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前路术后感染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武 程志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12例胸腰椎骨折前路术后感染患者行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内植物取出、清创、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ODI评分、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取出...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12例胸腰椎骨折前路术后感染患者行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内植物取出、清创、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ODI评分、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取出内植物后疼痛均消失,术后摄片提示胸腰椎侧凸角及后凸角均获得纠正,术后体温及血沉、C-反应蛋白均正常,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患者术后感染无复发,切口与窦道均愈合。术后3个月摄片复查提示胸腰椎侧弯矫正无丢失,胸腰椎稳定性存在,骨折线模糊;术后12个月复查均已植骨融合。末次随访的ODI评分和VAS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内植物取出、清创、植骨融合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的有效手段,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允许患者早期下床负重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路术 切口深部感染 内植物取出 椎弓根螺钉固定
下载PDF
在腰椎前路术后患者中实施坠床风险评估的作用
2
作者 白艳 石俊婷 +3 位作者 全燕 石俊贞 李霞 杜棣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893-894,共2页
腰椎疾病患者大部分身体功能障碍、双下肢感觉减退、机体平衡失调,术后因麻醉、身体哀弱、烦躁等原因易发生意外坠床,坠床给患者带来很大风险,影响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并造成新的损伤。近年来,因坠床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越... 腰椎疾病患者大部分身体功能障碍、双下肢感觉减退、机体平衡失调,术后因麻醉、身体哀弱、烦躁等原因易发生意外坠床,坠床给患者带来很大风险,影响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并造成新的损伤。近年来,因坠床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越来越多,护患矛盾越来越大。如何预防腰椎手术后患者发生坠床,已成为骨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科于2012年7月~2015年4月对腰椎前路手术后患者采取坠床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坠床风险分为低危、高危、极高危,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路术 坠床风险 评估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夏长所 邹云雯 +2 位作者 叶发刚 王登春 李树娟 《齐鲁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07-108,110,共3页
①目的 了解应用 3种前路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效果。②方法  2 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 ,在进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 ,分别应用AO圆棒内固定系统、TSRH棒钉系统和SDRS棒固定系统进行固定 ,术后早... ①目的 了解应用 3种前路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效果。②方法  2 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 ,在进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 ,分别应用AO圆棒内固定系统、TSRH棒钉系统和SDRS棒固定系统进行固定 ,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比较手术情况、神经恢复情况及随访时椎体角度丢失情况。③结果 随访 3~ 38个月 ,所有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内固定物本身未造成并发症。④结论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可早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为早期功能锻炼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路内固定 治疗 腰椎爆裂性骨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前路腰椎间自锁式植骨术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4
作者 岑海洋 林锎 岑健波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期65-65,共1页
目的 探讨一种能提高椎间融合率的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前路腰椎间自锁式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5例。结果  5例病人随访 1年~ 4年 9个月 ,术后腰腿痛及马尾压迫症状均缓解 ,滑脱腰椎复位满意 ,椎间融合良好 ,无复位丢失... 目的 探讨一种能提高椎间融合率的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前路腰椎间自锁式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5例。结果  5例病人随访 1年~ 4年 9个月 ,术后腰腿痛及马尾压迫症状均缓解 ,滑脱腰椎复位满意 ,椎间融合良好 ,无复位丢失现象。结论 前路腰椎间自锁式植骨术植骨块嵌合牢固 ,椎间融合率高 ,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腰椎间自锁式植骨 治疗 腰椎滑脱症 应用 腰腿痛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截瘫
5
作者 王鲁博 张进禄 +2 位作者 周东升 王伯珉 李连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腰椎爆裂骨折 截瘫 治疗 腰椎前路减压 内固定 植骨
下载PDF
