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3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段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序贯损伤对其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金海明 吴聪聪 +1 位作者 吴爱悯 王向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40,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胸腰段(T12~L1)脊柱有限元模型中,后方韧带复合体(PLC)各韧带逐步破坏对脊柱运动范围(ROM)和瞬时旋转轴(IAR)位置的影响,并验证棘上韧带(SSL)在维持受伤胸腰段脊柱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健康志愿者的CT扫描数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胸腰段(T12~L1)脊柱有限元模型中,后方韧带复合体(PLC)各韧带逐步破坏对脊柱运动范围(ROM)和瞬时旋转轴(IAR)位置的影响,并验证棘上韧带(SSL)在维持受伤胸腰段脊柱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健康志愿者的CT扫描数据,构建并验证了T12~L1段脊柱的三维有限元(FE)模型。模型模拟了胸腰段脊柱的骨折,并在此基础上依次减少后方韧带复合体(包括关节囊韧带、部分棘间韧带、SSL和全部棘间韧带、黄韧带)的完整性。测量在4个方向(屈曲、伸展、侧弯、旋转)和4种弯曲运动(1.5、3.0、4.5、6.0 N·m)下,不同韧带状态下T12~L1段的ROM和IAR。结果有限元模型显示,随着韧带逐步被去除,ROM和IAR位置均呈现出一致的增加趋势。在屈曲运动中,SSL的破坏对ROM和IAR的变化影响最大,而在伸展运动中,关节囊韧带的去除导致最大的变化。此外,ROM在各个弯曲运动方向上均有所增加,但以矢状面和冠状面为主,侧弯和轴向旋转的变化较小。结论SSL是后方韧带复合体中最重要的韧带,对维持胸腰段脊柱稳定性起关键作用。在临床手术中,修复破损的PLC,特别是SSL,对于患者的恢复和脊柱稳定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段脊柱 棘间韧带 后方韧带复合体 脊柱运动 棘上韧带 黄韧带 脊柱稳定性 临床手术
下载PDF
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
2
作者 梁俊豪 陈罗西 +2 位作者 刘付龙 刘思源 赖华兵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行康复治疗的9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ISCI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 目的探讨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行康复治疗的9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ISCI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2组均接受坐位及卧位的CST,A组在不稳定支撑面(训练球)上训练,B组在稳定支撑面(训练床)上训练,均连续训练8周。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10周,评估美国脊柱损伤协会脊髓损伤分级(ASIA)改善效果;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2、4、6、8、10周,采用脊髓功能独立性评分(SCIM)、功能独立性测定评分(FIM)和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量表(WISCIⅡ)评分评估2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评估2组立位姿势控制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复查X线片检查伤椎矢状位Cobb′s角。结果训练后10周,A组B、C、D级分别为8、23、17例,B组分别为11、30、7例,A组ASIA分级改善效果均优于B组(P<0.05)。训练后4、6、8、10周,A组SCIM、FIM和WISCIⅡ评分均高于B组(均P<0.05);A组静态睁眼轨迹长度、静态闭眼轨迹长度、单位时间轨迹长度、动态稳定轨迹长度和动态达目的时间均长于B组(均P<0.05);A组各时间点Cobb′s角均明显小于B组(均P<0.05)。结论不稳定支撑面CST可显著改善胸腰椎脊柱骨折伴ISCI患者脊髓残损修复和步行功能,可在无视觉反馈帮助下有效促进患者立位姿势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支撑面 核心稳定性训练 腰段脊柱骨折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康复疗效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卢奇昊 周英勇 池开宇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2期33-37,共5页
目的:比较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S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3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段SF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骨水泥强化空... 目的:比较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S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3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段SF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n=60)与对照组(传统PSF,n=60)。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影像学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s角)、椎体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代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γ-梭基谷氨酸蛋白(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8.33%,较对照组的8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血清BGP、BMP-2水平较术前升高,伤椎Cobb's角、ODI评分及血清β-CTX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血清BGP、BMP-2水平较对照组高,伤椎Cobb's角、ODI评分及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较对照组的1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PSF治疗胸腰段SF患者,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可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改善椎体功能、骨代谢水平,促进脊柱生理解剖结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 腰段脊柱骨折 并发症 骨代谢
下载PDF
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吴发科 谢敏波 吴越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VP组与手法复位组,每组35例。...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VP组与手法复位组,每组35例。PVP组采用常规PVP治疗,手法复位组采用手法复位PVP,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脊柱功能[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法复位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低于治疗前,椎体后凸Cobb角小于治疗前,且手法复位组伤椎前缘高度低于PVP组,椎体后凸Cobb角小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手法复位组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手法复位组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PVP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PVP治疗OVCF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0
5
作者 董有海 姜海莹 +2 位作者 程根祥 洪洋 王晓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6期401-402,共2页
关键词 腰段脊柱脊髓损伤 外科治疗 腰段脊柱骨折 2004年3月 外科手术治疗 2001年 治疗结果 回顾性
下载PDF
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黄庭冰 毛艳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6期30-33,共4页
目的 分析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研究组(前路内固定联合... 目的 分析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研究组(前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47例)和对照组(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48例)。对比两组步行功能(包括Holden步行能力等级和6 min步行距离)、静态平衡能力(躯干损伤评定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步行能力评分(3.78±0.42)分、6 min步行距离(199.51±5.43)m优于对照组的(3.14±0.31)分和(176.54±4.5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3、22.449,P均<0.05)。研究组静态平衡能力相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可改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及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悬吊训练 腰段脊柱骨折 步行功能
下载PDF
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分析
7
作者 吴淑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0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76例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和综合化手术护理组,每组38例.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给予手术基础流程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76例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和综合化手术护理组,每组38例.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给予手术基础流程护理干预,综合化手术护理组开展综合化手术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满意水平、负性情绪评分、脊椎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胸腰脊椎骨折手术时间、胸腰脊椎骨折后总住院时间、胸腰脊椎骨折之后开始进行康复锻炼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化手术护理组的满意水平高于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负性情绪、脊椎功能、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胸腰脊椎骨折手术时间、胸腰脊椎骨折后总住院时间、胸腰脊椎骨折之后开始进行康复锻炼时间均短于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基础流程干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采取综合化手术护理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及疼痛,降低后遗症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脊椎功能,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 经前路内固定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徐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手术指标。结果:术前,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bb角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恢复骨折处脊柱结构,减轻患者疼痛,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腰段脊柱骨折
