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结构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汪青春 田明波 +1 位作者 李钦宗 廖志鹏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不同结构参数在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82例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28例正常人X线和CT影像资料,测量和比较不同节段和不同程度突出患者腰椎曲度、腰骶角、L5S1椎间盘高度、L5椎体高度和腰... 目的:探讨腰椎不同结构参数在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82例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28例正常人X线和CT影像资料,测量和比较不同节段和不同程度突出患者腰椎曲度、腰骶角、L5S1椎间盘高度、L5椎体高度和腰骶关节突关节角。结果:L5S1突出组、L4/5突出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腰骶角以及三组L5椎体高度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椎间盘高度方面,L5S1突出组、膨出组和L4/5突出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5S1突出组、膨出组之间以及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P<0.05)。腰椎曲度方面L5S1突出组、膨出组、L4/5突出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间盘改变组和对照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腰骶角及生理曲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L4/5突出组R=-0.538,P=0.05;L5S1突出组R=-0.610,P<0.01。膨出组R=-0.557,P=0.007。间盘改变组和对照组的腰骶角、生理曲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之间的关节突关节角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的共同表现是腰椎生理曲度的减小,但L5S1的病变更易出现腰骶角的改变;腰骶关节突关节虽有增生、硬化等改变,但其角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腰椎结构 测量
下载PDF
TESSYS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腰椎结构参数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铖 蒋海涛 +1 位作者 戴健 唐晓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474-1478,1483,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腰椎结构参数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4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窗减压手术,观察组患者行TESSYS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腰椎结构参数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4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窗减压手术,观察组患者行TESSYS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3个月及12个月时的腰腿疼痛程度;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测量2组患者腰骶角、关节突关节角及腰椎曲度,采用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oland-Morris)、Likert量表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治疗评估分数(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价腰椎功能;于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腰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腰骶角角度降低、腰椎曲度增加、Roland-Morris评分降低、Likert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高于术前、ODI指数低于术前(P<0.05),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SSYS术治疗LDH的疗效优于传统开窗减压术式,术中出血量较少、临床症状缓解效果好、康复快,还能改善腰椎结构参数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结构参数 运动功能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结构参数、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春虎 莫南文 莫方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426-1431,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结构参数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结构参数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椎间盘镜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腰椎结构参数、运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腰骶角小于术前,L_(5)/S_(1)关节突关节角、、腰椎曲度L_(2~3)关节突关节角,L_(3~4)关节突关节角,L_(4~5)关节突关节角大于术前,观察组腰骶角小于对照组,L5S1关节突关节角、、腰椎曲度L_(2~3)关节突关节角,L_(3~4)关节突关节角,L_(4~5)关节突关节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切口小、术中流血少,术后恢复快,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术 腰椎结构参数 运动功能
下载PDF
X-Stop及Wallis系统植入对腰椎结构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江涛 付涛 巴正国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期1-4,8,共5页
目的比较X-Stop及Wallis系统内固定植入对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结构的影响。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腰椎间盘退行疾病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0例患者病变节段减压后植入X-Stop系统,B组40例病... 目的比较X-Stop及Wallis系统内固定植入对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结构的影响。