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间隙良性肿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桂华 田军章 +5 位作者 郑丽吟 颜剑豪 王玲 梁联保 文华 李武铭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539-541,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腮腺间隙常见良性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良性肿瘤 2 0例 ,包括多形性腺瘤 13例、乳头状淋巴囊腺瘤 3例、淋巴管瘤 2例、血管瘤 1例、脂肪瘤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15例 ,穿刺活检证实 4例 ,典型MR特征结合... 目的 探讨腮腺间隙常见良性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良性肿瘤 2 0例 ,包括多形性腺瘤 13例、乳头状淋巴囊腺瘤 3例、淋巴管瘤 2例、血管瘤 1例、脂肪瘤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15例 ,穿刺活检证实 4例 ,典型MR特征结合病史确诊 1例。结果  13例多形性腺瘤中有 11例位于腮腺浅叶 ,2例位于深叶 ;9例表现为均匀等T1 长T2 信号 ,4例在T2 WI上信号明显不均匀 ;静脉注射Gd -DTPA后 3例瘤实质均匀强化 ,4例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 3例Warthin瘤中 2例发生于一侧 ,1例累及双侧腮腺 ,在T1 WI上呈低信号 ,T2 WI上信号等于或低于正常腺实质 ,增强后无明显强化。 2例淋巴管瘤呈明显长T1 长T2 信号 ,并有多房现象。 1例血管瘤信号不均质 ,呈明显长T1 长T2 信号 ,静脉注射Gd -DTPA后病变往往显著异常强化。 1例脂肪瘤在T1 WI及T2 WI上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强度。结论 运用MR成像研究腮腺间隙的良性肿瘤 ,有利于疾病的定位 ,有助于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间隙 磁共振成像 良性肿瘤
下载PDF
腮腺间隙原发病变的CT和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6
2
作者 谢超 徐坚民 +3 位作者 龚静山 李莹 吴明祥 朱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提高腮腺间隙原发病变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腮腺间隙原发病变的影像特征,包括25例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7例原发恶性肿瘤。结果:CT和MRI能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多形性腺瘤局部含有丰富的纤维粘液样基质,在T... 目的:提高腮腺间隙原发病变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腮腺间隙原发病变的影像特征,包括25例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7例原发恶性肿瘤。结果:CT和MRI能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多形性腺瘤局部含有丰富的纤维粘液样基质,在T2WI上呈高信号以及增强后明显强化。腮腺腺淋巴瘤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双侧或单侧多发的囊实性肿瘤,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基底细胞瘤呈T1WI、T2WI低信号,增强后呈早期及延迟强化。1例血管淋巴管瘤和1例淋巴管瘤表现边界较清的弥漫性软组织肿块,具有"钻缝生长"特征。神经鞘瘤在MRI上信号不均匀,可见斑片状T2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恶性肿瘤边界不清,浸润生长,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其它病变缺乏影像学特征。结论:腮腺间隙原发病变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术前CT和/或MRI检查,有利于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间隙病变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腮腺间隙原发病变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光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影像检查方法对腮腺间隙原发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8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腮腺间隙原发病变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摄影、腮腺造影螺旋CT和MRI扫描进行腮腺间隙检查,通过回... 目的:探讨影像检查方法对腮腺间隙原发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8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腮腺间隙原发病变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摄影、腮腺造影螺旋CT和MRI扫描进行腮腺间隙检查,通过回顾分析病灶影像,判断其影像学诊断的正确率,并总结病变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CT、MRI扫描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摄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可对病灶的良恶性,病发位置等病情进行准确评估,较X线摄影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间隙原发病变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一定的影像特点,因此在治疗前后进行腮腺造影螺旋CT及MRI检查可对疾病的诊断、术后康复效果的判定提供依据,并且能够对病变进行准确鉴别,具有治疗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间隙 原发病变 影像诊断 MRI磁共振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腮腺周围间隙的断层解剖学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2 位作者 侯刚强 郭进学 刘恒兴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191-193,223,共4页
目的 为腮腺周围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成年尸体头颈部 6 0例 ,分别作冠状、矢状和横断层解剖。在三维断面上观察腮腺周围间隙的解剖学关系、围成、内容及其交通 ,测量腮腺周围间隙的面积及间隙周围重要结构的... 目的 为腮腺周围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成年尸体头颈部 6 0例 ,分别作冠状、矢状和横断层解剖。在三维断面上观察腮腺周围间隙的解剖学关系、围成、内容及其交通 ,测量腮腺周围间隙的面积及间隙周围重要结构的面积和宽度。结果 两侧腮腺周围间隙及间隙周围重要结构呈对称性 ,面积及宽度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冠状、矢状和横断面是分别显示腮腺周围间隙、颊间隙和腮腺间隙的最佳断层解剖。腮腺周围间隙可直接相通或借结缔组织和通行于间隙中的神经、血管间接相通。翼内肌、翼外肌、茎突、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是MRI等断层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结论 腮腺周围间隙的断层解剖对腮腺周围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周围间隙 断层解剖学 临床意义 影像学诊断 MRI
下载PDF
咽旁间隙腮腺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2 位作者 张小路 郭进学 刘恒兴 《解剖与临床》 2003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 :为咽旁间隙肿瘤的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头颈部 10例 2 0侧 ,模拟手术入路 ,按层次解剖方法解剖观察、测量其相关结构。结果 :咽旁间隙被茎突及茎突诸肌分为咽旁前、后间隙 ,咽旁前间隙内有腭帆提肌、腭帆... 目的 :为咽旁间隙肿瘤的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头颈部 10例 2 0侧 ,模拟手术入路 ,按层次解剖方法解剖观察、测量其相关结构。结果 :咽旁间隙被茎突及茎突诸肌分为咽旁前、后间隙 ,咽旁前间隙内有腭帆提肌、腭帆张肌等 ,咽旁后间隙内有颈内动、静脉 ,第Ⅸ、Ⅹ、Ⅺ、Ⅻ脑神经等。茎突是达咽旁间隙的重要解剖标志 ,其外侧主要结构是腮腺及穿经腮腺的结构 ,间隙内容均位于茎突内侧 ,茎突与颈静脉孔相距 2 .98± 1.42mm。结论 :咽旁间隙的应用解剖对咽旁间隙肿瘤的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腮腺入路 解剖学 咽旁间隙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