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前路短阶段器械内固定解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毛广平 赵建宁 +1 位作者 王与荣 黎介寿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79-482,共4页
关键词 腰椎前路短阶段器械内固定 腰椎前路融合术 钢板固定 手术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手术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本丹 胡奕山 +3 位作者 张育峰 陈春雷 钟志刚 邱雪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748-1749,共2页
关键词 腰椎前路手术 手术方法 手术创伤 手术时间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腰椎前路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吕国华 王冰 黎菲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腰椎手术的可行性及腰椎不同节段安全有效的腹腔镜手术入路.方法:解剖30例成人尸体标本(男15例、女15例),记录腰椎前主要毗邻血管的解剖学参数;取家猪40只,均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后入路和经腹膜腔入路显露L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腰椎手术的可行性及腰椎不同节段安全有效的腹腔镜手术入路.方法:解剖30例成人尸体标本(男15例、女15例),记录腰椎前主要毗邻血管的解剖学参数;取家猪40只,均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后入路和经腹膜腔入路显露L2~S1椎体和椎间盘,比较两种入路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尸体解剖发现腹主动脉分叉点变异较多,髂总静脉汇合点相对恒定;腹主动脉分叉角度男性平均54.9°,女性平均59.0°,髂总静脉汇合角度男性平均61.4°,女性平均64.9°;腹主动脉分叉点到L5椎体下缘距离男性平均3.5cm,女性平均3.6cm;髂总静脉汇合点到L5椎体下缘距离男性平均2.2cm,女性平均2.4cm;L5/S1椎间隙手术窗大小男性平均3.7cm,女性平均3.4cm.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经腹腔显露L6/S1满意,而经腹膜后显露L2~L5满意.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腰椎手术是可行的,该技术具有重复性好,对组织损伤小,术野内解剖结构清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显露下位腰骶椎以经腹腔入路为宜,而显露上位腰椎以经腹膜后间隙入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腰椎前路 手术入路 解剖学 实验 腰椎手术
下载PDF
超声切割止血刀在腔镜胸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郑亚才 严康宁 +4 位作者 李应国 林建聪 李洪瀚 陈进鸿 林文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腰椎前路 腔镜辅助 止血 切割 超声 手术中 前路手术治疗 腰椎骨折 手术程序 手术时间
下载PDF
钛网融合器在胸腰椎前路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文军 曹盛俊 +4 位作者 周江南 刘利乐 胡文凯 姚女兆 Marks DS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钛网融合器 腰椎前路重建术 内固定器 胸椎原发性肿瘤 腰椎转移性肿瘤 椎体骨折
下载PDF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树杰 金鸿宾 +1 位作者 王志彬 苗军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期72-75,共4页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自O'Brien报道以来,目前已成为一种椎间融合的标准技术,广泛应用于椎体滑脱、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失稳等病症的治疗。近年来,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在临床应用方面进展很快,小切口术式的临床应用,腹腔镜下手术的开...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自O'Brien报道以来,目前已成为一种椎间融合的标准技术,广泛应用于椎体滑脱、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失稳等病症的治疗。近年来,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在临床应用方面进展很快,小切口术式的临床应用,腹腔镜下手术的开展,使手术趋向微创化;多种内固定器械开始用于临床以增强前路融合的稳定性;椎间融合器自外形到材料等都有很大发展,椎间融合率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其并发症也有更深刻地认识。本文对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临床应用 小切口术式 腹腔镜 内固定器械
下载PDF
Z-Plate钢板系统在胸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曾时兴 马元琛 +1 位作者 王义生 周良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更适合胸腰椎前路植骨固定的方法。方法 :对 2 6例胸腰椎前路植骨融合的患者施行Z Plate钢板固定 ,与既往的手术方法比较 ,术后随访 6~ 15个月 ,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例转移性脊椎肿瘤的患者已死亡 ,其余患者植骨... 目的 :探讨一种更适合胸腰椎前路植骨固定的方法。方法 :对 2 6例胸腰椎前路植骨融合的患者施行Z Plate钢板固定 ,与既往的手术方法比较 ,术后随访 6~ 15个月 ,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例转移性脊椎肿瘤的患者已死亡 ,其余患者植骨生长良好 ,无钢板松动或螺钉断裂现象。结论 :Z Plate钢板在胸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是一种方法简便 ,固定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内固定 腰椎前路植骨融合术 Z-Plate钢板系统
下载PDF
SynFrame拉钩在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谭军 谢宁 +2 位作者 陈雄生 周许辉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微创条件下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技巧。方法:采用AO多用途脊柱拉钩SynFrame经腹膜外入路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20例,其中L4/512例,L5/S18例。结果:前路手术时间90~120min,失血量125~200ml,拉钩深度12~18cm,植... 目的:探讨在微创条件下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技巧。方法:采用AO多用途脊柱拉钩SynFrame经腹膜外入路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20例,其中L4/512例,L5/S18例。结果:前路手术时间90~120min,失血量125~200ml,拉钩深度12~18cm,植骨块高度最大25mm,最小12mm,平均17mm,。随访5~24个月,平均10.1个月。患者疼痛消失,动态X线片见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2.5~5.5个月,平均2.8个月。未出现大血管损伤、男性交感链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腹膜外入路SynFrame拉钩下完成L4/5和L5/S1的椎间融合术创伤小、手术难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Frame拉钩 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 手术技巧 腹膜外入路 手术指征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及技术要点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志远 潘文誉 +3 位作者 卢天祥 施建辉 曾荣东 汤海峰 《颈腰痛杂志》 2007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在胸腰椎病变的临床应用及其技术要点。