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腰椎间盘退行疾病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0例患者病变节段减压后植入X-Stop系统,B组40例病变节段减压后植入Wallis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腰椎结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内固定植入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ODI评分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间孔横径/下位椎体高度、椎间孔纵径/下位椎体高度和椎间隙高度/下位椎体高度显著增加(P<0.05);A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下位椎体高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L_(4~5)节段活动度ROM值降低(P<0.05),但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颅侧和尾侧的Woodend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恢复良好,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硬膜囊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X-Stop及Wallis系统内固定植入均能有效恢复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增加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面积,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但X-Stop在增加椎间隙高度方面效果更优,操作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Stop系统 Wallis系统 腰椎间盘 腰椎结构
下载PDF
儿童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腰椎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易斌 徐林 +4 位作者 洪毅 曹旭 俞兴 王兵 汪利合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983-987,共5页
目的 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后儿童腰椎椎板再生情况以及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变化。方法 将 179例患儿依据年龄和行走能力进行分组 ,在手术前、后及术后随访时 ,分别拍摄站立位和平卧位及动力位腰椎正侧位X线片 ,测量手术前... 目的 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后儿童腰椎椎板再生情况以及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变化。方法 将 179例患儿依据年龄和行走能力进行分组 ,在手术前、后及术后随访时 ,分别拍摄站立位和平卧位及动力位腰椎正侧位X线片 ,测量手术前、后腰骶角、侧位腰椎Cobb角、凸顶距、前凸指数、AR/W、RO/W等指标的变化。对比各组之间上述测量值的变化 ,进行配对t检验。并观察术后切除椎板再生情况。结果  (1)独立行走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 ;(2 )不能独立行走组患者术后腰骶角、侧位Cobb角差异有显著意义 ;(3) <10岁组发现脊柱侧弯 9例 (9 38% ,Cobb角18~ 35度 ) ;(4 )≥ 10岁组脊柱侧弯 6例 (7 2 3% ,Cobb′s角 15~ 2 5度 ) ,腰椎峡部裂或腰椎滑脱 5例 (6 .5 8% ) ;(5 ) <10岁组在术后 4~ 6年可见椎板骨性愈合 ;(6 )腰椎稳定评价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SPR术后 ,切除的椎板具有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神经切断术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腰椎结构 儿童
原文传递
腰椎前部结构MR退变征象与慢性下腰痛的关系
6
作者 梁甲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20-0022,共3页
回顾分析腰椎前部结构MR退变征象和慢性下腰痛两者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 择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一年内进行腰椎磁共振(MRI)检查的慢性下腰痛30例患者(视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间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30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回顾分... 回顾分析腰椎前部结构MR退变征象和慢性下腰痛两者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 择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一年内进行腰椎磁共振(MRI)检查的慢性下腰痛30例患者(视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间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30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回顾分析腰椎前部结构MR退变征象和慢性下腰痛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 (1)平均间盘退变等级划分(ADD)在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中位数依次为2.31、2.11、1.51,分布不一致(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观察B组ADD均较高(P<0.05)。(2)腰椎终板退变Modic I型病变在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发生率依次为22.22%、16.67%、3.33%;见盘后方高信号区(HIZ)在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发生率依次为55.56%、41.67%、26.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Modic I型改变、HIZ均更多(P<0.05)。(3)观察A组、观察B组以及对照组在许莫氏结节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平均间盘退变分级、Modic I型和慢性下腰痛存在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前部结构 MRI 退变征象 慢性下腰痛 关系分析
下载PDF
后部结构对腰椎前屈/后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剑雄 马信龙 +4 位作者 骆巍 张弢 王志刚 张园 王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尾寒羊L5/6后部结构分级切除对腰椎前屈/后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的定位移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对L5/L6后部结构依次分级切除:Ⅰ正常→Ⅱ全椎板减压→Ⅲ左侧关节突切除1/2→Ⅳ左侧关节突全部切除→Ⅴ右侧关节突切除1/2... 目的:探讨小尾寒羊L5/6后部结构分级切除对腰椎前屈/后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的定位移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对L5/L6后部结构依次分级切除:Ⅰ正常→Ⅱ全椎板减压→Ⅲ左侧关节突切除1/2→Ⅳ左侧关节突全部切除→Ⅴ右侧关节突切除1/2→Ⅵ右侧关节突全部切除,Instron8874试验机依次测试标本前屈/后伸椎间运动的变化。结果:全椎板减压和左侧关节突的全部切除对于前屈/后伸的稳定性影响不大(P>0.05);当再切除右侧关节突1/2时,稳定性影响明显(P<0.05)。结论:在保证手术视野的情况下,腰椎后路手术力求做到微创,尽量保留后部结构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脊柱稳定性 关节突关节 腰椎后部结构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管成形术中保留腰椎后柱结构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雷扬 朱冬承 +1 位作者 韦秀芳 罗辉耀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1期118-119,共2页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切除了腰椎后柱结构,容易引发脊柱不稳、瘢痕填充椎管压迫神经、腰背痛等并发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管成...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切除了腰椎后柱结构,容易引发脊柱不稳、瘢痕填充椎管压迫神经、腰背痛等并发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管成形术中保留腰椎后柱结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成形术 腰椎后柱结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部结构对腰椎扭转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信龙 马剑雄 +5 位作者 骆巍 张弢 王涛 叶松庆 张园 王志刚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77-180,231,共5页
