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痛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戴力扬 贾连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痛的关系。方法:对正常人及慢性腰痛患者行放射学调查,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结果:184名正常对照者中有29例存在移行椎,占15.8%,而276名腰痛患者中则有97例,占35.1%,统计学...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痛的关系。方法:对正常人及慢性腰痛患者行放射学调查,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结果:184名正常对照者中有29例存在移行椎,占15.8%,而276名腰痛患者中则有97例,占35.1%,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X线分析及其与腰痛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邱喜雄 雷益 +2 位作者 夏军 杜立新 姚微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腰骶部移行椎的X线表现并探讨其与腰痛的关系。方法对283例慢性腰痛患者进行放射学调查,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并用Castellvi法对影像学发现的移行椎进行分类。结果283例慢性腰痛患者中发现腰骶部移行椎98例,占患者总数的34... 目的分析腰骶部移行椎的X线表现并探讨其与腰痛的关系。方法对283例慢性腰痛患者进行放射学调查,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并用Castellvi法对影像学发现的移行椎进行分类。结果283例慢性腰痛患者中发现腰骶部移行椎98例,占患者总数的34.62%。其中腰椎骶化72例,骶椎腰化26例。Castellvi分型:ⅠA型4例,ⅠB型7例,ⅡA型28例,ⅡB型24例,ⅢA型16例,ⅢB型10例,Ⅳ型9例。结论腰骶部移行椎以CastellviⅡ型多见,其与腰痛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X线摄影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孔德茂 陈伯华 +4 位作者 胡有谷 马学晓 张国庆 岳斌 相宏飞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5期412-415,421,共5页
背景:目前,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和腰骶部移行椎对腰椎间盘再突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193例,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初次行手... 背景:目前,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和腰骶部移行椎对腰椎间盘再突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193例,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初次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包括有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11例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82例;对照组220例,选取同期健康查体的无症状人群;腰椎间盘再突出组33例,选取2004年4月至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再突出患者,包括有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8例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5例。分别对三组行影像学检查,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和类型,观察椎间盘突出部位与腰骶部移行椎的关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对照组和腰椎间盘再突出组的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51.82%和54.55%,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34,P〉0.05)。其中CastellviⅠ型的发生率分别为38.86%、45.00%和36.36%,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01,P〉0.05);Ⅱ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2.95%、4.55%和15.1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9.35,P〈0.01),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腰椎间盘再突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2,P〉0.05);Ⅲ型的发生率分别为5.18%,2.27%和0,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92,P〉0.05);Ⅳ型的发生率为0.52%、0和3.03%,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5.94,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腰骶部移行椎患者L4~5节段突出71.17%、L5~S1节段突出26.13%,分别与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L4~5节段突出48.78%、L5~S1节段突出47.56%,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0.00,P〈0.01;χ2=9.49,P〈0.01)。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Ⅰb和Ⅱa型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节段以L4~5多见,分别为30.63%和12.61%,与L5~S1节段发生率为11.71%和1.80%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1.90,P〈0.01;χ2=15.20,P〈0.01)。结论:CastellviⅠ型不诱发腰椎间盘突出;Ⅱ型由于腰骶部生物力学结构异常可诱发L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同时保持L5~S1节段的相对稳定性;Ⅲ型和Ⅳ型因具有腰骶部骨性融合而不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易造成腰椎节段序数判断错误,应引起注意。腰骶部移行椎并不是腰椎间盘再突出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间盘突出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蔡鸿儒 张旭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选择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作为观察组,门急诊因非腰椎间盘突出原因行腰椎X线检查者中随机抽取1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腰骶部移行椎发生情况、椎间盘突出部位并分析腰骶部移...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选择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作为观察组,门急诊因非腰椎间盘突出原因行腰椎X线检查者中随机抽取1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腰骶部移行椎发生情况、椎间盘突出部位并分析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为31.05%,对照组为16.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H合并移行椎者椎间盘突出发生于移行椎上一间隙者占56.41%,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部移行椎是LDH发病的危险因素,LDH患者椎间盘突出部位多位于移行椎的上一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间盘突出症 X线
