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孟映福 郭礼跃 吴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0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 目的:探讨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使用日本骨科协会治疗分数评估法(JOA)评价患者治疗的效果,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其腰腿疼痛的程度。结果: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这些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其术前的VAS评分(P<0.05),其JOA评分均高于其术前的JOA评分(P<0.05)。结论: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其腰腿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管狭窄 内固定术 后路减压椎植骨
下载PDF
极外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期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段明阳 吴增晖 +5 位作者 许俊杰 易红蕾 张清顺 蓝思彬 陈恩良 杨善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6-212,共7页
目的 :观察极外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期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7年3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XLIF治疗41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26例,年龄64.4±9... 目的 :观察极外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期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7年3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XLIF治疗41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26例,年龄64.4±9.8(39~83)岁,手术节段共51节。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椎JOA评分。影像学评价包括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的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后缘测量)和椎间孔面积,在术前和术后1周的MRI(T2加权)图像上测量手术节段的轴位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最狭窄处面积。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侧方钢板组,21例,26个节段;后路螺钉组,20例,25个节段。比较总体的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的差异以及两组的手术前后变化的差异。结果:每节段手术时间为92.12±45.95min(50~260min),每节段术中出血量56.34±58.81ml(10~225ml)。1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大腿前外侧麻木,均于术后1~6周症状减轻或消失;均无脑脊液漏,无大血管、腹腔脏器、生殖股神经等损伤。随访22.39±13.18个月(6~63个月),13例(31.7%)患者出现融合器下沉,其中11例为Ⅰ级,2例为Ⅱ级,均无临床症状。末次随访时41例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ODI及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轴位椎管矢状径、椎管最狭窄处面积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术后1周手术节段的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轴位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最狭窄处面积的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侧方钢板组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椎间孔面积丢失比后路螺钉组多,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初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侧路椎融合术 微创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及肌电图联合应用诊断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征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对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64排螺旋CT及肌电图联合应用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间,在某院术前通过核磁共振(MRI)以及普通CT诊断未确诊为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2例,32例患者进而通过64排螺旋C... 目的:对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64排螺旋CT及肌电图联合应用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间,在某院术前通过核磁共振(MRI)以及普通CT诊断未确诊为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2例,32例患者进而通过64排螺旋CT及肌电图联合进行诊断,初步定位后,接受进一步的手术治疗。结果: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联合诊断后,经过手术治疗,其腰部以及下肢的疼痛程度比之术前有明显的缓解,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64排螺旋CT及肌电图联合应用能够对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并为手术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肌电图 孔型腰椎管狭窄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IS-TLIF与TLIF治疗2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宪峰 江剑 +1 位作者 罗志成 王宏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7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merbody fusion,TLIF)治疗2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merbody fusion,TLIF)治疗2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研究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治疗的2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按手术方法分MIS-TLIF组和TLIF组。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疗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MIS-TLIF组平均(355.8±77.1)min,TLIF组平均(310.3±42.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较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引流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MIS-TLIF组术后3 d 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但术后1个月、3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治疗2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达到与TLIF相同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椎腰椎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