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与关节突关节角及关节椎弓根角的关系
1
作者 李兰 殷小丹 +2 位作者 李旭雪 张滔 刘愉勤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90-296,共7页
目的:基于CT观察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DLS)与关节突关节角和关节椎弓根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69例DLS症患者纳为DLS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并伴有腰腿疼痛但未腰椎滑脱的169例年龄匹配患... 目的:基于CT观察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DLS)与关节突关节角和关节椎弓根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69例DLS症患者纳为DLS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并伴有腰腿疼痛但未腰椎滑脱的169例年龄匹配患者作为健康组;对比DLS组和健康组的临床资料,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LS的危险因素;通过平滑曲线拟合分析关节突关节角和关节椎弓根角与DLS的曲线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LS组在BMI、椎间盘退变、全身关节松弛、腰椎结构及曲度发生改变、韧带松弛、骨质疏松、脱钙、腰椎小关节突病变、合并糖尿病方面均高于健康组(P<0.05);DLS组的关节突关节角与健康组相比减小,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以及退变程度为1、2级的人数比例上升,椎弓根角显著增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MI增加、椎间盘退变、腰椎结构及曲度发生改变、韧带松弛、骨质疏松、脱钙、全身关节松弛、腰椎小关节突病变、合并糖尿病、关节突关节角减小、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关节突关节的退变以及椎弓根角的增加都是导致DLS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1,P<0.05);平滑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关节椎弓根角与DLS呈正相关,而关节突关节角和与DLS呈负相关;贝叶斯网络模型及预测推理显示:BMI指数增加、关节突关节角减小、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以及椎弓根角的增加与DLS直接相关,当患者关节突关节角减小、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以及椎弓根角的增加的概率降为0时,患者DLS发生率由50%降低为37.2%;经过模型验证证明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准确度和有效性。结论:基于CT观察可以对DLS有更准确的诊断,且在一定范围内关节突关节角和关节椎弓根角与DL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计算机断层扫描 关节关节 关节椎弓根 相关性 贝叶斯网络模型
下载PDF
腰椎后路融合术中不同术前诊断发生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相关分析
2
作者 樊淋 胡亦劼 +1 位作者 陈佳兴 权正学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融合术中不同术前诊断患者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诊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腰椎滑脱、峡部裂...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融合术中不同术前诊断患者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诊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腰椎滑脱、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在术后腰椎CT对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进行分级,比较不同术前诊断患者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因素(固定节段顶椎、关节突关节角、椎板深度、螺钉内倾角、关节突关节轴径、椎体滑移距离等)与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及术前诊断的相关性。结果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率(57.4%)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患者(41.2%)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组(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节段顶椎、关节突关节角、关节突关节轴径、螺钉内倾角与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有关(P<0.05)。不同术前诊断患者的关节突关节角、关节突关节轴径、固定节段顶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相比,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螺钉更容易发生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关节侵扰 腰椎内固定 腰椎滑脱 腰椎间盘出症 腰椎椎管狭窄 关节关节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3
作者 李伟 丛鹏 张然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疼痛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7例。其中采用可视化环锯辅助57例(可视化环锯辅助组),采用...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疼痛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7例。其中采用可视化环锯辅助57例(可视化环锯辅助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50例(TESSYS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关节突成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可视化环锯辅助组术中透视次数、关节突成形过程中VAS评分及手术时间均低于TESSYS组[(5.77±0.93)次vs.(13.46±1.58)次、(2.03±0.61)分vs.(2.75±0.74)分、(61.34±13.81)min vs.(68.52±10.96)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22、5.514、2.950,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及OD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下腰背和腿部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VAS及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环锯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257),TESSY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4)。结论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与TESSYS技术比较操作更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放射暴露及术中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可视化 环锯 关节成形术 腰椎间盘出症
下载PDF
腰椎棘突间撑开关节突螺钉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4
