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卿黎明 唐举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RICE、OVID、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1月关于DIEP和TRAM的...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RICE、OVID、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1月关于DIEP和TRAM的相关文献,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取试验,提取数据。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vMan5.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DIEP与TRAM术后血管危象、脂肪坏死、局部皮瓣坏死、皮瓣完全坏死、腹部膨隆及腹壁疝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RAM相比,DIEP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脂肪坏死、皮瓣完全坏死的危险度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血管危象:RR=2.48,95%CI 1.23-5.00,Z=2.55,P=0.01〈0.05;脂肪坏死:RR=1.77,95%CI 1.38~2.28,Z=4.48,P〈0.001;皮瓣完全坏死:RR=2.55,95%CI 1.19~5.49,Z=2.40,P=0.02〈0.05);术后发生局部皮瓣坏死的危险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RR=1.70,95%CI 0.92~3.14,Z=1.69,P=0.09〉0.05);术后供区发生腹部疝与腹壁膨隆的危险明显下降(RR=0.52,95%CI 0.32~0.85,Z=2.60,P=0.009〈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相比TRAM,DIEP减少了供区的损伤,但增加了皮瓣本身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危险。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RIcE、OVID、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1月关于DIEP和TRAM的相关文献,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取试验,提取数据。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vMan5.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DIEP与TRAM术后血管危象、脂肪坏死、局部皮瓣坏死、皮瓣完全坏死、腹部膨隆及腹壁疝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RAM相比,DIEP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脂肪坏死、皮瓣完全坏死的危险度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血管危象:RR=2.48,95%CI 1.23~5.00,Z=2.55,P=0.01〈0.05;脂肪坏死:RR=1.77,95%CI1.38-2.28,Z=4.48,P〈0.001;皮瓣完全坏死:RR=2.55,95%CI 1.19-5.49,Z=2.40,P=0.02〈0.05);术后发生局部皮瓣坏死的危险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RR=1.70,95%CI 0.92-3.14,Z=1.69,P=0.09〉0.05);术后供区发生腹部疝与腹壁膨隆的危险明显下降(RR=o.52,95%cI 0.32~0.85,Z=2.60,P=0.009〈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相比TRAM,DIEP减少了供区的损伤,但增加了皮瓣本身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穿支皮瓣 横行肌皮瓣 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以双侧腹壁下动脉为血管蒂的下腹部横行腹直肌皮瓣游离移植10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生 廖旭峰 +1 位作者 李森恺 侯书健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皮瓣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及乳房再造。方法 以双侧腹壁下动脉为血管蒂的下腹部横行腹直肌皮瓣进行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结果 临床应用 10例 ,4例用于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治疗 ,3例用于创伤一期修复 ,... 目的 探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皮瓣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及乳房再造。方法 以双侧腹壁下动脉为血管蒂的下腹部横行腹直肌皮瓣进行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结果 临床应用 10例 ,4例用于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治疗 ,3例用于创伤一期修复 ,3例用于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后乳房再造。皮瓣面积为 10 35cm2 至 12 40cm2 ,全部成活 ,经 3mon至 5a随访效果良好 ,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皮瓣面积大 ,可用于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及乳房再造等 ,皮瓣切口相对隐蔽 ,供区一般均可直接缝合 ,切口疤痕隐蔽理想 ,术后供区无明显功能影响 ,并且还常常收到腹壁整形美容的效果。腹壁下动脉血管恒定 ,口径较大 ,蒂长 ,吻合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 皮瓣游离移植 横行肌皮瓣
下载PDF
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血氧饱和度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婷 尹健 +5 位作者 孟扬 李岳 张学慧 曹旭晨 丁海曙 张天浩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了建立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TRAM)乳房重建皮瓣血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方法.利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对围术期TRAM皮瓣进行血氧监测... 为了建立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TRAM)乳房重建皮瓣血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方法.利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对围术期TRAM皮瓣进行血氧监测,以对侧乳房作为参照,并将监测结果和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对侧正常乳房rSO_2在术前、术中、术后无明显变化;在结扎腹壁下血管后,TRAM皮瓣rSO_2先快速下降,然后缓慢回升,最后趋于稳定;皮瓣淤血患者围术期rSO_2变化曲线相应出现异常.近红外光谱技术是用于TRAM乳房重建皮瓣血氧无损监测的有效方法,可反映移植术后皮瓣供血状况,在皮瓣血供异常时可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横行肌皮瓣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彪 庄福连 +4 位作者 陈祥锦 石铮 黄循镭 王美水 郑厚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579-1581,共3页
