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于蕾 李萌姣 +1 位作者 倪冬贝 杨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282-2285,2290,共5页
目的 探究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620例,通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 目的 探究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620例,通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组1 588例。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水平;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来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PCT、CRP、ESR、WBC水平均升高(P<0.05);感染组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为16例(50.00%),其次为粪肠球菌8例(25.00%)、大肠埃希菌6例(18.75%)、阴沟肠杆菌2例(6.2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在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是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为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以上因素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椎板切除及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新琪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椎板切除及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脊柱融合方法分为PLIF组(n=37,行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体间融合)和PLF组(n=31,行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 目的探讨椎板切除及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脊柱融合方法分为PLIF组(n=37,行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体间融合)和PLF组(n=31,行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腰椎后外侧融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不同时点的VAS和JOA评分、植骨融合率和腰腿痛复发率以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PLIF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PLF组(P<0.05),术中出血明显少于PLF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无差异(P>0.05),PLIF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LF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个月的JOA评分无差异(P>0.05),PLIF组术后6,12个月的JOA评分明显高于PLF组(P<0.05)。两组患者植骨融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义(P>0.05)。结论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结合不同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均值得肯定,其中PLIF在改善腰椎功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 腰椎后外侧融合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椎板切除
下载PDF
单侧弹性钉棒加Cag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彪 董海辉 +1 位作者 温世锋 钟波夫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弹性钉棒单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10月于本院采用单侧弹性钉棒单侧椎间融合器进行治疗的29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单侧弹性钉棒单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10月于本院采用单侧弹性钉棒单侧椎间融合器进行治疗的29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双侧钉棒双椎间融合器进行治疗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的VAS,ODI评分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侧弹性钉棒单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综合疗效较好,且安全性也较高,故认为其综合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椎间融合器 单侧弹性钉棒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 综合疗效
下载PDF
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弦 周建华 +5 位作者 张昊 魏妮萍 陈少初 菅新民 卢学有 邹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9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本文以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入我院治疗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分析,根据实施治疗的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为单纯术组...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本文以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入我院治疗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分析,根据实施治疗的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为单纯术组和融合术组,每组44例患者,针对治疗以后的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下腰痛评价评分改善情况单纯术组的44例患者的合并腰推滑脱改善率为(70.44±6.43)%,合并腰椎管狭窄改善率为(70.43±5.22)%,单纯LDH改善率为(83.34±6.45)%;融合术组的44例患者的合并腰推滑脱改善率为(81.99±4.33)%,合并腰椎管狭窄改善率为(80.32±4.55)%,单纯LDH改善率为(64.56±9.66)%。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率,组间比较,融合术组均优于单纯术组,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采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的整体效果显著,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颜永存 乐丽花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无固定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弓根...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无固定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植骨融合情况、疼痛情况、腰椎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骨融合率为95.00%,对照组优良率为81.67%,骨融合率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治疗效果理想,恢复率高,失败率低,安全性高,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不稳 腰椎内固定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皮侧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生琦瑞 姜文进 +4 位作者 孙博琳 郑延波 宋雪鹏 刘胜 王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侧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行结肠造影,采用健侧侧卧位,X线透视监控下避开肠管,用空心针穿刺椎间盘后缘,逐级套管建立手术通道,经反复钳取髓... 目的探讨经皮侧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行结肠造影,采用健侧侧卧位,X线透视监控下避开肠管,用空心针穿刺椎间盘后缘,逐级套管建立手术通道,经反复钳取髓核组织及负压切吸,实现椎间盘突出部位直接减压。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9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LLD,手术穿刺成功率100%,手术优良率93.3%,无血管、肠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PLLD适用于严重中央型L2-5椎间盘和(或)椎间盘脱出并髓核迁移及严重椎间盘膨出致椎管狭窄,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 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 经皮侧入路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单枚cage和单枚cage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安全性观察
7
作者 李世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0期89-90,共2页
目的:对单枚cage和单枚cage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安全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 目的:对单枚cage和单枚cage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安全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枚cage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cage脱出,观察组无,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患者,单枚cage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 椎弓根螺钉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8
作者 朱强 郑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年第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 独活寄生汤 手法 功能 锻炼
