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侧腓血管蒂筋膜腱索瓣跟腱重建术
1
作者 史振满 史疆 +2 位作者 周雪峰 刘刚 彭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66,共2页
远侧腓血管蒂筋膜腱索瓣跟腱重建术史振满史疆周雪峰刘刚彭江跟腱手术易发生迟延愈合、皮肤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1]。一但发生,重建是棘手难题。本组应用远侧腓血管蒂筋膜腱索瓣Ⅰ期重建感染坏死跟腱5例,疗效满意。应用解剖5具新... 远侧腓血管蒂筋膜腱索瓣跟腱重建术史振满史疆周雪峰刘刚彭江跟腱手术易发生迟延愈合、皮肤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1]。一但发生,重建是棘手难题。本组应用远侧腓血管蒂筋膜腱索瓣Ⅰ期重建感染坏死跟腱5例,疗效满意。应用解剖5具新鲜尸体解剖观察,长屈肌位于小腿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重建术 腓血管蒂 筋膜索瓣
原文传递
扩大切除及跟腱重建术治疗小腿韧带样纤维瘤一例
2
作者 曹成 邹俊 +2 位作者 吴春屾 包肇华 杨惠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0期I0041-I0042,共2页
患者女.52岁,2年前闪发现右小腿后侧一逐渐增大的肿块.伴随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明显,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俭查示肌纤维瘤,术后恢复可,3个月前,肿块在同一个地方复发.伴随疼痛,逐渐影响行走。体检:右小腿后侧可及... 患者女.52岁,2年前闪发现右小腿后侧一逐渐增大的肿块.伴随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明显,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俭查示肌纤维瘤,术后恢复可,3个月前,肿块在同一个地方复发.伴随疼痛,逐渐影响行走。体检:右小腿后侧可及约10cm×8cm肿块,边缘不规则,质韧,活动度差,边界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后侧 韧带样纤维瘤 腱重建术 扩大切除 肿块切除术 持续性疼痛 治疗 肌纤维瘤
原文传递
半腱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11例
3
作者 彭国栋 张云飞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9期545-546,共2页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传统的观点认为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无需手术治疗,故文献中关于修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报道较少。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腱重建术
下载PDF
复发性髌骨脱位患儿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术后“J”形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张松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5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儿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术后“J”形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进行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术治疗的22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术后“J”形征发生情况,并根据...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儿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术后“J”形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进行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术治疗的22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术后“J”形征发生情况,并根据结果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统计所有患儿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患肢侧别、滑车发育不良、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股骨前倾角度及胫骨外旋角度,分析复发性髌骨脱位患儿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术后“J”形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2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儿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术后发生“J”形征4例,发生率为18.18%;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滑车发育不良及股骨前倾角度均可能是复发性髌骨脱位患儿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术治疗后“J”形征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滑车发育不良及股骨前倾角度均可能是复发性髌骨脱位患儿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术发生“J”形征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早期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降低术后“J”形征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骨脱位 自体半肌肌双束重建术 “J”形征 滑车发育不良 股骨前倾角度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股薄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丛威 孙阳 +2 位作者 马胜山 王黎明 金成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股薄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32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股薄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术的PCL损伤患者,比较患...