下腰椎不稳症的骨科治疗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刚 舒敏锐 袁晓军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8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腰椎不稳症患者45例,并实施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椎间高度、JOA评分、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下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腰椎不稳症患者45例,并实施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椎间高度、JOA评分、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80.86±28.33)mL,平均手术时间为(151.61±27.24)min,术后经X线复查显示内固定效果良好,定期复查结果显示治疗优良率为88.89%;术后1年椎间高度及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例(11.11%)有明显腹胀症状,采取禁食和胃肠减压等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或腰椎再次滑脱等不良情况。结论采取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临床疗效显著,但需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症 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 椎间高度 疗效
下载PDF
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曹正霖 陈逊文 吴增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对比评价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将45例下腰椎不稳分为两组,前路手术组11例,后路手术组34例,分别行前路或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随访分析疗效、融合情况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病人OD... 目的对比评价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将45例下腰椎不稳分为两组,前路手术组11例,后路手术组34例,分别行前路或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随访分析疗效、融合情况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病人ODI、VAS和椎体间高度、角度。结果患者获平均15个月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前路组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平均失血量180 ml,疗效优良率为90.9%,椎间融合率100%。后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平均失血量470 ml,疗效优良率为85.3%,椎间融合率100%。两组术后1年ODI和VAS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椎间高度、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的术前及术后1年ODI、VAS、椎间高度、角度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前路组较后路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前路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均可达到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效果,前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椎不稳 前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 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
原文传递
CT三维成像评价中国成年人的椎间盘形态 被引量:2
8
作者 肖侃侃 李兵 +2 位作者 彭小忠 卓祥龙 谢超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49-1755,共7页
背景:人工椎间盘需要高度、宽度、形状尽可能和原有椎间盘相似,才能更好的分布载荷。目前大部分数据来自国外或应用X射线、MRI等仪器测量得出,但都存在一定不足。目的:对正常腰椎椎间盘进行CT测量,以期为脊柱疾病诊断及设计适合国人的... 背景:人工椎间盘需要高度、宽度、形状尽可能和原有椎间盘相似,才能更好的分布载荷。目前大部分数据来自国外或应用X射线、MRI等仪器测量得出,但都存在一定不足。目的:对正常腰椎椎间盘进行CT测量,以期为脊柱疾病诊断及设计适合国人的腰椎人工椎间盘装置提供数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于柳州市工人医院行腰椎CT检查患者共2 235例,经严格纳入排除标准后符合条件者共62例,其中男45例,女17例。从20岁起,10年为界限,分为20-30,31-40,41-50及>50岁组,共4组,节段范围L_1-S_1。测量指标包括椎间盘前后径距离、横径距离,椎间盘体积大小,椎间隙矢状位前中后高度,冠状位左右高度及椎间隙角度。结果与结论:(1)在年龄方面,在L_(1/2)、L_(2/3)、L_(3/4)这些节段上大部分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需考虑年龄差异;而L4/5、L5/S1节段上大部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各节段矢状位上前高与中高、后高高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L_(2/3)、L_(3/4)、L_(4/5)、L_5/S_1椎间隙角度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L_(4/5)与L_5/S_1之间角度变化最大;(4)冠状位上左右两侧高度比较,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相邻横断面上前后径及横径比较,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结果显示,节段越往下,各节段测量指标统计学差异越小。表明腰椎人工椎间盘或椎间融合器设计上,在L_(1/2)、L_(2/3)、L_(3/4)这些节段上需考虑年龄差异;腰椎人工椎间盘可从中间或侧方放置;人工椎间盘需设计成锲形而不是矩形。这些将为设计国产腰椎人工椎间盘提供良好的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 腰椎间盘 腰椎前路融合内固定 CT测量 腰椎 椎间盘 脊柱融合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郑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76-76,78,共2页
分析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由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所有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28例,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术治疗)与研究组(32例,切开... 分析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由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所有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28例,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术治疗)与研究组(32例,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椎体各指标更优,患者治疗优良率更高,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脊柱生理功能恢复时间更短,两组差别比较大(P<0.05)。结论: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法,可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急性脊柱创伤 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