下载PDF
伴腰骶部移行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淼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3年第3期154-155,共2页
本文分析讨论了29例经手术治疗的伴腰骶部移行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认为该症特点是椎间盘突出发生在L_(5~6)或L_5~移行椎椎间最常见,多数发生在移行椎的上椎间。移行椎的腰骶部神经根走行可有变异,也可不对称;它在解剖上的定位与机能... 本文分析讨论了29例经手术治疗的伴腰骶部移行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认为该症特点是椎间盘突出发生在L_(5~6)或L_5~移行椎椎间最常见,多数发生在移行椎的上椎间。移行椎的腰骶部神经根走行可有变异,也可不对称;它在解剖上的定位与机能有时不相符合,其感觉和肌力可呈分离现象。临床上往往表现为非单根神经根受损害的症状,在诊断和定位时应充分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间盘突出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及其与下腰痛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金光 杨惠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发育过程 文献综述
下载PDF
X线平片、CT及MRI对腰骶部移行椎椎间盘病变定位的合理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宝瑜 赵雪松 赵彬彬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在腰骶移行椎合并椎间盘病变的合理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患者的腰椎CT,结合X线平片及MRI检查。结果 67例患者均能接受CT及X线平片检查,62例能同时接受X线平片、CT及MRI。结论 X线平片、CT作为常规检查...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在腰骶移行椎合并椎间盘病变的合理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患者的腰椎CT,结合X线平片及MRI检查。结果 67例患者均能接受CT及X线平片检查,62例能同时接受X线平片、CT及MRI。结论 X线平片、CT作为常规检查可以联合应用,MRI在条件允许下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间盘病变 计算机断层
下载PDF
两种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对合并腰骶部移行椎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智 陈锦鸿 +1 位作者 吴文涛 娄朝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992-995,共4页
目的比较对于合并腰骶部移行椎(LSTV)患者,传统手术方式与经皮内镜手术切除腰椎间盘并植入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5例合并LSTV的LDH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比较对于合并腰骶部移行椎(LSTV)患者,传统手术方式与经皮内镜手术切除腰椎间盘并植入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5例合并LSTV的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传统手术方式组(A组,35例)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手术组(B组,30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腰椎前凸角(LLA)、手术椎体椎间隙高度、过L1中心垂线与S1后缘顶点距离(LASD)、骶骨前倾角(SSA)、下肢及腰背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LLA、SSA、椎间隙高度、LA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dLLA、SSA大于术前,椎间隙高度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7d两组患者LA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腰背部及下肢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两组患者下肢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背部VAS评分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两组患者腰背部及下肢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有LSTV患者,经皮内镜下腰椎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均能改善患者腰背部及下肢症状,传统手术方式术后1a腰背部症状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下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晓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1期72-74,共3页
腰骶部移行椎是较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与腰腿痛有密切联系,其在腰腿痛病人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确关联,在临床上给腰椎间盘突出间隙的定数带来困难,本文根据多年来文献对腰骶部移行椎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腰骶部移行椎是较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与腰腿痛有密切联系,其在腰腿痛病人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确关联,在临床上给腰椎间盘突出间隙的定数带来困难,本文根据多年来文献对腰骶部移行椎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第12肋骨头的MRI表现及对腰骶部移行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军 潘阿善 +4 位作者 王晨光 季莹瑶 李勐 吕金纯 蒋晓彬 《中医正骨》 2011年第12期22-23,26,共3页
腰骶部移行椎是脊椎较常见的先天发育异常,其诊断主要依靠全脊椎x线片。近年来随着MRI检查的普及,使脊柱病变,尤其是下部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更加方便,但由于MRI扫描观察的局限性,对腰骶部有移行椎的患者容易误诊,造成定位错误。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第12肋骨头 腰骶部移行椎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133例X线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丰云峰 胡国俊 +1 位作者 陈建生 朱伟新 《交通医学》 2002年第6期707-708,共2页
