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3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腰骶部脂肪母细胞瘤病1例
1
作者 陈延玲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9-240,243,共3页
脂肪母细胞瘤病是一种由不成熟脂肪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良性肿瘤,以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常累及四肢的浅表软组织,头颈部、腹膜后及纵隔等处亦可见,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儿童腰骶部脂肪母细胞瘤病临床较为少见,国内报道甚少,现报告1例... 脂肪母细胞瘤病是一种由不成熟脂肪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良性肿瘤,以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常累及四肢的浅表软组织,头颈部、腹膜后及纵隔等处亦可见,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儿童腰骶部脂肪母细胞瘤病临床较为少见,国内报道甚少,现报告1例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腰骶部脂肪母细胞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母细胞瘤病 腰骶部 儿童
下载PDF
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椎间孔镜术后残余腰骶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全 阚世锋 陈超越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496-497,共2页
椎间孔镜技术凭借其创伤小、康复快等优势,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但部分患者术后仍有残余疼痛,影响了手术的近期疗效。近年来,红外偏振光(也称超激光)在疼痛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组织穿透力强,具有促... 椎间孔镜技术凭借其创伤小、康复快等优势,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但部分患者术后仍有残余疼痛,影响了手术的近期疗效。近年来,红外偏振光(也称超激光)在疼痛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组织穿透力强,具有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消散等功能[2]。为进一步提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腰骶部疼痛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红外偏振光照射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不错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光照射 椎间孔镜手术 腰骶部疼痛
下载PDF
腰骶部移形椎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相关性
3
作者 买尔旦江·买买提 买尔旦·买买提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20168-20175,共8页
背景:近一个世纪前,文献首次描述了腰椎和骶骨之间关系的解剖学变化,并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下腰痛(LBP)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篇综述将集中于腰骶部移形椎在DLSS的临床和外科意义。方法:使用关键字“腰骶部移形椎”、“LSTV”、... 背景:近一个世纪前,文献首次描述了腰椎和骶骨之间关系的解剖学变化,并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下腰痛(LBP)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篇综述将集中于腰骶部移形椎在DLSS的临床和外科意义。方法:使用关键字“腰骶部移形椎”、“LSTV”、“TLSV”、“下腰痛”、“腰椎骶化”和“DLSS”进行PubMed及知网搜索。临床意义:在文献中,LSTV的患病率差异很大,在脊柱文献中从3.9%到35.6%不等,而腰椎管狭窄症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之一,在有下肢症状的成人中,其临床患病率约为47%。目前较多文献报道腰骶部移行椎与增加腰骶部椎间盘的退变、变性有关,也可引起或加重腰椎间盘的突出。但现在对腰骶部移形椎与腰椎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较少。虽然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病因,但疼痛的来源是多因素的,可能与异常的生物力学和对齐、椎间盘退变和关节炎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形椎 LSTV TLSV DLSS
下载PDF
银质针松解术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腰骶部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4
作者 曹正培 王玲 何金莲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7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银质针松解术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腰骶部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腰骶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探讨银质针松解术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腰骶部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腰骶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银质针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损伤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标(ODI)与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PGE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损伤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IL-6、PG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松解术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腰骶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加强腰椎功能,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松解术 手法按摩 腰骶部软组织损伤 疼痛
