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经腹股沟下入路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58例分析
1
作者 王志 刘家钦 +10 位作者 陈锐 江专新 马传府 朱海冬 王建 刘正道 张磊 王雪峰 王鸿 齐振阳 董彪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5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经腹股沟下入路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5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均接受显微镜经腹股沟下入路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精液质量、性激素水... 目的:分析显微镜经腹股沟下入路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5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均接受显微镜经腹股沟下入路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精液质量、性激素水平,并记录、统计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精子总数、浓度、存活率及(A+B)级活动力精子等精子质量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更高,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总睾酮、雌激素等性激素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更低(P<0.05);且术后6个月内随访仅发生并发症1例(阴囊水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2%,无复发病例。结论:显微镜经腹股沟下入路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精子质量及性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腹股沟下入路 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
下载PDF
显微镜经腹股沟下MSV治疗VC性不育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精子质量、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忠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2期2703-2705,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经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MSV)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性不育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VC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显微镜经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MSV)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性不育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VC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经腹膜后结扎手术,观察组采用MS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精子质量、性激素水平、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发现精索血管数量多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7、20.351、15.011,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精子密度、总数、活力a级和a+b级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51、7.909、15.315、6.953,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总睾酮(T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3、19.304、9.136,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3、5.225,P<0.05)。结论:MSV治疗VC性不育症可改善患者精子质量,纠正生殖内分泌激素失调,提高疗效与配偶妊娠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经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 精子质量 性激素
下载PDF
显微镜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疗效分析
3
作者 欧阳松 倪钊 +3 位作者 钱彪 王勤章 丁国富 赵永平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8例单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5d。术后复查精液分析改善明显,2例复... 目的探讨显微镜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8例单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5d。术后复查精液分析改善明显,2例复发,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MSV是安全可行的,是处理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术式,较开放术式创伤更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精索静脉曲张 腹股沟下
下载PDF
髂腹股沟下入路中间窗解剖及改良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顺利 赵雪松 +1 位作者 吕翔 王义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9-823,共5页
目的为髋臼骨折髂腹股沟下入路血管损伤、术后血栓及淋巴漏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具(男女各10具,40侧)国人尸体标本,参照临床手术步骤解剖,观察和测量与髂腹股沟下入路中间窗显露相关结构的特点及关系。结果腹壁下动脉23侧(57.... 目的为髋臼骨折髂腹股沟下入路血管损伤、术后血栓及淋巴漏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具(男女各10具,40侧)国人尸体标本,参照临床手术步骤解剖,观察和测量与髂腹股沟下入路中间窗显露相关结构的特点及关系。结果腹壁下动脉23侧(57.5%)起自髂外动脉,7侧(17.5%)起自股动脉,起点距耻骨联合中点(41.35±2.33)mm,与髂外动脉夹角约(40.23±5.23)°,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骨盆纵径及半骨盆横径不相关(P>0.05)。髂血管周围无明确筋膜鞘样结构,血管和淋巴易受到牵拉损伤;股血管有明显鞘样结构,但与周围结构连接疏松易分离。髂耻弓起始处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呈(15.20±6.79)°锐性夹角,有少量菲薄膜样结构,易分离。髂筋膜内下部较厚,且厚度与骨盆纵径及半骨盆横径不相关(P>0.05)。结论髂腹股沟入路和髂腹股沟下入路中间窗显露时均易伤及血管和淋巴管,髂筋膜下部和髂耻弓结构致密,可从髂筋膜下分离与内侧窗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下入路 髂筋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腹股沟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传统经腹股沟途径与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海峰 赵洪波 祝海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低位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传统经腹股沟途径与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疗效对比研究。方法接受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患者资料共计368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经腹股沟途径手术组(102例)、腹腔镜组(137例)和显微手术组(129例),对其手... 目的低位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传统经腹股沟途径与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疗效对比研究。方法接受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患者资料共计368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经腹股沟途径手术组(102例)、腹腔镜组(137例)和显微手术组(129例),对其手术前后精液分析报告、术后复发情况、术后早期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术后阴囊水肿发生率在经腹股沟途径手术组、腹腔镜组和显微手术组分别为5.6%、3.8%和0;三组均未见睾丸萎缩。住院天数3组分别为(4.5±0.5)天、(3.5±0.5)天和(1.5±0.5)天;手术时间3组分别为(29±12)分钟、(36±14)分钟和(138±26)分钟;医疗费用3组分别为(2964.±149)元、(8776±493)元和(2415±187)元;术后6个月B超检查提示复发率3组分别为7.84%、7.29%和1.55%;术后6个月精液分析改善率3组分别为55.88%、62.77%和86.82%。结论显微手术在对精液分析参数的改善、术后复发、阴囊水肿发生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经腹股沟途径和腹腔镜手术;显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 传统经腹股沟途径 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
