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胡波 陈萍 +6 位作者 陆文杰 李思云 李耀华 周湘桂 刘虹 陈华龙 谢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DL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 目的:探究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DL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C反应蛋白(CRP)];随访3个月,比较椎间融合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椎间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个月,两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WBC、NE、CRP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DLS患者中,可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椎间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植骨融合固定 疼痛度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新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7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28例,对照组61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67例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28例,对照组61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67例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5 d肌酸磷酸激酶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对患者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孔减压腰椎融合固定 传统后路开放手 腰椎退变性疾病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蔡奋忠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1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微创组采取MIS-TLIF术,对照组采取TLIF术,比较两组患...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微创组采取MIS-TLIF术,对照组采取TLIF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ODI、VAS评分、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少、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且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P<0.05)。且微创组患者的ODI、VA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后12个月的融合率为92.1%(35/38),对照组为81.6%(31/38),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较传统后路开放手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许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腰椎融合固定 传统后路开放经椎孔椎融合固定 VAS评分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不同卧床时间对早期康复的影响
4
作者 陈胜 王苹 +2 位作者 代丽 何丽 甘雪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37-37,39,共2页
目的 探讨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骨科行MIS-TLIF... 目的 探讨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骨科行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60例,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24h;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48h,统计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2、3d及术后1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前和术后1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2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前和术后1d及1月腰、腿痛VAS评分、术前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d及3d腰、腿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ODI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缩短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床时 经椎孔入路腰椎融合固定(MIS-TLIF) 早期康复 微创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保华 高延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8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统计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8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统计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评分(ODI)和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DI分值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孔减压腰椎融合固定 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功能
下载PDF
腰椎微创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6
作者 窦红梅 张文捷 +1 位作者 赵春明 梅晓亮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5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开展的42例腰椎微创融合内固定手术,对手术配合进行记录和总结,提出术前、术中分步...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开展的42例腰椎微创融合内固定手术,对手术配合进行记录和总结,提出术前、术中分步骤的具体护理措施,指出各关键环节的具体事项。结果:本组42例顺利完成手术,无转为开放手术病例,无1例发生术中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腰椎微创融合内固定术对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良好的护理配合能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通道 腰椎间融合固定术 配合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伊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9期59-60,共2页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定88例本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4例应用...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定88例本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4例应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手术观察指标、疼痛评分、腰椎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VAS评分、DO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相比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经椎孔减压腰椎融合固定 传统后路开放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懿 詹友达 +1 位作者 李洪兵 谢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在全身麻醉下行Wiltse入路MIS-TLIF,对照组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 目的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在全身麻醉下行Wiltse入路MIS-TLIF,对照组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3、5 d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6、24个月腰腿痛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6、2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收到较好的疗效,但MIS-TLIF创伤更小、术后症状减轻及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孔减压腰椎融合固定 腰椎退行性疾病 后路开放经椎孔椎融合固定 肌酸磷酸激酶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婉霞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9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08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应用单盲分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08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应用单盲分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参照组对患者施以常规方式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患者施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疼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90.18±10.27)mL、(5.71±1.02)d、(70397.48±90.85)元,其数据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92、11.247、91.105,P<0.001);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81.77±4.89)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其VAS评分为(1.67±0.46)分、SAS评分为(30.20±2.41)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9、7.748、16.732,P<0.001);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4%)比参照组(7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1,P=0.012)。结论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椎植骨融合固定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毅 徐新雨 周吉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6期3707-3708,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狭窄患者采取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腰椎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予以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 目的探讨腰椎狭窄患者采取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腰椎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予以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2组术后3个月均未出现椎间不稳定、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血管损伤等情况。结论针对腰椎狭窄患者采取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提高融合率,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腰椎植骨融合固定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建康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9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和CPK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颈椎孔减压腰椎融合固定 传统后路开放手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固定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小刚 丁文义 +6 位作者 马爱原 倪金和 刘芳宏 黄文正 李克影 赵进薇 张海霞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9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切口扩张通道管辅助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29例脱出...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切口扩张通道管辅助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29例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31~57岁,平均48岁。病程3个月~11年。手术节段L_(3~4)5例,L_(4~5)11例,L_5S_113例。采用双侧切口,不使用自由臂固定工作通道,通过调整内外上下通道角度,扩大上下椎板减压范围,完成游离间盘组织摘除。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7 min,术中出血量146 m L,切口长度两侧各25~30 mm,术后下地时间4.5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有1例术后出现胫前肌肌力减退,观察治疗3个月后恢复;未出现其他并发症。2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根据JOA腰椎功能评价29分法:术前分值8~14分,平均10分;术后分值21~27分,平均25分。通过计算改善率大于75%的患者26例,改善率50%~75%的患者3例。术后X线显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术后12个月CT平扫根据Bridwell融合评价标准评价椎体间骨性融合情况:Ⅰ级25例,Ⅱ级4例。结论采用双侧切口MIS-TLIF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安全可行,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椎腰椎融合固定 双侧切口 调整通道 扩大减压范围 脱出型腰椎盘突出