方法分析从2000年5月-2005年7月采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病变41例(21例采用Z-PLATE-Ⅱ钢板、17例采用TSRH单棒、3例采用施泰保前路K钢板)其中胸腰椎骨折29...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在胸腰椎病变的临床应用及其技术要点。方法分析从2000年5月-2005年7月采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病变41例(21例采用Z-PLATE-Ⅱ钢板、17例采用TSRH单棒、3例采用施泰保前路K钢板)其中胸腰椎骨折29例,结核6例,脊柱原发肿瘤及转移癌各2例,椎间盘损伤椎体脱位2例。其适应证包括:椎体肿瘤、椎体爆裂骨折骨块突入椎管超过1/2者、高位椎间盘病变、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其它病变如结核、炎症病灶清除需植骨内固定者。技术要点:缩短手术时间,采用有效椎管减压,应用合适引流,可减少出血,解除脊髓压迫,防止脊髓损伤,减少感染及窦道形成。结果41例植骨均融合、内固定牢固,脊椎后凸畸形大部份得到矫正。32例有不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暴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有效解除脊髓前方压迫,内固定节段短,植骨成活率高,采用钛质内固定物,不影响术后MRI检查,采用合适技术可减少出血,防止脊髓损伤,降低感染率,大部分病例免第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路 内固定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9
10
作者 夏长所 邹云雯 +2 位作者 叶发刚 王登春 李树娟 《齐鲁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07-108,110,共3页
①目的 了解应用 3种前路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效果。②方法  2 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 ,在进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 ,分别应用AO圆棒内固定系统、TSRH棒钉系统和SDRS棒固定系统进行固定 ,术后早... ①目的 了解应用 3种前路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效果。②方法  2 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 ,在进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 ,分别应用AO圆棒内固定系统、TSRH棒钉系统和SDRS棒固定系统进行固定 ,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比较手术情况、神经恢复情况及随访时椎体角度丢失情况。③结果 随访 3~ 38个月 ,所有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内固定物本身未造成并发症。④结论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可早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为早期功能锻炼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路内固定术 治疗 腰椎爆裂性骨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康忠山 王文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3期43-45,共3页
本文对腹腔镜辅助下腰椎前路手术的腰椎前路解剖结构及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分析腹腔镜下腰椎前路手术时容易损伤的结构及手术时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并与开放手术进行比较,总结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和优势及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但也存在一... 本文对腹腔镜辅助下腰椎前路手术的腰椎前路解剖结构及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分析腹腔镜下腰椎前路手术时容易损伤的结构及手术时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并与开放手术进行比较,总结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和优势及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把握适应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等远期临床疗效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腰椎前路融合 应用解剖 临床进展
下载PDF
新型解剖型纳米椎间融合器在腹腔镜下腰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程 彭文 +6 位作者 晏怡果 李学林 欧阳智华 贺更生 韩东 陈洋 王文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52-256,共5页
探讨新型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腹腔镜下腰椎前路L5/S1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中应用的初步临床疗效。在本院脊柱外科进行的21例腹腔镜下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中应用该新型椎间融合器,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 探讨新型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腹腔镜下腰椎前路L5/S1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中应用的初步临床疗效。在本院脊柱外科进行的21例腹腔镜下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中应用该新型椎间融合器,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进行VAS评分及骨性融合和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VAS评分在术后持续改善,椎间隙高度在术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6个月时均达到骨性融合。该研究验证了该新型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腹腔镜下腰椎前路L5/S1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 腹腔镜 腰椎前路 椎间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滑脱患者行微创腰椎前路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嵩 于霓 宋艳华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7-18,共2页
对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微创腹膜外入路腰椎前路融合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均<100ml;术后24~48h即可下床活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术后住院7~14d出院;随访20个月,6例滑脱椎体基本复位,椎间融合器稳固,2例症状明显改善。... 对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微创腹膜外入路腰椎前路融合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均<100ml;术后24~48h即可下床活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术后住院7~14d出院;随访20个月,6例滑脱椎体基本复位,椎间融合器稳固,2例症状明显改善。提示采用微创腹膜外入路施行腰椎椎间融合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小,恢复较快。护士须提前熟悉手术程序,做好器械及物品的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根据手术步骤及时传递所需器械,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微创 腰椎前路融合术 手术中护理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短节段内固定器的类型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伦保国 周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12-315,共4页