下载PDF
髂腹股沟下入路耻骨肌孔下区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顺利 吕翔 +1 位作者 刘自国 王义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8-651,共4页
目的对耻骨肌孔下区解剖结构进行重新认识,为髂腹股沟下入路术后股疝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具尸体分层解剖观测耻骨肌孔下区结构,结合外科疝的理论对髂腹股沟下入路术后股疝的原因和预防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耻骨肌孔下区为上长... 目的对耻骨肌孔下区解剖结构进行重新认识,为髂腹股沟下入路术后股疝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具尸体分层解剖观测耻骨肌孔下区结构,结合外科疝的理论对髂腹股沟下入路术后股疝的原因和预防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耻骨肌孔下区为上长下短的近似梯形结构,血管鞘及其前后连接、陷窝韧带及耻骨肌筋膜等为其封闭结构,但存在多个薄弱部位,手术损伤易造成缺损导致股疝。结论耻骨肌孔下区薄弱处均为股疝可能发生的部位,采用髂腹股沟下入路方法时需尽量避免损伤或加强术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下入路 耻骨肌孔 股疝
下载PDF
髂腹股沟下和髂腹股沟入路的解剖比较研究及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秦晓东 吕天润 +1 位作者 李翔 范卫民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2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比较治疗髋臼骨折的髂腹股沟下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的解剖学差别,并探讨髂腹股沟下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男女新鲜尸体标本7具,同一标本做左右两侧对比研究,左侧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右侧采用髂腹股沟下入路,切口内侧均自耻骨联... 目的:比较治疗髋臼骨折的髂腹股沟下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的解剖学差别,并探讨髂腹股沟下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男女新鲜尸体标本7具,同一标本做左右两侧对比研究,左侧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右侧采用髂腹股沟下入路,切口内侧均自耻骨联合上方2 cm开始横行,切口外侧沿髂骨嵴至髂前上棘后外5 cm处,对比测量切口第1窗暴露的长径、横径和髂腰肌游离度.并随访观察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采用单一髂腹股沟下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0~65岁,平均40.6岁,采用Matta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髂腹股沟下入路在切口第1窗暴露长径、横径和髂腰肌游离度均优于髂腹股沟入路(P<0.01).临床观察15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Mata复位标准,10例获得解剖复位,5例复位满意;所有患者X线片结果为优.结论:相比经典的髂腹股沟入路,髂腹股沟下入路可显著扩大第1窗口的暴露范围,同时手术步骤简单.此入路是暴露髋臼前柱、前内侧壁和髋关节前方的理想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髋臼 骨折 解剖学 比较
下载PDF
髋臼骨折髂腹股沟下入路的风险 被引量:2
8
作者 徐顺利 吕翔 +2 位作者 王义生 李洋 张辉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下入路的风险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具(40侧)成年国人尸体髂腹股沟区进行分层解剖,按临床髂腹股沟下入路步骤分析其存在的风险或注意事项。结果浅表血管神经存在较多变异易受损伤;髂股血管和深部淋巴系统易受到牵拉损伤...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下入路的风险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具(40侧)成年国人尸体髂腹股沟区进行分层解剖,按临床髂腹股沟下入路步骤分析其存在的风险或注意事项。结果浅表血管神经存在较多变异易受损伤;髂股血管和深部淋巴系统易受到牵拉损伤;内侧窗显露时可因破坏耻骨肌孔下区结构导致股疝发生等,需注意预防或重建。结论髂腹股沟下入路相对经典的髂腹股沟入路虽对外侧窗显露充分,但并未减少中间窗和内侧窗显露时存在的问题,需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腹股沟下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经髂腹股沟下入路治疗髋臼骨折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朝华 杨军 杨彬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下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经髂腹股沟下入路及传统髂腹股沟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各项观察...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下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经髂腹股沟下入路及传统髂腹股沟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腹股沟下入路是一种较好的髋臼前方手术入路,具有解剖结构简单、出血少,显露充分、复位质量高,临床效果满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入路 髋臼 骨折
下载PDF
改良隐匿式切口腹股沟下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万松 闻立平 +2 位作者 蒋祥新 关胜 王琰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10期81-85,共5页
目的利用多普勒彩超测定术前术后睾丸动脉血流参数及精液参数分析评价改良隐匿式切口显微技术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疗效。方法笔者对26例临床诊断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采用改良腹股沟下隐匿式切口显微镜技术治疗(腹股沟下隐匿... 目的利用多普勒彩超测定术前术后睾丸动脉血流参数及精液参数分析评价改良隐匿式切口显微技术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疗效。方法笔者对26例临床诊断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采用改良腹股沟下隐匿式切口显微镜技术治疗(腹股沟下隐匿式小切口,睾丸不提出切口外,保留睾丸引带静脉及精索外静脉穿支),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双侧睾丸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并同时分析术前及术后3、6个月精液参数,观察腹股沟管下途径显微镜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远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21个月,平均随访13.6个月,术后左侧睾丸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较术前提高(P〈0.05),阻力指数较术前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精子浓度较术前改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精子活力(精子前向运动)无明显改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过程中,无一例复发,无一例术后出现睾丸萎缩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隐匿式切口腹股沟下显微镜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能明显改善睾丸血流及精液参数,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式切口 改良腹股沟下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精索静脉曲张
下载PDF
