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范化开展经皮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1
作者 戎利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38,共2页
经皮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是指在内镜辅助下进行的一种微创腰椎融合术[1、2]。由于水介质内镜能够实时清晰显示术野,其术中操作更精细、准确[3]。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及微创... 经皮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是指在内镜辅助下进行的一种微创腰椎融合术[1、2]。由于水介质内镜能够实时清晰显示术野,其术中操作更精细、准确[3]。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及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PELIF具有手术损伤更小、术后康复更快、短中期临床疗效确切等诸多优势,现已成为国际脊柱内镜领域的代表性术式之一[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手术损伤 腰椎融合术 传统开放手术 经皮内镜下 术野 内镜辅助 脊柱内镜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疗效和椎旁肌及相邻关节突关节变化
2
作者 庞大明 尹鹏 +3 位作者 杨晋才 海涌 范哲轩 黄继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79,共8页
目的:探究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TLIF)的临床疗效和手术节段术后椎旁肌及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8例行PE-TLI... 目的:探究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TLIF)的临床疗效和手术节段术后椎旁肌及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8例行PE-TLIF治疗的L4/5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58.0±8.7岁(41~79岁),随访40.7±3.6个月(36~58个月)。收集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BP)、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P);术前和术后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差异。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CT检查,测量多裂肌(MF)横截面积(CSA)和脂肪浸润(FI)评分,并根据关节突关节退变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术后MF CSA、FI评分、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评分与术前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前VAS-LBP为7(7,8)分,术后1周为3(2,3)分,3个月为1(1,2)分,12个月为1(0,2)分,末次随访为1(0,1)分,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VAS-LP为6(5,7)分,术后1周为2(1,3)分,3个月为1(1,2)分,12个月为1(0,1)分,末次随访为0(0,1)分,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ODI为61%(55%,67%),术后3个月为23%(19%,31%),12个月为12%(8.5%,17.5%),末次随访为7%(4%,15.6%),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MF CSA:557.06±46.72mm^(2),术后12个月547.12±53.31mm^(2)、术后24个月558.35±52.37mm^(2)、末次随访时531.21±56.12mm^(2),术后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FI评分:2(2,3),术后12个月3(2,3)、术后24个月3(2,3)、末次随访时3(3,3),术后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手术上节段关节突关节评分:5(4,6)分,术后12个月手术5(4,6)分、术后24个月5(4,5)分、末次随访时5(4,6)分,术后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手术下节段关节突关节评分:5(4,6)分,与术后12个月5(4,5)分、术后24个月5(4,6)分、末次随访时5(4,7)分,术后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满意,且对手术节段多裂肌以及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中长期不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内镜下经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旁肌 关节突关节
下载PDF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王巧迪 李越 +1 位作者 肖清清 刘道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及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次序单双号法分为A组(n=25)及B组(n=26)。A组行脊...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及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次序单双号法分为A组(n=25)及B组(n=26)。A组行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TLIF术治疗,B组行常规TLIF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腰腿部疼痛与功能障碍状况,脊髓功能,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A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B组(P<0.05);术后4周两组腰腿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Oswestry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7 d两组各项脊髓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A组改善幅度优于B组(P<0.05);术后3 d A组血清SP水平高于B组,而血清PGE2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TLIF术可显著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以及疼痛介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 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脊髓功能 P物质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研究
4
作者 郭淼勇 张明生 +1 位作者 来秋山 高文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TLIF治疗的86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Wi... 目的比较分析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TLIF治疗的86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Wiltse组(38例)和后正中组(48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评估术前、术后6个月患者的腰椎功能JOA评分和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后正中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正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JOA、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Wiltse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后正中组,NRS评分低于后正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实施TLIF,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但Wiltse入路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的效果更佳,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Wiltse入路 后正中入路 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杨奇峰 谭洪宇 张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汝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LDH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IS-TLIF组,各46例,分别行PTED术和MIS-TLIF术。术后3 m,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围术期指标;术后1 d和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术后1m和术后3m,采用疼痛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术后随访3m,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m,PTED组手术优良率高于MIS-TLIF组(P<0.05);PTED组术中失血量少于MIS-TLIF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d、3 d,PTED组血清TNF-α、PCT、CRP水显低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m、3 m,PTED组ODI、NRS评分均低于MIS-TLIF组(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IS-TLIF组(P<0.05)。结论:PTED术治疗LDH患者疗效更好,可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和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微创经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龚俊峰 汤宇 +4 位作者 常献 张超 郑文杰 周跃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分析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P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MPTLIF... 