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9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质骨通道螺钉技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郑军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骨通道螺钉技术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2例。... 目的:探讨皮质骨通道螺钉技术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皮质骨通道螺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骨通道螺钉技术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减轻疼痛,且不会影响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皮质骨通道螺钉技术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疗效
2
作者 刘晓印 张建群 +5 位作者 陈振 梁思敏 王志强 马宗军 马荣 戈朝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37,共7页
背景:单纯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沉降并发症率高,辅助后方的固定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但术中体位变化、双切口都弱化了该技术的微创优势。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固定可以实现一期同切口完成减压,同时侧方内固定提供了稳定支撑。... 背景:单纯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沉降并发症率高,辅助后方的固定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但术中体位变化、双切口都弱化了该技术的微创优势。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固定可以实现一期同切口完成减压,同时侧方内固定提供了稳定支撑。目的:分析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应用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41-72岁,平均(58.6±9.9)岁;腰椎滑脱症(Ⅰ度)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7例,腰椎管狭窄症16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及双下肢放射痛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测量并观察手术前后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1)34例患者随访14-36个月,平均(21.3±5.2)个月;(2)手术时间50-92 min,平均(68.5±11.1)min;术中出血量50-170 mL,平均(71.6±25.3)mL;(3)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最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近50%;(4)术后半年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1%(7/34),其中钢板移位1例、融合器下沉3例、术侧腰大肌无力1例、术侧大腿前侧疼痛2例;(5)提示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短期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提供一定稳定支撑,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脊柱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侧方钢板 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单轴内镜下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3
作者 唐龙 郑佳状 +7 位作者 汪凡栋 刘元彬 宋昭君 张智 王淼 周永 刘会毅 陈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73-3878,共6页
背景: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技术在临床的迅猛发展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加强,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技术近年来在临床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目的:分析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单轴脊柱内镜下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背景: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技术在临床的迅猛发展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加强,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技术近年来在临床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目的:分析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单轴脊柱内镜下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35例,其中男59例、女76例,年龄47-79岁,均接受单轴脊柱内镜下椎间融合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腰部和下肢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腰椎功能状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疼痛总体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测评估腰椎生理曲度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135例患者术后获得(17.8±3.0)个月随访,发生终板损伤1例,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损伤1例,椎间融合器下沉与移位各1例,慢性感染1例,椎弓根螺钉断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②与术前比较,135例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腰部及下肢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135例患者末次随访的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5);③末次随访时,135例患者的腰椎生理曲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椎间融合率为95.8%;④结果显示,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单轴脊柱内镜下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脊柱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脊柱内镜 椎间融合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 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椎间融合
下载PDF
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兆祥 徐展望 《光明中医》 2024年第3期477-479,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现代人常见、多发的脊柱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基于不同患者不同情况,且随着手术工具的更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成为临床医师的... 随着社会发展,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现代人常见、多发的脊柱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基于不同患者不同情况,且随着手术工具的更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成为临床医师的一项难题。该文就LDD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制定不同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腰椎退变性疾病 中医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OSTA评分与BMI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聂聪 王洪立 +7 位作者 马晓生 夏新雷 朱巍 金翔 陈誉 郑超君 吕飞舟 姜建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3-749,共7页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估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Screening Tool for Asians,OSTA)评分、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该人群中骨质疏松的预...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估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Screening Tool for Asians,OSTA)评分、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该人群中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骨科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32例,其中男性120例,年龄72.0±5.4岁;女性312例,年龄67.2±31.1岁,患者均在入院前3个月内或入院后于我院接受双能X线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及腰椎CT扫描。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数据计算患者OSTA评分及BMI,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发病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确定最佳截断值,并计算该截断值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根据DXA检查结果,骨质疏松患病率在65岁以上男性与50岁以上女性患者中分别为14.17%及37.50%,骨量减少患病率分别为52.50%及48.08%,腰椎与髋部DXA诊断符合率为60.2%。在不同年龄组别女性患者中,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患病率高年龄组大于低年龄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65岁以上女性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DXA判定为骨量减少或正常的297例患者中,11.78%的患者在CT检查中达到了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OSTA评分预测男性及女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灵敏度均为55.5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4%及79.19%,对于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有限;BMI在男性及女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的AUC分别为0.672及0.668,灵敏度分别为77.78%及73.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0%及76.69%,对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在经CT值修正骨质疏松诊断后,OSTA评分及BMI在男性及女性患者群体中的筛查效能均有提升。结论: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群体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其中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OSTA评分在该人群中对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有限,而BMI可作为该人群骨质疏松的初筛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骨质疏松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评分 身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衰弱干预方案
