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内感染时内毒素介导的免疫细胞学反应与通里攻下法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秦明放 鲁焕章 +4 位作者 高德宝 王庆 白月华 王光霞 吴咸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66-268,共3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放射免疫测定和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现察了58例外科腹内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前列腺E_2(PGE_2)在病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分析了通里攻下法的应用对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和...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放射免疫测定和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现察了58例外科腹内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前列腺E_2(PGE_2)在病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分析了通里攻下法的应用对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组异常指标的改善早于对照组,TNF的检出率和含量下降较快,内毒素减毒率提高和并发症发生率减低。并探讨了通里攻下法药理效应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可能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感染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腹内感染的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继民 蒋贻康 +3 位作者 李仲兴 郑和平 郝维善 张曼曼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2-75,共4页
本文对外科腹内感染150例进行了需氧与厌氧的细菌学研究。结果表明腹内感染的病原菌都是消化道内的正常菌群,需氧菌以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而厌氧菌则以吉氏拟杆菌等脆弱群拟杆菌多见。感染多为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尤其是需氧... 本文对外科腹内感染150例进行了需氧与厌氧的细菌学研究。结果表明腹内感染的病原菌都是消化道内的正常菌群,需氧菌以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而厌氧菌则以吉氏拟杆菌等脆弱群拟杆菌多见。感染多为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尤其是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并对内源性细菌引起感染的致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感染 细菌学 内源性感染
下载PDF
大承气汤冲剂防治急性腹内感染内毒素血症的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解基良 郑显理 吴咸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6-8,共3页
为了观察与验证通里攻下法对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本研究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大承气汤,利用改进的冲剂剂型,对急性腹内感染病人进行了前瞻性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大承气汤冲剂具有防治急性腹内感染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关键词 大承气汤冲剂 急性腹内感染 内毒素血症 病理学 中药 清热解毒药物
下载PDF
大承气冲剂对腹内感染致肺损伤患者BLAF中IL-6、IL-10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兴洲 解基良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7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对腹内感染(IAI)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局部免疫炎性因子IL-6、IL-10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IAI合并ALI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中药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慰剂,中药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大承气冲剂,疗...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对腹内感染(IAI)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局部免疫炎性因子IL-6、IL-10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IAI合并ALI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中药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慰剂,中药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大承气冲剂,疗程为5 d。记录患者排气、排便时间,并于治疗第1、3、5天分别测氧合指数(OI)及BLAF中IL-6、IL-10浓度。结果中药组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中药组OI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BLAF中IL-6、IL-10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大承气冲剂可减轻IAI合并ALI患者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免疫系统及肺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腹内感染 急性肺损伤 大承气冲剂 IL-6 IL-10
下载PDF
