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3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行为改变轮策略应用于胸腰椎体骨折术后患者中的效果
1
作者 王璐婷 刘丹凤 余闪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954-195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行为改变轮策略应用于胸腰椎体骨折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0月—2022年10月102例胸腰椎体骨折术后患者,对照组51例给予胸腰椎体骨折围手术期常规干预,研究组51例联合实施基于信息不对称...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行为改变轮策略应用于胸腰椎体骨折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0月—2022年10月102例胸腰椎体骨折术后患者,对照组51例给予胸腰椎体骨折围手术期常规干预,研究组51例联合实施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行为改变轮干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决策积极性,疼痛介质水平,腰背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CPS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β内啡肽(β-EP)水平、干预第1个月末及第3个月末时腰背功能恢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行为改变轮策略在胸腰椎体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可提升患者决策积极性,缓解疼痛状态,有效恢复腰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体骨折 行为改变轮策略 信息不对称理论 决策积极性 腰背功能
下载PDF
不同病因致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2
作者 高旭 曹珺 +2 位作者 勾瑞恩 冯伟 关春雷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致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1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科收治的180例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因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组(A组,128例)和外伤、肿瘤致胸...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致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1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科收治的180例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因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组(A组,128例)和外伤、肿瘤致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组(B组,52例)。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指标。结果A组患者中女性、中专及以上学历、骨折史、脊柱退行性疾病、膝髋骨性关节炎的占比高于B组;B组患者中的高血压、贫血占比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水平、后凸畸形占比、血红蛋白水平高于B组;B组患者的骨密度水平、非伤处压痛和自感疼痛占比、白球比倒置和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28例患者共检出195个病变椎体,B组52例患者共检出56个病变椎体。A组患者的楔形椎体、椎体后缘成角占比高于B组;B组患者的扁平型椎体、虫蚀样改变占比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多发于女性群体,患者的学历较高,有骨折史,且合并脊柱退行性疾病、膝髋骨性关节炎。病情相对较重,表现为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病变椎体多为楔形椎体,伴随椎体后缘成角。外伤、肿瘤致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多合并高血压、贫血,痛感较强,表现为白球比倒置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异常,病变椎体多为扁平型椎体,伴随虫蚀样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外伤 肿瘤
下载PDF
以自我管理效能为基础护理方案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巧莉 陈彦霞 +1 位作者 叶伟伟 王跃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84-387,441,共5页
目的:分析以自我管理效能为基础的护理方案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 目的:分析以自我管理效能为基础的护理方案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于我院顺利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采用以自我管理效能为基础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6 m。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赫氏希望量表(Herth Hope Scale,Herth)希望量表评分、自我护理能力(Efficacy Self care ability,ESCA)评分、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arthel)评分比较,并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GSES评分、Herth希望量表评分、ESC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1 m、3 m、6 m观察组的GSES评分、Herth希望量表评分、ESC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术后患者经以自我管理效能为基础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腰椎体骨折 自我管理效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明领 马子健 +2 位作者 董辉 杨斌 王永祥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35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骨... 目的探讨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35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骨密度及手术相关指标(围术期输血、手术节段、手术时间),计算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2.40±59.27)min,围术期输血178例(49.7%),血红蛋白(Hb)损失量(37.07±11.56)g/L,红细胞比容(HCT)下降比(10.37±3.29)%,总失血量(1201.50±441.30)mL,隐性失血量(560.99±383.94)mL,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45.00±27.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密度、围术期输血、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和手术节段是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隐性失血量较多,骨密度和手术节段是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隐性失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上述影响因素导致隐性失血量增加的具体原因和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隐性失血量 骨密度 手术节段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下载PDF