目的:探讨小尾寒羊L5/L6后部结构分级切除对腰椎扭转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的定位移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对小尾寒羊L5/L6后部结构依次分级切除:Ⅰ正常→Ⅱ全椎板减压→Ⅲ左侧关节突切除1/2→Ⅳ左侧关节突全部切除→Ⅴ右侧关节突切除... 目的:探讨小尾寒羊L5/L6后部结构分级切除对腰椎扭转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的定位移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对小尾寒羊L5/L6后部结构依次分级切除:Ⅰ正常→Ⅱ全椎板减压→Ⅲ左侧关节突切除1/2→Ⅳ左侧关节突全部切除→Ⅴ右侧关节突切除1/2→Ⅵ右侧关节突全部切除,Instron8874试验机依次测试标本左/右扭转椎间运动的变化,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后部韧带及其骨性结构切除即出现左/右扭转失稳(P<0.05);关节突关节与扭转的稳定性特别是对对侧扭转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在保证手术视野的情况下,腰椎后路手术力求做到微创,尽量保留后部结构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脊柱稳定性 关节突关节 小尾寒羊 腰椎后部结构
下载PDF
腰椎相关结构的SP能神经支配
10
作者 郑俊 高志潮 +3 位作者 陈四木 袁见华 王劼 吴丽如 《浙江创伤外科》 2002年第6期368-368,共1页
关键词 P物质 腰痛 腰椎结构 神经支配
下载PDF
腰椎前部结构MR退变征象与慢性下腰痛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堃 朱璐 袁慧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第6期484-489,共6页
目的探讨腰椎前部结构MR退变征象与慢性下腰痛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1日-2012年1月15日于我院就诊、并行腰椎MRI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86份,于其中选取慢性下腰痛者139例,其中68例为有神经根压迫组A,7... 目的探讨腰椎前部结构MR退变征象与慢性下腰痛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1日-2012年1月15日于我院就诊、并行腰椎MRI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86份,于其中选取慢性下腰痛者139例,其中68例为有神经根压迫组A,71例为无神经根压迫组B。选取本院无下腰痛且无神经根压迫的62名职工作为正常对照组C。观察下列MRI征象:平均间盘退变分级(ADD)、间盘后方高信号区(HIZ)、许莫氏结节、Modic I型改变。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RI征象在不同组的分布特征。结果慢性下腰痛有神经根压迫组A、慢性下腰痛无神经根压迫组B、对照组C的MRI征象分布分别为:ADD(P50,2.20/P50,2.00/P50,1.40)、HIZ发生率(52.9%,39.4%,25.8%)、Modic I型改变发生率(22.1%,22.5%,4.8%)、许莫结节发生率(17.6%,18.3%,14.5%)。其中,ADD、Modic I型改变发生率在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许莫结节发生率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IZ发生率在A、B组间及B、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在A、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ADD、Modic I型改变可能与慢性下腰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腰痛 磁共振成像 腰椎前部结构
下载PDF
腰椎椎间盘突出合并邻近组织结构异常的CT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令安 宋少娟 孙建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18-219,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诊断 腰椎邻近组织结构异常 并发症
下载PDF
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对腰椎解剖结构的研究
13
作者 史浩 丁红宇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MPR重建对显示腰椎解剖结构的作用。方法:运用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及MPR重建对42例正常志愿者和30例腰椎疾病患者的腰椎图像进行观察。结果:42例健康志愿者常规扫描示1例椎间盘轻度膨出,MPR示42例均表现正常,同...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MPR重建对显示腰椎解剖结构的作用。方法:运用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及MPR重建对42例正常志愿者和30例腰椎疾病患者的腰椎图像进行观察。结果:42例健康志愿者常规扫描示1例椎间盘轻度膨出,MPR示42例均表现正常,同时可清楚显示椎间孔以及神经根与椎间盘的关系。30例腰椎疾病患者经常规扫描示26例椎间盘膨出或/和突出,MPR示27例膨出或/和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椎间盘压迫硬膜囊或椎间孔骨性狭窄挤压神经根。结论:MPR能更好地显示腰椎间盘、椎间孔等结构,直接显示神经根受压的原因以及受压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解剖结构 研究 螺旋CT 多层面重建 腰椎
下载PDF
重建腰椎后部结构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14
作者 张海强 狄欧 +2 位作者 宋国庆 谢宝刚 杨吉祥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3期214-215,共2页
关键词 腰椎后部结构 椎管减压术 治疗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节间减压腰椎后结构重建术的术中配合
15
作者 高娟 张开玲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3期55-55,共1页
我院自行设计且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的“节问减压后结构重建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自1994年开始用于临床已进行12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术中配合总结如下:
关键词 节间减压 临床资料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结构重建术
下载PDF