关键词 腰椎前路短节段内固定器 类型 应用
下载PDF
改良腹直肌旁入路在下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建广 周蔚 +1 位作者 孔维清 付一山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腹直肌旁腹膜外入路在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0年 12月~ 2 0 0 3年 12月应用改良腹直肌旁腹膜外入路行椎体间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36例 ,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 12例 ,腰... 目的 探讨改良腹直肌旁腹膜外入路在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0年 12月~ 2 0 0 3年 12月应用改良腹直肌旁腹膜外入路行椎体间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36例 ,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 12例 ,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 2例 ,腰椎体肿瘤切除术 4例 ,腰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术 2例。结果 病椎显露平均时间为15 8min,显露过程平均出血量 4 5 6ml,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切口旁皮肤感觉正常。结论 改良腹直肌旁腹膜外入路为下腰椎前路手术提供简单便捷的手术入路 ,尤其适合于椎体间融合术及病灶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旁入路 腰椎前路 骨骼手术 内固定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钛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泽忠 赵万恒 沈日尔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0期5392-5392,共1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胸腰椎前路钛板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应用胸腰椎前路钛板加钛网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6例。结果:36例患者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手术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术...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胸腰椎前路钛板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应用胸腰椎前路钛板加钛网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6例。结果:36例患者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手术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CT及X线片,椎体高度复位满意,椎管减压彻底。术后平均随访13.5个月,所有病例未发现椎体高度明显丢失,内固定无松动及移位,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前路减压钛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能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结构、重建其稳定性;恢复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效果肯定,且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爆裂性骨折 腰椎前路钛板 钛网 植骨
下载PDF
微创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能替代开放手术吗?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军 姚女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0-182,共3页
近十余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腹腔镜前路锁孔、微创小切口、经皮内固定融合等为代表的新型腰椎前路微创手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有的技术最初带给人们的欣喜与冲动,为长期临床实践产生的困惑所取代。在当今新理论和新... 近十余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腹腔镜前路锁孔、微创小切口、经皮内固定融合等为代表的新型腰椎前路微创手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有的技术最初带给人们的欣喜与冲动,为长期临床实践产生的困惑所取代。在当今新理论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理性、科学发展腰椎前路微创技术更值得人们深思。为此,本期特邀国内几位专家就腰椎前路微创手术技术及相关问题作简要讨论,以达抛砖引玉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路融合术 微创技术 开放手术 融合手术 椎间 医疗设备 外科技术 微创手术
下载PDF
下腰椎前路手术术后逆行射精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宪中 孟宪国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5期383-384,共2页
下腰椎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腰椎结核、椎体肿瘤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椎问植骨融合、病灶清除等多采用前路术式。该入路具有禁忌证相对较少,在腹膜后间隙显露脊柱非常容易,术野宽阔便于操作等优点,但在椎前分离解剖过程中可... 下腰椎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腰椎结核、椎体肿瘤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椎问植骨融合、病灶清除等多采用前路术式。该入路具有禁忌证相对较少,在腹膜后间隙显露脊柱非常容易,术野宽阔便于操作等优点,但在椎前分离解剖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腹下丛,从而引起术后逆行射精(男),尿失禁(女)等并发症。本文观察总结4年来我院下腰椎前路手术116例(男性)出现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探讨发生机制及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路手术 临床观察 逆行射精 术后 腰椎退行性病变 腹膜后间隙 椎间盘突出 腰椎结核 椎体肿瘤 植骨融合
下载PDF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长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06-608,共3页
关键词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研究进展 退行性腰椎疾病 治疗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映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741-2742,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配合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1999年7月~2004年6月胸腰椎前路手术,采用经肋横突切口或剖腰切口进入,达病椎前外侧,病灶清除后植骨、以Z-PLATE为内固定30例实施过程中的配合进行分析。结果专科护士组手术...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配合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1999年7月~2004年6月胸腰椎前路手术,采用经肋横突切口或剖腰切口进入,达病椎前外侧,病灶清除后植骨、以Z-PLATE为内固定30例实施过程中的配合进行分析。结果专科护士组手术平均时间180min,术中出血平均800mL;非专科护士组手术平均时间为210min,术中出血平均1000mL。结论专科护士手术配合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路钢板 内固定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