下载PDF
中药贴敷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临床观察
5
作者 曹正培 王玲 何金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5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2021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背肌功能...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2021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疗法,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贴敷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能减轻疼痛,改善腰部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症 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 中药贴敷疗法 背肌功能锻炼 功能
下载PDF
臀上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腰骶部深度缺损难愈合创面
6
作者 沈佳祚 官世水 +1 位作者 郑毅全 张力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臀上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腰骶部深度缺损难愈合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臀上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15例腰骶部深度缺损难愈合创面患者。记录受区肌皮瓣成活情况,并观察肌皮瓣颜色、温度、肿胀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 目的探讨臀上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腰骶部深度缺损难愈合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臀上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15例腰骶部深度缺损难愈合创面患者。记录受区肌皮瓣成活情况,并观察肌皮瓣颜色、温度、肿胀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受区外观满意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1周肌皮瓣温度为35.0~36.2(35.9±0.1)℃。术后15例臀上动脉穿支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例肌皮瓣最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拉拢缝合后愈合良好,其余14例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均未发生感染、脂肪液化、血肿等并发症。术后3周,VAS评分评估受区外观满意度:1~6(2.3±0.1)分,其中满意11例,基本满意4例;肌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弹性良好。结论臀上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腰骶部深度缺损难愈合创面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肌皮瓣血供好、成活率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动脉 穿支肌皮瓣 腰骶部缺损 创面修复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下腰椎融合术后腰骶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黄林海 廖椿蒂 +3 位作者 韦玮 廖军 吴汉华 林振尧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5期1830-1832,共3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下腰椎融合术后腰骶部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就诊的60例下腰椎融合术后腰骶部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冲击波治疗组(30例)和小针刀联合冲击波...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下腰椎融合术后腰骶部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就诊的60例下腰椎融合术后腰骶部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冲击波治疗组(30例)和小针刀联合冲击波治疗组(30例),将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进行对比。结果: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8.52,P<0.05)。联合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优于冲击波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11.65、10.63、9.52,P<0.05;t=10.36、11.65、11.63、8.52,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小针刀治疗能有效改善下腰椎融合术后腰骶部疼痛及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椎融合 腰骶部 疼痛
下载PDF
腰骶部多裂肌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8
作者 陈威烨 王宽 +1 位作者 元唯安 詹红生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6期581-584,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既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关注对椎间盘局部的治疗,如手术疗法及其他介入治疗等,但术后并发症及高复发率一直是相关专业领域内的难点问题。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的发展,对腰突症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既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关注对椎间盘局部的治疗,如手术疗法及其他介入治疗等,但术后并发症及高复发率一直是相关专业领域内的难点问题。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的发展,对腰突症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者们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和转归与局部肌肉等软组织密不可分。而作为脊旁深层肌肉,多裂肌对腰椎椎体节段间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异常可使腰椎的稳定性降低,而腰椎的慢性疾病也可导致多裂肌的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 椎间盘移位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疼痛与腰椎曲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9