腰椎骨性结构参数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伦春 王伟 +2 位作者 高伟杰 张元智 刘瑞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64-265,268,共3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及各年龄段、性别、体质指数在正常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之间各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取实验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DLS...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及各年龄段、性别、体质指数在正常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之间各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取实验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DLS)病人(病例组)129例及对照组健康体检100例,分别按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分组,进行比较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结果:DLS组的PI及PT均大于对照组( P < 0.05 ),而SS和LL均小于对照组( P < 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DLS组病人的发病与性别、体质指数及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等均相关,与年龄无关;(2)因变量为DLS组的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及PI增大,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腰椎骨性结构参数 增龄变化 体质指数
下载PDF
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
17
作者 赵岩 赵奇峰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能够较好地维持术后腰椎稳定及减少硬脊膜外疤痕增生粘连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56例疗效,重点介绍手术操作方法及其主要特点。结果全组56例... 目的探讨一种能够较好地维持术后腰椎稳定及减少硬脊膜外疤痕增生粘连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56例疗效,重点介绍手术操作方法及其主要特点。结果全组56例均经随访,最长10年2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3年4个月。优良率达96%。结论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能较好地维护腰椎稳定,减少硬膜外疤痕增生粘连,提高手术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部结构保留 椎板切除减压术 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髓核摘除腰椎后稳定结构重建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附82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可丰 王松 王占道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36-138,共3页
目的通过腰椎后稳定结构重建和传统手术方式椎旁肌向两侧剥离显露髓核摘除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探讨髓核摘除腰椎后稳定结构重建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患者... 目的通过腰椎后稳定结构重建和传统手术方式椎旁肌向两侧剥离显露髓核摘除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探讨髓核摘除腰椎后稳定结构重建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椎旁肌向两侧剥离显露髓核治疗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设为A组;采用腰椎后稳定结构重建手术入路治疗42例患者作为革新组,设为B组。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方面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腰腿痛VAS评分等参数比较,术后均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腰背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但是B组腰背痛程度较A组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腰椎后稳定结构重建手术入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与传统椎旁肌向两侧剥离显露入路术式比较,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腰背痛降低等优点,是一种符合现代临床微创理念实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稳定结构 多裂肌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腰椎骨性结构参数变化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进华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0-111,共2页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患者的腰椎骨性结构参数进行测量,研究各参数变化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10~2013-12期间骨科收治的102例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患者和76例无膝关节退变的患者。通过X线照投,测量患者...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患者的腰椎骨性结构参数进行测量,研究各参数变化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10~2013-12期间骨科收治的102例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患者和76例无膝关节退变的患者。通过X线照投,测量患者双膝关节站立负重前后正侧位和腰椎侧位的腰骶角以及胫股关节内、外侧间隙。分析参数变化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腰骶角值小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内外侧关节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胫股关节内、外侧间隙与腰骶角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而在对照组患者中无线性关系。结论:随着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患者病情的变化,腰椎骨性结构参数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患者的腰骶角值会大于正常值,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腰骶角值变大,胫股关节内和外侧间隙均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腰椎骨性结构参数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节段间减压后部结构重建临床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郑先发 陈志敏 《江西中医药》 2006年第1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节间减压 腰椎后部结构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