目的:分析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P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MPTLIF治疗的2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44~77岁(58.3±8.4岁);腰椎滑脱症16例,腰椎不稳伴神经根管狭窄症10例;L3/43例,L4/523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和CT片上测量椎间隙前后缘高度、腰椎前凸角和手术节段前凸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8.9±6.6min,术中出血量41.0±12.6mL,术后引流量38.1±9.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0.9d,无硬膜外血肿、感染或肌肉麻痹瘫痪等并发症。随访17.7±4.2个月,术前和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5.85±0.67分、2.15±0.54分、1.12±0.33分、0.54±0.51分,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ODI分别为(47.38±6.66)%、(11.73±6.73)%、(6.58±6.51)%,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性改善(P<0.05),且随着术后时间推移有进一步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4例,良2例。末次随访时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前缘10.95±1.24mm、后缘9.45±1.13mm)、腰椎前凸角(47.38°±4.56°)和手术节段前凸角(8.62°±1.92°)均较术前(前缘8.85±1.00mm、后缘6.78±1.07mm、43.81°±4.85°、6.62°±2.02°)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对严格适应证选择的病例,MP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够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改良经皮经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微创脊柱外科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7
作者 林星武 李重颐 +1 位作者 邱凌 陈晓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收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2022年1-12月接受择期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资料。按照所接受的不同麻醉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3组,利用随机数表法从每组选出30例,A...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收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2022年1-12月接受择期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资料。按照所接受的不同麻醉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3组,利用随机数表法从每组选出3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右美托咪定组,C组为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组。比较3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VAS评分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A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76.7%)、术后1 h的VAS评分(5.27±1.28)分及术后24 h内PCA按压次数(7.43±3.53)次高于B组[43.3%,(4.27±1.2)分,(5.23±2.34)次]和C组[13.3%,(3.5±1.11)分,(3.43±1.83)次],B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1 h的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PCA按压次数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恢复室复苏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患者于术中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及布托啡诺,可以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同时不伴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 右美托咪定 布托啡诺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新武 李昊 《右江医学》 2024年第5期463-467,共5页
传统的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标准术式,遵循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的操作原则,以TLIF为基础的各类手术技术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时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 传统的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标准术式,遵循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的操作原则,以TLIF为基础的各类手术技术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时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1-2]。但是传统开放TLIF术式存在术中肌肉广泛剥离、小关节和韧带损伤大、术后康复较慢和住院周期长等不足[3],同时远期并发症如慢性腰痛、医源性不稳定和邻近节段退变也是临床上常需要考虑的问题[4]。近年来随着手术理念和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将传统的TLIF进一步转变为内镜化和微创化的操作方式也成为脊柱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之一[5]。而内镜下TLIF正是目前临床上运用较多的技术方案之一,既往研究也对内镜下TLIF的技术要点、相关器械改进、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结果显示内镜下TLIF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4-8]。但内镜下TLIF作为一种较新的微创技术,其方案在适应证、内镜下减压技术和入路等方面均有不同的选择,同时在植骨床处理、融合器的选择和固定方式也各异[6]。由于使用不同入路方式的腰椎微创手术适应证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对内镜下TLIF的技术概况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微创手术 手术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马瑞士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7例。研究组采用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下腰痛JOA评分均高于术前,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健侧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恢复腰椎功能,但其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侧神经损伤发生率的效果优于PLI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老年 间孔入路腰椎间植骨融合术 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功能 神经损伤 疼痛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严正 于雷刚 +3 位作者 姜砚劫 柯利平 熊鹏里 骆意 《医药前沿》 2024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黄石市第四医院骨科采用PVP治疗5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手术时间、高黏度骨水泥注射量、术中出血量、伤椎...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黄石市第四医院骨科采用PVP治疗5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手术时间、高黏度骨水泥注射量、术中出血量、伤椎高度恢复程度、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5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8~14个月。结果:5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手术时间35~66 min,高黏度骨水泥注入量4~6 mL,术中出血量10~20 mL。术后,患者伤椎高度百分比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加快功能恢复,维持伤椎椎体高度,维持椎体长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成形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华 林龙泉 +3 位作者 郑耿阳 曹杰 林顺新 黄钿锋 《中国医药》 2023年第9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112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112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LIF组(55例)和PLIF组(57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椎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短于PLIF组[(132±30)min比(215±43)min,t=11.812,P<0.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PLIF组[(284±48)ml比(386±65)ml、(310±62)ml比(344±5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10、11.239,均P<0.001)。2组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均低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1周(均P<0.05);TLIF组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均低于PLIF组(均P<0.05)。