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导航辅助单一体位下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步应用
1
作者 赵海恩 董鑫 +6 位作者 任坤 乔欢欢 鲍小明 郭卫东 闫康 张小平 廖博 《骨科》 CAS 2024年第5期410-416,共7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内镜减压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伴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5例L5/S1椎间盘突出伴狭窄病人,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50~7...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内镜减压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伴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5例L5/S1椎间盘突出伴狭窄病人,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50~79岁,平均65.5岁。采用导航辅助下单一体位内镜直接减压联合OLIF间接减压治疗。观察并记录病人责任椎体间高度、椎间孔高度、椎管的矢状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椎间融合率和椎间融合器下沉情况等。结果所有病人随访1年以上,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90 min、术中失血量104 m L、下床时间54 h、住院时间10.6 d。术后1年,病人VAS评分、ODI、责任椎体间高度、椎间孔高度、椎管矢状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年随访期间腰椎CT显示2级以上(完全融合、坚固融合)融合率为92%(23/25),未发生椎间融合器下沉。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下单一体位实现内镜减压联合OLIF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初步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腰椎间融合 椎间孔镜 计算机辅助导航 单一体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针刀结合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2
作者 岑定善 关斌辉 +2 位作者 苏晓龙 黄婷 蓝东伶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8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结合定位斜扳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贺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刀组、定位斜扳法组和针刀结合定位斜扳法组,每组40... 目的探讨针刀结合定位斜扳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贺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刀组、定位斜扳法组和针刀结合定位斜扳法组,每组40例。三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疗程。对比三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三组VAS评分、ODI评分、CK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LDH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针刀结合定位斜扳法组高于针刀组和定位斜扳法组,针刀组高于定位斜扳法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治疗前后差值,针刀结合定位斜扳法组高于针刀组和定位斜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定位斜扳法较单纯应用针刀或者定位斜扳法,能更好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推广,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CK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针刀 定位扳法
下载PDF
O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分析
3
作者 刘立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48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观察组经O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功能... 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48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观察组经O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情况及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为(150.23±17.45)min,对照组为(145.23±13.25)min。两组手术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74.15±52.34)ml少于对照组的(356.56±53.24)ml,住院用时(8.10±1.89)d短于对照组的(12.25±3.61)d(P<0.05)。治疗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为(2.29±0.35)、(15.53±2.12)分,观察组VAS、ODI评分分别为(2.13±0.33)、(14.51±2.44)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VAS、ODI评分更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分别为(11.52±2.13)、(7.22±1.35)mm,观察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分别为(12.05±2.31)、(7.95±1.53)mm;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更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OLIF治疗LDH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程度 并发
下载PDF
斜搬、骶管注射、骨盆牵引有机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
作者 王利民 王丽华 《光明中医》 2007年第2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斜搬 注射 牵引 治疗
下载PDF
斜扳手法和拔伸按压斜扳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限元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卢钰 向俊宜 +6 位作者 尹本敬 毕衡 李骥征 韦佳佳 贾涛 李鹏飞 李具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011-2015,共5页
背景: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青睐,但是具体使用手法多种多样,各种手法的作用机制优劣和疗效差异尚不明确。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斜扳手法和拔伸按压斜扳复合手法治疗腰椎... 背景: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青睐,但是具体使用手法多种多样,各种手法的作用机制优劣和疗效差异尚不明确。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斜扳手法和拔伸按压斜扳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分析其疗效差异。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CT图像,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_(4-5)运动功能单元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斜扳手法和拔伸按压斜扳复合手法,分析不同手法对腰椎运动单元各个组织应力、应变、位移的影响,从而对比其力学作用机制并评估疗效差别。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建立了腰椎L_(4-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其有效性;②在施加斜扳手法时,椎间盘前方应力最大,突出位置的应力最小,右侧后部的纤维环出现向右、向后的应变,左侧(突出侧)后部的纤维环出现向右、向前的应变,椎间盘整体发生向前、向右的位移,左侧神经根向前移动,而右侧神经根则向后移动;③而在施加拔伸按压斜扳复合手法时,其应力分布、应变趋势、位移方向与斜扳手法类似,但是其应力、应变、位移都更大;④提示斜扳手法和拔伸按压斜扳复合手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具有良好的疗效,使突出椎间盘收缩和回纳,增加突出椎间盘和神经根之间的距离,减轻神经压迫症状,其中复合手法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三维有限元 扳手法 拔伸按压扳复合手法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脊柱内镜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彪 李世伟 +4 位作者 谢永波 张兵 郑科 徐阳 杨果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 探究脊柱内镜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该院诊治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7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与TLIF... 目的 探究脊柱内镜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该院诊治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7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与TLIF组,OLIF组44例,TLIF组43例。