作者 蒲兴魏 刘进南 +2 位作者 王翀 敖俊 蔡玉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疼痛与腰椎曲度的相关性。方法观察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曲度和VAS评分,并分析其腰骶部疼痛与腰椎曲度的相关性。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生理曲度较正常减小,且腰骶部疼痛程度越重,腰椎曲...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疼痛与腰椎曲度的相关性。方法观察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曲度和VAS评分,并分析其腰骶部疼痛与腰椎曲度的相关性。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生理曲度较正常减小,且腰骶部疼痛程度越重,腰椎曲度减小越明显,轻度与中度及轻度与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度与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骶部疼痛程度与腰椎生理曲度呈负相关(r=-0.719,P=0.00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疼痛程度与腰椎曲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疼痛 椎间盘突出症 椎曲度 相关性
下载PDF
腰骶部骨筋膜室的外科解剖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杜心如 张一模 +5 位作者 刘建丰 孙祥玉 翟栋 王文质 张宝琳 杜志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对25具成尸的腰背筋膜、骶棘肌及腰神经后支进行了观测,腰椎、骶骨及周围韧带与腰背筋膜浅、深层构成腰骶部骨筋膜室,是产生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腰背筋膜有约束骶棘肌、加强脊住稳定的作用,腰背筋膜下的疏松结缔组... 对25具成尸的腰背筋膜、骶棘肌及腰神经后支进行了观测,腰椎、骶骨及周围韧带与腰背筋膜浅、深层构成腰骶部骨筋膜室,是产生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腰背筋膜有约束骶棘肌、加强脊住稳定的作用,腰背筋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有缓冲、减少腰背筋膜与骶棘肌摩擦的作用。腰神经后支穿经骶棘肌,手术时应保护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筋膜室 腰骶部 棘肌 解剖学
下载PDF
强筋功法训练对腰骶部多裂肌影响的超声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零三 元唯安 +2 位作者 陈威烨 高志玲 詹红生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1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 :观察强筋功法训练对腰骶部多裂肌的影响。方法 :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5~55岁,平均(31.30±6.48)岁;BMI指数18.1~24.9 kg/m^2,平均(21.70±1.95)kg/m^2。采用超声影像分析健康志愿者行仰卧抬腿强筋力时... 目的 :观察强筋功法训练对腰骶部多裂肌的影响。方法 :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5~55岁,平均(31.30±6.48)岁;BMI指数18.1~24.9 kg/m^2,平均(21.70±1.95)kg/m^2。采用超声影像分析健康志愿者行仰卧抬腿强筋力时仰卧位及仰卧抬腿30°、60°、90°多裂肌厚度,行双手攀足固肾腰时坐位屈髋、前屈至极限位、前探至极限位多裂肌厚度。结果:仰卧抬腿强筋力时,仰卧抬腿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6.867±2.460)mm,仰卧抬腿3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9.010±2.510)mm,仰卧抬腿6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2.477±2.220)mm,仰卧抬腿9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7.593±2.37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619,P<0.05)。双手攀足固肾腰时,坐位屈髋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5.810±2.440)mm,前屈位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5.677±2.130)mm,前探位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5.533±2.1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7.789,P<0.05)。结论:健康志愿者在行强筋功法时,多裂肌的厚度随仰卧抬腿度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前屈度数的增加而减小,可以通过特定动作训练改变多裂肌的伸缩状态,从而实现锻炼多裂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 多裂肌 自体锻炼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0
12
作者 白跃宏 孙天胜 +3 位作者 欧阳颀 杨远滨 张龙海 李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探讨由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腰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手术治疗 ,术后腰、腹肌功能锻炼。结果 :慢性腰痛患者行骨... 目的 :探讨由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腰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手术治疗 ,术后腰、腹肌功能锻炼。结果 :慢性腰痛患者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治疗后较术前下腰痛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ADL得到明显改善 ,腰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止、运动中和运动后 6min以内分别在 8、175和 8mmHg以下 (手术前分别为 8、175和 8mmHg以上 ) ,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 ( 15± 0 .5 )°和 ( 7± 0 .7)° ,多普勒超声腰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 ,竖脊肌肌力较术前增加 ( 1.0± 0 .3)kg。