目的:探讨下腹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als Myocataneous,TRAM)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方法:2004~2007年,对13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对侧单蒂TRAM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其中Ⅰ期再造7例,Ⅱ期再造6例,乳腺癌根... 目的:探讨下腹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als Myocataneous,TRAM)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方法:2004~2007年,对13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对侧单蒂TRAM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其中Ⅰ期再造7例,Ⅱ期再造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2例。1例Ⅱ期进行乳头乳晕再造。9例供区下腹部应用涤纶补片加强腹壁预防腹壁软弱和腹壁疝形成。结果:2例Ⅱ期再造术后TRAM皮瓣小部分坏死,1例Ⅱ期再造术后TRAM皮瓣部分皮下脂肪硬结伴部分液化,1例对侧下腹壁轻度膨隆不适,无腹壁疝。结论:乳腺癌术后应用单蒂TRAM皮瓣乳房再造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应用涤纶补片加强腹壁可以有效预防腹壁软弱和腹壁疝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再造 横行肌皮瓣(TRAM)
下载PDF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5
作者 谷晓丽 黄宁 刘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1554-1556,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乳癌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可造成乳房缺损等畸形,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给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与工作造成许多负担。随着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自体组织移植和自体脂肪移植进行乳房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乳癌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可造成乳房缺损等畸形,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给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与工作造成许多负担。随着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自体组织移植和自体脂肪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可矫正乳癌患者术后乳房缺损和畸形,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1982年由Hartrampf提出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以下简称TRAM瓣),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乳房再造法,与皮瓣移植乳房再造相比,白体脂肪移植存在脂肪易吸收和成活率低的缺点。TRAM皮瓣乳房再造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患者思想负担重,因此做好术前访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精细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7年1月-2012年6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术后TRAM皮瓣转移乳房再造术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术后护理 自体脂肪移植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 TRAM瓣 根治术后 自体组织移植
下载PDF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后期修整 被引量:6
6
作者 冯自豪 亓发芝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后期修整方法。方法: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后3~6个月随访时若发现乳房或腹壁形态有所欠缺即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各项后期修整。结果:32例TRAM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患者在术后进... 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后期修整方法。方法: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后3~6个月随访时若发现乳房或腹壁形态有所欠缺即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各项后期修整。结果:32例TRAM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患者在术后进行了各项后期修整手术,包括局部抽吸术、局部充填术、腹部供区“猫耳朵”修整、腋前襞形态矫正、变性脂肪硬结切除、瘢痕修整及创缘修整、假体置入体积增大、对侧乳房修整手术等。其中6例为1项修整手术,11例为2项修整手术,10例为3项修整手术,5例为4项修整手术。结论:通过后期修整,再造乳房及腹部供区可以进一步地达到外形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横行肌皮瓣 乳腺癌
下载PDF
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重建胸壁巨大缺损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宋达疆 李赞 章一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5期386-39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重建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巨大缺损的手术策略。方法2007年8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病灶切除后继发缺损需行下腹部皮瓣移植修复的局部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89例,继发软组织缺...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重建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巨大缺损的手术策略。方法2007年8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病灶切除后继发缺损需行下腹部皮瓣移植修复的局部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89例,继发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5.0 cm×12.0 cm~31.0 cm×16.0 cm,全部采用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为26.0 cm×12.0 cm~35.0cm×15.0 cm。本组患者均为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后遗留的单纯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联合皮瓣的具体形式分为两种:①对侧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同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②同侧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对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的受区血管选择包括胸廓内血管、胸外侧动静脉、胸肩峰血管、胸背血管、胸背血管前锯肌支和颈横动静脉。