下载PDF
经胸膜外腹膜后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建明 付新民 韩丽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 腹膜后入路 经胸膜外 治疗 腰段脊柱骨折 螺丝钉内固定 脊髓损伤 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疗效显著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董冬 王晓乐 黄跃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对患者椎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商丘市立医院骨科接诊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为该次研究病例数。并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41例,分组根据不...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对患者椎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商丘市立医院骨科接诊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为该次研究病例数。并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41例,分组根据不同的入路方式。病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A组: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B组: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所有组病患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大于B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长于B组,X线透视次数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后凸Cobb's角度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后凸Cobb's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ASI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ODI指数、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相比,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少,缩短切口长度,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锥体功能,降低疼痛程度,但其手术时间长、X线透视次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入路 经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螺钉 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椎体功能
下载PDF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11
作者 吴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 目的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跨伤椎固定组与经伤椎固定组,各30例。跨伤椎固定组患者行跨伤椎固定手术,经伤椎固定组患者行经伤椎固定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影像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伤椎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固定组,术中出血量高于跨伤椎固定组,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跨伤椎固定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均降低,FIM评分均升高,且经伤椎固定组VAS疼痛评分、ODI均更低,FIM评分更高;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均升高,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楔形角均降低,且经伤椎固定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更高,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楔形角均更低;经伤椎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疗效,跨伤椎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经伤椎固定在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降低腰部疼痛感、减轻患者功能障碍及改善影像学参数方面效果更优,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腰段脊柱骨折 影像学
下载PDF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及对ADL评分的影响
12
作者 杨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98-0201,共4页
分析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提供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的意义。方法 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样本为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25例,一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 分析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提供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的意义。方法 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样本为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25例,一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护理效果、临床指征、生活质量、自理能力等指标提示,研究组改善效果优异(p均<0.05)。结论 对应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而言,给予其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进行干预,这种方式获得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 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 ADL评分 效果
下载PDF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13
作者 袁慧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46-049,共4页
评价经皮内微创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024年1-1年1月住院的胸腰椎骨折病人30名,按表法分成对照组15名,实验组15名。观察两组病人的疗效及术后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评定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 评价经皮内微创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024年1-1年1月住院的胸腰椎骨折病人30名,按表法分成对照组15名,实验组15名。观察两组病人的疗效及术后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评定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相较于实验组的100.0%呈现更低显示,(P<0.05);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的手术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显示实验组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定实验组和对比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实验组呈更低显示,存在临床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应用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有助于更好的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炎症反应小,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少,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14
作者 薛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1-0034,共4页
探讨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综合治疗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2020为实验周期,抽取本院骨外科门诊接收的30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病患为调查对象,对其自由分组,包括2组:实验组(实... 探讨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综合治疗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2020为实验周期,抽取本院骨外科门诊接收的30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病患为调查对象,对其自由分组,包括2组:实验组(实施“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案)和对照组(实施“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方案),每小组病患例数均是15例,统计对比2组病患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率;并且还需要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影像学评分、机体功能障碍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术后与术前对比,2组患者的影像学评分、机体功能障碍评分得到明显改善,不过,两组数据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对于2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来说,在术后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另外,统计对比2组的并发症率,发现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在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优势明显,能够最大化地保障患者的脊柱结构稳定性,避免机体损伤,同时还能够减轻疼痛、增强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 椎体成形术 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手法复位PVP与单纯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陈叶新 周峰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5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行手法复位PVP与单纯PVP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乙组和甲组,每组25例。