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1
作者 高利峰 刘雅普 +5 位作者 李鹏 郑笑臣 王松茂 徐永辉 候秀伟 吴广良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9年7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1~72岁,本次手术距离腰椎固定术后3...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9年7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1~72岁,本次手术距离腰椎固定术后3~15年。手术节段:L_(3-4)3例,L_(4-5)12例,L_(5-S1)11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术后即刻、1 d、1个月、3个月和2年进行VAS评分,术后2个月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2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患者术后较术前症状明显改善,腰痛及下肢疼痛减轻,术后即刻、1 d、1个月、3个月以及术后2年的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2年时ODI指数显著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2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6%。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对脊柱稳定性结构破坏小,减压彻底,术后患者恢复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固定术 邻近节段退变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患者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何庆标 黎玉辉 梁雨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患者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两个节段以内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82例,男57例,女25例,年龄65~74岁,BMI 18.5~24.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患者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两个节段以内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82例,男57例,女25例,年龄65~74岁,BMI 18.5~24.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TEAS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行TEAS,持续至术毕,术后连续2 d行TEAS,每天1次,每次30 min,刺激穴位取双侧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对照组于相同穴位上贴电极片,不进行电刺激。两组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术毕连接镇痛泵行PCIA。记录穴位刺激前、切皮时的HR、MAP。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和舒芬太尼追加次数,并计算追加率。记录术后2、4、8、12、24、48 h静息和活动(翻身)时的VAS疼痛评分。记录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之比(D_(1)/D_(2))、补救镇痛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切皮时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术中舒芬太尼追加率明显降低,术后2、4、8、12、24、48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12、24、48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长,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D_(1)/D_(2)明显升高,补救镇痛率、术后恶心呕吐与头晕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TEAS为老年患者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提供较好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内固定 竖脊肌平面阻滞 经皮穴位电刺激 老年 镇痛
下载PDF
探讨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镇痛效果
3
作者 王丽娟 桑凤欣 +3 位作者 赵倩倩 董红运 郝瑞 徐永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118例行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以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观察组实施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118例行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以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观察组实施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等量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镇痛评分、不同阶段应激反应、不同阶段血清疼痛介质、术后恢复质量评分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镇痛评分(3.58±1.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8±1.19)分(P<0.05)。两组术后、术后1 h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低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术后、术后1 h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较于对照组更趋于正常数值(P<0.05)。两组术后、术后1 h前列腺素E_(2)、P物质、神经肽Y均高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术后、术后1 h前列腺素E_(2)、P物质、神经肽Y较于对照组更趋于正常数值(P<0.05)。观察组术后生理舒适度、生理独立性、心理支持、情感、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趋于正常数值(P<0.05)。两组术后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时间、思维操作、注意力、专注力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术后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时间、思维操作、注意力、专注力评分较对照组更趋于正常数值(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具备较高镇痛效果,该镇痛方案不仅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血清疼痛介质均无显著影响,还能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及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帕瑞昔布钠 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镇痛效果 恢复质量 老年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在腰椎融合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那布琪 毕然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方案在腰椎融合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方案在腰椎融合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ERAS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1个月、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和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护理方案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腰椎融合内固定 后恢复
下载PDF
循经取穴贴敷疗法对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赖培茜 胡佩 +3 位作者 王洪伸 郑延华 蓝梅妍 陈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目的观察循经取穴贴敷疗法对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为常规腰椎内固定术后护理... 目的观察循经取穴贴敷疗法对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为常规腰椎内固定术后护理,观察组6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循经取穴贴敷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NVAS评分、腹胀腹痛、肠鸣音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其中观察组恶心人数、恶心NVAS评分、呕吐分级、腹胀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和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但腹痛、腹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循经取穴贴敷疗法可加快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固定 循经取穴 贴敷疗法 胃肠功能 快速康复