采用第二种皮瓣形式时不能选择胸廓内血管作为受区血管。结果采用第一种联合皮瓣形式57例,其中4例腹直肌带蒂皮瓣一侧术后发生边缘部分坏死;采用第二种联合皮瓣形式32例,其中2例在切取过程中发现带蒂腹直肌皮瓣完全没有血供,改为游离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3例腹直肌带蒂皮瓣一侧术后发生边缘部分坏死,清创后再采用局部推进皮瓣修复。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后期治疗,术后随访12~96个月,平均(29.5±0.3)个月,11例患者失访,完成随访的78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局部肿瘤复发(5.1%),4例患者发生脑部转移(5.1%),3例患者发生肝转移(3.8%),6例患者发生肺部转移(7.7%),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皮瓣外观、功能恢复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联合下腹部皮瓣移植安全性高,有助于控制局部晚期乳腺癌病灶,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中第一种联合皮瓣形式移植血管吻合选择更加灵活,皮瓣血运更加可靠;第二种联合皮瓣形式手术时间短。两种术式具体选择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乳腺癌 横行肌皮瓣 下动脉穿支皮瓣 重建
下载PDF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超声多普勒检测(附5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述政 狄根红 +2 位作者 潘蕾 纪建松 黄岩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方法及其在乳房再造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对100例健康志愿者200条腹壁下动脉进行检测,同时,为5例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患者行乳房再造手术。结果: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方法及其在乳房再造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对100例健康志愿者200条腹壁下动脉进行检测,同时,为5例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患者行乳房再造手术。结果:200条腹壁下动脉均显示,PSV、D1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5例,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皮瓣血流评估,皮瓣均存活,皮瓣血管通畅,再造乳房外观良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腹壁下动脉是了解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运的直观、可靠且无创的方法;术前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皮瓣血流进行评估,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证,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动脉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燕梅 刘建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1595-1596,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如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乳房再造可以矫正乳腺癌术后乳房及胸壁的缺损和畸形,从而对患者形体...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如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乳房再造可以矫正乳腺癌术后乳房及胸壁的缺损和畸形,从而对患者形体及心理进行双重治疗。2011年12月至2013年8月本院乳腺外科为1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施行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再造术,术后恢复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横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围手术期护理 改良根治术后 乳腺癌根治术 双重治疗
下载PDF
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爱琴 朱顺娟 杨斐敏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横行肌皮瓣 乳房重建 护理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下腹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一期乳房再造之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中生 罗盛康 +2 位作者 唐志荣 汪海滨 徐翔 《临床医药实践》 2007年第6期414-415,共2页
目的:介绍下腹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进行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将下腹部TRAM皮瓣的安全界限分为四区。耻区设计横行皮肤切口,形成含腹壁上动静脉的腹直肌蒂,进行即时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乳房再造9例,均为单蒂TRAM,乳房形态良好... 目的:介绍下腹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进行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将下腹部TRAM皮瓣的安全界限分为四区。耻区设计横行皮肤切口,形成含腹壁上动静脉的腹直肌蒂,进行即时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乳房再造9例,均为单蒂TRAM,乳房形态良好。结论:耻区TRAM皮瓣再造的乳房体积大,容易塑形,形态满意,且同时具有腹部减肥的优点。此方法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要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乳腺癌 横行肌皮瓣
下载PDF
上部腹直肌岛状肌皮瓣修复胸壁组织缺损
12
作者 刘建民 曹文安 +2 位作者 喻学政 潘宁 葛报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22-23,49,共3页
报告用上部腹直肌岛状肌皮瓣移位行乳房成型术1例,修复乳癌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2的,手术均取得成功。文章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手术的优点及防止腹壁薄弱的办法等。
关键词 前鞘 肌皮瓣修复 岛状 成型术 下动脉 神经血管蒂 内斜 根治术 缺损 乳房外
下载PDF
岛状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复发性胸腹壁肿瘤创面的探讨
13
作者 朱唯力 李彤彤 《九江医学》 1996年第1期11-14,共4页
报道采用自身单蒂岛状腹直肌皮瓣,修复无全身转移胸腹壁恶性肿瘤经各种方法治疗后遗留溃疡创面4例。转移的腹直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伤口愈合,皮瓣供区未发生腹壁疝。作者认为选择创面对侧腹直肌皮瓣,面积大,完全可以覆盖较大的手... 报道采用自身单蒂岛状腹直肌皮瓣,修复无全身转移胸腹壁恶性肿瘤经各种方法治疗后遗留溃疡创面4例。转移的腹直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伤口愈合,皮瓣供区未发生腹壁疝。作者认为选择创面对侧腹直肌皮瓣,面积大,完全可以覆盖较大的手术创面;皮瓣血管恒定,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 岛状 肌皮瓣 修复术
下载PDF