大承气冲剂对腹内感染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兴洲 解基良 +4 位作者 张楠 单涛 闫瑞鹏 宋媛 桑伟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对腹内感染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中药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结合安慰剂,中药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辅加大承气冲剂,疗程为5 d,观察各组患者主要脏器功能变化...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对腹内感染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中药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结合安慰剂,中药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辅加大承气冲剂,疗程为5 d,观察各组患者主要脏器功能变化。结果: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肝功能(TBIL、AST、ALT)、肾功能(BUN、肌酐)及代谢功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变化无显著差异(P均>0.05);中药组的排气时间为(14.9±2.7)d,排便时间为(20.7±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3±3.5)d和(26.1±4.1)d,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的内毒素含量在第5 d为(0.105±0.027),较对照组(0.147±0.023)明显下降。中药组的氧和指数在第5 d为(255.44±18.18),较对照组(222.76±15.1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承气颗粒在短时间内对腹内感染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代谢功能无明显的影响;但大承气颗粒可短时间内减轻腹内感染患者肺肠的损伤,有助于肺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腹内感染 大承气颗粒 脏器功能 内毒素
下载PDF
氟喹诺酮在治疗腹内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明亮 郭慧元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8年第4期145-148,共4页
腹腔内感染能够导致严重疾患甚至死亡,而氟喹诺酮类是临床上对付这类感染的常用药物。6项非随机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腹腔内感染的临床成功率为77%~94%。10项随机对照试验对氟喹诺酮与其他常用疗法(主要是β-... 腹腔内感染能够导致严重疾患甚至死亡,而氟喹诺酮类是临床上对付这类感染的常用药物。6项非随机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腹腔内感染的临床成功率为77%~94%。10项随机对照试验对氟喹诺酮与其他常用疗法(主要是β-内酰胺类)治疗腹内感染进行了研究,除在其中2项随机对照研究中氟喹诺酮组的临床成功率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余8项研究中2个治疗组的临床成功率、细菌清除率、死亡率以及因毒性而撤出研究的患者比例基本相当。总之,氟喹诺酮类是临床上对付腹内感染的一类有效而且相对安全的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腹内感染
下载PDF
腹内感染时免疫细胞学反应与通里攻下法的影响
7
作者 秦明放 吴咸中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4-36,共3页
腹内感染是外科常见的危重疾病,部份患者可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最近的研究表明,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被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细胞因子来实现的,它是内毒素一系列毒性效应的始动因子。另一细胞因子前列腺素E_2(P... 腹内感染是外科常见的危重疾病,部份患者可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最近的研究表明,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被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细胞因子来实现的,它是内毒素一系列毒性效应的始动因子。另一细胞因子前列腺素E_2(PGE_2)所导致的免疫负调节作用也是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仅就腹内感染时内毒素介导的病理生理学反应及通里攻下法的影响做一初步探讨。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与分组采用APACHEII评分系统选择腹内感染患者58例(>15分)作为观察对象。分成两组即中药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每组2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感染 免疫学 通里攻下法
下载PDF
腹内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8
作者 张继民 刘明姬 +1 位作者 尹立新 杨帆 《吉林医学》 CAS 1993年第4期210-211,213,共3页
为探讨腹内感染的细菌学规律并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我们对16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细菌学研究,包括需氧及厌氧的细菌培养及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提示:腹内感染的病原菌均为消化道的正常菌群,需氧菌以大肠杆菌等革兰... 为探讨腹内感染的细菌学规律并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我们对16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细菌学研究,包括需氧及厌氧的细菌培养及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提示:腹内感染的病原菌均为消化道的正常菌群,需氧菌以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对庆大霉素的有效率为87.4%,厌氧菌以脆弱群拟杆菌为主,对甲硝唑的有效率为100%。因感染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故应以庆大霉素加甲硝唑为治疗腹内感染的常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感染 细菌学 抗菌素
下载PDF
腹内感染致肺损伤患者肺泡灌洗液及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单涛 张兴洲 解基良 《医疗装备》 2016年第24期9-10,共2页
目的分析腹内感染(IAI)致肺损伤患者肺泡灌洗液及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的相关性。方法给予30例IAI致肺损伤患者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5 d,在第0(入院时)、1、3、5天分别记录患者肺泡灌洗液及血浆中IL-6、IL-10的含量。结果早... 目的分析腹内感染(IAI)致肺损伤患者肺泡灌洗液及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的相关性。方法给予30例IAI致肺损伤患者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5 d,在第0(入院时)、1、3、5天分别记录患者肺泡灌洗液及血浆中IL-6、IL-10的含量。结果早期肺泡灌洗液与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无相关性(P>0.05),而后期炎性细胞因子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早期肺泡中的炎性细胞因子并非通过血液循环途径而来,也从侧面印证了早期炎性损伤的淋巴途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感染 肺损伤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腹内感染的抗生素临床应用近况