下载PDF
腰椎固定融合术后患者居家康复运动与术后症状改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耿笑微 孙垂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了解初次行腰椎固定融合手术患者术后1年内的居家康复行为与术后症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对首次行腰椎固定融合手术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收集居家康复运动以及术后症状等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居家康复运... 目的:了解初次行腰椎固定融合手术患者术后1年内的居家康复行为与术后症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对首次行腰椎固定融合手术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收集居家康复运动以及术后症状等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居家康复运动的具体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A组(39例):患者在6个月时已停止所有康复运动并未进行任何规律的全身运动;B组(99例):患者在6个月后以单一运动为主,即或进行腰背肌训练或进行规律全身运动;C组(31例):患者在6个月后继续进行腰背肌训练并结合规律全身运动。三组患者基线资料除病程外,其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术后1年时,三组患者的腰椎JOA改善率、ODI改善率、腰痛VAS改善率、腿痛VAS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441;P=0.299;P=0.329;P=0.176),在"腰部酸胀无力"、"腰椎支撑力量下降"、"脊柱周围肌肉疼痛"三个腰椎不稳定前期症状的发生频率上,B组及C组患者均少于A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P=0.026;P=0.025)。结论:术后1年内不同居家康复运动的实施对于术后1年功能障碍的改善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后坚持规律运动对于远期腰椎不稳定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固定术融合 康复行为 康复训练 腰背肌训练 腰椎不稳
下载PDF
腰椎融合固定术后骶髂关节疼痛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晓斌 黄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对腰椎融合固定术后发生骶髂关节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间在我院行腰椎或腰骶部融合固定术167例病例中,产生术后骶髂关节疼痛的14例病人为调查对象,对伴或不伴腰骶部融合固定的单节段与多节段椎间融合固定... 目的对腰椎融合固定术后发生骶髂关节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间在我院行腰椎或腰骶部融合固定术167例病例中,产生术后骶髂关节疼痛的14例病人为调查对象,对伴或不伴腰骶部融合固定的单节段与多节段椎间融合固定术后骶髂关节疼痛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其中12例在1年内发生骶髂关节疼痛,骶髂关节疼痛的发病率在单节段椎间融合固定为4.1%,多节段椎间融合固定为14.3%;未累及骶椎飘浮融合﹙floatingfusion﹚为6.1%,累及骶椎固定融合﹙fixedfusion﹚的16.7%。结论多节段椎间融合固定和腰骶部融合固定导致术后骶髂关节疼痛发病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固定术 腰骶椎固定 骶髂关节疼痛
下载PDF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8
作者 张玉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91-0094,共4页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整体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腰椎骨折内固定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胡波 陈萍 +6 位作者 陆文杰 李思云 李耀华 周湘桂 刘虹 陈华龙 谢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DL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 目的:探究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DL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C反应蛋白(CRP)];随访3个月,比较椎间融合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椎间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个月,两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WBC、NE、CRP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DLS患者中,可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椎间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疼痛度
下载PDF
双能CT线性融合技术在降低腰椎内固定术后金属伪影中的应用
10
作者 聂泽花 尚珍 田惠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90-92,95,共4页
目的:评估双能CT线性融合技术降低腰椎内固定术后金属伪影的价值。方法:收集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35例双能CT扫描的腰椎金属固定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图像分为100kV、140kV、0.1LB、0.3LB、0.5LB、0.7LB... 目的:评估双能CT线性融合技术降低腰椎内固定术后金属伪影的价值。方法:收集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35例双能CT扫描的腰椎金属固定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图像分为100kV、140kV、0.1LB、0.3LB、0.5LB、0.7LB、0.9LB 7组,重建不同线性融合系数的图像,计算并分析各组图像之间的噪声标准差(SD)值、信噪比(SNR)、伪影指数(AI)的差异,同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2名医师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0.764)。优良率140kV组与0.3LB组图像的优良率均达80%,而100kV组的优良率最低。7组SD腰大肌、SNR腰大肌、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腰大肌在0.3LB组最小,但与0.1LB组、0.5L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腰大肌在0.5LB组最大,与0.3LB组、0.7L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3LB组AI最小,与0.1LB、140k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CT线性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去除腰椎内固定金属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最佳线性融合系数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腰椎金属内固定 图像质量 金属伪影
下载PDF
综合保温护理在腰椎固定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燕勤 邱灿金 《浙江实用医学》 2018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在腰椎固定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其对应激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行腰椎固定术并行全身麻醉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保温措施,干预组行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包括术前...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在腰椎固定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其对应激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行腰椎固定术并行全身麻醉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保温措施,干预组行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的保温。比较两组手术各时间段体温和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术中1小时、术毕、苏醒时体温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应激指标(NE、AD及CRP)水平、苏醒期躁动及寒战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固定术全身麻醉患者实施综合保温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术中低温,降低应激反应,减少苏醒期不良事件,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固定术 全身麻醉 综合保温护理 应激 苏醒期
下载PDF
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镇痛的疗效 被引量:39
12