目的 :分析腰骶部移行椎的X线表现与分类 ,提高对腰骶部移行椎的认识。方法 :收集腰骶部移行椎的X线平片 13 3例 ,用Castellvi法进行分类。结果 :13 3例腰骶部移行椎中Castellvi分型Ⅰa型 2 2例 ,Ⅰb型 2 4例 ,Ⅱa型 3 2例 ,Ⅱb型 2 5... 目的 :分析腰骶部移行椎的X线表现与分类 ,提高对腰骶部移行椎的认识。方法 :收集腰骶部移行椎的X线平片 13 3例 ,用Castellvi法进行分类。结果 :13 3例腰骶部移行椎中Castellvi分型Ⅰa型 2 2例 ,Ⅰb型 2 4例 ,Ⅱa型 3 2例 ,Ⅱb型 2 5例 ,Ⅲa型 5例 ,Ⅲb型 16例 ,Ⅳ型 9例。合并隐性脊柱裂 47例 ,腰椎退行性改变 41例。结论 :腰骶部移行椎以CastellviⅡ型多见 ,多合并隐性脊柱裂 ,易并发腰椎退行性改变 ,和腰痛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X线表现 诊断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春亮 汤冀强 +1 位作者 王锋 夏群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方法将27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合并移行椎组、非移行椎组,将合并移行椎组进一步分组为合并移行椎对称型组与合并移行椎非对称移型组,且按照不同年龄节段进行划分。观察并比较各组之间不...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方法将27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合并移行椎组、非移行椎组,将合并移行椎组进一步分组为合并移行椎对称型组与合并移行椎非对称移型组,且按照不同年龄节段进行划分。观察并比较各组之间不同年龄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病因,并分析相关结果。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合并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病率为39.19%。合并移行椎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较少的由外伤引起(P=0.002 <0.05),以青壮年组差异最为显著(P=0.017 <0.05)。合并移行椎组与非移行椎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L_4/L_5及L_5/S_1节段。其中L_4/L_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率,合并移行椎组显著高于非移行椎组(P=0.002 <0.05);合并移行椎非对称型青壮年组显著高于同年龄节段非移行椎组(P=0.022 <0.05);合并移行椎对称型青壮年组显著高于同年龄节段非移行椎组(P=0.027 <0.05),而中老年组则无显著差异。L_5/S_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率,移行椎对称型青年组显著低于同年龄节段非移行椎组(P=0.04 <0.05)及合并移行椎非对称型组(P=0.006 <0.05),而中老年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腰骶部移行椎这种先天性畸形为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腰骶部移行椎患者于青壮年时期更易引起腰L_4/L_5椎间盘突出,对称型移行椎患者于青壮年时期反而不易引起L_5/S_1节段椎间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 腰骶部移行椎 相关性分析 45节段 51节段
下载PDF
成人腰骶部移行椎椎间盘病变CT定位诊断
13
作者 范宝瑜 程杰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腰骶部移行椎是脊椎较常见的先天发育异常,其诊断主要依靠全脊椎平片。近年来随着CT机的普及,对脊柱病变尤其对下部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方便快捷。但由于CT扫描缺乏纵向观察的局限性,对腰骶部有移行椎的患者往往造成定位的错误,而使... 腰骶部移行椎是脊椎较常见的先天发育异常,其诊断主要依靠全脊椎平片。近年来随着CT机的普及,对脊柱病变尤其对下部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方便快捷。但由于CT扫描缺乏纵向观察的局限性,对腰骶部有移行椎的患者往往造成定位的错误,而使临床手术定位不准确。然而国内文献就其描述较少。本文通过38例经手术及全脊椎平片证实为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对移行椎的定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间盘病变 CT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管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于彬 吴德升 +2 位作者 林研 李立钧 谭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和腰椎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因各种原因行腰椎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者121例,发现有移行椎(A组)34例,无移行椎(B组)87例,对两组CT扫描腰椎管狭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并对两组病变节段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和腰椎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因各种原因行腰椎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者121例,发现有移行椎(A组)34例,无移行椎(B组)87例,对两组CT扫描腰椎管狭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并对两组病变节段进行比较。[结果]有移行椎组合并腰椎管狭窄23例(占67.65%),无移行椎组发现腰椎管狭窄37例(占42.53%),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A组椎间盘退变突出、黄韧带肥厚、小关节退变及侧椎管狭窄的发生率皆与B组存在显著差异,中央椎管狭窄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腰骶部移行椎可以影响腰骶椎的退行性改变,加速椎间盘退变突出、黄韧带肥厚、小关节退变及侧椎管狭窄,且退变多位于移行椎的上一间隙,对中央椎管的骨性狭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管狭窄
原文传递
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骶部移行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文龙 何祥伟 +3 位作者 陈欢 邹琼 李秋菊 黄宗菊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骶部移行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12月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共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16例)予曲安奈德注射液封闭治...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骶部移行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12月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共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16例)予曲安奈德注射液封闭治疗,B组(24例)予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治疗,C组(20例)采用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腰痛JOA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C组治疗后的VAS、JOA评分显著改善于A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A、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可有效缓解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骶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清风痛宁 定点注射 冲击波 腰骶部移行椎 VAS JOA