作者 杨万里 蒋哲华 +3 位作者 任建澄 马童 李维奇 赵改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47,共1页
目的基于腰椎融合外科技术,设计个性化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关节突螺钉固定系统(customizedinterspinous spacer system,CISP system),评估CISP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手术方案设计和器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 目的基于腰椎融合外科技术,设计个性化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关节突螺钉固定系统(customizedinterspinous spacer system,CISP system),评估CISP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手术方案设计和器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人体CT图像数据建立L1-S1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新型CISP系统、Coflex和DIAM器械植入L4/L5病变节段实施动态固定手术,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CISP系统与传统棘突间撑开器在腰椎节段的关节活动度、椎间盘应力分布、棘突和植入器械承载能力的差异等。结果新型CISP系统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手术节段活动度和椎间盘峰值应力相比Coflex模型下降了29.13%、61.27%、77.35%、33.33%;36.82%、67.31%、73.00%和69.57%;DIAM模型分别下降了34.53%、57.86%和75.81%、25.21%;36.22%、67.31%、75.01%和71.40%。CISP系统棘突的峰值应力在4种工况下分别为29.93、24.66、14.45和24.37 MPa,对应的Coflex模型大小为165.3、109、84.79和47.66 MPa。结论与传统的棘突间撑开器相比,CISP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更有效地分散了IVD的负荷,并降低了棘突骨折的风险。CISP系统的个性化设计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关节活动度 病变节段 骨折 腰椎融合 生物力学特性 个性化设计 CIS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疗效和椎旁肌及相邻关节突关节变化
5
作者 庞大明 尹鹏 +3 位作者 杨晋才 海涌 范哲轩 黄继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79,共8页
目的:探究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TLIF)的临床疗效和手术节段术后椎旁肌及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8例行PE-TLI... 目的:探究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TLIF)的临床疗效和手术节段术后椎旁肌及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8例行PE-TLIF治疗的L4/5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58.0±8.7岁(41~79岁),随访40.7±3.6个月(36~58个月)。收集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BP)、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P);术前和术后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差异。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CT检查,测量多裂肌(MF)横截面积(CSA)和脂肪浸润(FI)评分,并根据关节突关节退变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术后MF CSA、FI评分、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评分与术前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前VAS-LBP为7(7,8)分,术后1周为3(2,3)分,3个月为1(1,2)分,12个月为1(0,2)分,末次随访为1(0,1)分,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VAS-LP为6(5,7)分,术后1周为2(1,3)分,3个月为1(1,2)分,12个月为1(0,1)分,末次随访为0(0,1)分,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ODI为61%(55%,67%),术后3个月为23%(19%,31%),12个月为12%(8.5%,17.5%),末次随访为7%(4%,15.6%),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MF CSA:557.06±46.72mm^(2),术后12个月547.12±53.31mm^(2)、术后24个月558.35±52.37mm^(2)、末次随访时531.21±56.12mm^(2),术后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FI评分:2(2,3),术后12个月3(2,3)、术后24个月3(2,3)、末次随访时3(3,3),术后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手术上节段关节突关节评分:5(4,6)分,术后12个月手术5(4,6)分、术后24个月5(4,5)分、末次随访时5(4,6)分,术后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手术下节段关节突关节评分:5(4,6)分,与术后12个月5(4,5)分、术后24个月5(4,6)分、末次随访时5(4,7)分,术后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满意,且对手术节段多裂肌以及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中长期不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椎旁肌 关节关节
下载PDF
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临床疗效的影响
6
作者 于浩 阚顺利 +1 位作者 胡炜 朱如森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不对称(FT)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改善退行性腰椎滑脱脊柱参数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PLIF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76例,以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差值超过10°分...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不对称(FT)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改善退行性腰椎滑脱脊柱参数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PLIF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76例,以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差值超过10°分为对照组与FT组各38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变化,影像参数评估包括滑脱率、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Cobb角和腰椎活动度,临床症状评估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MacNab分级;分析影像学参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并根据术前FT的不同节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影像学参数和症状评分变化。