作者 师小伟 熊源长 刘佩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芬太尼组(F组)和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组(DF组),每组30例,均采...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芬太尼组(F组)和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组(DF组),每组3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PCIA。PCIA配方:D组为地佐辛0.8mg/kg,F组为芬太尼16μg/kg,DF组为地佐辛0.4mg/kg加芬太尼8μg/kg,均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观察3组患者在术后3、6、12、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评分),48h内PCIA按压次数及有效次数,芬太尼累积消耗量,患者总体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镇痛期间3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3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PCIA按压总次数及有效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F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均显著少于F组(P值均<0.01)。F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显著高于D组的20.0%和DF组的6.7%(P值分别<0.05、0.01),D组又显著高于DF组(P<0.01)。DF组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率为90.0%,显著高于F组的60.0%(P<0.01)。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PCIA镇痛效果确切可靠,可减少芬太尼用量,患者术后的总体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芬太尼 后镇痛 腰椎固定
下载PDF
地佐辛术前镇痛对腰椎内固定患者术后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师小伟 刁枢 +1 位作者 刘春亮 刘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3-384,共2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前镇痛对腰椎内固定术后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手术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B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C组手术切皮前15min静...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前镇痛对腰椎内固定术后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手术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B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C组手术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术后均采用芬太尼PCIA。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hVAS和Ramsay评分,记录芬太尼总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和呼吸抑制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2、6、12hA组和B组VAS评分及Ramsay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镇痛芬太尼总用量明显增加(P<0.05),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三组无一例呼吸抑制。结论地佐辛5mg手术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镇痛效果好,减少腰椎内固定患者术后芬太尼PCIA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芬太尼 腰椎固定 患者自控镇痛
下载PDF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14
14
作者 俞兴 徐林 +4 位作者 毕连涌 柳根哲 李鹏洋 曲弋 焦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1年1 492例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感染组11例,非感染组1 481例...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1年1 492例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感染组11例,非感染组1 481例,进行感染风险因素评分(infection risk factor score,RFS),比较两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分析保留内置物情况下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的成功率、分析失败因素及处理策略,探讨何种状况下需清创同期取出内固定。结果 1 492例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切口感染11例(0.74%),感染组与非感染组RFS分别为2.64±0.24和0.7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9例保留内置物情况下采用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成功6例。另3例2次清创取出内固定后继续冲洗引流:2例感染彻底控制、1例伤口愈合后1个月血液感染继发颅内感染、感染性休克死亡;2例术前长期口服激素同时RFS≥3分患者,采用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同时取出内固定,感染彻底控制。结论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保留内置物情况下彻底清创后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应用抗菌药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术前长期口服激素同时RFS≥3分患者,彻底清创同时取出内固定有利于感染彻底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内固定 深部感染 治疗 冲洗引流
下载PDF
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发热患者中监测4种血清感染指标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5
15
作者 王簕 杨波 +4 位作者 尹飚 张志 张亮 唐龙 娄爱菊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评价腰椎内固定术后发热患者血清PCT、CRP、ESR水平,以及WBC计数在诊断患者是否合并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并在术后早期(术后10d内)出现发热症状的58例患者进行回... 目的:评价腰椎内固定术后发热患者血清PCT、CRP、ESR水平,以及WBC计数在诊断患者是否合并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并在术后早期(术后10d内)出现发热症状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细菌学培养结果将58例患者分为发热并感染组(A组)和发热非感染组(B组),其中A组26例,B组32例。收集临床数据,比较两组间血清PCT、CRP、ESR,以及WBC计数的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在诊断术后早期发热患者是否合并感染中的作用。结果:A组PCT、CRP、ESR高于B组(P〈0.05),但是B组CRP、ESR仍高于正常范围。同时在A组中,PCT在鉴别感染类型方面要优于CRP和ESR。各指标ROC曲线分析示,PCT曲线下面积最大,CI95%为0.81-0.98,WBC计数对应的ROC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应各指标的截断点,CRP特异度最高为90.27%,ESR的灵敏度最高为88.50%。结论:对于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发热患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合理选取监测指标对于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感染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其中PCT受手术影响较小,在鉴别感染类型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RP和ESR可作为初筛检测指标,WBC计数意义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血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质 血沉 腰椎后路内固定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洁 韩冰 +5 位作者 刘稷轩 施崭 高新雪 闫硕 王豫 田伟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0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腰椎内固定术的手术和护理效果差异,并从术后护理角度对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时间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4月1日至7月30日收入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行单... 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腰椎内固定术的手术和护理效果差异,并从术后护理角度对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时间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4月1日至7月30日收入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行单节段腰椎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分为机器人辅助微创内固定术组和传统开放内固定术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在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组缩短至术后4 h,而传统开放腰椎内固定术组患者仍保持术后24 h。