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布托啡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9期3306-330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布托啡诺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麻醉科收治的80例接受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全身麻醉前对照组实施超声引...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布托啡诺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麻醉科收治的80例接受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全身麻醉前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观察组实施复合布托啡诺的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中单位时间瑞芬太尼使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和患者入手术室(T0)、神经阻滞后15min(T1)、30min(T2)以及术后30min(T3)、术后60min(T4)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情况以及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比对照组短,其单位时间内瑞芬太尼使用量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刻HR、SBP、DBP、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4时刻VAS评分均比T0时刻低,观察组T1~T3时刻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应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布托啡诺,可缩短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以及缩短苏醒时间,降低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麻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引导 腰方肌平面阻滞 布托啡诺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与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李雪峰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781-786,共6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QLB)与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84例接受超声引导下QLB与TAPB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采用随...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QLB)与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84例接受超声引导下QLB与TAPB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QLB组(Q组,n=42)和TAPB组(T组,n=42)。Q组行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T组行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均给予注射20 mL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2组受试者均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案,对比2组不同时间点心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阻滞持续时间、48 h内补救镇痛使用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进食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结果2组在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30 min、术后4 h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IL-6、TNF-α均有所提高(P<0.05),且Q组低于T组(P<0.05)。2组术后4、8、12、24 h VAS评分均有所上升(P<0.05),且T组高于Q组(P<0.05)。Q组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高于T组(P<0.05),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低于T组(P<0.05);Q组术后补救镇痛率低于T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略低于T组(P>0.05)。结论QLB较TAPB镇痛效果更佳,且展现出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 筋膜平面阻滞 腹横筋膜平面阻滞 腹腔镜腹股沟疝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比较
3
作者 黄修海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1期135-137,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LB组与TAPB组,每组35例。QLB组采用QLB麻醉,TAP...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LB组与TAPB组,每组35例。QLB组采用QLB麻醉,TAPB组采用TAPB麻醉。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镇静程度、镇痛次数、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24 h,QLB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53±0.60)、(1.31±0.41)分]、Ramsay评分[(2.61±1.02)、(2.16±0.51)分]均低于TAPB组的[(2.28±0.45)、(1.56±0.52)分及(3.56±0.97)、(2.86±0.90)分],镇痛次数[(5.68±2.41)次]少于TAPB组[(10.89±2.26)次],苏醒时间[(2.53±0.49)min]短于TAPB组[(3.67±0.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43%,低于TAPB组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QLB镇静镇痛效果好、患者苏醒快等优点,有利于减少术后镇痛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阻滞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超声 腰方肌平面阻滞 腹横平面阻滞 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与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比较 被引量:18
4
作者 邵元媛 王宏娟 +2 位作者 陈薇 朱秀娟 丰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QLB)与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TAP)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 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剖宫产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QLB组38例,TAP组38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静脉吗啡自...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QLB)与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TAP)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 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剖宫产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QLB组38例,TAP组38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静脉吗啡自控镇痛泵。观察术后48 h内各时间段的疼痛VAS评分、吗啡使用剂量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12 h,QLB组吗啡消耗量为(6.08±2.76)mg,TAP组为(7.97±3.22)mg;术后24 h,QLB组吗啡消耗量为(6.89±5.01)mg,TAP组为(14.12±6.76)mg;术后48 h,QLB组吗啡消耗量为(9.12±8.22)mg,TAP组为(18.07±9.86)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13、0.022)。术后24 h和48 h,TAP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高于QLB组(P<0.05),术后12 h内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出现眩晕、恶性呕吐的例数高于QLB组(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超声引导下QLB在吗啡使用剂量、疼痛缓解以及并发症等方面优于T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剖宫产 疼痛 筋膜平面阻滞 腹横筋膜平面阻滞
下载PDF
超声下腰方肌阻滞对肾癌切除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振宝 施志波 赖江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89-1992,共4页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的腰方肌平面阻滞(QLB)对腹腔镜下肾癌全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镜下单侧肾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8~73岁,体质量46~78 kg,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的腰方肌平面阻滞(QLB)对腹腔镜下肾癌全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镜下单侧肾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8~73岁,体质量46~78 kg,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组(Q组,n=30)和单纯全麻组(D组,n=30),全麻后行超声引导下的患侧腰方肌平面阻滞,注射30 mL 0.4%罗哌卡因(Q组)、30 mL生理盐水(D组),术后行PCIA镇痛。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即刻(T0)、切皮后即刻(T1)、切皮后1 h(T2)、切皮后2 h(T3)的有创动脉血压、心率,记录手术中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手术后24 h(T5)和48 h(T6)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术后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静止状态及咳嗽时VAS评分,检测T0、T4、T5、T6时外周静脉血中干扰素γ(INF-γ)和白介素4(IL-4)水平,计算INF-γ/IL-4比值。结果 Q组较D组在切皮时有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明显较小(P <0.05),术中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 <0.05),术后24 h、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P <0.05);T4、T5静止及咳嗽时VAS评分减轻(P <0.05);T4、T5、T6时刻INF-γ水平和INF-γ/IL-4明显高于D组(P <0.05)。结论超声下腰方肌平面阻滞能减轻腹腔镜下肾癌全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方肌平面阻滞 肾癌 全肾切除 细胞免疫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侧入路腰方肌阻滞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6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侧入路腰方肌阻滞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2019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96例剖宫产产妇,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B、C、D组,各49例,均给予平面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侧入路腰方肌阻滞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2019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96例剖宫产产妇,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B、C、D组,各49例,均给予平面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泵术后镇痛,A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前侧入路腰方肌阻滞,B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外侧入路腰方肌阻滞,C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后侧入路腰方肌阻滞,D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四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评分、舒适度评分(BCS),比较四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四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24 h A组VAS评分较B、C、D组显著降低(P<0.05)。术前,术后2、6、12、24 h 四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四组B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24 h A组BCS评分较B、C、D组显著提高(P<0.05)。所有产妇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前侧入路腰方肌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腹横肌阻滞和其他入路的腰方肌阻滞,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方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术后疼痛 前侧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