OLIF组患者选用脊柱内镜辅助OLIF方式进行手术,TLIF组患者选用脊柱内镜辅助TLIF方式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参数(腰椎矢状位Cobb角、腰椎冠状位Cobb角以及顶椎中心偏移距离),比较两组患者初次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融合率、塌陷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时间上,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VAS和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别上,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OLIF组与TLIF组VAS和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和TLIF组腰椎矢状位Cobb角大于手术前,腰椎冠状位Cobb角以及顶椎中心偏移距离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OLIF组3种影像学参数恢复情况均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与TLIF组椎间融合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椎间融合器塌陷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脊柱内镜辅助下,OLIF比TLIF治疗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好,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斜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绍山 《中原医刊》 2003年第13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手法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
8
作者 陈世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39-44,共6页
探讨予以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后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时段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昆明骨科医院脊柱科住院并予以手术治疗干预的28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女比例为16:12,年... 探讨予以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后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时段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昆明骨科医院脊柱科住院并予以手术治疗干预的28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女比例为16:12,年龄范围在52~77岁之间。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为单节段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3~4:12例,L4~5:16例,选择患者左侧腰椎斜外侧为入路,切除患者椎间盘及终板软骨,而后予以同种异体骨植骨,并植入单枚椎间融合器,椎体侧方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统计患者术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以及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90±30)min,术中出血量(105±75)ml。术后1 d、1、3及6个月时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2.71±0.76、2.11±0.92、1.68±0.86、1.29±0.76)分,较术前的(7.96±0.79)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及6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13.57±3.10、8.36±2.50)较术前的(86.86±3.05)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总有效率为100%(28/28例),优良率为96.4%(27/28例)。结论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治疗L3~4、L4~5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极外侧型 腰腿痛 外侧腰椎椎间融合
下载PDF
基于筋骨力学平衡探讨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临床思考 被引量:33
9
作者 范志勇 吴山 +4 位作者 李振宝 赖淑华 郭汝松 田强 林应强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4期642-643,681,共3页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是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中的难点。笔者通过分析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过程中筋与骨力学平衡的中西医理论,提拉旋转斜扳法的操作技巧及生物力学效应,从筋骨力学失衡角度分析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是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中的难点。笔者通过分析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过程中筋与骨力学平衡的中西医理论,提拉旋转斜扳法的操作技巧及生物力学效应,从筋骨力学失衡角度分析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思路及相关临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力学平衡 手法 提拉旋转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斜扳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软组织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鲲鹏 吉登军 +5 位作者 顾非 黄湧 王成 李亚洲 禹圭泽 宁元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斜扳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部软组织张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健侧斜扳法治疗组(A组)、患侧斜扳法治疗组(B组)、双侧斜扳法治疗组(C组)和无斜扳手法治疗组(D组),并给予相应手法治疗。应用软组织张力测试系... 目的观察斜扳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部软组织张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健侧斜扳法治疗组(A组)、患侧斜扳法治疗组(B组)、双侧斜扳法治疗组(C组)和无斜扳手法治疗组(D组),并给予相应手法治疗。应用软组织张力测试系统测量并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腰部健侧、患侧软组织张力位移值。结果 4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干预后,健侧、患侧软组织张力位移值均呈升高趋势;A、B、C 3组患者健侧、患侧和D组患侧腰部软组织张力位移值较治疗前改善(P<0.05);B组、C组与D组软组织张力位移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斜扳法推拿治疗LDH可显著改善患者腰部软组织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扳法 软组织张力 推拿疗法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斜扳手法的操作规范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军 韩磊 +4 位作者 宋铁兵 王芃 于栋 林江豪 孙树椿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1,5,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扳手法 规范操作
下载PDF
牵引斜扳整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力学测试 被引量:34
12
作者 顾云伍 韩慧 +2 位作者 韦以宗 王志彬 韦春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牵引法、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力学依据。方法 :取无退化病变之新鲜尸体标本 ,用水银压力传感器 ,拉力电传感器和 SG-1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模拟牵引、牵抖、斜扳疗法下 ,分别测试椎间隙压力和前后纵韧带张力。结果 :牵引... 目的 :探讨牵引法、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力学依据。方法 :取无退化病变之新鲜尸体标本 ,用水银压力传感器 ,拉力电传感器和 SG-1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模拟牵引、牵抖、斜扳疗法下 ,分别测试椎间隙压力和前后纵韧带张力。结果 :牵引下 L4-5 S1椎间隙负压最大 ,前纵韧带张力大 ,后纵韧带处松弛状态 ,棘突旁加压或牵抖后 ,椎间负压加大 ,后纵韧带张力增强。斜扳法椎间盘负压无改变 ,但后纵韧带张力加大 ,论证了圆筒枢纽学说之骨盆圆筒牵引力作用线理论 ,和牵引法、斜扳法、牵抖法的适应症和应用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测试 腰椎间盘突出 牵引法 扳法 负压 张力
下载PDF