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3.63个月,FT组的腰椎活动度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术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的影像学参数和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有所好转,FT组的术后腰椎前凸和腰椎活动度低于对照组(P<0.01);FT组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骨脱率(SP)、椎间隙高度(IH)、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和关节活动度(ROM)的矫正与两组患者的VAS改善和ODI改善均呈显著相关(P<0.05),手术节段FT和多节段FT的腰椎前凸矫正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能够恢复患者腰椎生理曲度,获得良好的症状改善,但患者术后出现腰椎活动受限。FT阻碍了腰椎形态的矫正,是PLIF手术疗效欠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关节不对称 退行性腰椎滑脱 腰椎融合术 腰椎影像参数
下载PDF
腰椎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7
作者 高泽 李凯 +4 位作者 王世雄 栗远威 席凡辉 张麒 薛旭红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腰椎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可导致顽固的下腰痛和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就目前腰椎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在形态学与生物力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及阶梯化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预... 腰椎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可导致顽固的下腰痛和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就目前腰椎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在形态学与生物力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及阶梯化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关节 关节 腰椎
下载PDF
基于筋骨理论探讨振荡调整手法在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罗龙飞 吕强 +3 位作者 周楠 刘士逸 陈鸿 常乾震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0期72-75,共4页
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骨错缝”范畴,多由腰部突然闪挫或扭伤引起,伴有剧烈疼痛。该病的病因病机与中医学中的筋骨理论密切相关,治疗上以手法为主,强调筋骨同治。我们基于筋骨理论,探讨了振荡调整手法治疗腰椎关节... 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骨错缝”范畴,多由腰部突然闪挫或扭伤引起,伴有剧烈疼痛。该病的病因病机与中医学中的筋骨理论密切相关,治疗上以手法为主,强调筋骨同治。我们基于筋骨理论,探讨了振荡调整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具体方法和优点,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手法 筋(中医) 骨(中医) 脊椎关节紊乱 关节关节 腰椎
下载PDF
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诊断及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郭晓晓 徐乐琳 张娟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2009-2012,2016,共5页
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是非特异性腰痛的来源之一,对于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评估微创治疗的可能性。射频消融术(RFA)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因其创伤小、即刻疗效显著,临床上应用广泛。近年来,RFA在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中的... 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是非特异性腰痛的来源之一,对于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评估微创治疗的可能性。射频消融术(RFA)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因其创伤小、即刻疗效显著,临床上应用广泛。近年来,RFA在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然而其诊断及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诊断及RFA在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关节 腰痛 诊断 射频消融术 阻滞
下载PDF
自体下关节突骨块联合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侯平选 鲜文峰 邢雅昶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559-562,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体下关节突骨块联合腰椎椎间融合术(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LDD)伴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LDD伴OP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均行LIF治疗... 目的 探讨自体下关节突骨块联合腰椎椎间融合术(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LDD)伴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LDD伴OP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均行LIF治疗,对照组以自体髂骨块为植骨块,观察组以自体下关节突骨块为植骨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椎间隙高度(DH)、DH改善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但两组术后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时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时的DH水平和DH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8%)较对照组(31.43%)低(P<0.05)。结论 自体下关节突骨块联合LIF治疗LDD伴OP临床疗效较好,其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且能有效减少术后沉降,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变 骨质疏松 自体下关节骨块 自体髂骨块 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功能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关节突关节差异
11
作者 李朋 王玙 李玉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600-608,共9页