结论 :应用临床、影像学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及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该疾病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 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慢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骶部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廉海平 李志锦 +5 位作者 何百祥 刘小芳 鲍刚 王伟 廉民学 李传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骶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12例腰骶部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治疗组在显微镜操作下行肿瘤切...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骶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12例腰骶部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治疗组在显微镜操作下行肿瘤切除术,肿瘤部位均位于L1以下。其中124例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监测组),监测方法为皮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CSEP)、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和肌电图(EMG)联合,88例未行术中电生理监测(未监测组),两组患者均随访3~6个月;对两组患者预后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监测组的改善率及全切除率高于未监测组(P〈0.05),联合应用CSEP、DSEP和EMG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5.9%,DSEP较CSEP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联合应用CSEP+DSEP+EMG对于腰骶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神经根的保护及提高手术安全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腰骶部 椎管内肿瘤 皮节体感诱发电位 肌电图 JOA评分
下载PDF
腰骶部硬膜背部膜椎韧带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4
作者 史本超 李宏亮 +1 位作者 丁自海 张西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探讨腰骶部硬膜背部膜椎韧带的性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30具正常成人腰骶部防腐标本(年龄40~70岁,平均52岁),先利用内窥镜探入椎管观察硬膜背部膜椎韧带的形态,随后打开椎管,在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韧带形态、走行方向、附着... 目的:探讨腰骶部硬膜背部膜椎韧带的性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30具正常成人腰骶部防腐标本(年龄40~70岁,平均52岁),先利用内窥镜探入椎管观察硬膜背部膜椎韧带的形态,随后打开椎管,在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韧带形态、走行方向、附着点位置及分布特点,用游标卡尺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其长度、宽度或横径及厚度。结果:腰骶部硬膜背部膜椎韧带将硬膜连于黄韧带及椎板,黄韧带上附着点相对较多,其中以L5/S1黄韧带处出现率最高,达97%。在L5及S1、S2水平,韧带的厚度最厚。长度多变,自6.02~40.24mm都有。同一节段韧带以一束者居多,呈前上后下走行,质地较为坚韧。其形态可分为5种类型:条带型,条索型,"Y"字型,网格型,薄片型。结论:腰骶部硬膜背部与黄韧带及椎板间分布有正常连接的膜椎韧带,此韧带的分布及形态具有一定解剖特点,为减少腰椎后路手术中硬膜撕裂及硬膜外出血的发生,术中应先行辨别并予以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 膜椎韧带 硬膜撕裂
下载PDF
腰骶部SPR术中脊神经前后根定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1
15
作者 徐朋 徐达传 +1 位作者 高道海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为SPR提供可靠的术中脊神经前、后根鉴别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例成人脊柱标本上,去除后部结构,暴露整个马尾神经,对L1~S2节段的前后根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脊神经后根位于马尾的后半部,前根则位于前半... 目的:为SPR提供可靠的术中脊神经前、后根鉴别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例成人脊柱标本上,去除后部结构,暴露整个马尾神经,对L1~S2节段的前后根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脊神经后根位于马尾的后半部,前根则位于前半部。脊神经后根较相应的前根粗大,后根从L1~S1逐渐增大,以S1为最粗大;前根则以L3最粗大。相应前后根出硬脊膜前,有一段相互贴附并紧贴硬脊膜侧壁。结论:在多椎板切除SPR术中前、后根的定位及鉴别,暴露时可根据前、后根出硬脊膜前的相互贴附;在限制性椎板切除时则可通过脊髓外侧索和L1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前后根 定位 SPR 腰骶部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腰骶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永强 袁慧书 柳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436-439,共4页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是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对可能引起神经根痛的病变神经根进行穿刺阻滞的微创技术,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腰骶部 影像设备引导 ROOT 微创技术 神经根痛
下载PDF
