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产后腹直肌分离高频超声特征及其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
35
1
作者
张红芸
李小永
+3 位作者
鲁红
周露璐
朱丹倩
谢臻蔚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分离(RD)的多位点高频超声特征及其与不同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3-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并进行产后6周检查的初产妇571例,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336例)和剖宫产组(235例),采...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分离(RD)的多位点高频超声特征及其与不同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3-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并进行产后6周检查的初产妇571例,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336例)和剖宫产组(235例),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测量静息状态5个位点(脐上4.5 cm、脐上3 cm、脐上缘、脐下缘、脐下3 cm)和屈曲状态2个位点(脐上缘、脐下缘)的腹直肌间距(IRD)及两种状态右侧平脐腹直肌厚度。分析两种分娩方式对各位点IRD的影响及两种状态下IRD的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腹直肌厚度与各位点IRD间的相关性。结果产后早期RD发生率为79.7%(455/571),以脐上3 cm和脐周为著。静息状态下,阴道分娩组5个位点IRD分别为(1.62±0.79)cm、(2.03±0.84)cm、(2.65±0.94)cm、(2.09±0.93)cm、0.54(0.00,1.13)cm,剖宫产组5个位点IRD分别为(1.75±0.85)cm、(2.26±0.99)cm、(2.99±1.14)cm、(2.57±1.21)cm、1.00(0.41,1.59)c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屈曲状态下,阴道分娩组2个位点IRD分别为(2.10±0.84)cm、(1.66±0.86)cm,剖宫产组2个位点IRD分别为(2.28±0.87)cm、(1.91±0.87)c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屈曲状态较静息状态,阴道分娩组在脐上缘和脐下缘IRD增大的发生率分别为16.1%和26.5%;剖宫产组在脐上缘和脐下缘IRD增大的发生率分别为17.4%和20.4%。静息状态和屈曲状态下,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腹直肌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4±0.12)cm对(0.67±0.12)cm,P<0.05;(1.11±0.23)cm对(0.99±0.22)cm,P<0.05)]。静息状态下,腹直肌厚度与5个位点IRD呈负相关(rs=-0.116、-0.140、-0.185、-0.143、-0.144,均P<0.01)。屈曲状态下,腹直肌厚度与脐上缘IRD呈负相关(rs=-0.091,P<0.05),与脐下缘IRD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评估多位点不同状态产后腹直肌形态学特征,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后腹直肌厚度较薄、IRD较大,但受屈曲状态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腹
直
肌
分离
腹直肌厚度
产后
原文传递
产后腹直肌分离高频超声特征及其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叶秀琴
潘群艳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3期469-472,共4页
目的 不同分娩方式女性腹直肌超声特征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观察分析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早期腹直肌超声特征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8月—2022年10月于诸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检查的20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均行腹直肌高频超声检查,统计研...
目的 不同分娩方式女性腹直肌超声特征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观察分析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早期腹直肌超声特征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8月—2022年10月于诸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检查的20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均行腹直肌高频超声检查,统计研究对象腹直肌分离(DRA)发生率,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不同位置、不同状态下DRA发生率、腹直肌厚度及腹直肌间距(IRD)差异,观察DRA与非DRA女性腹中线超声特征和腹直肌回声特征。结果 产后6~8周,经阴道分娩组女性DRA总体发生率(62.12%,82/132)显著低于剖宫产组(82.35%,56/68),P<0.05,且脐上缘、脐下缘及脐上3 cm处DRA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均P<0.05)。经阴道分娩组女性平卧、屈曲和直立状态下腹直肌厚度[(0.79±0.11)cm,(1.13±0.18)cm,(0.71±0.09)cm]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0.68±0.10)cm,(0.98±0.16)cm,(0.64±0.08)cm],均P<0.05,且平卧、屈曲和直立状态下不同位置IRD数值均显著小于剖宫产组(均P<0.05)。DRA与非DRA女性腹中线超声特征和腹直肌回声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剖宫产女性产后早期DRA发生率较经阴道分娩女性更高,腹直肌厚度更小,IRD更大。DRA女性腹中线多表现增宽超声特征,腹直肌回声多表现增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产后
腹
直
肌
分离
腹
直
肌
间距
腹直肌厚度
超声特征
原文传递
题名
产后腹直肌分离高频超声特征及其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
35
1
作者
张红芸
李小永
鲁红
周露璐
朱丹倩