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股薄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32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股薄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术的PCL损伤患者,比较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和Tegner活动评分的差异、Lysholm试验和抽屉试验结果的差异、各时间点(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膝关节错动感的差异。结果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82. 37±4. 69)分显著高于手术前(35. 75±5. 26)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手术后的Tegner活动评分(6. 88±2. 14)分显著高于手术前(3. 47±1. 76)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2例患者手术后Lachman试验阴性27例(84. 38%),Ⅰ度阳性4例(12. 50%),Ⅱ度阳性1例(3. 13%);手术后抽屉试验阴性29例(90. 63%),Ⅰ度阳性3例(9. 38%);患者术后膝关节临床症状明显好转(P <0. 05);患者手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膝关节错动感分别为(3. 95±0. 41)°、(3. 71±0. 32)°、(3. 39±0. 28)°,术后各时间点的膝关节错动感与术前(4. 82±0. 2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股薄半腱肌腱重建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Tegner活动评分提高,膝关节错动感逐渐降低,手术效果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 自体四股股薄半腱重建术
下载PDF
应力负荷下兔肩袖急性断裂重建后腱-骨修复过程中的超声检测
6
作者 李森 靳安民 +2 位作者 张辉 闵少雄 王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0期3630-3633,共4页
背景:已有研究证明,应力刺激对肩袖腱-骨损伤后的修复起到促进作用,但超声动态检测其修复过程的相关研究还较少。目的:应用超声检测应力刺激促进兔肩袖急性断裂重建后腱-骨修复的过程。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建立应力负荷下兔肩... 背景:已有研究证明,应力刺激对肩袖腱-骨损伤后的修复起到促进作用,但超声动态检测其修复过程的相关研究还较少。目的:应用超声检测应力刺激促进兔肩袖急性断裂重建后腱-骨修复的过程。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建立应力负荷下兔肩袖急性断裂重建后腱-骨修复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应力负荷组与非应力负荷组。应力负荷组术后第2周应用兔肩关节被动活动控制装置进行训练;非应力负荷组正常笼养。结果与结论:术后2周,关节超声检查显示两组冈上肌腱止点处回声仍连续性中断,应力负荷组炎性渗出物信号较明显。术后4周,两组冈上肌腱止点重建处均出现线性连续回声,应力负荷组稍显明显。术后6周,两组冈上肌腱腱-骨之间回声仍不连续,应力负荷组腱性连续性中断回声带明显减小。术后8周,两组冈上肌腱腱-骨之间回声仍不完全连续,腱-骨结构连接组织回声区较前宽大。结果显示一定的应力刺激在兔肩袖急性断裂术后腱-骨修复过程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且超声可以相对无创、准确地显示兔肩袖腱-骨修复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负荷 重建术后:骨修复 超声
下载PDF
胫骨前肌后移重建跟腱术治疗跟行足
7
作者 杨绍银 李政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8-128,共1页
胫骨前肌后移重建跟腱术治疗跟行足杨绍银李政我科1991年8月~1996年8月,收治脊髓灰质炎后遗小腿三头肌麻痹,致跟行足畸形患者46例,对其中9例进行胫骨前肌后移重建跟腱,矫治跟行足畸形。术后随访1年3个月~4年... 胫骨前肌后移重建跟腱术治疗跟行足杨绍银李政我科1991年8月~1996年8月,收治脊髓灰质炎后遗小腿三头肌麻痹,致跟行足畸形患者46例,对其中9例进行胫骨前肌后移重建跟腱,矫治跟行足畸形。术后随访1年3个月~4年6个月,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行足 畸形 胫骨前肌后移 腱重建术
下载PDF