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再造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来祥 侯祚琼 +1 位作者 王立夫 姚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再造的手术效果。方法:5例患者接受TRAM乳房再造术。结果:除1例受区皮瓣边缘延迟愈合外,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TRAM具有丰富组织量、恒定的血管、质地与乳房相近,操作安全等优...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再造的手术效果。方法:5例患者接受TRAM乳房再造术。结果:除1例受区皮瓣边缘延迟愈合外,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TRAM具有丰富组织量、恒定的血管、质地与乳房相近,操作安全等优点,是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肌皮瓣 乳房再造 乳腺癌
下载PDF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再造术后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程程 钟智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11期182-183,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传统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是手术切除,但乳房缺失,胸部平坦,这不仅造成生理功能缺陷,还使许多病人产生自卑感,对年轻女性更是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传统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是手术切除,但乳房缺失,胸部平坦,这不仅造成生理功能缺陷,还使许多病人产生自卑感,对年轻女性更是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她们不愿社交,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因此,乳房再造术的出现给了她们新的希望,研究表明,进行乳房再造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心理状态良好[1]。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再造术(TRAM手术)能提供较多的组织量,满足各种乳房缺损需求,无需应用假体,术中无需变换体位,再造乳房具有良好的下垂度,腹部术后的瘢痕较隐蔽,但是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并且容易造成感染或其它并发症,因此,在进行手术的同时实施全面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进行TRAM手术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具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肌皮瓣转移 乳房再造术 术后护理
下载PDF
下腹直肌皮瓣的制备及其应用解剖学研究
16
作者 王卫红 邹智荣 +3 位作者 刘宗良 牟象鑫 李国民 许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了解腹壁下动脉的走行及其与腹直肌的关系,为临床使用下腹直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0具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中国人成人标本,模拟手术方法制备下腹直肌皮瓣,同时对腹直肌及腹壁下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并摄像,... 目的了解腹壁下动脉的走行及其与腹直肌的关系,为临床使用下腹直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0具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中国人成人标本,模拟手术方法制备下腹直肌皮瓣,同时对腹直肌及腹壁下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并摄像,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测量。结果腹壁下动脉的起始外径为(2.58±0.60)mm,主干长度为(85.87±14.90)mm,穿支血管向脐周方向集中。结论腹壁下动脉走行恒定,起始外径较粗,下腹直肌肌皮瓣和穿支皮瓣均较适合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动脉 肌皮瓣 下动脉穿支皮瓣 解剖
下载PDF
ADSC-bFGF对大鼠腹壁成形术后TRAM皮瓣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皮刚 杨大平 刘国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DSC-bFGF)对大鼠腹壁成形术后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flap)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ADSC。建立大鼠腹壁成形术模型。分别给予A组(ADSC-bFGF)、B组(AD...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DSC-bFGF)对大鼠腹壁成形术后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flap)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ADSC。建立大鼠腹壁成形术模型。分别给予A组(ADSC-bFGF)、B组(ADSC)、C组(纤维蛋白凝胶)及D组(生理盐水)。所有动物腹壁成形术后一个月建立TRAM皮瓣模型。术后7天测定皮瓣成活面积、组织学观察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B、C、D四组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69.40±2.81)%、(66.19±2.32)%、(46.69±2.41)%和(43.77±3.55)%;A、B、C、D四组的毛细血管密度(根/mm2)分别为:(65.30±2.19)根/mm2;(59.99±2.41)根/mm2;(44.71±2.21)根/mm2;(42.44±3.22)根/mm2。皮瓣成活率A组与B组差异有意义(P<0.05),且这两组明显高于C组及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微血管密度A组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这两组明显高于C组及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中有大量褐色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结论:ADSC-bFGF能刺激大鼠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的血管新生和增加血管数量,从而增加皮瓣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腹壁成形术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下载PDF
采用腹直肌肌皮瓣重建阴道的新改进术式
18
作者 Sood A.K. Cooper B.C. +1 位作者 Sorosky J.I. 成健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8期54-54,共1页