谢臻蔚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超声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2-986,共5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7H040004)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研究基金(WKJ-ZJ-1927)。
文摘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分离(RD)的多位点高频超声特征及其与不同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3-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并进行产后6周检查的初产妇571例,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336例)和剖宫产组(235例),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测量静息状态5个位点(脐上4.5 cm、脐上3 cm、脐上缘、脐下缘、脐下3 cm)和屈曲状态2个位点(脐上缘、脐下缘)的腹直肌间距(IRD)及两种状态右侧平脐腹直肌厚度。分析两种分娩方式对各位点IRD的影响及两种状态下IRD的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腹直肌厚度与各位点IRD间的相关性。结果产后早期RD发生率为79.7%(455/571),以脐上3 cm和脐周为著。静息状态下,阴道分娩组5个位点IRD分别为(1.62±0.79)cm、(2.03±0.84)cm、(2.65±0.94)cm、(2.09±0.93)cm、0.54(0.00,1.13)cm,剖宫产组5个位点IRD分别为(1.75±0.85)cm、(2.26±0.99)cm、(2.99±1.14)cm、(2.57±1.21)cm、1.00(0.41,1.59)c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屈曲状态下,阴道分娩组2个位点IRD分别为(2.10±0.84)cm、(1.66±0.86)cm,剖宫产组2个位点IRD分别为(2.28±0.87)cm、(1.91±0.87)c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屈曲状态较静息状态,阴道分娩组在脐上缘和脐下缘IRD增大的发生率分别为16.1%和26.5%;剖宫产组在脐上缘和脐下缘IRD增大的发生率分别为17.4%和20.4%。静息状态和屈曲状态下,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腹直肌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4±0.12)cm对(0.67±0.12)cm,P<0.05;(1.11±0.23)cm对(0.99±0.22)cm,P<0.05)]。静息状态下,腹直肌厚度与5个位点IRD呈负相关(rs=-0.116、-0.140、-0.185、-0.143、-0.144,均P<0.01)。屈曲状态下,腹直肌厚度与脐上缘IRD呈负相关(rs=-0.091,P<0.05),与脐下缘IRD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评估多位点不同状态产后腹直肌形态学特征,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后腹直肌厚度较薄、IRD较大,但受屈曲状态影响较小。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腹
直
肌
分离
腹直肌厚度
产后
Keyword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Rectus diastasis
Thickness of rectus abdominis
Postpartum
分类号
R714.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产后腹直肌分离高频超声特征及其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叶秀琴
潘群艳
机构
诸暨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出处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3期469-472,共4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ZH009)。
文摘
目的 不同分娩方式女性腹直肌超声特征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观察分析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早期腹直肌超声特征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8月—2022年10月于诸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检查的20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均行腹直肌高频超声检查,统计研究对象腹直肌分离(DRA)发生率,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不同位置、不同状态下DRA发生率、腹直肌厚度及腹直肌间距(IRD)差异,观察DRA与非DRA女性腹中线超声特征和腹直肌回声特征。结果 产后6~8周,经阴道分娩组女性DRA总体发生率(62.12%,82/132)显著低于剖宫产组(82.35%,56/68),P<0.05,且脐上缘、脐下缘及脐上3 cm处DRA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均P<0.05)。经阴道分娩组女性平卧、屈曲和直立状态下腹直肌厚度[(0.79±0.11)cm,(1.13±0.18)cm,(0.71±0.09)cm]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0.68±0.10)cm,(0.98±0.16)cm,(0.64±0.08)cm],均P<0.05,且平卧、屈曲和直立状态下不同位置IRD数值均显著小于剖宫产组(均P<0.05)。DRA与非DRA女性腹中线超声特征和腹直肌回声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剖宫产女性产后早期DRA发生率较经阴道分娩女性更高,腹直肌厚度更小,IRD更大。DRA女性腹中线多表现增宽超声特征,腹直肌回声多表现增强特征。
关键词
高频超声
产后
腹
直
肌
分离
腹
直
肌
间距
腹直肌厚度
超声特征
Keyword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Postpartum
Diastasis recti abdominis
The distance between rectus abdominis
Thickness of rectus abdominis muscle
Ultrason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15.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产后腹直肌分离高频超声特征及其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张红芸
李小永
鲁红
周露璐
朱丹倩
谢臻蔚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5
原文传递
2
产后腹直肌分离高频超声特征及其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叶秀琴
潘群艳
《中华全科医学》
2023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