10
作者 路直美 《医学新知》 CAS 1995年第4期185-187,共3页
腹内感染迄今仍然是腹部外科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一般的腹部感染和继发性腹膜炎系指腹腔内有源自肠道的脓性渗出。原发病变的感染部位包括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胆道、小肠、阑尾、结肠、肝、脾以及胰腺,手术后... 腹内感染迄今仍然是腹部外科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一般的腹部感染和继发性腹膜炎系指腹腔内有源自肠道的脓性渗出。原发病变的感染部位包括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胆道、小肠、阑尾、结肠、肝、脾以及胰腺,手术后腹腔感染是重要的一类腹内感染。腹内感染通常为多菌性混合感染,选择对多种细菌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腹内感染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感染 腹内感染 药物疗法 抗生素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替加环素对复杂性腹内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谭九根 归淑华 +3 位作者 谢建平 齐宏宇 项美玲 杨瑾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复杂性腹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宁波市第七医院ICU收治的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26例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前后均空腹抽...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复杂性腹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宁波市第七医院ICU收治的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26例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前后均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 L,测定CD分子及NK细胞水平,血清乳酸及降钙素原水平,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9.23%低于研究组有效率9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免疫功能及降钙素原、血清乳酸水平均发生变化,研究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降钙素原及血清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加环素能提高复杂性腹内感染的治疗效果,降低乳酸及降钙素原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复杂性腹内感染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抗感染药物治疗腹内感染的临床应用原则
12
作者 Bohnen JMA 吴万垠 张静喆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文介绍腹内感染的机理及抗生素治疗的原则。
关键词 感染 腹内感染 治疗
下载PDF
严重多发性创伤和严重腹内感染用否TPN的比较
13
作者 黄德骧 徐俊华 +1 位作者 靳大勇 吴肇光 《中华创伤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68-70,共3页
本文报告外科监护室129例严重多发性创伤和严重腹内感染用否TPN的治疗效果。严重多发性创伤32例,严重腹内感染97例。各例术后早期均不能经胃肠道补充营养。随机选择63例经中心静脉行TPN治疗,余66例给一般静脉补液。用与不用TPN治疗的死... 本文报告外科监护室129例严重多发性创伤和严重腹内感染用否TPN的治疗效果。严重多发性创伤32例,严重腹内感染97例。各例术后早期均不能经胃肠道补充营养。随机选择63例经中心静脉行TPN治疗,余66例给一般静脉补液。用与不用TPN治疗的死亡率为:多发性创伤10%比50%,严重腹内感染9.43%比4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性创伤 腹内感染 TPN治疗 治疗效果 外科监护室 术后早期 静脉补液 中心静脉 胃肠道
原文传递
腹腔镜对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临床影响研究 被引量:55
14
作者 王军 曹斌校 +4 位作者 李绍刚 林寒冰 王东海 陈桂东 唐龙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213-5215,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二氧化碳气腹对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临床影响,为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患儿88例,根据患者手术治疗分成研...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二氧化碳气腹对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临床影响,为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患儿88例,根据患者手术治疗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切口感染率、腹腔脓肿发生率、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计数、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率和腹腔脓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2.27%,低于对照组9.09%和18.18%;术后研究组患儿CRP和TNF-α水平分别为(23.98±17.34)mg/l和(1.11±0.34)ng/ml,低于对照组(39.07±19.35)mg/l和(1.54±0.64)ng/ml;术后研究组患儿WBC、N和L水平分别为(10.76±1.35)×10^9/L、(7.67±1.64)×10^9/L、(1.86±0.65)×10^9/L,低于对照组的(15.43±2.91)×10^9/L、(12.98±3.21)×10^9/L、(2.36±1.34)×10^9/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的实践过程中,与开腹手术相比采用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控制患儿术后感染,改善患儿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是临床手术过程中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二氧化碳气腹 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腹内感染的厌氧菌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继民 郝维善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0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关键词 腹内感染 细菌学 厌氧菌
