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骨肿瘤患者行全骶骨切除后腰骶部稳定性的重建 被引量:5
1
作者 董森 汤小东 +1 位作者 姬涛 郭卫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7期481-485,共5页
背景:骶骨肿瘤切除是骨肿瘤外科治疗的一个难题。既往文献报道多侧重于肿瘤的切除方法,对于骶骨肿瘤切除后稳定性重建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全骶骨肿瘤切除后腰骶部稳定性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5年12月,63例全骶骨肿... 背景:骶骨肿瘤切除是骨肿瘤外科治疗的一个难题。既往文献报道多侧重于肿瘤的切除方法,对于骶骨肿瘤切除后稳定性重建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全骶骨肿瘤切除后腰骶部稳定性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5年12月,63例全骶骨肿瘤切除后腰骶部稳定性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25例,年龄18-62岁,平均42.1岁。病理诊断:软骨肉瘤9例,脊索瘤25例,骶骨恶性神经鞘瘤5例,骨肉瘤13例,尤文肉瘤4例,孤立性转移瘤2例,未分化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3例。前后路联合全骶骨切除术23例,单纯后路全骶骨切除术4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5~97个月,平均45个月。16例内固定失败出现在术后8~24个月,平均17.1个月。本组病例中共9例出现螺钉松动移位,7例患者出现金属棒断裂。6例患者出现植骨未愈合,其中3例术后曾接受放射治疗。结论:全骶骨肿瘤切除后,钉棒系统重建最常出现金属连接棒的断裂。内固定失败可能与金属连接棒过细,固定节段不合理,植骨不愈合有关。通过合理的翻修手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内固定断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切除 骨肿瘤 重建 内固定断裂
下载PDF
不明原因腰腿痛运用多层螺旋CT腰骶神经重建诊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庆智 黄广 龙世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8期104-105,共2页
目的综合分析不明原因腰腿痛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腰骶神经重建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治疗不明原因腰腿痛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21例不明原因腰腿痛患者,均运用MSCT扫描并进行腰骶神经根重建。观察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1例... 目的综合分析不明原因腰腿痛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腰骶神经重建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治疗不明原因腰腿痛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21例不明原因腰腿痛患者,均运用MSCT扫描并进行腰骶神经根重建。观察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1例患者中有12例诊断出发生病变,正确诊断率为100.00%;12例病变患者中有3例腰骶椎曲度失常神经牵拉损伤,2例先天变异,5例神经肿瘤,2例肿瘤压迫。结论不明原因腰腿痛运用MSCT腰骶神经重建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腿痛 多层螺旋CT 神经重建 临床应用 价值
下载PDF
高位骶骨肿瘤切除内固定术后内置物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姬涛 郭卫 +1 位作者 杨荣利 汤小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腰骶内固定术后内置物断裂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0月共12例高位骶骨肿瘤切除腰骶内固定术后内置物断裂病例,均接受翻修手术治疗。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33.4±15.6岁(18~62岁)... 目的:探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腰骶内固定术后内置物断裂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0月共12例高位骶骨肿瘤切除腰骶内固定术后内置物断裂病例,均接受翻修手术治疗。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33.4±15.6岁(18~62岁)。记录与内固定断裂可能相关数据:肿瘤累及范围,内置物断裂部位,金属连接棒直径,植骨愈合情况,固定节段及患者体重指数(BMI)。结果:肿瘤累及S1~S5 7例,S2~S5 5例。腰椎椎弓根螺钉置于L2、L3节段1例,L3、L4节段4例,L4、L5节段7例。内置物断裂出现在术后17.1±4.7个月(8~24个月)。金属连接棒断裂10例,其中单侧金属连接棒断裂8例,双侧金属连接棒断裂2例;髂骨固定螺钉断裂2例。髂骨螺钉松动4例。4例患者采用直径5.5mm金属连接棒,其中2例为双侧金属连接棒断裂。6例患者出现植骨未愈合,其中3例患者术后接受放疗治疗。BMI〉25的患者共5例。翻修手术:5例患者仅行内固定取出;7例患者行内固定取出,再次固定+植骨,其中2例行自体腓骨移植重建。2例患者分别在初次翻修后12个月和21个月再次出现单侧金属连接棒的断裂,均再次接受翻修手术,二次翻修手术后分别随访10个月和8个月未再出现断裂。结论:高位骶骨肿瘤切除内固定术后,内置物断裂中最常见为一侧金属连接棒的断裂;内固定失败可能与金属连接棒过细、植骨不愈合、患者体重指数过大及固定节段不合理有关;通过合理的翻修手术可较好地解决内固定断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肿瘤 重建 内固定断裂 翻修手术
下载PDF
一期后路腰骶或腰骨盆重建治疗腰骶椎结核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晓亮 郑明辉 +4 位作者 马洋洋 朱永健 杨德鸿 陈建庭 瞿东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腰骶重建及腰椎骨盆重建治疗合并不同程度骶骨破坏腰骶椎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本院一期后路治疗L5/S1为中心的腰骶椎结核患者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8~83岁,平均(50.24±...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腰骶重建及腰椎骨盆重建治疗合并不同程度骶骨破坏腰骶椎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本院一期后路治疗L5/S1为中心的腰骶椎结核患者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8~83岁,平均(50.24±11.22)岁,所有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骶骨破坏,其中S1椎体破坏小于椎体高度1/2者13例,采用腰骶椎弓根螺钉行腰骶稳定性重建;S1椎体破坏超过1/2者6例,采用腰椎椎弓根螺钉配合髂骨钉行腰椎骨盆稳定性重建。术前、术后规范四联抗结核治疗。通过对比手术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腰痛VAS评分、腰椎前凸角度、结核愈合情况等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8~48个月,平均(23.11±9.30)个月,所有患者结核得到控制并获得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6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至正常水平。1例患者出现一侧髂骨钉松动,但不影响骨性愈合。腰椎前凸角度由术前(28.13±10.95)°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37.62±1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腰痛VAS评分由术前(6.32±1.25)分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2.47±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恢复至术前正常生活水平。[结论]对合并骶骨破坏的腰骶椎结核病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后,根据患者骶骨破坏的严重程度,采用腰骶椎弓根内固定或髂骨钉骨盆固定可重建病灶局部稳定性,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高,可为结核病灶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结核 骨破坏 髂骨钉 腰骶重建 椎骨盆重建
原文传递
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思议 姬涛 郭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3-518,共6页
目的回顾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方法的发展历程,为寻找更好的全骶骨切除重建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的案例报道和生物力学及有限元研究文献,对重建方法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总结。结果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方式经过... 目的回顾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方法的发展历程,为寻找更好的全骶骨切除重建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的案例报道和生物力学及有限元研究文献,对重建方法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总结。结果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方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重建理念和固定技术上都取得了较大进展。重建方式可概括为3种策略:腰髂、后环和前柱。腰髂指腰椎与双侧髂骨之间的连接,后环指双侧髂骨之间的连接,前柱指邻近腰椎椎体和骨盆的连接。腰髂重建经历了从钩棒到椎弓根钉和髂骨钉棒的技术进步;后环和前柱重建可以提高重建系统的稳定性。结论为了达到力学稳定,腰髂、后环和前柱的联合重建是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生物固定提高重建结构远期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切除术 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