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脊柱矢状位失衡对侧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症状改善的影响
1
作者 孟胜东 丁明胜 +2 位作者 解学关 戴琰琨 杨德坤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427-430,435,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脊柱矢状位失衡对侧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LIF)术后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LLIF的8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将患者分为A组(SVA... 目的 探讨术前脊柱矢状位失衡对侧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LIF)术后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LLIF的8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将患者分为A组(SVA≥50 mm)和B组(SVA<50 mm)。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放射学参数[T2~S1的冠状位Cobb角、SVA、腰椎前凸角(LL)、T5~T12的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和PI-LL]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前,A组SVA、冠状位Cobb角(CR Cobb角)、PI-LL高于B组,LL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K、PI、PT、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年SVA和PI-LL高于B组,LL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ΔSVA、ΔLL、ΔPI-LL(Δ表示术后1年与术前的变化值)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腰痛、腿痛、腿麻木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时的TK、PI、PT、SS及ΔTK、ΔPI、ΔPT和Δ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IF手术对患者SVA的恢复效果有限,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疾病 腰椎椎间融合术 矢状位平衡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双侧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孙付杰 陈山成 +2 位作者 张振华 汪明星 谭国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0期3032-3034,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BPA-TLIF)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DLSS患者86例,采用双侧传统后正中入路... 目的探讨双侧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BPA-TLIF)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DLSS患者86例,采用双侧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BMA-PLIF)的43例设为对照组,采用BPA-TLIF术的4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女17例,男26例,年龄(68.06±2.98)岁;病程(2.21±0.69)年;严重程度:6例Ⅰ度,13例Ⅱ度,20例Ⅲ度,4例Ⅳ度;病变节段:2例L3~4,27例L4~5,14例L5~S1。观察组女18例,男25例,年龄(67.72±3.02)岁,病程(2.37±0.62)年;严重程度:7例Ⅰ度,14例Ⅱ度,17例Ⅲ度,5例Ⅳ度;病变节段:3例L3~4,25例L4~5,15例L5~S1。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3个月腰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5.02±1.17)cm比(8.04±1.42)cm,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125.63±10.58)ml比(187.44±15.32)ml、(102.36±9.33)ml比(126.12±10.27)ml,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8.17±15.34)min,对照组为(121.89±16.5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3.41±0.45)分比(3.96±0.56)分、(13.27±0.99)分比(15.21±1.06)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43),对照组为4.65%(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TLIF术治疗老年DLSS患者手术时间短,可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腰部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入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传统后正中入腰椎椎间融合术 老年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腰椎功能
下载PDF
极外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期疗效 被引量:5
3
作者 段明阳 吴增晖 +5 位作者 许俊杰 易红蕾 张清顺 蓝思彬 陈恩良 杨善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6-212,共7页
目的 :观察极外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期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7年3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XLIF治疗41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26例,年龄64.4±9... 目的 :观察极外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期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7年3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XLIF治疗41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26例,年龄64.4±9.8(39~83)岁,手术节段共51节。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椎JOA评分。影像学评价包括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的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后缘测量)和椎间孔面积,在术前和术后1周的MRI(T2加权)图像上测量手术节段的轴位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最狭窄处面积。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侧方钢板组,21例,26个节段;后路螺钉组,20例,25个节段。比较总体的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的差异以及两组的手术前后变化的差异。结果:每节段手术时间为92.12±45.95min(50~260min),每节段术中出血量56.34±58.81ml(10~225ml)。1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大腿前外侧麻木,均于术后1~6周症状减轻或消失;均无脑脊液漏,无大血管、腹腔脏器、生殖股神经等损伤。随访22.39±13.18个月(6~63个月),13例(31.7%)患者出现融合器下沉,其中11例为Ⅰ级,2例为Ⅱ级,均无临床症状。末次随访时41例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ODI及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轴位椎管矢状径、椎管最狭窄处面积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术后1周手术节段的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轴位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最狭窄处面积的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侧方钢板组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椎间孔面积丢失比后路螺钉组多,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初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椎间融合术 微创
