将他们的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与MSCT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80位分析对象的MSCT征象,并且统计MSCT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位分析对象中有40位是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人,40位是腺淋巴瘤病人;MSCT诊断结果显示,80位分析对象中有38位是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人,42位是腺淋巴瘤病人。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人和腺淋巴瘤病人之间,两类肿瘤病人在年龄、性别、多发性、吸烟、强化方式、平扫CT值、浅后下极、AP(动脉期)净强化值、血管贴边征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类肿瘤病人在病灶形态、浅深叶、病灶边缘、病灶囊变、病变径、上下级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MSCT检查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人和腺淋巴瘤病人鉴别诊断的灵敏度为90.00%(36/40),特异度为95.00%(38/40),阳性预测值为94.74%(36/38),阴性预测值为90.48%(38/42),准确度为92.50%(74/80)。结论 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鉴别工作中,利用MSCT对研究对象进行诊断,可以通过强化方式、平扫CT值、浅后下极、AP(动脉期)净强化值、血管贴边征等征象方面对病人进行鉴别,并且鉴别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2.50%,所以有着比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 腺淋巴 MSCT 征象分析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对患者面部神经和肌肉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吕大为 朱浩 +1 位作者 向媛媛 张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 探究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对患者面部神经和肌肉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13例腮腺混合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6)和... 目的 探究区域性切除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对患者面部神经和肌肉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13例腮腺混合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7)。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全腮腺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解剖面神经分支数)、术后面神经损伤情况、术后面部肌肉情况、腮腺分泌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解剖面神经分支数分别为(109.26±23.48) min、(52.16±5.98) mL、(9.41±2.49) cm、(2.19±0.35)支,均低于对照组[(146.06±23.15) min、(72.55±7.04) mL、(14.26±3.16) cm、(4.21±0.63)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面神经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26%、7.02%、8.77%,均低于对照组(57.14%、64.29%、98.21%),House-Back-mann面神经损伤分级评分为(1.78±0.66)分,低于对照组[(2.67±0.78)分],Portmann评分为(17.88±2.63)分,高于对照组[(13.65±3.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两组组间腮腺分泌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研究组患健侧腮腺分泌差值分别为15.59±5.11、16.02±5.46,均低于对照组(38.21±3.16、36.46±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皮下积液、Frey综合征、面瘫及面部畸形的发生率分别为3.51%、10.53%、7.02%、7.02%,均低于对照组(21.43%、32.14%、26.79%、28.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性切除手术对腮腺混合瘤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降低面部神经和肌肉功能损伤的风险,同时可以减少对腮腺功能的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混合 区域性切除 腮腺切除术 面部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13
作者 魏伟 冯慧俊 +4 位作者 范莉芳 王晔 韦天军 张伟 张霞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4-959,共6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口腔颌面外科并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腮腺多形腺腺瘤和腺淋巴瘤的患者共282例,并获取完整的超声影像及临床资...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口腔颌面外科并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腮腺多形腺腺瘤和腺淋巴瘤的患者共282例,并获取完整的超声影像及临床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97例)和验证集(85例)。采用先组间差异性分析筛选出临床独立预测因子。使用ITK-SNAP对感兴趣区(ROI)勾画,利用Pyradiomics软件从腮腺肿瘤的超声图像中提取组学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保留相关性系数>0.9的一个特征;再利用最小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特征构建超声影像组学模型;与临床数据结合构建联合模型并评估其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评估各模型的鉴别效能。结果: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回声不均能够有效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构建临床诊断模型。通过降维筛选出15个特征并建立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基于超声影像组学模型结合性别、年龄、回声不均匀构建联合诊断模型。在训练集中,联合模型的AUC均高于临床诊断模型和超声影像组学模型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919,P<0.001;Z=3.179,P=0.0015),超声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与临床模型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79,P=0.936)。验证集中,联合模型AUC高于临床模型和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424,P=0.015;Z=2.212,P=0.027);超声影像组学模型的AUC高于临床模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0.881,P=0.379)。结论:基于超声影像组学构建联合模型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 腺淋巴 超声 影像组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乔雪 白杨 +3 位作者 张美丽 闫茹茜 窦林波 张彦聪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22-28,共7页
目的 探讨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2年1月—2021年12月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单双侧发病、有无吸烟史、肿瘤位置、... 目的 探讨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2年1月—2021年12月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单双侧发病、有无吸烟史、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和血脂水平。分别选取腮腺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和正常腮腺的组织标本各5例,通过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GAT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30例患者的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和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11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年龄为25~84岁,平均年龄为(62.08±10.61)岁;男性92例(82.9%);有吸烟史者79例(71.2%),吸烟时间8~50年;单侧发病者103例(92.8%);肿瘤位于腮腺尾部者62例(55.9%);肿瘤直径为0.5~6.2 cm,平均直径为(2.998±1.083) cm,肿瘤直径为2.0~4.0 cm者76例(68.5%)。RT-qPCR、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表达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和正常腮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中高表达。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多发于吸烟的中老年男性,病变位于腮腺后下极居多,肿瘤直径多为2.0~4.0 cm。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中高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腺体组织,提示DGAT1高表达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腺淋巴 临床特点 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 血脂异常
下载PDF
原发性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15