6
作者 徐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22-0128,共7页
探讨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衰弱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120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将2021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研究对象设为对照... 探讨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衰弱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120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将2021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2022年2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研究对象设为干预组。对照组实行脊柱外科腰椎退变性疾病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衰弱干预方案,衰弱干预时间从入院至手术后3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基于IMB模型构建的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衰弱干预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衰弱程度,有利于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腰椎退变性疾病 老年人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潘展业 王茂澎 杨立进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BE-P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BE-P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UBE-PLIF治疗,对照组采用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腰部疼痛程度、椎间隙高度(IDH)。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I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IDH高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I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PLIF与MIS-TLIF均可促进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IDH恢复,但UBE-PLIF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术后疼痛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椎间隙高度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被引量:1
8
作者 白亮 陈勇 +4 位作者 李伟 张雷 赵耀伟 曾庆亮 庄全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 探讨经前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3月我科采用OLIF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7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从前... 目的 探讨经前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3月我科采用OLIF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7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从前外侧入路钝性分离三层腹肌,并在腰大肌前间隙显露椎间隙,一期植入融合器及单侧螺钉及复位棒。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椎间隙高度、双侧椎间孔高度、椎管横截面面积,术前与术后1周、末次随访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26.3%(20/76):术中4例节段动脉损伤出血,经过压迫止血及使用止血材料后出血停止;术后4例大腿前方疼痛,4例交感神经链损伤,对症及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1~3个月后均缓解;8例融合器下沉,延长卧床休息时间等治疗,术后复查亦稳定融合。术后1周椎间隙高度(1.1±0.2)cm,明显高于术前(0.7±0.2)cm(t=-11.654,P=0.000);术后1周椎间孔高度左侧(2.1±0.2)cm,右侧(2.0±0.3)cm,均明显高于术前左侧(1.7±0.2)cm和右侧(1.6±0.3)cm(t=-13.748,P=0.000;t=-9.688,P=0.000);术后1周椎管横截面面积(1.4±0.2)cm^(2),明显大于术前(0.9±0.3)cm^(2)(t=-16.317,P=0.000)。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腰、腿疼痛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00)。结论 OLIF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置钉固定安全高效,骨融合率高,为腰椎退变的微创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钉棒系统
下载PDF
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与TLIF术在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中的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守宁 刘伟 韩生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究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与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术在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中疗效对比。方法选取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抽样、双盲法分为OLIF联合组(34例,采用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进行手术治... 目的探究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与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术在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中疗效对比。方法选取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抽样、双盲法分为OLIF联合组(34例,采用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进行手术治疗)和TLIF组(26例,采用TLIF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影像学、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OLIF联合组手术后图像对比度(DH)、椎间孔高度(CSH)短于TLIF组,椎管面积(CAS)、椎间孔面积(CASF)小于TLIF组,手术后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手术后VAS、ODI、JOA评分明显低于TLIF组,手术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TLIF术,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在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中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后路固定术 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
下载PDF
通道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动态棒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观察
10
作者 王衡 安博 +5 位作者 刘英杰 冯金勇 邵科武 单朝 郭新军 朱卉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评估通道肌间隙入路(Wistle入路)经椎弓根动态棒固定手术(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6例,在全麻下通过微创通道Wistle入路完成神经减压及双侧Dynesys... 目的:评估通道肌间隙入路(Wistle入路)经椎弓根动态棒固定手术(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6例,在全麻下通过微创通道Wistle入路完成神经减压及双侧Dynesys椎弓根螺钉置入(微创组);选取同期后正中入路神经减压辅助Dynesys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常规组。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第1、3、5天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术前、术后第5天、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记录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3、6、12个月,末次随访时记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及上邻节段的活动度(ROM)以及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DH);记录末次随访时的MacNab优良率;记录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CPK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微创组升高幅度小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腰腿痛VAS均降低,微创组腰痛VAS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ODI、手术节段ROM均逐渐减小,上邻节段ROM逐渐增大,DH先增加后降低;微创组上邻节段ROM小于常规组(P<0.05)。两组MacNab优良率、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stle入路Dynesys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令人满意,优于后正中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肌间隙入路 经椎弓根动态棒固定 DYNESYS
下载PDF
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效果
11
作者 王晓希 赵晓萌 +2 位作者 刘桓江 王雪臣 李志强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658-2661,共4页