与TLIF组比较,PLIF组术后6个月腰椎前凸角较大(P<0.05);2组术后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LIF和P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均安全有效,PLIF减压更彻底,可以获得更好的腰椎前凸角,而TLIF损伤较小、恢复更快,各有优点和局限性,临床应根据患者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患者麻醉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勇 王雄 +2 位作者 王两忠 张碧欣 李开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1-1198,共8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究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脊椎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MIS-TLIF治疗的40例... 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究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脊椎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MIS-TLIF治疗的4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其中行脊椎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患者各20例。收集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不良事件、术后不良事件、术后住院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中3 h内数值评定量表(NRS)疼痛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全身麻醉组相比,脊椎麻醉诱导后接受MIS-TLIF治疗患者的总手术室时间少[(192.18±18.09)min vs(223.22±19.54)min,P<0.001],离开手术室时间少[(5.44±1.95)min vs(9.94±1.28)min,P<0.001],术中平均心率低[(67.39±7.44)min-1 vs(72.94±8.61)min-1,P=0.035],术中平均动脉压低[(78.38±9.88)mmHg vs(84.47±8.30)mmHg,P=0.041](1 mmHg=0.133 kPa),PACU中3 h内NRS疼痛评分低[(3.81±1.87)分vs(5.43±2.24)分,P=0.017],PACU中3 h内阿片类镇痛药物(硫酸吗啡)需求量少[(5.36±1.71)mg vs(7.22±2.01)mg,P=0.003],术后第1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晚[(58.11±20.19)min vs(45.58±17.16)min,P=0.041],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早[(430.77±122.38)min vs(843.86±95.44)min,P<0.001]。两组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ERAS理念指导下,MIS-TLIF手术可选择脊椎麻醉,其能有效减少手术室时间和术后疼痛,并能早期术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麻醉 微创手术 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效果
13
作者 冯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6期39-42,共4页
目的:探究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1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经传统入路经椎... 目的:探究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1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经传统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n=50)采用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腰椎及下肢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功能状态[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椎相关参数(患椎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腰椎及下肢VAS评分、ODI及腰椎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腰椎及下肢VAS评分及OD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腰椎相关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椎体参数,加快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Wiltse入路 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疼痛 参数
下载PDF
腰肌指数、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分数与骨密度关系及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苟静 岳建彪 +2 位作者 易松 魏翾娣 张文举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腰肌指数(psoas muscle index,PMI)、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间的关系及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四川省骨科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BMD筛查的200... 目的探讨腰肌指数(psoas muscle index,PMI)、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间的关系及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四川省骨科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BMD筛查的200例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MD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n=105)、骨量减少组(-2.5<T值<-1.0,n=57)、OP组(T值≤-2.5,n=38)。对比三组一般资料及BMD、PMI、腰椎椎体骨髓FF,分析PMI、腰椎椎体骨髓FF与BMD间关系,建立OP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PMI、腰椎椎体骨髓FF对OP的诊断效能。结果OP组BMD、PMI低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FF高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减少组的BMD、PMI低于骨量正常组,FF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PMI与BMD呈正相关,腰椎椎体骨髓FF与BMD呈负相关(P<0.05);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PMI、腰椎椎体骨髓FF是骨量减少的影响因素,年龄、PMI、腰椎椎体骨髓FF是OP的影响因素(P<0.05);腰椎椎体骨髓FF联合诊断O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3,大于单一指标诊断值(P<0.05)。结论PMI、腰椎椎体骨髓FF是BMD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在OP诊断中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指数 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分数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血清miR-21、腰椎椎体CT值及骨密度值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再骨折发生风险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雪光 陈礼 +3 位作者 张文奎 李彬 曹传军 张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930-5932,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miR-21、腰椎椎体CT值及骨密度值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以骨折的再发生作为... 目的分析血清miR-21、腰椎椎体CT值及骨密度值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以骨折的再发生作为终点事件,发现术后再骨折23例作为再骨折组,术后未骨折85例纳入未骨折组,统计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再骨折的高危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21、腰椎椎体CT值及骨密度值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再骨折发生风险的临床价值。结果再骨折组与未骨折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骨水泥注入量、椎间盘渗漏数、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术后后凸畸形角度、是否接受规范性骨质疏松治疗、血钙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骨折组相比,再骨折组腰椎椎体CT值、血清miR-21值、骨密度明显较低,初次双节段骨折数患者比例明显较高(P<0.05)。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见,腰椎椎体CT值、骨密度、初次双节段骨折数、血清mir-21值可作为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再骨折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ROC曲线可见,腰椎椎体CT值、骨密度值、血清miR-21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8、0.914、0.918。结论通过血清miR-21、腰椎椎体CT值及骨密度值的监测能够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代谢水平的变化,并由此预测早期预测骨折再发风险,通过制定有针对干预措施,从而达到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再骨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miR-21 腰椎椎体CT值 骨密度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再骨折
下载PDF