Wiltse入路联合椎间孔腰椎体间隙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熊虎林 陈凝 +1 位作者 魏新淇 孙绍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经Wiltse入路联合椎间孔腰椎体间隙融合术(TLIF)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1年7月我院确诊的腰椎滑脱症患者74例的病历资料,其中35例采用Wiltse入路,39例采用传统的后正中入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经Wiltse入路联合椎间孔腰椎体间隙融合术(TLIF)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1年7月我院确诊的腰椎滑脱症患者74例的病历资料,其中35例采用Wiltse入路,39例采用传统的后正中入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临床疗效;测量病变节段腰椎多裂肌面积评估多裂肌萎缩情况。结果 7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术后1年、末次随访对Wiltse入路组腰痛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下肢痛VAS评分无明显改变。末次随访,Wiltse组ODI明显低于后正中组。两组患者术后多裂肌的净横截面积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Wiltse入路组多裂肌萎缩程度明显小于后正中入路组。结论 Wiltse入路联合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确切,与后正中入路对比对多裂肌损伤更小,更有效缓解下腰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椎间孔腰椎体间隙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导向式干预对胸腰椎体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6
作者 钟亚琼 苏园园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1期78-80,共3页
最新数据显示,结核病已超过艾滋病成为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1]。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和淋巴系统,1%~3%为骨与关节结核[2],其中近一半为脊柱结核,又以胸腰椎体结核为最常见,临床多以手术干预,但治疗时间长,病情反复,致残率高,需要加强... 最新数据显示,结核病已超过艾滋病成为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1]。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和淋巴系统,1%~3%为骨与关节结核[2],其中近一半为脊柱结核,又以胸腰椎体结核为最常见,临床多以手术干预,但治疗时间长,病情反复,致残率高,需要加强其护理工作。护理结局分类系统(Nursing outcome classification system,NOC)是继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后又一共同的专业语言,为护理诊断的重要补充,在患者护理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C 腰椎体结核 护理效果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
7
作者 周建中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愿意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行手法复...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愿意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行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对照组(18例),单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手术前、手术后(术后24 h、1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进行评价,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Cobb’S角和病椎前缘高度,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住院费用。结果:与同组术前比较,术后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下降,病椎前缘高度和Cobb’S角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既可以较好复位骨折、强化骨折椎体,使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照射次数)、减少治疗费用。通过比较,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达到与PKP相同的临床效果,有效恢复病椎高度,矫正脊椎后凸畸形,且住院费用少于P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经皮椎成形术 经皮椎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对胸腰椎体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
8
作者 栗二毛 张斌青 +1 位作者 刘玉珂 张国庆 《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109-111,共3页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诊断胸腰椎体结核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78例胸腰椎体结核感染患者进行观察,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采取多层螺旋CT、磁共振检查,统计不同检...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诊断胸腰椎体结核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78例胸腰椎体结核感染患者进行观察,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采取多层螺旋CT、磁共振检查,统计不同检查的检查时间及等待结果时长,并比较其病灶检出率及成像评分,分析不同检查诊断疾病的价值。结果 磁共振的检查时间短于多层螺旋CT,但等待检查结果时长大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中死骨形成的检出率高出磁共振,但椎旁脓肿、椎体破坏、椎间盘受累的检出率均低于磁共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中死骨形成的成像评分高出磁共振,但椎旁脓肿、椎体破坏、椎间盘受累的成像评分均低于磁共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磁共振在疾病中的检出率较高,同时成像质量较高,可成为胸腰椎体结核感染诊断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体结核感染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