目的观察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采用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6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3例行单纯扩大开窗潜式减压术治疗,试验... 目的观察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采用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6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3例行单纯扩大开窗潜式减压术治疗,试验组32例行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与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Os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影像学指标(后凸角以及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可较好改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侧弯状况,并发症少,远期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扩大减压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侧弯
下载PDF
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对比观察
12
作者 张黎龙 邵睿 +1 位作者 耿彦南 徐天同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3期58-60,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9例,均接受腰椎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Wiltse入路组(20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59例),... 目的对比观察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9例,均接受腰椎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Wiltse入路组(20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5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长、术后感染情况)、术后住院时长和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率。结果经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长均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P均<0.05)。经Wiltse入路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长为(10.95±2.67)d,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长为(13.24±6.37)d,两组相比,P>0.05。经Wiltse入路组术后3个月ODI改善率为71.7%±12.72%,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术后3个月ODI改善率为72.26%±9.78%,两组相比,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经Wiltse入路的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手术时长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内固定术 手术入路 经Wiltse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
13
作者 张树芳 陈荣春 +1 位作者 黄怀 叶书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9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退变性患者,随机分为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组和OLIF–PF组,各40例...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退变性患者,随机分为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组和OLIF–PF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腰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骨融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OLIF–PF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少于TLIF组,手术时间、放射线暴露时间短于TL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年,OLIF–PF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低于TL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均显示骨融合良好。OLIF–PF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TLIF组2例患者出现术侧拇趾背伸肌力4级,考虑神经根牵拉所致,术后2周肌力恢复至5级;2例患者出现腰痛部疼痛,给予口服塞来昔布等止痛药物后好转。结论:OLIF–P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效果良好,与TLIF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不同手术次序全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段小锋 黄勇 +6 位作者 丰瑞兵 胡昊 吴刚 黄一拯 李超 张海涛 严雪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0-536,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次序全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全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的64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资料,男29例,女35例,年龄40~79岁(59.7±13.5岁);病程1~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次序全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全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的64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资料,男29例,女35例,年龄40~79岁(59.7±13.5岁);病程1~10年(3.1±1.6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0~31kg/m^(2)(25.3±3.1kg/m^(2));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2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退变性椎管狭窄21例,退变性椎管狭窄伴腰椎不稳18例,退变性侧凸伴椎管狭窄5例;单节段病变59例,双节段病变5例。其中38例采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定位标记-置入导丝-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经皮置钉的手术顺序(A组);26例采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定位标记-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置入导丝-经皮置钉的手术顺序(B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程和病变节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按Gertzbein-Robbins等的标准评估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术前和术后1年时随访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前凸角,观察术后1年时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有统计学差异(A组189.6±35.4min、13.1±3.5次,B组210.4±33.5min、15.9±5.4次,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57.5±16.3ml、110.8±55.0ml、2.0±1.2d、7.3±1.2d和7.89%;B组60.4±18.8ml、119.8±49.0ml、2.2±0.9d、7.4±2.2d和19.23%)(P>0.05)。A组置钉优良率(91.8%)优于B组(77.8%)(P<0.05)。两组术后1年时的VAS评分(A组1.9±1.0分,B组1.8±1.0分)、ODI[A组(27.6±7.2)%,B组(26.8±6.7)%]与术前VAS评分(A组6.7±1.5分,B组6.4±1.6分)、ODI[A组(72.4±11.2.2)%,B组(73.5±13.6)%]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年的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前凸角(A组36.2°±6.5°、15.8±2.4mm、11.4°±1.4°;B组32.9°±6.5°、15.3±2.0mm、11.2°±1.1°)与术前(A组21.6°±6.5°、12.6±2.0mm、8.5°±1.9°;B组22.2°±7.7°、12.3±2.0mm、8.0°±1.9°)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均为100%。结论:两种手术顺序全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确切可行,但采用C型臂辅助下定位标记-置入导丝-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经皮置钉的顺序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置钉优良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脊柱内镜 腰椎融合术 手术顺序
下载PDF
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衰弱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
15
作者 万盛楠 魏丽丽 +4 位作者 谷如婷 赵宁 董霏霏 张金娜 战梦圆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784-2793,共10页
目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构建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的衰弱干预方案,探讨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衰弱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方法:运用德尔菲法构建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衰弱干预方案。选取老年腰椎... 目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构建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的衰弱干预方案,探讨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衰弱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方法:运用德尔菲法构建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衰弱干预方案。选取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3个月衰弱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JOA分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量表SF36、Fried评分、Likert 5级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升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降低,且干预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 0.05)。干预组的Frie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 < 0.05)。