原文传递
一次性低温全腹腔灌洗治疗腹内严重感染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龙 邹洪琪 +1 位作者 李庆友 郑英键 《医师进修杂志》 1992年第3期13-15,共3页
急性腹腔内感染死亡率高,主要是腹腔感染及其内毒素的吸收.本组实验研究证明:腹腔温度的降低明显影响腹膜的吸收.因而,为临床低温全腹灌洗的应用提供了实验资料.本组107例严重腹内感染中有54例采用低温全腹灌洗法与类似可比的53例常规... 急性腹腔内感染死亡率高,主要是腹腔感染及其内毒素的吸收.本组实验研究证明:腹腔温度的降低明显影响腹膜的吸收.因而,为临床低温全腹灌洗的应用提供了实验资料.本组107例严重腹内感染中有54例采用低温全腹灌洗法与类似可比的53例常规手术进行前瞻性研究.病人严重程度应用急性生理记分法(APACHE)表示.前者法有明显提高生存率的效果、休克易纠正,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日缩短.灌洗手术组54例中(90%)存活,而常规手术组53例中24例(占45%)存活.因此,作者提倡:低温全腹腔灌洗治疗腹内严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灌洗 腹内感染
下载PDF
围手术期腹内脓毒性感染60例诊治体会
17
作者 张晓国 欧新元 《临床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腹内脓毒性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内感染抗菌治疗持续时间的探讨
18
作者 赵日升 汪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96,共1页
腹内感染的治疗需要从解剖学上控制感染源,同时加用抗生素。然而,抗菌治疗的适宜持续时间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将感染源已得到充分控制的518例复杂性腹内感染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260例,抗生素应用至发热、白细胞恢复正常及肠梗阻缓解... 腹内感染的治疗需要从解剖学上控制感染源,同时加用抗生素。然而,抗菌治疗的适宜持续时间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将感染源已得到充分控制的518例复杂性腹内感染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260例,抗生素应用至发热、白细胞恢复正常及肠梗阻缓解后第2天,最长不超过10d)和试验组(258例,抗生素固定应用3-5d)。观察的主要结局指标为两组经预定方案治疗后手术部位感染、复发性腹内感染或30d内死亡的总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抗菌治疗持续时间和继发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持续时间 腹内感染 抗菌治疗 手术部位感染 结局指标 白细胞恢复 抗生素 感染患者
原文传递
厌氧灵对腹部厌氧菌感染的作用:9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乃强 吕金钰 +2 位作者 邱奇 殷宗福 吴咸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90例外科腹腔内感染病人,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为厌氧灵治疗组,一组为氨苄十灭滴灵治疗组。所有病例于术中取材,进行细菌学调查。二组病人分别于术前一日用药至术后四日,观察体温、白细胞变化,排气时间,切...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90例外科腹腔内感染病人,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为厌氧灵治疗组,一组为氨苄十灭滴灵治疗组。所有病例于术中取材,进行细菌学调查。二组病人分别于术前一日用药至术后四日,观察体温、白细胞变化,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结果表明,本组病例中,厌氧菌的检出率为56.7%,需氧菌的检出率为54.4%。术后第三日,二组病例的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氨苄十灭滴灵组(10.14±2.84×109/L)较厌氧灵组(8.94±2.31×109/L)轻度升高,(P<0.05);厌氧灵组的排气时间(2.31±0.53天),早于氨苄十灭滴灵组(3.07±0.52天)(P<0.01);厌氧灵组的切口感染率虽低于氨苄十灭滴灵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厌氧灵在临床应用中对防治腹内感染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菌 腹内感染 厌氧灵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大黄驱毒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肠瘘合并重症腹腔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CRP、IL-6水平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任玉红 李林鹏 《陕西中医》 2018年第5期587-589,共3页
目的:研究大黄驱毒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肠瘘合并重症腹腔感染的疗效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取56例肠瘘合并重症腹腔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均分后... 目的:研究大黄驱毒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肠瘘合并重症腹腔感染的疗效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取56例肠瘘合并重症腹腔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均分后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给予自拟大黄驱毒汤治疗,一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CRP、IL-6的表达水平改变特征。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良好,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CRP、IL-6表达水平均较前有所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大黄驱毒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肠瘘合并重症腹腔感染疗效明确良好,并可降低血清TNF-α、CRP、IL-6的表达水平,控制炎性病变程度及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瘘 腹内感染/中西医结合疗法 @乌司他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