目的:测量腰椎病变节段椎体和关节突关节的直径,计算两者的比值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和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患者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背景:有很多研究表明,腰椎的负荷是由椎体和后方的关节突关节共同负担,作为后方的主要承载体,关节突... 目的:测量腰椎病变节段椎体和关节突关节的直径,计算两者的比值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和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患者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背景:有很多研究表明,腰椎的负荷是由椎体和后方的关节突关节共同负担,作为后方的主要承载体,关节突关节大小、方向势必会影响其负重,进而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生。方法:214名仅在L4~L5或L5/S1水平的LDH患者被分到1组,80名LSS患者被分到第2组。同时考虑到男女性结构差异,在各组内按照性别又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针对CT影像上L4/5、L5/S1水平的椎体直径和关节突关节直径进行了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结果:我们发现在L4/5、L5/S1突出与狭窄患者中,LSS患者的关节突关节直径以及比例均小于LDH患者,且LSS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也是低于LDH患者。结论:在这项研究中,关节突关节作为脊柱后方的主要承重结构,其结构的差异影响腰椎活动中的力量分布,关节突关节直径小者更容易发生LSS,LDH患者的关节突关节较之LSS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 LSS 关节关节 Lasegue征 腰椎
下载PDF
新型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12
作者 孙飞龙 邱海洋 +6 位作者 姬宇飞 杨意鹏 刘大铭 王龙超 王飞 雷伟 张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81-3088,共8页
背景: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被认为是引起老年人下腰痛的常见原因,新型脊柱小关节突关节融合装置能够在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对病变的小关节突关节进行融合,明显降低了由于早期保守治疗不佳和晚期手术治疗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 背景: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被认为是引起老年人下腰痛的常见原因,新型脊柱小关节突关节融合装置能够在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对病变的小关节突关节进行融合,明显降低了由于早期保守治疗不佳和晚期手术治疗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其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尚未可知。目的:探讨新型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装置与传统融合装置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建立完整的L_(3)-S_(1)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在完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3组手术模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双侧新型小关节突关节融合固定模型和双侧关节突螺钉固定模型),手术节段为L_(4-5)。在500N载荷下,对所有腰椎模型施加7.5Nm力矩,计算L_(4-5)节段活动度、位移值和椎间盘应力值,以及L_(3-4)节段和L_(5)-S_(1)节段应力值。结果与结论:①与完整模型相比,各手术模型L_(4-5)节段的活动度都降低;②新型装置在左右旋工况下L_(4-5)节段活动度最小,在后伸工况下L_(4-5)节段活动度最大,在其他工况下L_(4-5)节段活动度大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③新型装置在左右旋工况下L_(4-5)节段的位移值最小,在其他工况下L_(4-5)节段位移值大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④对于新型装置在L_(4-5)节段的应力分布,在各个工况下都是最小的;⑤对于L_(3-4)节段新型装置在后伸和左右旋工况下的应力值最大,在其他工况下则小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⑥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在L_(5)-S_(1)节段该新型装置的应力值都较小;⑦结果表明,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该新型装置通过对脊柱小关节进行融合,对腰椎的生物力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的同时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值,从而对延缓椎间盘的退变有促进作用,进而表明该新型装置在理论上能够达到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相类似的生物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关节关节 椎弓根螺钉 融合 有限元分析 脊柱 生物力学 固定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上关节突不同磨削量的近期效果和腰椎不稳发生率对比研究
13
作者 刘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PTED)上关节突不同磨削量的近期效果及对腰椎不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1西峡县人民医院脊柱骨关节外科采用PTED治疗的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1例...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PTED)上关节突不同磨削量的近期效果及对腰椎不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1西峡县人民医院脊柱骨关节外科采用PTED治疗的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1例上关节突磨削量<33%(少量磨削组),77例磨削量为33%~50%(中量磨削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量表(JOA)评分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末次随访,统计腰椎不稳率和治疗优良率。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少量磨削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中量磨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少量磨削组患者的总优良率高于中量磨削组,腰椎不稳率低于中量磨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术中,上关节突磨削可扩大椎间孔空间和镜下术野。与中量磨削(33%~50%)比较,少量磨削(<33%)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提升手术优良率和降低腰椎不稳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腰椎不稳率 腰椎间盘
下载PDF
脊柱内镜技术处理腰椎关节突关节毗邻出口神经根伴随动脉的解剖学应用研究
14