作者 徐鹏 刘娟 +5 位作者 陈慧娟 商丽梅 严峰 谢晓宝 顾伟英 林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构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获取1984-2016年确诊为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并从中分选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目的:分析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构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获取1984-2016年确诊为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并从中分选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分别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来确定影响原发性腮腺淋巴瘤和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在已知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独立预后因素的前提下建立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情况,并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正图来评估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纳入2610例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中位年龄66(15-99)岁,男女比例为1∶1.8,其中20.5%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侵袭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诊断年限、婚姻状况、分期、组织学亚型、手术、放疗为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而年龄、婚姻状况、化疗、手术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02(95%CI:0.696-0.768),体现出该模型较好的区分度。预测模型校准曲线图中的预测值概率与实际值概率相近,体现出该模型较好的准确度。结论:年龄、性别、诊断年限、婚姻状况、分期、组织学分型、手术、放疗是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独立预后影响因素。针对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可应用于临床个体化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腮腺淋巴 SEER数据库 预后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腮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马鹏 李志勇 +2 位作者 彭涛 柳瑞鸿 冯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相关的C-myc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腮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8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取其病理标本为恶性组;同期选择39...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相关的C-myc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腮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8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取其病理标本为恶性组;同期选择39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取其病理标本为良性组;另外取39例正常人群的正常腮腺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比较C-myc和β-catenin的表达,并且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的C-myc阳性率分别为76.3%(29/38)、48.7%(19/39)、5.1%(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的β-catenin阳性率分别为73.7%(28/38)、48.7%(19/39)、12.8%(5/39),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方分析结果显示,β-catenin的表达与恶性组标本来源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是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C-myc的表达则与以上患者的临床特征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Wnt信号通路相关的C-myc和β-catenin因子与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β-catenin突变和过表达,进而激活癌基因C-myc,导致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可能为其作用机制。及时检测腮腺组织C-myc、β-cate-nin水平,有利于辅助临床诊断,为肿瘤靶基因治疗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C-MYC Β-CATENIN 腮腺组织 腮腺多形性腺 癌在多形性腺
下载PDF
针刺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面神经麻痹
17
作者 刘利群 徐伟辉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0期1935-1938,共4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后天性为临床上常见原因,主要包括特发性面瘫、面神经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外伤、手术等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最常见原因,手术导致面神经麻痹较少见,此次分享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后天性为临床上常见原因,主要包括特发性面瘫、面神经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外伤、手术等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最常见原因,手术导致面神经麻痹较少见,此次分享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后出现面神经麻痹的病例。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方法主要有抗病毒、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而针刺作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能够起到疏经通络、调气和血作用,在治疗神经系统疾患尤其有独特优势。此次采用针刺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出现的面神经麻痹病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临床上用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有效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腮腺多形性腺 面神经麻痹 面瘫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全福 欧阳绍基 +2 位作者 姚榕威 徐学江 王晓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6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与腮腺浅叶切除术(SP)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SP组(54例)和SP组(46例)。PSP组患者采用PSP治疗,SP组患者采用S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目的探究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SP)与腮腺浅叶切除术(SP)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SP组(54例)和SP组(46例)。PSP组患者采用PSP治疗,SP组患者采用S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PSP组的手术时间(92.4±7.8)min、切口长度(8.20±1.25)cm以及术后住院时间(5.87±0.66)d均显著短于SP组的(128.8±9.6)min、(13.87±2.14)cm、(7.47±0.85)d,术中出血量(50.4±5.6)ml、解剖面神经支数(2.27±0.25)支均显著少于SP组的(82.4±10.4)ml、(3.01±0.34)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P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显著低于SP组的2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P相比,PSP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创伤更小,有利于促进术后腮腺分泌功能的恢复,术后并发症少,且能切除肿瘤,不会增加肿瘤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COX-2和BMP-2在不同分型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和意义研究
19
作者 赵东琴 何伟健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3期11-12,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分型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环氧合酶-2(COX-2)和骨形成蛋白(BMP)-2表达情况,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不同分型COX-2、BMP-2的生物学行为的表达关系。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3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共3...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分型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环氧合酶-2(COX-2)和骨形成蛋白(BMP)-2表达情况,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不同分型COX-2、BMP-2的生物学行为的表达关系。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3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共30例石蜡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3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设立三个实验组:A组,基质丰富型10例;B组,其它型10例;C组,细胞丰富型10例)中COX-2和BMP-2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COX-2和BMP-2表达水平均低于C组(P<0.05),B组COX-2和BMP-2表达水平均低于C组(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分型不同,就具有不同的COX-2和BMP-2表达水平,随着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恶变而提升,细胞丰富型多形性腺瘤的COX-2和BMP-2表达水平较基质丰富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 不同分型 COX-2 BMP-2
下载PDF
冷冻疗法在治疗腮腺恶性肿瘤保留面神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丁鸿才 毛天球 曹建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3-24,共2页
腮腺是肿瘤好发部位之一,面神经自颅内由茎乳孔穿出后,主干和分支都穿过腮腺,然后向周围分出,腮腺肿瘤的治疗,多采取手术切除。良性肿瘤组织与面神经之间,常有薄层纤维组织相分隔,一般不会侵犯神经组织,故在切除时,都将面神经解剖出来,... 腮腺是肿瘤好发部位之一,面神经自颅内由茎乳孔穿出后,主干和分支都穿过腮腺,然后向周围分出,腮腺肿瘤的治疗,多采取手术切除。良性肿瘤组织与面神经之间,常有薄层纤维组织相分隔,一般不会侵犯神经组织,故在切除时,都将面神经解剖出来,予以保留。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不同,它可侵犯神经或与之相粘连。如用同样方法保留面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瘤 冷冻 面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