腹股沟下血管病手术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永山 曲明 +2 位作者 姜田军 田成武 冯跃 《临床外科杂志》 1997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下血管病 外科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经腹股沟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的效果
12
作者 王雪华 黄星青 查仕方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对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腹股沟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共计60例,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接受常规经腹股沟下精索静... 目的:探讨对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腹股沟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共计60例,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接受常规经腹股沟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经腹股沟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腹股沟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腹股沟下 显微镜 精索静脉结扎术 治疗效果 对比
下载PDF
幼儿腹股沟三段肠管嵌顿斜疝并发肠穿孔1例报告
13
作者 刘雪来 张震 +1 位作者 陈震 陈胜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9-461,共3页
腹股沟嵌顿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1]。一般有斜疝病史或嵌顿的经历,发生嵌顿的腹腔器官以肠管居多,也可以是卵巢和输卵管、盲肠和阑尾等[2]。嵌顿时间通常在5 h以内,嵌顿肠管为孤立的一段肠管,一般选择手法复位后行腹腔镜疝囊高位... 腹股沟嵌顿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1]。一般有斜疝病史或嵌顿的经历,发生嵌顿的腹腔器官以肠管居多,也可以是卵巢和输卵管、盲肠和阑尾等[2]。嵌顿时间通常在5 h以内,嵌顿肠管为孤立的一段肠管,一般选择手法复位后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3]。三段肠管发生嵌顿并且嵌顿时间在5 h以上的病例少见。我们收治1例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嵌顿时间达7 h,术中证实三段肠管嵌入腹股沟管并发肠穿孔,成功救治,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嵌顿疝 小儿外科 手法复位 嵌顿时间 腹腔器官 肠管嵌顿 斜疝 肠穿孔
下载PDF
单节段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魏滨 李斌龙 +1 位作者 徐懋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椎旁神经阻滞(pavavertebral nerve block,PVNB)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58例老年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分为2组:单节... 目的探讨单节段椎旁神经阻滞(pavavertebral nerve block,PVNB)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58例老年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分为2组:单节段PVNB组(P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组),每组29例。P组在超声联合外周神经刺激器或单纯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L1单节段PVNB,给予0.4%罗哌卡因20 ml。S组在L3/4棘突间隙进行穿刺,给予0.5%布比卡因10 mg。记录患者麻醉前(T_(0))、手术切皮时(T_(1))、疝囊剥离时(T_(2))和关切口时(T_(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麻醉阻滞平面、麻醉效果、芬太尼补救率、局麻药毒性反应、外周神经损伤、尿潴留、谵妄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随访患者的麻醉满意度。结果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麻醉阻滞平面差异有显著性(Z=-4.144,P=0.000),芬太尼补救率、麻醉效果和麻醉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69,P=0.604;Z=-1.430,P=0.153;Z=-1.395,P=0.163)。2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2,P=0.960;F=0.260,P=0.612)。P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0.0%vs.24.1%,Fisher精确检验,P=0.010)。2组患者谵妄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外周神经损伤。结论单节段PVNB可以为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提供完善的麻醉与镇痛,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稳定,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腹股沟疝修补术
下载PDF
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纵向小切口对早期外阴鳞癌的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王祎晨 陈鲁 +1 位作者 赵灵琴 邵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外阴鳞癌患者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纵向小切口治疗对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外阴鳞癌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 目的 探讨早期外阴鳞癌患者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纵向小切口治疗对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外阴鳞癌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纵向小切口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纵向小切口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愈合率、围手术期指标、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8%vs 90.3%,P=0.301)。两组手术时间、右侧淋巴结清扫数量和左侧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1),术中出血量更少(P<0.01)。两组术前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维度评分均提高(均P<0.05),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2.9%vs 35.5%,P=0.038)。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外阴鳞癌患者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纵向小切口治疗切口愈合率较高,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会导致死亡率增加,手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外阴鳞癌 改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纵向小切口 手术安全性 术后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外周血降钙素原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价值
16
作者 王志 张谦 +1 位作者 周志涛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26-629,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病人112例,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分为绞窄组和非绞窄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 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病人112例,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分为绞窄组和非绞窄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外周血PCT和NLR水平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绞窄组和非绞窄组病人NLR分别为4.54±1.67和3.78±1.48,PCT分别为(6.74±2.42)ng/ml和(4.97±2.53)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NLR、PCT水平升高是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NLR和PCT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均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AUC>0.7),联合检测NLR和PCT能够提高诊断效能(AUC=0.792)。结论 外周血PCT和NLR水平对老年绞窄性腹股沟疝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联合检测NLR和PCT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老年 绞窄性腹股沟