作者 苗莹莹 张浩平 +1 位作者 王斌 李宽宽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17,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技术处理腰椎关节突关节毗邻出口神经根伴随动脉的解剖学应用.方法:选择新鲜人体标本男、女各5具为研究对象.采取剥离显露腰椎脊柱及关节突关节周围组织结构方法,观察该区域血管形态、走行规律及与周围毗邻组织关系.结...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技术处理腰椎关节突关节毗邻出口神经根伴随动脉的解剖学应用.方法:选择新鲜人体标本男、女各5具为研究对象.采取剥离显露腰椎脊柱及关节突关节周围组织结构方法,观察该区域血管形态、走行规律及与周围毗邻组织关系.结果:腰椎关节突关节毗邻出口神经根处血管网与内镜工作通道,或者环锯距离,在L3/4节段,男性为(11.39±0.72)mm,女性为(11.03±0.52)mm;在L4/5节段,男性为(11.78±1.26)mm,女性为(11.29±0.38)mm;在L5/S1节段,男性为(11.1±0.98)mm,女性为(10.45±0.45)mm.在男、女性的L3/4、L4/5及L5/S1节段中,该出口神经根处血管网与内镜工作通道或者环锯的距离左、右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人体尸体标本解剖研究,从开放角度探讨关节突关节毗邻出口神经根伴随动脉的走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指导施术者术中穿刺及工作通道置入,降低甚至避免术中出血量或术后血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腰椎关节关节 脊神经根 脊髓血管 解剖学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结合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陆海涛 程庆华 +2 位作者 高增鑫 曾四宝 陈盈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39-0042,共4页
探讨应用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段骨折病人60名,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30人,每组30人。对照组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用椎弓根钉... 探讨应用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段骨折病人60名,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30人,每组30人。对照组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用椎弓根钉联合椎弓根内固定。于治疗结束(取出内固定装置后一月)比较组间相关指标之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做比较,椎体高度明显恢复(P<0.05),Cobb角(7.41±0.42°)明显得到改善,取出内固定装置后再次比较椎体高度发现,观察组高度丢失小于对照组(P<0.05),融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融合率分别为100%和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是123.62±9.13(min),出血量达到了53.26±4.42(mL),与对照组数据125.72±10.11(min)、52.14±5.5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椎弓根螺钉结合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能够很好的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对维持伤椎形态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胸腰椎骨折治疗的常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椎板关节螺钉 腰椎骨折 固定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关节突关节破坏程度对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疗效的影响
16
作者 吴昊 施久军 +2 位作者 周荣 林军 徐正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17-0021,共5页
探究关节突关节破坏程度对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22年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及满足数据测量要求筛选后最... 探究关节突关节破坏程度对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22年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及满足数据测量要求筛选后最终纳入65例,测量相关参数。分别对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患者腰部视觉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治疗(JOA)评分进行随访。根据每节段术后下关节突保留厚度的中位数进行分组,比较同节段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男性:37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8.88±17.7)岁。责任节段:L4/5:30例,L5/S1:35例。关节突中点与棘突中线之间的距离越长,术后下关节突保留厚度越大,二者呈极强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80P<0.05)。两节段中两组数据术前JOA评分、VAS评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4/5:t=0.269P=0.790、t=0.223,P=0.825;L5/S1:t=1.140P=0.262、t=0.607,P=0.548)。术后6个月L4/5节段中两组数据JOA评分和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t=-4.000P<0.001、t=3.373,P=0.002)。结论 (1)关节突中点距离棘突中线的距离越长,术后下关节突厚度保留越大。(2)术后下关节突保留厚度是影响术后腰痛的因素之一,术后下关节突厚度保留越小术后更易腰痛。(3)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术前测量棘突中线至下关节中点之间的距离十分必要,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关节关节损伤 术后疗效
下载PDF
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对PELD手术椎间孔成形与否及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建东 缪伟 +2 位作者 茅旭平 王素春 张文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6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中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对椎间孔成形与否及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PELD手术的60例L 4-5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中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对椎间孔成形与否及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PELD手术的60例L 4-5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在CT片上测量术前关节突关节角度,按度数平均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者术中行椎间孔成形的例数及疗效。结果A组关节突关节角36~44.1(40.0±6.9)°,椎间孔成形3例(20%);B组关节突关节角44.2~52.3(47.2±5.6)°,椎间孔成形13例(44.8%);C组关节突关节角52.4~60.5(55.6±6.7)°,椎间孔成形11例(68.8%)。