下载PDF
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中腰椎体间融合器对马尾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玉林 王化南 +2 位作者 曹桂萍 陈为民 王国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体间融合器 马尾神经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 被引量:37
10
作者 朱晓龙 王建 +4 位作者 周跃 张正丰 李长青 郑文杰 潘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7年6月-2013年7月接受MIS-TLIF治疗的52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7年6月-2013年7月接受MIS-TLIF治疗的52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1例,女292例,年龄53.1±8.4岁(31-83岁)。其中腰椎滑脱症194例,腰椎管狭窄症128例,腰椎不稳症62例,巨大腰椎间盘脱出症59例,腰椎术后复发52例(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26例,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17例,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9例),退变性椎间盘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28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定义为手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持久并发症指手术导致新的损害术后持续大于30d无改善,短暂并发症指手术导致新的损害在术后30d内获得改善。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本组523例平均随访47.5±8.2个月(24-81个月)。92例患者共计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96例次,其中持久并发症2例次,分别为1例因为椎弓根解剖结构畸形在螺钉置入时造成神经根损伤和1例操作失误导致出行神经根损伤,神经功能部分恢复。90例发生短暂性并发症94例次,其中最常见为下肢麻木不适,发生率为10.71%(56/523),发生硬膜撕裂21例,表浅感染9例,局部血肿4例,神经卡压2例,深部感染1例,植骨移位1例。88例患者发生单项并发症,4例发生2项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59%(92/523)。不同疾病并发症率分别为:腰椎滑脱症17.53%,腰椎管狭窄症17.19%,腰椎不稳14.52%,巨大腰椎间盘脱出13.56%,腰椎术后翻修30.77%,退变性椎间盘病10.71%。单节段融合并发症率(17.53%)和双节段融合并发症发生率(18.42%)统计学差异不显著(χ^2=0.02,P〉0.05)。结论 :MIS-TLIF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神经根损伤、硬膜撕裂、切口感染和短暂性下肢麻木等,短暂性下肢麻木是最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外科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 并发症
下载PDF
采用欧洲腰椎体模对多中心腰椎定量CT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估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祥述 程晓光 +3 位作者 彭俊红 李葆青 苏晋生 戴春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2-917,共6页
目的采用欧洲腰椎体模(ESP)作为标准评估多中心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误差。材料与方法2个中心(3台CT分别是东芝64排CT、东芝16排CT及GE64排CT)按照常规腰椎定量CT骨密度测量条件和方法对欧洲腰椎体模(ESP)进行重... 目的采用欧洲腰椎体模(ESP)作为标准评估多中心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误差。材料与方法2个中心(3台CT分别是东芝64排CT、东芝16排CT及GE64排CT)按照常规腰椎定量CT骨密度测量条件和方法对欧洲腰椎体模(ESP)进行重复测量各10次;另外4个中心(CT分别是东芝64排、东芝16排、西门子64排、GE双排)分别用欧洲体模(ESP)扫描测量一次。结果 3台QCT(CT顺序依次是东芝64排,东芝16排,GE64排)对欧洲体模测得的相对精密度CV分别是0.512%、0.523%、0.514%。7台QCT机器间的精密度误差CV分别是L14.213%、L22.752%、L34.786%。7台CT的准确度变化范围和平均值(括号因数值)分别为L11.20%~8.79%(5.1);L2-0.25%~9.15%(3.8);L3-7.03%~5.69%(-0.5)。结论参与研究的多中心QCT系统的机器内精密度、机器间精密度及准确度较好,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腰椎 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欧洲腰椎体
下载PDF
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军平 齐新文 +4 位作者 李松军 邝立鹏 袁小洪 王国寿 谭伟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292-3296,共5页
背景:椎体成形注射骨水泥可在复位骨折的同时,达到矫正后凸畸形、增强椎体强度、消除椎体病变的效果。目的:分析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疗法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 背景:椎体成形注射骨水泥可在复位骨折的同时,达到矫正后凸畸形、增强椎体强度、消除椎体病变的效果。目的:分析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疗法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变椎体T6-L4,其中男37例,女47例,年龄58-8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研究组进行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治疗,对照组进行卧床休息、定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和椎体高度。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前的椎体高度、目测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为(1.653±0.168)c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21±0.200)cm(P<0.05);研究组随访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2例发生压疮,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肺炎,2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研究组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未引发明显的临床症状。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再骨折,研究组有4例发生再骨折,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镇痛,短期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能较好恢复脊椎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强化疗法 骨水泥 骨质疏松 腰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不同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欧洲腰椎体模测定结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包安德 马海波 +8 位作者 秦林林 陈金标 张元勋 李瑾 孙积惠 袁艺 任素梅 孙士华 杨丽萍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2-356,共5页