原文传递
腰骶部移行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清奇 刘少强 梁珪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腰骶部移行椎(LSTV)是较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表现为解剖变异及生物力学的改变,常并发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多种脊柱疾病。LSTV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意义重大,早期影像学检查因其仅以形态学变化判断移... 腰骶部移行椎(LSTV)是较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表现为解剖变异及生物力学的改变,常并发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多种脊柱疾病。LSTV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意义重大,早期影像学检查因其仅以形态学变化判断移行椎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从LSTV的解剖及变异、对局部力学和脊柱力线的改变及其与脊柱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生物力学 腰骶部移行椎
原文传递
螺旋CT诊断腰骶部移行椎椎间盘病变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兵 周清云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4期46-47,共2页
腰骶部移行椎是脊柱先天性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常规检查时常依据X线平片作出判断。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CT用于放射影像检查成为一种常规手段,对脊柱病变检查使用尤为普遍。如果方法掌握不当,CT检查腰骶部有移行椎的... 腰骶部移行椎是脊柱先天性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常规检查时常依据X线平片作出判断。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CT用于放射影像检查成为一种常规手段,对脊柱病变检查使用尤为普遍。如果方法掌握不当,CT检查腰骶部有移行椎的患者往往造成定位的错误,给临床治疗带来定位不准的麻烦。国内对于如何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病变 腰骶部移行椎 CT诊断
原文传递
腰骶部移行椎变异以及影响
18
作者 邓中航 黄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85-87,共3页
移行椎也被称为“过渡性椎体”,是脊柱先天发育性异常,表现为脊柱交界处椎体相互移行,介于颈、胸、腰、骶、尾椎各分段间的椎体具有相邻椎体的形态。腰骶部移行椎(LSTV)是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表现为组织解剖变异及生物力学的改变,常出... 移行椎也被称为“过渡性椎体”,是脊柱先天发育性异常,表现为脊柱交界处椎体相互移行,介于颈、胸、腰、骶、尾椎各分段间的椎体具有相邻椎体的形态。腰骶部移行椎(LSTV)是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表现为组织解剖变异及生物力学的改变,常出现脊柱相关并发疾病,如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本文主要从LSTV脊柱、骨盆及邻近组织相关解剖及变异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解剖 生物力学 疼痛
下载PDF
一种特殊类型的移行椎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心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9-610,共2页
腰骶部移行椎是常见变异,该变异与腰痛的关系尚有争议,其临床意义主要集中在腰骶椎手术定位问题上,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些资料为临床手术定位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移行椎尚未引起临... 腰骶部移行椎是常见变异,该变异与腰痛的关系尚有争议,其临床意义主要集中在腰骶椎手术定位问题上,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些资料为临床手术定位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移行椎尚未引起临床重视,现报道如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临床意义 手术定位 临床实践 变异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镜术后复发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文猛 魏腾飞 +1 位作者 万云峰 邓博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期15-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L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6年7月~2019年3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单一节段PELD术后复发患者46例(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的PELD术后未复发患者46例(对照组),对照...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L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6年7月~2019年3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单一节段PELD术后复发患者46例(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的PELD术后未复发患者46例(对照组),对照组均为我院同期PELD手术小组行手术治疗,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体质指数(BMI)、腰骶部移行椎(LSTV)、突出节段、病理分型、腰椎矢状面运动范围(SROM)并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各因素与PELD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BMI>25kg/m2、LSTV、病理分型(突出型)、SROM≥10°均为PEL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但性别、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TV的Ⅰb型在L4~5、Ⅲb型在L5S1的突出率最高。结论LSTV是PEL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明确PEL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及个体化分析,有助于减少手术复发率、预估并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间孔镜手术 复发 腰骶部移行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