下载PDF
侧路腰椎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研展
4
作者 黄聪 米明珊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9期3936-3941,共6页
退变性腰椎侧凸症是脊柱骨科临床常见疾病。有关调查显示,退变性腰椎侧凸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临床采用的传统术式对于该病患者而言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不足之处。近些年微创技术迅猛发展,侧路腰椎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退变性腰椎侧凸症是脊柱骨科临床常见疾病。有关调查显示,退变性腰椎侧凸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临床采用的传统术式对于该病患者而言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不足之处。近些年微创技术迅猛发展,侧路腰椎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侧路腰椎融合术式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凸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侧前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38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贤良 黄建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侧前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DLS)的临床效果。方法 DLS患者38例,均接受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视觉... 目的观察侧前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DLS)的临床效果。方法 DLS患者38例,均接受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腿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侧凸Cobb角、前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SVA)、冠状面平衡(CVA)等,评估患者并发症和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侧凸Cobb角、SVA、CVA均较术前降低或变小(P均<0.05),腰椎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前凸Cobb角、较均术前升高或变大(P均<0.05)。38例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明显改善,无逆向射精、肠黏连、感染、腹膜损伤、腹腔脏器损伤、大血管损伤、硬膜撕裂、断钉断棒等并发症。38例患者中,5例出现了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8例患者末次随访时椎间均融合。结论 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DLS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腹膜后入腰椎椎间融合术 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 腰椎退变性 腰椎退变
下载PDF
微创前外侧腰椎融合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文杰 王中华 刘林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518-523,共6页
腰椎融合术的关键在于将融合器置入椎间隙以促进椎体间融合及维持腰椎稳定。对于多种脊柱疾病,如退行性疾病、创伤、肿瘤和畸形,这是一种成熟的手术策略。在过去的15年中,腰椎多种前外侧入路已被广泛应用,这些方法可微创进行且不会破坏... 腰椎融合术的关键在于将融合器置入椎间隙以促进椎体间融合及维持腰椎稳定。对于多种脊柱疾病,如退行性疾病、创伤、肿瘤和畸形,这是一种成熟的手术策略。在过去的15年中,腰椎多种前外侧入路已被广泛应用,这些方法可微创进行且不会破坏椎旁肌和后脊柱,同时能够广泛暴露椎间盘空间,使用较大尺寸的融合器。本研究重点介绍3种微创前外侧入路: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旨在探讨这3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选择、手术疗效、并发症及潜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椎间融合术 斜外腰椎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O/XLIF治疗腰椎退变性滑脱疗效观察
7
作者 陈广林 冯婷婷 +5 位作者 王进强 高鹏 高兆清 牛淑亮 徐世涛 陈志辉 《新疆医学》 2023年第6期698-701,711,共5页
目的观察O/XLIF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3月在潍坊市中医院脊柱外科就诊并符合标准患者81例。其中O/XLIF组23例,TLIF组5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 目的观察O/XLIF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3月在潍坊市中医院脊柱外科就诊并符合标准患者81例。其中O/XLIF组23例,TLIF组5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硬膜囊横截面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前腰痛、下肢痛麻等症状明显改善。O/XLI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TLIF组。术后出现发热及腰腿疼痛等症状明显较TLIF组少。术后3d、3月的VAS评分、ODI指数O/XLIF组优于TLIF组,但末次随访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恢复O/XLIF组均优于TLIF组。TLIF组硬膜囊横截面积恢复优于O/XLIF组。结论对于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治疗O/XLIF较TLIF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更有利于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和生理前凸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腰椎侧路融合术 腰椎经椎间孔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斜侧入路椎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琨 徐姝娟 章洪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5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斜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于我科行OLIF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针对性总结该术式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对比住院当天和... 目的探讨斜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于我科行OLIF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针对性总结该术式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对比住院当天和术后出院时ODI评分、VAS评分和脊柱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OLIF手术,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ODI评分、VAS评分和脊柱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分别为(19.18±5.10)分、(1.98±0.53)分、(53.20±7.88)分,均优于术前的(28.30±6.61)分、(4.63±1.03)分、(63.40±6.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方法 ,完善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的手术疗效分析
9