利用欧洲腰椎体模对三家公司生产的8台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作了测量分析。结果显示,6台仪器间测量结果在同一分析条件下有较好的同一性,BMD最大偏差为3%,BMD平均偏差为1.0%。两家不同公司生产的两台仪器间测量结果有一... 利用欧洲腰椎体模对三家公司生产的8台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作了测量分析。结果显示,6台仪器间测量结果在同一分析条件下有较好的同一性,BMD最大偏差为3%,BMD平均偏差为1.0%。两家不同公司生产的两台仪器间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可达10%以上。从测定结果所得的校正公式与国际DXA标准化委员会所提供的校正公式之间有较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 X射线骨密度仪 欧洲腰椎体 校正公式
下载PDF
改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教 毛克亚 +5 位作者 王岩 肖嵩华 李鹏 毛克政 肖波 王义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 探讨单侧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的可行性.方法 回... 目的 探讨单侧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55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前24例(A组)采用双侧切口行MISTLIF手术,双侧置入椎弓根螺钉,并放置引流管;后31例(B组)采用单侧切口置入单侧椎弓根螺钉和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不放置引流管.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及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92.2 ±25.1)ml,术后引流量(44.1±21.0)ml,引流管放置时间(1.1±0.2)d;B组术中出血量(56.3±22.8) ml,明显少于A组(t=5.543,P=0.000).2组术后3天超声或MRI均未见手术部位血肿或积液.2组伤口感染、血肿压迫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1天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优于A组(t=2.204,P=0.032),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t=9.368,P=0.000;t=9.541,P=0.000).结论 单节段腰椎MIS-TLIF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的双侧混合内固定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 单侧切口 微创外科手术 混合内固定 引流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植入物置入腰椎体间融合:螺钉位置不良及cage移位特点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晓涛 谢守宁 王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057-2062,共6页
背景: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对椎旁软组织剥离范围较广,组织牵拉时间较长,创伤大,失血量多。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可以减少或避免上述缺点,但也存在曲折的学习曲线过程,因此正确了解其并发症并及时预防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背景: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对椎旁软组织剥离范围较广,组织牵拉时间较长,创伤大,失血量多。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可以减少或避免上述缺点,但也存在曲折的学习曲线过程,因此正确了解其并发症并及时预防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的:总结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修复腰椎疾病的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于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修复腰椎疾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存在明显腰腿痛并经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其中腰椎管狭窄症42例,腰椎滑脱症31例,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症27例;L3/42例,L4/528例,L5/S150例,L3-L52例、L4-S118例。记录其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与结论:1例患者在处理椎间隙时,出现硬膜外出血量约为1 000 m L,给予输血,未出现并发症。共11枚螺钉置入后发现位置不良,占总螺钉数的2.5%(11/435),其中1例(1枚)螺钉的1/3直径在椎管内,并引起L5神经根性疼痛,再次手术后症状消失。2例置入后发现cage位置不良,占总cage的1.7%(2/120),2例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未处理。1例患者随访中发现cage移位,占总cage的0.8%(1/120),翻修2次痊愈,第1次采用重置cage,后出现再次移位;第2次采用后路腰椎间融合治愈。治疗后1个月内,2例患者肺动脉造影显示右肺动脉显影不良,诊断为肺栓塞,经碎栓及溶栓治疗,未出现死亡等不良后果。提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修复腰椎疾病为安全可靠并发症较低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微创脊椎手术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 CAGE 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法减轻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腰背部疼痛的差异:2年随访的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及预试验结果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凯 李春亮 +2 位作者 朱海勇 王裕 张志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000-3004,共5页