其中,甲... 目的 探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行手法复位PVP与单纯PVP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乙组和甲组,每组25例。其中,甲组采用手法复位PVP治疗,乙组采用单纯PVP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不同时间段伤椎前缘高度和椎体后凸Cobb角的变化情况、骨水泥分布情况以及围术期血清指标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疼痛感,且伤椎前缘高度降低、椎体后凸Cobb角增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甲组疼痛感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比乙组低,伤椎前缘高度高于乙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各项血清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甲组IL-6、MMP-3指标值明显比乙组低,TIMP-1指标值比乙组高(P<0.05);甲组Ⅰ度、Ⅱ度分布率均高于乙组(P<0.05);Ⅲ度、Ⅳ度分布率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行手法复位PVP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PVP手术治疗,可缓解疾病产生的疼痛感,恢复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改善骨水泥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 手法复位PVP 单纯PVP手术
下载PDF
AF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48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韩勇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34期55-56,共2页
采用AF(Atlas fixation)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具有三维空间复位和短节段固定等优点,结构简单,植入方便,目前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我院1998-2008年的采用AF系统治疗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AF系统治疗 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分析 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 系统复位 内固定治疗 固定 三维空间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价值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正蓬 王雅辉 +5 位作者 明颖 张义龙 孙志杰 王建华 李哲 孙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53-1457,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我科采用3D打印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治疗5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方法置钉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我科采用3D打印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治疗5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方法置钉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T_0)和术后1(T_1)、6(T_2)、12个月(T_3)评估腰椎JOA评分,同时分别于T0和T2评估患者伤椎复位情况,另外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降低(P <0.05),而置钉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T_1、T_2及T_3时JOA评分均明显高于T0(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T0相比,两组患者T2时伤椎前后缘高度比明显升高(P <0.05),而矢状位后凸Cobb角显著降低(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T2时伤椎复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效果明显,对患者损伤小,预后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椎弓根螺钉置钉 腰段脊柱骨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下肢慢性疼痛病人术前护理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萌 纪凡 +1 位作者 倪兵 卢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后下肢慢性疼痛病人行脊髓背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毁损术前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联合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DREZ毁损术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后下肢慢性疼痛病人42例,...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后下肢慢性疼痛病人行脊髓背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毁损术前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联合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DREZ毁损术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后下肢慢性疼痛病人4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联合个性化疼痛护理。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结果: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及PSQI评分均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及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联合个性化疼痛护理可改善胸腰段脊柱骨折后下肢慢性疼痛病人行DREZ毁损术前焦虑情绪及睡眠状态,有利于做好术前心理准备,增强治疗疾病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个性化疼痛护理 腰段脊柱骨折 慢性疼痛 焦虑 睡眠障碍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正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13
19
作者 秦柳花 陈丽娟 +1 位作者 李爽 吕海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502-503,共2页
目的 :观察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正术后对症护理的效果。方法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2年 2月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对68例胸腰段脊柱侧凸患者进行了前路手术矫正 ,护理过程中 ,加强了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及神经血管损伤... 目的 :观察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正术后对症护理的效果。方法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2年 2月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对68例胸腰段脊柱侧凸患者进行了前路手术矫正 ,护理过程中 ,加强了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及神经血管损伤牵拉引起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本组术后均 1~ 2d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 ,未出现心肺功能异常 ;术后止痛治疗 40~ 60h ,疼痛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术后 9~ 1 1h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者有 6例 ,术后 1d以后均得到缓解 ;术后出现单侧下肢皮温异常症状者 4例 ,术后 3d下肢皮温恢复正常 ,无严重并发症 ,保持了脊柱平衡 ,重塑了外观形象。结论 :抓住胸腰段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每一个环节对症护理 ,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段脊柱侧凸 前路矫正 并发症 护理 术后 预防
下载PDF
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马涌 杨晓辉 +1 位作者 冉建 欧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91-95,共5页
目的比较前、后路减压2种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受压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前路减压... 目的比较前、后路减压2种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受压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治疗小组完成。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运动评分及触觉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1年神经功能,行胸腰段X线评估术前及术后1年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的ASIA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上述指标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及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度均比对照组要高。实验组比对照组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切口要长,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多。随访1年时,两组研究对象骨折均已愈合,无断钉、断棒、及钉棒拔出等情况。结论 2种手术方式均能提供脊柱坚强的内固定,利于骨折的愈合。相比较后路手术而言,前路减压内固定术能够更好地减压脊髓,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但前路手术创伤大,出血稍多,需要更加细致的围手术期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后路减压 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受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