小指伸指肌腱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炳万 李锐 +2 位作者 崔建礼 孙玉福 郭忠岩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 :观察小指伸指肌腱的形态解剖学和功能解剖学特点 ,为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后小指伸指障碍的防治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 2 0 6只手的小指固有伸肌腱、小指指总伸肌腱和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解剖学特征 ,测量伸向... 目的 :观察小指伸指肌腱的形态解剖学和功能解剖学特点 ,为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后小指伸指障碍的防治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 2 0 6只手的小指固有伸肌腱、小指指总伸肌腱和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解剖学特征 ,测量伸向小指的指总伸肌腱的倾斜角 ,并分类记录拍照。结果 :①按形态学将伸向小指的指总伸肌腱分为四大类型 :独立型 8.3% (17/ 2 0 6 )、分叉型及其“r”亚型 5 1.0 % (10 5 / 2 0 6 )与“y”亚型 2 9.6 % (6 1/ 2 0 6 )、分离障碍型 4 .4 % (9/ 2 0 6 )和缺如型 6 .8% (14 / 2 0 6 )。②按生物力学特点也分为四大类型 :力线标准型 4 6 .1% (95 / 2 0 6 )、力线偏离度小型 4 0 .8% (84 / 2 0 6 )、力线偏离度大型 6 .3% (13/ 2 0 6 )和缺如型 6 .8% (14 / 2 0 6 )。③除缺如型外 ,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尺侧头均以腱束止于小指伸肌腱 [93.2 % (192 / 2 0 6 ) ]。结论 :①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桡侧头是腱结合 ,其尺侧头是伸向小指的指总伸肌腱的延续 ,与EDCs是同一解剖结构 ,其出现率为 88.8%。②分叉型、分离障碍型和缺如型是小指指总伸肌腱解剖变异的不同形式。③腱结合切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指 伸指肌 临床解剖学 结合切断术 短缩术 腱重建术 伸指障碍 结合
下载PDF
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术后小指伸直障碍的防治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锐 王国君 李炳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 探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术后小指伸直障碍的应用解剖学依据及其防治方法。方法针对小指伸肌腱行解剖学观察158例标本,并将伸向小指的指总伸肌腱束按生物力学分类为四型:即标准型、力线偏离度小型、力线偏离度大型及缺如型;针对术... 目的 探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术后小指伸直障碍的应用解剖学依据及其防治方法。方法针对小指伸肌腱行解剖学观察158例标本,并将伸向小指的指总伸肌腱束按生物力学分类为四型:即标准型、力线偏离度小型、力线偏离度大型及缺如型;针对术后小指伸直障碍,用腱间纤维联系切断术治疗 3例,术中预防性治疗 55例。结果 经 1年以上随访,1989年8月~1996年间的 54例病例中,3例术后发生小指伸直不全,经腱间纤维联系切断术后均治愈,此后,采用术中预防性治疗后未再发生小指伸直障碍。结论 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术后小指伸直障碍与伸向小指的指总伸肌腱束的力线有关,按其类型分别采用腱间纤维联系切断术、腱短缩术及腱重建术,能够有效地防治小指伸直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指伸直障碍 移位 小指固有伸肌 术后 解剖学 防治 间纤维联系切断术 短缩术 腱重建术
下载PDF
跟腱部局部封闭引起断裂4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念全 黄先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5期558-558,共1页
Weiner及Lipsconb报道跟腱断裂在肌腱断裂中居第3位,全身性应用类固醇及类固醇肌腱注射也可能诱发肌腱断裂[1].而激素引起的跟腱断裂文献上报告不多.我院2000年6月~2001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人4例.术后随访1~2年,跟腱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 局部封闭 断裂 激素 硬膜外麻醉 修补重建术
下载PDF
Haglund畸形两种术式的疗效评价
11
作者 冯金柱 陈勇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S0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Haglund畸形行单纯畸形切除联合跟腱止点重建术与畸形切除联合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切断联合跟腱止点重建术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20例Haglund畸形患者随机分为A组(行单纯畸形切除联合跟腱止点重建术... 目的探讨对比Haglund畸形行单纯畸形切除联合跟腱止点重建术与畸形切除联合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切断联合跟腱止点重建术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20例Haglund畸形患者随机分为A组(行单纯畸形切除联合跟腱止点重建术)和B组(行畸形切除联合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切断联合跟腱止点重建术),每组10例。20例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5~40岁,中位年龄30.2岁;左踝10例,右踝10侧。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20例患者中获随访18例,随访时间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畸形均消除,主动屈踝痛消失。A组患者残留不同程度跟腱挛缩,背伸受限,有痛感;B组患者踝过伸角度均大于10°,1例患者有过伸痛,两组患者术后A0F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agIund畸形患者行畸形切除联合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切断联合跟腱止点重建术能明显改善患者踝关节屈伸功能,减轻术后跟腱挛缩,防止术后跟腱止点拉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glund畸形 畸形切除联合跟止点重建术 关节镜下腓肠肌膜切断联合跟止点重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