干预组的衰弱管理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 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构建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的衰弱干预方案有利于改善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术后腰椎功能的恢复,降低衰弱状态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衰弱管理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腰椎退变性疾病 老年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郑昊 赵兴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8期1479-1481,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BE-PLIF,39例...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BE-PLIF,39例)和对照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39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35.87±35.41)min较对照组长(169.52±21.38)min,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81.37±21.08)mL及术后引流量(81.56±10.59)mL较对照组[(245.95±26.38)mL、(116.68±12.77)mL]少,差异显著(P<0.05)。住院时间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腰痛VAS评分术后1月(5.32±0.75)和术后3月(4.22±0.61)均低于对照组(5.95±0.81、5.34±0.7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腿痛VAS评分术后1月及术后3月(3.49±0.54、3.14±0.47)均低于对照组(4.71±0.62、23.87±0.5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血肿压迫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脑脊液漏1例及血肿压迫2例,两组均无神经损伤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PLIF在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中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术中创伤的同时缓解早期腰腿痛症状,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双通道内镜 椎间融合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术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庆明 那日苏 杨洪波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617-622,共6页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患者术前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PI与LL差值(ΔPI-LL)与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上述指标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患者术前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PI与LL差值(ΔPI-LL)与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上述指标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LDD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出现邻近节段退变分为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组(n=81)、术后无邻近节段退变组(n=119)。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术前LL、PI、ΔPI-LL等资料。分析术前LL、PI、ΔPI-LL与病变程度、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ODI指数)、JOA评分的关系,以及术前LL、PI、ΔPI-LL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前LL、PI、ΔPI-LL、腰椎骨质增生程度、腰椎小关节增生硬化程度、腰椎终板硬化程度、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均为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P<0.05)。邻近节段退变患者术前LL与VAS、ODI评分呈负相关,与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PI、ΔPI-LL与VAS、ODI评分呈正相关,与JOA评分呈负相关(P<0.05)。术前LL、PI、ΔPI-LL联合预测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AUC最大、为0.923,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9%、88.24%。结论LDD患者术前LL、PI、ΔPI-LL与病变程度有关,且上述参数可为临床评估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提供客观、量化参考,对指导临床早期完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前凸角 骨盆入射角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邻近节段退
下载PDF
机器人联合显微镜辅助MIS-TLIF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军 李晓 +2 位作者 刘丽君 孟飞 尹晓鹏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5期731-735,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联合显微镜辅助MIS-TLIF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机器人联合显微镜辅... 目的探讨机器人联合显微镜辅助MIS-TLIF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机器人联合显微镜辅助MIS-TLIF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镜辅助MIS-TLIF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及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年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Cobb角明显大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obb角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行走模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无椎弓根螺钉和椎间融合器断裂、移位情况的发生。结论机器人联合显微镜辅助MIS-TLIF术能够提高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疗效及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白会霄 孔凡磊 +1 位作者 张庆喜 刘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59-62,共4页
分析对腰椎退变性患者实施椎间盘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疗法的作用效果。方法 于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之间接收的腰椎退变性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的差异性为依据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观察组... 分析对腰椎退变性患者实施椎间盘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疗法的作用效果。方法 于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之间接收的腰椎退变性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的差异性为依据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观察组中各纳入43例患者,分别实施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椎间盘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疗法。从临床时间指标、VAS评分以及ODI评分等方面对两组患者的表现展开综合性的比较。结果 统计各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并以小组为单位加以评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这几个时间指标的对比中,数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干预前,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ODI评分,结合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在手术结束后六个月、末次随访这两个时间节点,再次测算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将之与术前的统计结果进行纵向对比可知,两组患者的评分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横向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评分水平更为理想(P<0.05)。结论 为患有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选择应用椎间盘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疗法能够取得比较不错的疗效,患者术后疼痛更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椎间盘镜 椎间融合术 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并发骨质疏松后路椎间融合联合唑来膦酸与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临床中长期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倪晓辉 巴春 +2 位作者 程应华 陈金晶 张志勇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9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联合唑来膦酸与维生素D治疗并发老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行PLIF手术治疗的骨...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联合唑来膦酸与维生素D治疗并发老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行PLIF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疾病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在术前开始给予口服维D钙咀嚼片、术后静滴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对照组仅给予口服维D钙咀嚼片,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共120例患者均获至少两年的随访,随访时间24.8~28.7个月,平均25.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开始研究组的VAS评分及OD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月至末次随访两组骨密度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对照组的椎间隙高度相对于术后即刻的丢失大于研究组。结论PLIF术后联合唑来膦酸与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能显著缓解慢性腰痛、改善生活质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腰椎退变性疾病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唑来膦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