背景: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是骨科治疗的首选方式。课题组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PKP和PV... 背景: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是骨科治疗的首选方式。课题组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PKP和PVP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6个月腰背部疼痛,但更长期随访的止痛效果尚未进行观察。目的:作者设计了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旨在系统观察3种治疗方法:PKP,PVP及非手术疗法对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的中长期止痛效果差异,并全面分析腰背部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拟纳入青海省人民医院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PKP组和PVP组分别接受PKP和PVP治疗,非手术治疗组接受康复训练和中药治疗,每组300例,术后随访1周及1,3,6,12,24个月。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24个月腰背部疼痛发生率。研究的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后1周及术后1,3,6,12个月腰背部疼痛发生率;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6,12,24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分,胸腰部椎体X射线形态;术后1周及术后1,3,6,12,24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方案设计前,作者以预试验方案得到了621例患者的结果,显示PKP或PVP术后6个月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腰背部疼痛发生率为15%,腰背部疼痛的危险因素为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及骨水泥渗漏的方向、体积、范围和不良反应(P<0.05)。试验经青海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审批时间:2017年4月,审批号:RM006G)。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对试验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时间为2017年3月,试验于2018年9月开始招募患者及数据收集,2019年9月完成对象招募,2021年10月进行结果指标分析,2021年11月完成试验。文章结果将以科学会议报道,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传播。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 CTR1800016493),注册方案版本号1.0。讨论:试验希望明确,PKP,PVP及非手术治疗3种方法哪种对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的缓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质疏松 腰椎 腰椎体压缩性骨折 腰背部疼痛 老年人 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成形术
下载PDF
应用Cage与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被引量:34
17
作者 陈飞雁 顾湘杰 +3 位作者 鲍根喜 王旭 华英汇 蒋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Cage和Cage联合后路推弓根螺钉内固定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治疗效果;探讨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术后疗效与融合率的方法。方法:5年内随访到202例共243个节段(L_2~S_1)PLIF手术患者,单个节段手术单独用Cage ...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Cage和Cage联合后路推弓根螺钉内固定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治疗效果;探讨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术后疗效与融合率的方法。方法:5年内随访到202例共243个节段(L_2~S_1)PLIF手术患者,单个节段手术单独用Cage 110例,联合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50例;双节段单独使用Cage 18例,联合使用椎弓根螺钉23例;3节段1例,使用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采用后侧入路斜向置入单枚长Cage,其中圆柱形螺纹Cage 100枚,接触式Cage 90枚,楔形53枚。术后平均随访2.8年(6月~4.5年),并行影像学评估和临床效果评价,包括X线片和薄层CT扫描;用ODI作术前/后的临床评价。结果:融合率术后6月90.1%(219)、12月93.0%(226)、24月95.1%(231);临床症状缓解率术后3月91.6%(185例),6月以上95.0%(192例);术后并发症:一过性足下垂和伸踇乏力30例;Cage后滑出3例(1.2%);术后脑脊液漏5例(2.4%);术后下腰痛持续3月者10例,持续6月者3例,1年以上者1例;术后内植物下沉、假关节形成者1例。结论:应用PLIF腰椎体间置入Cage行融合术是满意而可靠的方法,2节段以上单独应用Cage可发生内植物滑出、椎体塌陷等并发症,Cage联用椎弓根螺钉可以有效防止融合器的松动和后滑出,尤其是多节段的后路减压融合术时。良好的手术技巧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GE 椎弓根螺钉系统 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胸腰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德盛 刘树平 +3 位作者 刘跃洪 周宇 陈曦 周庆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67-1069,1073,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体骨折合许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诊断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分析患者生存状况,许根据患者生存状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6例)与预后差组(24... 目的分析胸腰椎体骨折合许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诊断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分析患者生存状况,许根据患者生存状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6例)与预后差组(24例),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该类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脊髓损伤恶化表现,随访1年24例(30.0%)患者未达到预后良好标准。