评价指标包括Gertzbein-Robbins螺钉分类标准、首次下地活动持续时长、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0名,平均年龄(54.58±7.04)岁,其中男性患者33名(55%)。两组患者在基线信息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螺钉位置可接受率及优良率方面,机器人辅助微创内固定术组均优于传统开放内固定术组。围术期护理方面,术后4 h及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机器人辅助微创内固定术组显著优于传统开放内固定术组。此外,机器人辅助微创内固定术组比传统开放内固定术组具有更长的首次下地活动持续时长。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机器人辅助微创内固定术组也存在明显优势。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能够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准性。在护理方面,术后早期下地活动能够提高患者围手术期体验,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护理 腰椎固定 椎弓根螺钉置入 位置精准性 早期下地
下载PDF
生血通便颗粒联合多库酯钠片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便秘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德生 李益亮 +2 位作者 刘水春 周培荣 孙绍裘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07-111,共5页
目的观察生血通便颗粒联合多库酯钠片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便秘气血亏虚证临床疗效,以及对肠神经递质、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多库酯钠片,100 mg/次,2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生血通便颗粒联合多库酯钠片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便秘气血亏虚证临床疗效,以及对肠神经递质、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多库酯钠片,100 mg/次,2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生血通便颗粒,8 g/次,2次/d,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肠杆菌、梭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61/63),对照组为80.95%(5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BSFS评分、PAC-SYM评分及5-HT、VIP、肠杆菌、梭杆菌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BSFS评分、PAC-SYM评分及5-HT、VIP、肠杆菌、梭杆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血通便颗粒联合多库酯钠片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便秘气血亏虚证疗效显著,且能调节肠神经递质及肠道菌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血通便颗粒 腰椎固定 便秘 气血亏虚证 肠神经递质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后路腰椎减压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艳 易祖玲 +1 位作者 杨雍 王炳强 《颈腰痛杂志》 2014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后路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13年4月起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实施前后一年分别随机选取6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在我科接受后路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均为双节段采用腰椎后路减...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后路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13年4月起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实施前后一年分别随机选取6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在我科接受后路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均为双节段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实施前后一年患者术后10天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术后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10天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由88.32分提高至95.12分,术后下地时间由7.65天缩短至5.88天,平均住院日由14.32天缩短至10.15天,患者满意度由90.32%提高至95.24%。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于后路腰椎减压内固定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促使医护高效配合,促进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后路腰椎减压内固定 围手 护理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融合器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强 邹德威 +2 位作者 海涌 马华松 白克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融合器固定术(简称为后路斜方向腰椎椎间关节固定术,POLAr)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POLAr治疗46例腰背痛及下肢根性疼痛的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视觉疼痛评分(vi...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融合器固定术(简称为后路斜方向腰椎椎间关节固定术,POLAr)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POLAr治疗46例腰背痛及下肢根性疼痛的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视觉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painscore,VAS)、腰功能评分(lowbackoutcomescore,LBOS)和手术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2~60个月,平均28.5个月。术前VAS和LBOS评分分别是6.2±2.5分和23.6±16.5分,随访时为2.3±1.8分(P<0.01)和48.4±20.2分(P<0.01)。46例患者中43例(93%)认为手术效果优良。滑脱由术前28.6%减少到术后的3.7%(P<0.01)。腰椎前凸由术前平均12.1°改善到术后的18.2°(P<0.01),没有与器械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斜方向腰椎椎间关节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行性滑脱 后路斜方向腰椎椎间关节固定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液持续浸润镇痛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劲新 鲁尧 +4 位作者 张博 黄瑞玉 李勇 邹清丽 陈茂水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958-960,966,共4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液持续浸润镇痛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后路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液持续浸润镇痛,对照组采用静脉镇痛泵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液持续浸润镇痛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后路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液持续浸润镇痛,对照组采用静脉镇痛泵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清醒即刻、术后3 h、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及首次下地行康复锻炼后6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阿片类及非甾体类药物用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术后48 h内曲马多注射液及特耐用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液伤口持续浸润镇痛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能减少术后止痛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固定 罗哌卡因复合液 持续浸润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