下载PDF
影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的因素及其预防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彩华 吴金伟 黄伟韬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后伴发融合器移位的硬性因素及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后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后伴发融合器移位的硬性因素及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后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及统计,并且探讨相应处理策略。结果在术后随访6个月,显示7例患者伴发融合器移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 67%(7/60),发生移位的7例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同融合器选择不当、术前未进行影像学合理评估、术中操作不规范及未进行有效固定等因素有关。结论对于实施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的患者,术后伴发融合器移位的因素众多,为此需要采取合理的预防策略,以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融合固定 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下载PDF
TLIF与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李增超 时群峰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4月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LI...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4月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LIF组(62例)和PLIF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PLIF组比较,TLIF组切口更小,手术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9、5.128、12.217、9.524,P<0.05);两组患者VAS、ODI及椎间隙高度的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均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72、4.438、3.890,P<0.05);两组患者VAS、ODI及椎间隙高度总体比较存在分组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71、5.490、6.129,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VAS、ODI及椎间隙高度存在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3.355、1554.785、500.750,P<0.05);术后6个月,TLIF组VAS及ODI低于PLIF组,椎间隙高度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4、5.869、5.687,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ODI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29、1.253、1.496,P>0.05);术后随访12个月,TLIF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8,P<0.05)。结论:PLIF与TLIF均能有效改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功能及缓解疼痛,但TLIF恢复快、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孔椎体融合 腰椎经后路椎体融合固定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小切口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常规切口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对比
15
作者 胡维信 赵金廷 马守战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17期17-20,共4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与常规切口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节段LSS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比较小切口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与常规切口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节段LSS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PLIF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口TIL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术区及下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研究组Cor、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及术后2个月,研究组术区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研究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低于对照组(17.39%,8/46),P<0.05。结论:与常规切口PLIF相比,小切口TILF治疗单节段LSS患者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后路减压椎植骨融合固定 腰椎后路椎体融合
原文传递
微创及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毅嵩 王庆敏 +3 位作者 吴志君 陈天顺 胡冬平 郑庆丰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对比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腰椎疾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退行性腰椎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对比患者应...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对比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腰椎疾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退行性腰椎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予以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完成情况、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可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可显著提升手术完成情况,有利于各项评分的改善,可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微创椎孔减压腰椎融合固定 传统后路开放手 效果
下载PDF
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正霖 陈逊文 吴增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对比评价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将45例下腰椎不稳分为两组,前路手术组11例,后路手术组34例,分别行前路或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随访分析疗效、融合情况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病人OD... 目的对比评价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将45例下腰椎不稳分为两组,前路手术组11例,后路手术组34例,分别行前路或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随访分析疗效、融合情况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病人ODI、VAS和椎体间高度、角度。结果患者获平均15个月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前路组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平均失血量180 ml,疗效优良率为90.9%,椎间融合率100%。后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平均失血量470 ml,疗效优良率为85.3%,椎间融合率100%。两组术后1年ODI和VAS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椎间高度、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的术前及术后1年ODI、VAS、椎间高度、角度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前路组较后路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前路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均可达到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效果,前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椎不稳 前路腰椎融合固定 后路腰椎融合固定
原文传递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俊 钱玉强 +3 位作者 葛驰 史智伟 许菁 王强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80-2984,共5页
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实施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调查对象于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挑选,将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处理: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后路开放术式,5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 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实施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调查对象于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挑选,将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处理: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后路开放术式,5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手术后评定总体效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度评分、并发症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临床针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实施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作用突出,可减轻疼痛度,预防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孔减压腰椎融合固定 腰椎退变性疾病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勤 汪正宇 +3 位作者 刘继芃 郭进 姚君 朱燕燕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6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9例接受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方式不同,将采用同种异体血输入治疗的4...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6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9例接受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方式不同,将采用同种异体血输入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术中总出血量和输血量、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水平,以及输血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术中总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输血量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A组和B组D-二聚体均高于输血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A组和B组血小板均低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同种异体血输入比较,在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中采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可取得相似治疗效果,同时能够减少输血量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固定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 凝血功能 血小板
下载PDF
加味小承气汤穴位贴敷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25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贵鹏 赵远航 +2 位作者 张慧 贺景源 徐无忌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3期66-67,83,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穴位贴敷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穴位贴敷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小承气汤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后1~8d呕吐、腹痛、腹胀、便秘的发生情况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价患者焦虑情况。结果:治疗期间2组呕吐、腹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便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焦虑总发生率治疗组为12.0%(3/25),对照组为36.0%(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承气汤穴位贴敷能改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腹胀、便秘情况,促进患者排气、排便,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疾病 腰椎后路椎融合固定 加味小承气汤 穴位贴敷 灸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