腰骶部硬膜黄韧带间连结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一模 杜心如 +1 位作者 孔祥玉 赵玲秀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腰骶部椎管后路手术中发生硬膜撕裂的解剖学原因及预防办法。方法:解剖50例成尸腰骶部标本,对硬膜与黄韧带之间的连结结构进行大体观测和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在腰骶部硬膜与黄韧带之间存在有正常的连结结构,L5~S... 目的:探讨腰骶部椎管后路手术中发生硬膜撕裂的解剖学原因及预防办法。方法:解剖50例成尸腰骶部标本,对硬膜与黄韧带之间的连结结构进行大体观测和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在腰骶部硬膜与黄韧带之间存在有正常的连结结构,L5~S1节段占98%,L4~L5占68%,L3~L4占12%;以单束者居多,多束者常见于L~S;呈线状、条索状、网络状和膜状四种类型;L4~L5长13.9±5.7mm,L5~S1为9.2±4.2mm。光镜下观察为密集排列的胶原纤维束。结论:据腰骶部硬膜黄韧带间连结的形态学特点,拟称其为“硬膜黄韧带间韧带”。此韧带是造成术中硬膜撕裂的解剖学因素,建议相关术中应先行寻认并切断,再行去除黄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 黄韧带 硬膜撕裂 椎板后路手术 腰骶部
下载PDF
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建良 张龙君 +6 位作者 郑晓东 王水桥 叶锋 王晓 张建军 许勇 陆建民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9期622-624,共3页
目的: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的可行性及后路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42~64岁,平均52岁。12例均表现为持续的下腰痛,其中8例伴有单侧下肢痛,无明显潮... 目的: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的可行性及后路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42~64岁,平均52岁。12例均表现为持续的下腰痛,其中8例伴有单侧下肢痛,无明显潮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病灶累及L4-L54例,L5-S15例,L4-S13例。5例伴双侧腰大肌脓肿,5例伴单侧腰大肌脓肿,2例未见明显脓肿影。病灶破坏最严重处均在L5椎体。6例伴有腰骶角变小。8例CT检查提示,腰椎小关节增生内聚伴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术前常规化疗6~8周,常用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四联治疗,并加用氧氟沙星强化抗痨治疗1个月,每周复查血沉。一般血沉40mm/h,结核中毒症状有改善,体温低于37.5℃,营养不良基本纠正后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小关节突间植骨融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其中有8例行侧椎管减压术。术后1~2周内采用异烟肼静脉给药,链霉素常规肌注,同时给予喹诺酮类药物以增强抗结核效果及预防混合感染,肛门排气恢复、进食后则予以利福平、乙胺丁醇口服给药,2周后改用术前用药。结果:本组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按照结核治愈标准,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病灶全部治愈无复发。按Moon植骨成功后观测标准,本组病例植骨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6.2个月。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稳定可靠,同时可行小关节突植骨、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块加压固定有效避免植骨块松动。病椎椎弓根置入短螺钉可有效恢复脊柱正常序列,避免后期下腰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腰骶部 内固定器 骨科手术方法
下载PDF
髂腰韧带的MRI形态研究及其在腰骶部椎体节段定位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自明 丁永生 +2 位作者 田芳 鲍虹 袁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利用MRI对髂腰韧带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对于腰骶部椎体节段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腰椎MRI检查的495例成年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图像观察髂腰韧带的形态、走行。研究其与腰椎节段的关... 目的:利用MRI对髂腰韧带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对于腰骶部椎体节段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腰椎MRI检查的495例成年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图像观察髂腰韧带的形态、走行。研究其与腰椎节段的关系。结果:985侧髂腰韧带,其髂腰韧带主要部分均起自L5横突。研究发现髂腰韧带形态学特点及走行等方面差异均相当显著。通过观察髂腰韧带水平,将其作为椎体分段定位标志,所有46例移行椎病例均能准确定位。结论:髂腰韧带的形态和走行尽管变异明显,但其解剖定位相对恒定,MRI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能清晰显示其形态。临床利用其进行腰骶部移行椎节段定位是较为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腰骶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腰骶部脊膜脊髓膨出的病理分型及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旗涛 韩福友 +2 位作者 管声扬 蒋志涛 李昭铸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脊膜脊髓膨出的病理特点 ,提出临床病理分型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5例脊膜脊髓膨出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术中病理特点归纳出 4种类型 :Ⅰ型 :单纯神经束膨出、粘连型 ;Ⅱ型 :神经束终止型 ;Ⅲ型 :脂肪瘤型 ... 目的 探讨脊膜脊髓膨出的病理特点 ,提出临床病理分型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5例脊膜脊髓膨出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术中病理特点归纳出 4种类型 :Ⅰ型 :单纯神经束膨出、粘连型 ;Ⅱ型 :神经束终止型 ;Ⅲ型 :脂肪瘤型 ;Ⅳ型 :脊髓栓系为主型。在显微镜下对Ⅰ、Ⅱ型分别进行单纯分离松解或部分无功能神经束支的切除 ,Ⅲ型应适当分离切除脂肪瘤组织 ,Ⅳ型在充分松解的基础上切断马尾肥大的终丝。结果  2 2例随访病人中Ⅰ、Ⅱ型的治疗有效率为 89% (1 4 / 1 6) ,Ⅲ型为 66 % (4/ 6) ,Ⅳ型中合并脂肪瘤的 4例病人术后大小便功能和双下肢运动功能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加重 ,无脂肪瘤者效果良好。总体满意率为 71 %。结论 脊膜脊髓膨出的病理分型有助于手术方法选择 ,提高治疗效果。术前MRI检查和术中显微外科技术对保证症状改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腰骶部脊膜脊髓膨出 病理分型 显微外科学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