经筋疗法配合腰椎定点斜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何育风 苏晗 王翔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筋疗法配合腰椎定点斜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经筋疗法配合腰椎定点斜板法手法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40min,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 目的:探讨经筋疗法配合腰椎定点斜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经筋疗法配合腰椎定点斜板法手法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40min,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3个疗程后,并与对照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作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4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治愈率33.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30例,有效36例,无效15例,治愈率10%,总有效率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筋疗法配合腰椎定点斜板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传统的推拿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疗法 腰椎定点板法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冯氏坐位脊柱定点旋转法与中医传统侧卧不定点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韩雪 韩磊 +5 位作者 张军 刘强 张慧 李艺 闵亚青 赵平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8期598-602,共5页
目的比较冯氏坐位脊柱定点旋转法(以下简称冯氏手法)与中医传统侧卧不定点斜扳法(以下简称传统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分析2种方法对受累椎体病理性旋转位移的影响。方法接受冯氏手法治疗的患者72例(冯氏手法组)与接受传统... 目的比较冯氏坐位脊柱定点旋转法(以下简称冯氏手法)与中医传统侧卧不定点斜扳法(以下简称传统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分析2种方法对受累椎体病理性旋转位移的影响。方法接受冯氏手法治疗的患者72例(冯氏手法组)与接受传统斜扳法治疗的患者60例(传统斜扳法组)同期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2组均治疗1个疗程。采用美国Logan脊柱X射线软件系统对患者治疗前后受累椎体病理性旋转位移值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治疗前后JOA腰痛疾患评分。结果冯氏手法组JOA腰痛疾患评分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斜扳法组,L5受累椎体人均治疗手法计次少于传统斜扳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冯氏手法组受累椎体L5病理性旋转位移值小于传统斜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累椎体病理性旋转位移变化与JOA腰痛疾患评分改善显著正相关。结论冯氏手法较传统斜扳法,在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纠正受累椎体病理性位移方面疗效更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位移 腰椎间盘突出 定点旋转法 不定点扳法 脊柱手法
下载PDF
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连琨 袁艺 +3 位作者 罗志勇 林建 余自力 李金 《西部医学》 2012年第6期1165-1166,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成改良腰椎斜扳法组(改良组)76例和常规斜扳法组(常规组)66例,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改良组VAS评分由(7.85±1.61)分降至(1.0... 目的观察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成改良腰椎斜扳法组(改良组)76例和常规斜扳法组(常规组)66例,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改良组VAS评分由(7.85±1.61)分降至(1.06±1.03)分(P<0.001),治疗前后常规组VAS评分由(7.54±1.48)分降至(1.68±1.39)分(P<0.001);治疗后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腰椎斜扳法与常规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临床疗效,但改良腰椎斜扳法疗效优于常规斜扳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改良腰椎扳法 常规腰椎扳法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肌源性斜颈(小儿)诊疗规范制定及实施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继书 罗建李 +2 位作者 川吴 佐联 罗才贵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3期49-50,共2页
目的通过制定可供推广使用的科学、合理、客观、实用、操作性强的诊疗规范,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方法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本领域专家的建议和临床经验,建立和优化了以中医推拿为核心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肌源... 目的通过制定可供推广使用的科学、合理、客观、实用、操作性强的诊疗规范,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方法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本领域专家的建议和临床经验,建立和优化了以中医推拿为核心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肌源性斜颈(小儿)的临床诊疗方案和规范,并加以实施和应用,加强科室规范化管理。结果本专科针对重点专病的诊断水平和疗效水平不断提高,门诊量和出入院患者数不断增长,同时较好地控制了患者平均费用的增长。结论本研究诊疗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了本专科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同类研究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规范 循证医学 腰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肌源性 小儿
下载PDF
卧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规范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锋 曾伟清 +3 位作者 莫达志 魏华 戈超 袁振超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卧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卧位斜扳法治疗本病的规范化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规范化的卧位斜扳法结合调筋、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调筋、理筋手法治... 目的:观察卧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卧位斜扳法治疗本病的规范化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规范化的卧位斜扳法结合调筋、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调筋、理筋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腰痛JOA评分及腰曲变化值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卧位斜扳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位扳法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曲度 规范化
下载PDF
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山 马友盟 林应强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1-41,共1页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进行了提拉斜扳法和传统方法治疗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提拉斜扳法75例中临床治愈48例,总有效率为97.3%;传统方法75例中临床治愈31例,总有效率为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提拉斜...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进行了提拉斜扳法和传统方法治疗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提拉斜扳法75例中临床治愈48例,总有效率为97.3%;传统方法75例中临床治愈31例,总有效率为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提拉斜扳法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正骨手法 提拉扳法 治疗
下载PDF
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40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运峰 王晓艳 焦凡 《河南中医》 2010年第10期980-981,共2页
目的:观察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斜扳手法为主的推拿疗法,对照组42例应用牵引为主的推拿疗法。治疗时间均以15d为1个疗程,15d后对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斜扳手法为主的推拿疗法,对照组42例应用牵引为主的推拿疗法。治疗时间均以15d为1个疗程,15d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40例,治愈12例,好转25例,未愈3例;对照组42例,治愈7例,好转26例,未愈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斜板手法和牵引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均有很好的疗效,斜板手法优于牵引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扳手法 牵引疗法 根性疼痛
下载PDF
俯卧牵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俯卧牵拉扳法 疗效观察 按摩 手法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