下载PDF
腹腔镜下应用硬膜外针带双色线法经皮单通道穿刺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贺小张 王桃 +2 位作者 廖鹏 许绍林 王俊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硬膜外针带双色线法经皮单通道穿刺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行腹腔镜下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口结扎术的514例资料完整的腹股沟疝患儿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硬膜外针带双色线法经皮单通道穿刺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行腹腔镜下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口结扎术的514例资料完整的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通道穿刺的不同分为双通道穿刺组(273例)和单通道穿刺组(241例),其中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患儿采用硬膜外针带线经皮双通道穿刺完成腹膜外结扎术,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患儿采用硬膜外针带双色线法单通道经皮穿刺完成腹膜外结扎术。比较两组患儿的单/双侧、手术时间、穿刺点硬结、线结反应、腹股沟区疼痛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腹股沟区疼痛及疝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通道穿刺组手术时间短于双通道穿刺组,穿刺点硬结及线结反应发生率低于双通道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应用硬膜外针带双色线法经皮单通道穿刺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简化操作、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穿刺点硬结及线结反应发生率,有利于在基层地区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环结扎术 腹股沟 腹腔镜 双色线法 单通道穿刺
下载PDF
腹股沟疝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18
作者 陆学安 李慧泉 彭献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36-238,共3页
探讨腹股沟疝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VTE)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实施腹股沟疝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35例患者作为VTE组、按照1:2的比例选取同期接受腹股沟疝手术但是未发生VTE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 探讨腹股沟疝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VTE)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实施腹股沟疝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35例患者作为VTE组、按照1:2的比例选取同期接受腹股沟疝手术但是未发生VTE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血常规水平、血浆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Ⅷ(FⅧ)、凝血因子Ⅸ(FⅨ),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股沟疝手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两组年龄、BMI、性别、吸烟、饮酒、是否择期手术、手术出血量、麻醉方式、房颤病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E组WBC、APTT、PT、TT、CRP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E组的PLT、D-D、FIB、FⅧ、FⅨ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患者术后D-D增高、FIB增高、FⅧ增高、FⅨ增高是腹股沟疝手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腹股沟疝手术后发生下肢VTE主要与D-D、FIB增高、FⅧ增高、FⅨ增高有关,临床上应该针对这些高风险人群采取围术期踝泵运动、穿弹力袜、早期下床运动等干预措施降低VTE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凝血因子
下载PDF
单钩针下压式勾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19
作者 卞军 施伟栋 +3 位作者 张向宁 丁文泽 姚远 王兴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单钩针下压式勾线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419例。其中男370例,女49例,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15岁,平均年龄3岁6个月;... 目的探讨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单钩针下压式勾线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419例。其中男370例,女49例,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15岁,平均年龄3岁6个月;左侧160例,右侧220例,双侧39例。在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单钩针下压式勾线,记录手术时间和后腹膜的完整性。结果女孩单侧手术时间为(4.0±1.0)min,双侧为(6.0±1.2)min;男孩单侧手术时间为(6.0±1.0)min,双侧为(9.0±1.5)min。术中均未出现多次钩挂腹膜的手术过程和后腹膜撕裂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无并发腹膜裂孔疝继发肠坏死情况。结论单钩针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中采用下压式勾线,能有效地减少腹膜外勾线时反复勾线和避免钩挂腹膜所引起的后腹膜撕裂等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单钩针 下压式勾线 完整腹膜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李健 郭雯静 +1 位作者 孙忠忠 武进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 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阴茎癌患者,... 目的 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阴茎癌患者,依据是否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19)和未转移组(n=29)。记录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数,计算NLR、PLR。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预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测NLR、PLR间的相关性。结果 转移组NLR和PLR水平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1)。ROC曲线显示NLR最佳截断值为2.39,AUC为0.838(95%CI:0.730~0.94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7%和58.6%;PLR最佳截断值为113.66,AUC为0.755(95%CI:0.618~0.89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58.6%。两项联合诊断的AUC为0.851(95%CI:0.747~0.95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69.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NLR与PLR均呈正相关(r=0.504,r=0.645,均有P<0.05)。结论 阴茎癌患者术前NLR、PLR水平显著升高并且通过两项指标联合诊断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患者存在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癌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炎症因子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