显微内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熊尚文 牛朋彦 +2 位作者 韩志红 岳瑞雪 王志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1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MIS⁃TLIF组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组,均...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1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MIS⁃TLIF组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组,均为5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功能障碍评分(ODI)、术后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IS⁃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67.5±54.2)分钟、(173.8±47.1)ml、(3.5±0.7)cm、(69.6±16.3)ml、(8.3±2.7)天,TLIF组分别为(136.3±38.9)分钟,(281.0±50.3)ml、(10.0±2.1)cm、(148.4±28.2)ml、(11.2±3.1)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后1个月VAS、JOA和ODI评分分别为(2.17±0.62)分、(21.72±3.14)分、(13.22±2.43)分;TLIF组分别为(3.24±1.06)分、(17.06±2.85)分、(16.83±2.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12个月时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和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和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内镜辅助下MIS⁃TLIF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镜 微创 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疗效
下载PDF
脊柱内镜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彪 李世伟 +4 位作者 谢永波 张兵 郑科 徐阳 杨果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 探究脊柱内镜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该院诊治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7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与TLIF... 目的 探究脊柱内镜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该院诊治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7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与TLIF组,OLIF组44例,TLIF组43例。OLIF组患者选用脊柱内镜辅助OLIF方式进行手术,TLIF组患者选用脊柱内镜辅助TLIF方式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参数(腰椎矢状位Cobb角、腰椎冠状位Cobb角以及顶椎中心偏移距离),比较两组患者初次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融合率、塌陷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时间上,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VAS和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别上,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OLIF组与TLIF组VAS和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和TLIF组腰椎矢状位Cobb角大于手术前,腰椎冠状位Cobb角以及顶椎中心偏移距离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OLIF组3种影像学参数恢复情况均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与TLIF组椎间融合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椎间融合器塌陷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脊柱内镜辅助下,OLIF比TLIF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好,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斜外侧间融合术(OLIF) 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观察组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腰椎功能JOA评分,降低术中出血量、ODI评分、VAS评分,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效果优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经皮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JOA评分 ODI评分 VAS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不同使用方式对单节段后入路腰椎椎体融合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19
作者 高文瑞 董乐乐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44-47,67,共5页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不同使用方式对行单节段后入路腰椎椎体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后入路腰椎椎体融合术(PLIF)治疗的患者90例分成A、B、C 3个组,每组各30例。A组在术前15 min静注100 mL氨甲环酸(TXA)溶液(15 mg/kg TXA:100 mL 0....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不同使用方式对行单节段后入路腰椎椎体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后入路腰椎椎体融合术(PLIF)治疗的患者90例分成A、B、C 3个组,每组各30例。A组在术前15 min静注100 mL氨甲环酸(TXA)溶液(15 mg/kg TXA:100 mL 0.9%NaCl溶液),B组患者于缝合深筋膜前,用20 mL TXA溶液(1 g TXA:20 mL 0.9%NaCl溶液)浸泡创面5 min,冲洗后单侧留置引流管,C组患者留置引流管后沿引流管向切口内注入20 mL TXA溶液(1 g TXA:20 mL 0.9%NaCl溶液)。观察各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比较:术后1 d时A组高于B、C组(P<0.05);术后3 d时C组高于A、B组(P<0.05);(2)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比较:C组低于A、B两组(P<0.05);(3)术中失血量比较:A组低于B、C组(P<0.05);(4)术后1、3 d的D-二聚体、凝血五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单节段PLIF术后的患者局部应用TXA联合引流管夹闭1 h的方式能减少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隐性失血量且安全性与传统静脉滴注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失血量 后入路腰椎椎体融合术 静脉滴注 局部应用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并发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庆盛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并发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闽清县总医院就医并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随访是否发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并发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闽清县总医院就医并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随访是否发生邻近椎体骨折分为邻近椎体骨折组(100例)和无邻近椎体骨折组(400例)。对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并发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OR=1.385,95%CI:1.106~1.736)、性别(女性,OR=1.441,95%CI=1.065~1.948)、有吸烟史(OR=1.519,95%CI=1.020~2.261)、有饮酒史(OR=1.484,95%CI=1.055~2.088)、术后没有规律锻炼(OR=1.516,95%CI=1.053~2.183)、术后没有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OR=1.416,95%CI=1.041~1.927)、骨水泥分布类型致密型(OR=1.592,95%CI=1.049~2.417)、骨折椎体个数> 1个(OR=1.702,95%CI=1.139~2.544)、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不足(OR=1.519,95%CI=1.053~2.191)、术前骨密度低(OR=1.766,95%CI=1.208~2.584)、术后Cobb角小(OR=1.468,95%CI=1.158~1.861)、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程度低(OR=1.501,95%CI=1.084~2.078)、有椎体侧凸畸形等情况(OR=1.458,95%CI=1.084~1.960)等均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并发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时,需注意年龄> 60岁、女性、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术后没有规律锻炼、术后没有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水泥分布类型为致密型、骨折椎体个数>1个、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不足、术前骨密度低、术后Cobb角小、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程度较低、有椎体侧凸畸形等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及干预,以降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的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 腰椎椎体骨折 邻近骨折 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