治疗后预后良好组患者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的压缩率均较预后差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椎管侵占率及使用激素与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病程≥7 d、椎管侵占率>50.0%是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生存状况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即时使用激素是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生存状况差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病程长、椎管侵占率大是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早期规律使用激素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体骨折 脊髓损伤 生存状况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直视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肖波 毛克亚 +8 位作者 王岩 肖嵩华 张永刚 张西峰 张雪松 王征 崔庚 陆宁 朱守荣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总结直视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的并发症并探讨其发生原因和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间行MIS-TLIF术的连续105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 目的总结直视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的并发症并探讨其发生原因和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间行MIS-TLIF术的连续105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各种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影像学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16个月。7人次(6.67%)出现并发症:硬膜囊破裂3例(2.86%),为减压和髓核摘除时造成的撕裂;神经损伤1例(0.95%),为术中牵拉性损伤;切口感染1例(0.95%),为浅部感染;椎间融合器下沉2例(1.90%),因骨质疏松造成。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微创手术的特点、学习曲线和适应证的选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 微创 并发症 硬膜囊破裂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长节段腰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希诺 海涌 +5 位作者 关立 孙祥耀 刘玉增 刘铁 王云生 韩超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4-523,共10页
目的: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经长节段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长节段PLIF治疗的144例ADS患者,术后43例发生PJK(PJK组),无PJK组101例... 目的: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经长节段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长节段PLIF治疗的144例ADS患者,术后43例发生PJK(PJK组),无PJK组101例。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功能评分,包括年龄、性别、随访时间、体重指数(BMI),术前合并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心脏病情况,吸烟情况,既往手术史,住院时间,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JOA评分、VAS评分和末次随访时的腰椎僵硬性残疾指数(lumbar stiffness disability index,LSDI)评分;与手术相关的参数,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融合节段、减压节段、骶骨融合、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截骨术、螺钉松动、断棒、脑脊液漏、假关节形成、再手术、术前与末次随访Cobb角、术前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末次随访时的PI-LL、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矢状面垂直轴(SVA)。对比两组术后即刻影像学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PT)、PI、骶骨倾斜角(SS)、LL、PI-LL、胸椎后凸角(TK)、LL-TK、实际腰椎前凸角(RLL)、实际胸椎后凸角(RTK)、实际腰椎前凸角与实际胸椎后凸角匹配值(RLL-RTK)、上端椎坡度(UIVs)、上端椎倾斜角(UIVi)、SVA、UIV与C7垂线距离(UIVa)与UIV上终板前缘与椎体后缘垂线距离(UIVb)的比值(UIVa/b)。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然后再用SNK法进行多重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而非连续数据的统计学显著性通过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以可疑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出现PJK作为因变量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代入Logistics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确定PJK相关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检验(r)用于评估骨盆与脊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一般资料中,性别、BMI、糖尿病、吸烟、末次随访ODI和LSDI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相关参数中,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数、减压节段数、骶骨融合、PLC损伤、再手术率、术前PI-LL、末次随访PI-LL和末次随访SVA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影像学参数中,PT、SS、LL、PI-LL、LL-TK、RLL、RLL-RTK、UIVs、UIVi和UIV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参数包括性别、BMI、糖尿病、吸烟、LL-TK、UIVs、UIVa/b、PI-LL、骶骨融合和PLC损伤。再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S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OR 1.6,P=0.000)、吸烟(OR 3.1,P=0.016)、UIVs(OR 2.0,P=0.015)和PI-LL(OR 1.2,P=0.015)。在脊柱骨盆参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中发现,SVA与UIVa/b、UIVs和UIVi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93,P<0.001)、(r=-0.66,P<0.001)和(r=-0.68,P<0.001);UIVa/b与UIVs及UIVi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63,P<0.001)和(r=0.-68,P<0.001)。结论:接受长节段PLIF的ADS患者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吸烟、UIVs和PI-LL。UIVa/b可以反映SVA情况和UIV倾斜情况,可作为发生PJK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近端交界性后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