作者 巩陈 吴建明 +1 位作者 刘向阳 胡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通过相关文献分析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发生原因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20-01手术治疗的28例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通过相关文献分析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发生原因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20-01手术治疗的28例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5例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9例行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6例行侧路腰椎间融合术,8例行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5(12~48)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假关节形成、融合器移位或沉降、螺钉断裂、螺钉松动,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第3天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降低,术后12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后第3天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椎前凸角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20例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结果:优14例,良5例,可1例。微创手术8例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结果:优4例,良3例,差1例。结论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并发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可能与患者腰椎前凸角存在相关性,然而文献报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减少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临床医师应选择损伤程度更小的手术方式,以能够改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主,术中尽量保护患者正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 腰椎融合术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原文传递
分期微创手术治疗重度退变性脊柱侧凸的2年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虞佩 裘剑如 +4 位作者 谢磊 吴文坚 张兴凯 曹鹏 梁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1985-198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期微创手术的方式(侧路腰椎间融合术+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成人重度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评估分期微创手术在恢复患者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中的功效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 目的通过分期微创手术的方式(侧路腰椎间融合术+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成人重度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评估分期微创手术在恢复患者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中的功效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行分期手术治疗的13例重度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通过EOS成像系统来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站立位时冠状面、矢状面、骨盆参数变化。所有患者经平均2年(18~32个月)的随访。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术前和术后各组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分期手术,一期经侧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平均手术时间(231±48)min,平均术中出血(253±80)ml,第二期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平均手术时间(155±33)min,平均术中出血(326±99)ml。两次手术间隔7~42d,平均14d。一期侧路腰椎间融合术后影像学参数均有明显改善,二期微创后路固定后这些参数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冠状面上Cobb角从初始43.1°±7.3°经一期手术后降至11.4°±4.0°(t=10.16,P〈0.001),二期手术后降至5.5°±1.9°(t=6.14,P〈0.001)。在矢状面上,腰椎前凸角从16.8°±8.4°提高到30.2°±6.8°(t=5.21,P〈0.001),二期手术后恢复到37.1°±4.0°(t=5.04,P〈0.001)。矢状面垂直轴从(10.5±2.4)cm降至(5.3±2.1)cm(t=8.52,P〈0.001),二期手术后再降至(3.1±1.5)cm(t=5.51,P〈0.001)。在骨盆参数方面,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匹配程度从术前33.6°±9.6°下降至17.8°±4.5°(t=5.31,P〈0.001),二期手术后降至9.9°±3.7°(t=4.68,P〈0.001)。随访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2、8.94、19.20,均P〈0.01)。结论对于重度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侧路椎体间融合术既可同时纠正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分期微创手术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变性脊柱 腰椎融合术 分期手术
原文传递
XLIF与OLIF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勇力 罗科锋 赵霁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0期1649-1651,1698,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与微创侧前方人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上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式... 目的探究微创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与微创侧前方人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上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100例,按术式分为XLIF组(56例)、0LIF组(44例)。XLIF组行XLIF术,0LIF组行OLIF术。对比2组临床指标、脊柱侧凸Cobbs角.PI-LL.功能恢复.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OLIF组术后6个月侧凸Cobb's角、PI-LL分别为(5.00±1.10)°、(13.52±2.13)°,低于XLIF组的(5.12±1.09)°、(13.68±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40.371,P=0.587.0.712)。OLIF组术后6个月D0I、NRS评分分别为(8.00±0.50)分、(1.13±0.02)分,低于XLIF组的(11.27±0.68)分、(2.49±0.10)分(t=26.710.99.277,均P<0.001);OLIF组术后6个月J0A评分为(25.66±3.58)分,高于XLIF组的(19.68±2.46)分(1=9.884,P<0.001)。OLIF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XLIF组的17.86%(x=4.625,P=0.032)。结论与XLIF术相比,0LIF术可减轻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腰椎疼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方入腰椎椎间融合术 微创前方入腰椎椎间融合术 退变性脊柱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