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冯华文 赵振东 覃海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5-0118,共4页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及江门中心医院院内收治的118例行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及江门中心医院院内收治的118例行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年按是否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分为丢失组和非丢失组,分析影响术后椎体高度再度丢失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入组的118例患者随访1年,结果显示,41例患者发生椎体高度再丢失,77例未发生椎体高度再丢失。丢失组的OSTA指数、术后休息时间,比未丢失组低,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椎体复位程度比未丢失组高(P<0.05)。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椎体复位程度以及术后休息时间(P<0.05)。结论 经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与OSTA指数低、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术后椎体复位程度高、术后休息时间少有关,围术期需注意预防上述危险因素,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路切开减压 椎间融合系统内固定 椎体高度再丢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近远期效果观察
2
作者 倪建平 周国柱 +3 位作者 顾军 黄亮 包文龙 魏斐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月我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月我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对比2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伤椎后凸Cobb角均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均升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ODI、Harris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VAS评分降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ODI评分降低,Harris评分升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能得到有效保障,对于促进患者腰椎指标及功能改善、缓解疼痛程度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后路系统固定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32例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彭明霞 董新秀 +1 位作者 肖艳梅 胡慧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22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因胸腰椎骨折接受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自评...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因胸腰椎骨折接受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促进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路系统内固定 整体护理干预
下载PDF
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体爆裂型骨折的CT疗效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詹先进 郑大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9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析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体爆裂型骨折的疗效并用CT进行评价。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38例腰椎体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d、术后3... 目的探析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体爆裂型骨折的疗效并用CT进行评价。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38例腰椎体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d、术后3个月时进行CT检查,在CT扫描影像上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s角并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第1d、术后3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术后3个月的Cobb's角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在腰椎体爆裂型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更易处理椎管后方脊髓及神经损伤,为理想手术治疗方式。CT的应用则可通过对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s角的测量明确复位效果、确认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体爆裂型骨折 腰椎后路复位 系统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减压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黄开营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使用后路减压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7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后路椎管减压治疗,研究组使用后路减压融合钉棒系统内固... 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使用后路减压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7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后路椎管减压治疗,研究组使用后路减压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腰椎功能、功能障碍程度评分,椎间活动度、椎间高度指数,疼痛程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常规组的78.95%,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6、9、12个月,研究组腰椎功能评分分别为(5.44±1.28)、(6.54±1.32)、(7.68±1.36)、(8.45±1.69)分,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分别为(24.35±6.64)、(20.72±9.43)、(16.73±7.47)、(13.75±5.36)分;常规组腰椎功能评分分别为(3.33±1.07)、(4.43±1.21)、(5.57±1.24)、(6.34±1.53),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分别为(30.46±7.75)、(28.83±10.54)、(26.84±10.58)、(20.86±10.47)分。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3、6、9、12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更高,功能障碍程度评分更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3、6、9、12个月的椎间活动度更小、椎间高度指数更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3、6、9、12个月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使用后路减压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腰椎功能,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系统内固定 腰椎管狭窄症 疗效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对比
6
作者 朱耀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失血总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工作中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并降低其VAS评分,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促进其疾病康复,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后路切开椎弓根系统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 单节段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晓 刘日新 +1 位作者 张志刚 刘万新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0期2-4,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来自2013年6月~2016月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分析患者行腰椎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来自2013年6月~2016月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分析患者行腰椎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的腰椎滑脱率、滑脱角的大小较术前明显改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较术前JOA评分明显升高,且术后1年较术后半年JOA评分也明显升高,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患者的功能状态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结论:腰椎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效果明显,患者生存质量较高,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 系统固定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使用骨蜡止血的心得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瑶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4期177-178,共2页
目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改进骨蜡止血。方法将以前采用的颗粒状骨蜡止血法(老方法)改进为圆锥体状骨蜡止血法(新方法)。结果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从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开展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23例以来... 目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改进骨蜡止血。方法将以前采用的颗粒状骨蜡止血法(老方法)改进为圆锥体状骨蜡止血法(新方法)。结果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从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开展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23例以来,对定位针穿刺脊椎后造成的孔内渗血,用骨蜡止血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制作的圆锥体骨蜡止血法能很好地让止血部位与骨蜡紧密结合、止血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由于制作的圆锥体骨蜡止血法能很好地让止血部位与骨蜡紧密结合、止血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减少了出血量,大大缩短了止血所用的时间,使该手术所用的整体时间提前了10~15min,缩短了术野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降低了手术感染的机会,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腰椎骨折 骨蜡止血
下载PDF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纪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0期223-224,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度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手术结束后,这122例患者对骨折脱位的复位情况较为满意,其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良好,内固定装置没有出现松动、断裂的情况。这些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4.7h,术中出血量为320~1230ml。在进行治疗前后,其Cobb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Frankel分级情况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脱位 后路椎间融合系统复位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洪安 张银刚 《中医正骨》 2017年第6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9~72岁,中位数63岁。13例累及单节椎...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9~72岁,中位数63岁。13例累及单节椎体,2例累及2节椎体,1例累及3节椎体。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和脊柱功能损害,Frankel分级E级11例、D级2例、C级3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术中用椎板咬骨钳咬除病椎及其上下各两椎的全部椎板和黄韧带彻底减压,通过病椎椎弓根将骨水泥注入病椎椎体,于病椎上下各两椎椎弓根置入椎弓根螺钉,以钉棒系统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水泥注射量,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动力位X线片评估脊柱稳定性,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脊髓功能,随访观察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20~180 min,中位数140 min。术中出血800~1500 mL,中位数1200 mL。骨水泥注射量,胸椎25~36 mL,中位数29 mL;腰椎31~38 mL,中位数35 mL。1例1椎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患者无明显不适,未予特殊处理。术后1 d,8例患者疼痛即消失,8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疼痛VAS评分由术前(8.1±0.7)分下降至(1.2±0.4)分。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1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时发现另外1个椎体溶骨性转移灶,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9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余14例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示椎体病变区骨水泥填充良好,未发生新的骨折及肿瘤转移,动力位X线片上未见脊柱不稳;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E级13例、D级1例。住院及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可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控制局部肿瘤生长、恢复或保留神经功能、维持和重建脊柱稳定性,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肿瘤 肿瘤转移 胸椎 腰椎 椎板切除 椎体成形 椎弓根系统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27