OBJECTIVE: We describe a modif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ertical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 for neovagina creation and our experience to date. METHODS: Our modified vertical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 OBJECTIVE: We describe a modif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ertical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 for neovagina creation and our experience to date. METHODS: Our modified vertical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 uses a smaller flap size with a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 posteriorly to decrease the size of the abdominal wall defect. We have used the modified vertical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 in 18 patients between March 1998 and March 2004 to create a neovagina after exenterative surgery.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54 years, and the mean body mass index was 27 (range 18-44). Twelve patients underwent a total pelvic, 5 anterior, and 1 posterior exenteration. Among the 13 patients requiring a colostomy, the vertical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 was taken from the contralateral side. In these patients, the urostomy was brought out on the vertical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 donor side. There has been only 1 partial flap loss, which eventually resulted in a fully epithelialized neovagina. Eight patients at last follow-up were sexually active. Two other patients have died from recurrent disease, and 2 are alive with recurrence. The other 6 patients have no evidence of recurrent disease and, although not sexually active at the time of this report, have a viable and adequate neovagina. All patients had a successful primary closure of the abdominal wound in a vertical fashion. Three patients had superficial abdominal wound breakdown, which healed by secondary intention.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vertical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 allows for creation of an adequate neovagina with a smaller abdominal wall de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手术 肌皮瓣 盆腔脏器 剜除术 结肠造口术 部伤口 损伤 平均体重指数 尿道造口术
下载PDF
腹壁成形术在产后腹壁松弛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杜梦雨 章祥洲 赵玉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腹壁成形术对于产后腹壁松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腹壁成形术的患者15例,年龄(35.7±5.75)岁,均为女性。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测量并记录患者经髂前上棘腹围... 目的:探讨腹壁成形术对于产后腹壁松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腹壁成形术的患者15例,年龄(35.7±5.75)岁,均为女性。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测量并记录患者经髂前上棘腹围、体重指数,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腹壁美容效果以及患者手术满意度。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术后腹壁松弛得以修复,术后2周经髂前上棘腹围为(79.2±4.93)cm,较术前(94.8±5.22)cm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2.2±1.77)kg/m2,较术前BMI(22.8±1.85)kg/m2有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血清肿、感染、血肿、切口裂开、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嘱患者控制体重,术后6个月腹围无明显增加。结论:腹壁成形术可明显改善产后腹壁松弛患者腹部外形,减小患者腹围和BMI,术后患者满意度高,对于产后腹壁松弛患者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脐孔重建 产后松弛 分离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形式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在乳房再造和胸壁溃疡修复中的应用经验教训及对策 被引量:18
20
作者 宋达疆 李赞 +7 位作者 周晓 章一新 彭小伟 周波 吕春柳 彭翠娥 彭文 欧延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11-516,共6页
目的总结不同形式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用于乳房再造和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修复的疗效和经验。方法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61例患者,其中女58例,男3例,年龄39~57岁。其中乳腺癌根治术后一期乳房重建患者37例,... 目的总结不同形式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用于乳房再造和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修复的疗效和经验。方法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61例患者,其中女58例,男3例,年龄39~57岁。其中乳腺癌根治术后一期乳房重建患者37例,术前均接受过多次化疗;乳腺癌术后放疗继发前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24例,均为乳腺癌根治术后辅以放疗后发生,病程12~56个月,长期换药保守治疗迁延不愈并有加重扩大趋势,伴有放射性骨损伤8例,范围涉及锁骨、肋骨及胸骨;胸膜损伤3例;肺损伤2例,合并有患侧臂丛神经损伤导致上肢功能障碍伴上肢淋巴水肿2例。采用单纯带蒂TRAM肌皮瓣(31例)、单纯游离TRAM肌皮瓣(3例)、带蒂TRAM肌皮瓣+腹壁浅静脉吻合(13例)和带蒂TRAM肌皮瓣联合对侧游离DIEP皮瓣移植(14例)。结果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皮瓣面积为22 cm×10 cm~38 cm×15 cm,乳房再造皮瓣面积为16 cm×10 cm~22 cm×13 cm。所有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3例单纯带蒂TRAM肌皮瓣出现皮瓣远端部分皮肤皮下组织坏死和脂肪液化,其中1例清创后直接拉拢闭合,另外2例清创后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其余58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2~108个月,溃疡及肿瘤无复发,重建乳房及胸壁外形功能满意。供瓣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无腹壁疝形成。结论 TRAM肌皮瓣是乳房再造和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首选皮瓣之一。根据所需皮瓣大小及皮瓣血运情况采用不同的TRAM肌皮瓣术式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外科学 动胴./外科学 乳房成形术 皮肤溃疡/外科学 辐射损伤/外科学 胸部损伤/外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