下载PDF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80例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伍景斌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应用经神经根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患者,应用TLIF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 目的观察微创应用经神经根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患者,应用TLIF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比较术前、术后当时、1周、3个月、6个月JOA、Oswestry(2.0版本)及VAS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80例患者术后JOA评分由术前9.3±2.6升至27.3±1.5,术后Oswestry和VAS评分由术前46.8±2.3和7.6±1.3明显降低为8.6±1.1和0.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46例,良27例,可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微创应用TLIF结合经皮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TLIF 经皮内固定术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
下载PDF
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在早期诊断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愉 蒋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2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探讨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在早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进行MRI检查,并根据其椎间盘突出类型分为中央型、旁侧型,例数分别为41例、56例。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 目的探讨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在早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进行MRI检查,并根据其椎间盘突出类型分为中央型、旁侧型,例数分别为41例、56例。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腰椎MRI显示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MRI测量观察组和对照组L4-5节段左关节突角度值(α)和右关节突关节角度值(β),最终角度值为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值平均值,关节突夹角差值γ=|α-β|,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判断标准为γ≥10°,比较两组L4-5节段α、β、γ值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情况,以及不同分型L4-5节段α、β、γ值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α值大于对照组(P<0.05),β值小于对照组(P<0.05),γ值大于对照组(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5);旁侧型α值大于中央型(P<0.05),β值与中央型无显著差异(P<0.05),γ值及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均大于中央型(P<0.05)。结论 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作用,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和康复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腰椎关节突角度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症
下载PDF
经皮内镜经椎板间入路治疗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祺 陆彬彬 +2 位作者 高爱国 周颖川 顾晓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947-953,共7页
目的:以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作为对照,探讨经皮内镜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36例下腰椎LDH患者,包括L4/5 ... 目的:以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作为对照,探讨经皮内镜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36例下腰椎LDH患者,包括L4/5 LDH患者75例,其中39例采用PETD,36例采用PEID;L5/S1 LDH患者61例,其中36例采用PETD,25例采用PEID。记录并比较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及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论L4/5还是L5/S1 LDH患者,PEID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ETD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论L4/5还是L5/S1 LDH患者,无论采用PEID还是PETD,患者术后1 d、1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论L4/5还是L5/S1 LDH患者,术前、术后1 d、1个月及6个月PEID组与PETD组患者VAS评分、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TD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与PETD比较,PEID治疗下腰椎(L4/5,L5/S1) LDH患者同样有效,且术中辐射明显更少。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切除术 经椎板间入路 经椎间孔入路
下载PDF
改良单侧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殷铁林 张猛 +3 位作者 李玲 梅伟 王祥善 毛克政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9期924-927,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单侧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传统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5-06诊治的6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采用改良单侧PLIF治疗3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PLIF治疗3... 目的比较改良单侧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传统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5-06诊治的6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采用改良单侧PLIF治疗3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PLIF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术后4周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及优良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81±4.27)个月;对照组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9±4.49)个月。2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侧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创伤相对较小,有利于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复;同时术中能够有效减少对椎管内的干扰,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椎弓根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比较情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贤坤 武明鑫 +2 位作者 谭志宏 许球祥 肖景舟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观察术后早期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方法 3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B组... 目的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观察术后早期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方法 3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B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术前及术后1 a均在头侧第一邻椎和第二邻椎行常规MRI扫描和T2弛豫时间成像(T2 mapping)扫描,测量头侧两邻椎髓核相应的mapping扫描T2值,分析并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邻椎间盘T2值的差异;同时分别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和ODI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神经功能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植骨Cage融合情况和与Cage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两邻椎术后1 a的T2值均低于术前(P<0.01),且第一邻椎术后1 a的T2值均低于第二邻椎(P<0.01);A组术后1 a的第一邻椎T2值高于B组(P<0.05),第二邻椎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a的JOA评分均大于术前(P<0.01),A组术后1 a时JOA评分大于B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1 a的ODI评分均小于术前(P<0.01),A组术后1 a时ODI评分小于B组(P<0.05);两组间植骨融合率、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术后1 a均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早期相邻节段退变,但单侧的退变程度较双侧轻;同时单侧和双侧融合术均可有效地促进腰椎神经功能和腰椎功能恢复,但单侧也优于双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 椎弓根螺钉 后路椎间融合术 相邻节段退变 T2弛豫时间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