11
作者 元虎 李阳 +3 位作者 朱英俊 冯震 陈继良 郑光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爆裂性骨折的Denis分类,对26例无瘫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后经椎弓根植入人工...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爆裂性骨折的Denis分类,对26例无瘫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后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NovaBone又名固骼生)进行治疗。26例患者均为单一节段椎体骨折,椎体的破坏程度采用McCormack的LSC评分。[结果]26例病人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椎体高度和形态得到明显恢复(Cobb角平均改善11.5°)。经术后平均20.5个月随访,疼痛均消失,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无Cobb角加大,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植骨术能及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此方法适用于椎体压缩程度大、或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爆裂性骨折 后路固定 植骨 人工骨 经椎弓根植骨 椎弓根系统 骨治疗 后路 复位内固定 Denis分类
下载PDF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2
作者 麦荫文 韦文 +3 位作者 黄承夸 华树良 李新武 陆吉利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026-1027,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取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治疗,椎管明显受压及伴有神经损伤者行椎弓根减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2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取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治疗,椎管明显受压及伴有神经损伤者行椎弓根减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2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明显恢复外,其余均提高1级以上。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良好,后凸Cobb's角均获得纠正。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复位良好、固定牢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路 椎弓根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9
13
作者 龙浩 肖杰 +4 位作者 邹伟 吴陈 张洋 冯明星 符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进行治...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5-18个月)并复查影像学资料。比较术前及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分级、伤椎前缘高度、椎管狭窄程度及Cobb角的情况。结果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41.5±3.7)%恢复至(90.6±2.3)%,椎管狭窄程度由术前(29.3±6.5)%降至(5.5±1.6)%,Cobb角由(29.4±8.3)°降至(5.3±1.4)°,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rankel神经功能障碍分类显著改善(P〈0.05);术后影像学图片显示椎体高度恢复好,植骨分布均匀,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椎管内骨块复位;术后随访12个月影像学图片显示植骨均愈合,椎体高度保持好,无明显临床症状和矫正角度丢失现象;随访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椎弓根置 系统复位固定 后路
下载PDF
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建良 许科峰 +4 位作者 于晓华 郭峰 卢绪 刘卫峰 陈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5月期间,应用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椎体病变患者12例(椎体爆裂性骨折5例,陈旧性骨折3例,结核2例,肿瘤2例);...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5月期间,应用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椎体病变患者12例(椎体爆裂性骨折5例,陈旧性骨折3例,结核2例,肿瘤2例);其中9例伴有胸腰椎后凸畸形,术前Cobb角12°~22°,平均15.9°±3.6°;8例伴有神经功能损害。通过观察局部疼痛(VAS评分)缓解程度、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的矫正、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平均6.8个月(4~1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缓解,术后VAS评分3.8±1.0分,较术前(7.8±0.9分)明显改善(P<0.01)。脊柱后凸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0.9°±2.9°,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除1例神经功能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结论: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可取得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后外侧 系统 前后一体固定
下载PDF
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15
作者 周鹰飞 赵宙 杨艳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各45例。前路组采用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各45例。前路组采用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治疗,后路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Cobb角测定值及丢失情况,椎管狭窄程度恢复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引流量均显著的高于后路组(P<0.05)。治疗前、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前路组的Cobb角丢失度显著的低于后路组患者(P<0.05)。术后1周、1年两组患者的前后径、横断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前后径、横断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前路组的前后径、横断面积值显著的优于后路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间的ASIA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IA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较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等术中情况复杂一些,但是术后Cobb角丢失度小,椎管狭窄程度小,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选择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路内固定系统 后路椎弓根系统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 被引量:7
16
作者 羊国民 郭德全 +2 位作者 徐国平 张志士 孔德宏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腰椎 脊拄滑脱 系统内固定 植骨融合
下载PDF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和护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惠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6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究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手术配合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40例患者手术... 目的探究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手术配合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40例患者手术时间1.6~5.1h,平均(3.2±0.4)h;出血量200~2 800 ml,平均出血量(380.0±45.0)ml。治愈患者30例,好转患者10例。术后出现内固定物松动0例,发生术后伤口感染1例。结论尽早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利,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是一项技术要求和配合要求都较高的手术,要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需要护理人员达的高度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系统内固定 腰椎骨折 配合 护理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华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55-195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收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非爆裂型)划分成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A...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收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非爆裂型)划分成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比A组高,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非爆裂型)临床治疗中,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相比较,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腰椎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 后路系统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和丽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8期37-38,共2页
总结了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护理经验。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准备、疼痛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包括体位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切口引流管的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饮食护理等。认为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防... 总结了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护理经验。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准备、疼痛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包括体位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切口引流管的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饮食护理等。认为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防止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内固定 植骨融合 后路减压 护理经验 内固定 腰椎 脊髓神经功能 围手期护理
下载PDF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新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9期70-7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接受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时的手术配合要点以及相应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病例数为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 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接受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时的手术配合要点以及相应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病例数为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围术期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分数显著高于入院时,在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时开展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路系统内固定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