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中是否行椎间孔成形将患者分为两组,椎间孔成形组2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2.32±12.0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7.27±5.32)mL,术后出现1例硬膜损伤;椎间孔未成形组3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0.90±10.1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03±7.37)mL,术后出现1例神经根外膜损伤,两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LD手术中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度越大,需要椎间孔成形的概率越高,术中是否椎间孔成形对术后疗效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关节 腰椎间盘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微创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3D序列与CT诊断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健 宋智 +5 位作者 曾冰欣 简昊 段细龙 周仁辉 黄云 曾文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3D(MRI 3D)序列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LFJOA)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LFJOA患者,均行CT、MRI、MRI 3D序列检查,分析CT、MRI、MRI 3D序列对LF...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3D(MRI 3D)序列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LFJOA)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LFJOA患者,均行CT、MRI、MRI 3D序列检查,分析CT、MRI、MRI 3D序列对LFJOA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准确率;比较CT、MRI、MRI 3D序列对单节段、多节段病变、分级、LFJOA诊断结果。结果:MRI 3D序列对LFJOA的诊断准确率为96.00%,高于CT的85.33%、MRI的82.67%(P<0.05);MRI 3D序列在LFJOA单节段病变、多节段病变中的检出率均高于CT、MRI(P<0.05);MRI 3D序列对LFJOAⅠ级检出率高于CT、MRI(P<0.05);MRI 3D序列在LFJOA的软骨损失、滑膜增厚、软骨下骨囊变、关节腔积液、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软骨下骨质水肿、小关节周围炎症检出率均高于CT、MRI,关节腔积气的检出率高于CT(P<0.05),MRI在LFJOA的软骨损失、关节腔积液、关节腔积气检出率均高于CT,软骨下骨囊变、骨质增生检出率均低于CT(P<0.05)。结论:MRI 3D序列与CT均可诊断LFJOA,MRI 3D序列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节关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3D序列
下载PDF
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在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髓核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谢宗鹏 余攀 +2 位作者 叶向阳 乔宗瑞 张印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37-141,共5页
目的分析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开展PTED手术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 目的分析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开展PTED手术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PTED手术;研究组45例,采用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行PTED手术。统计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随访指标,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研究组的X线透视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建立工作通道时间、镜下减压操作时间和手术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硬膜撕裂或神经损伤、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1例神经根损伤,经口服甲钴胺等对症治疗2个月后好转。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3个月和1年的腰痛VAS、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5.1%,对照组为9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手术治疗LDH患者可取得良好疗效,术中采用上关节突截骨导引技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透视次数,简化手术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出症 椎间孔入路 脊柱内镜 关节截骨导引技术 解剖标志
下载PDF
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在早期诊断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愉 蒋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2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探讨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在早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进行MRI检查,并根据其椎间盘突出类型分为中央型、旁侧型,例数分别为41例、56例。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 目的探讨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在早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进行MRI检查,并根据其椎间盘突出类型分为中央型、旁侧型,例数分别为41例、56例。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腰椎MRI显示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MRI测量观察组和对照组L4-5节段左关节突角度值(α)和右关节突关节角度值(β),最终角度值为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值平均值,关节突夹角差值γ=|α-β|,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判断标准为γ≥10°,比较两组L4-5节段α、β、γ值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情况,以及不同分型L4-5节段α、β、γ值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α值大于对照组(P<0.05),β值小于对照组(P<0.05),γ值大于对照组(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5);旁侧型α值大于中央型(P<0.05),β值与中央型无显著差异(P<0.05),γ值及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均大于中央型(P<0.05)。结论 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作用,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和康复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腰椎关节 腰椎间盘腰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