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洪江 庞作良 +4 位作者 斯坎达尔 孙伟 瓦热斯江 范志勤 薛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49-852,共4页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侵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肿瘤长度则影响不大。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腹腔动脉干 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术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庞作良 王洪江 +3 位作者 斯坎达尔·阿布力孜 孙伟 范志勤 薛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和贲门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836例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60.3%,淋巴结转移度16.8%。肝总动脉旁、... 目的:了解食管癌和贲门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836例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60.3%,淋巴结转移度16.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0.4%、10.1%和9.8%。患者术后3年腹腔淋巴结复发转移率为6.1%。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55.7%,其中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44.6%,低于无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72.4%),P<0.05。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腹腔动脉干 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下载PDF
联合腹腔动脉干切除在胰体尾癌扩大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原春辉 修典荣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由于胰腺位置较深,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至症状典型确诊时,多因发生远隔脏器转移和腹腔广泛播散而失去了手术机会,其中一部分是因为肿瘤局部进展侵犯附近重要脏器血管而在技术上造成切除困难。最近,很多临床研究都提及肿瘤的局部侵... 由于胰腺位置较深,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至症状典型确诊时,多因发生远隔脏器转移和腹腔广泛播散而失去了手术机会,其中一部分是因为肿瘤局部进展侵犯附近重要脏器血管而在技术上造成切除困难。最近,很多临床研究都提及肿瘤的局部侵犯并不代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恶性度更高,完整切除后仍可以获得与没有血管脏器侵犯病人相当的长期效果,这也是目前外科医生在不断尝试提高切除率的原因之一。对于胰腺体尾癌而言,由于不太容易造成黄疸等明显的临床异常,因此,与胰头癌相比,就诊时往往更偏晚期,周围大血管侵犯更常见,需要在熟知解剖特点的基础上多学科联合诊治提高切除成功率。2012年6月,我院开展1例联合腹腔动脉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扩大根治术,术前4天先行肝总动脉栓塞,术中腹腔镜探查证实肿瘤无明显远处转移,转为开腹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干 扩大根治术 胰体尾癌 血管侵犯 脏器转移 临床研究 生物学行为 腹腔镜探查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腹腔动脉干与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4
作者 曹海英 刘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腹腔动脉干 肠系膜上动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任占丽 于楠 +5 位作者 张喜荣 贾永军 雷雨欣 杨创勃 于勇 贺太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5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行腹腔干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行常规120 kVp扫描,对比剂用量600 mgI/kg,扫描后重建40%自适应... 目的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行腹腔干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行常规120 kVp扫描,对比剂用量600 mgI/kg,扫描后重建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图像;B组行能谱CT扫描,对比剂用量450 mgI/kg,扫描后重建最佳单能量、40%ASIR图像。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腔干动脉CT、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值和影像医生主观评分。结果B组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对比剂碘摄入量低于A组(P<0.05);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较A组分别减少约20.29%和28.64%。B组的腹腔干动脉最佳单能量约(65.78±3.15)keV。B组的腹腔干动脉CT、SNR、CNR值及影像医生主观评分高于A组,腹腔干动脉SD值低于A组(P<0.05)。2名影像医生对腹腔干血管主观评分具有很好一致性(Kappa>0.90,P<0.05)。结论与常规120 kVp腹腔干动脉成像相比,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不仅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还可以显著提升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 最佳单能量 腹腔动脉
下载PDF
联合腹腔动脉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根治术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傲然 杨尹默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2-265,共4页
联合腹腔动脉干切除可显著提高胰体尾癌的切除率,但是否可提高根治性及改善病人预后,特别是在该术式所导致的潜在缺血并发症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多数回顾性研究提示,对腹腔动脉干及其分支受累的胰体尾癌病人行联合腹腔动脉干切除的... 联合腹腔动脉干切除可显著提高胰体尾癌的切除率,但是否可提高根治性及改善病人预后,特别是在该术式所导致的潜在缺血并发症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多数回顾性研究提示,对腹腔动脉干及其分支受累的胰体尾癌病人行联合腹腔动脉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根治术具有可行性并可使病人生存获益。该术式为非常规手术,开展时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在可获得R0切除的前提下,审慎评估其临床效果及潜在的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干切除 胰体尾癌 新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联合腹腔动脉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扩大根治术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修典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44-944,共1页
患者男,47岁,主因上腹痛3月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伴后背疼痛,腹胀,纳差,无发热、黄疽,无腹泻、恶心、呕吐。自发病来,体重下降10kg。查体: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左上腹轻压痛,尤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 患者男,47岁,主因上腹痛3月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伴后背疼痛,腹胀,纳差,无发热、黄疽,无腹泻、恶心、呕吐。自发病来,体重下降10kg。查体: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左上腹轻压痛,尤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CT示胰腺体尾部痛,大小5.0em×3.6cm,包绕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肝固有动脉、肖左动脉、脾动脉,脾静脉管腔纤细、受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干 扩大根治术 胰体尾癌 肠系膜上动脉 肝固有动脉 体重下降 静脉管腔 上腹痛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联合腹腔动脉干切除胰体尾癌根治术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符稳 邰升 +1 位作者 苏志雷 姜兴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08-1209,共2页
胰体尾癌易侵犯腹腔动脉干(celiacaxis,CA)及其属支,导致手术切除率低,病人预后较差。而联合CA切除的胰体尾癌根治术(distal panerealectomy with celiac axisresection,DP-CAR)为胰体尾癌侵犯CA及其属支的病人带来更高的手术... 胰体尾癌易侵犯腹腔动脉干(celiacaxis,CA)及其属支,导致手术切除率低,病人预后较差。而联合CA切除的胰体尾癌根治术(distal panerealectomy with celiac axisresection,DP-CAR)为胰体尾癌侵犯CA及其属支的病人带来更高的手术切除率,也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供可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胆胰外科收治1例胰体尾癌侵及CA的病人,并成功实施手术。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腹腔动脉干 胰体尾癌
原文传递
腹腔干动脉狭窄侧枝交通的血管造影表现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华明 李勇武 +3 位作者 董景辉 张军华 马威 王如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7期751-753,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干动脉狭窄患者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间侧枝交通的类型、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腹腔干动脉狭窄患者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间侧枝交通的血管造影表现。结果:发现3种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侧枝交... 目的:研究腹腔干动脉狭窄患者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间侧枝交通的类型、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腹腔干动脉狭窄患者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间侧枝交通的血管造影表现。结果:发现3种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侧枝交通,胰十二指肠弓型13例(100%)、胰背动脉型7例(58.3%)和肝内型4例(30.8%)。结论: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侧枝交通有3种类型,其中胰十二指肠弓型和胰背动脉型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腹腔动脉狭窄 侧枝交通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中覆盖腹腔干动脉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8
10
作者 黎明 舒畅 +2 位作者 李全明 王暾 方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观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中覆盖腹腔干动脉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5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累及腹腔干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 目的:观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中覆盖腹腔干动脉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5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累及腹腔干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1例,术前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CT三维血管重建(CT angiography,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 angiography,DSA)检查以确认腹腔干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侧支循环的存在。术中精确定位释放支架,同时覆盖腹腔干动脉及近腹腔干动脉的主动脉破口。随访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之后每年进行1次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肝功能损害,无腹痛、腹胀等脏器缺血症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脊髓缺血症状。7例患者术后即时造影有内漏发生,但经保守治疗后3个月内均自行停止。余14例患者术后即时造影均未发现内漏,术后CTA复查可发现假腔内血栓形成,假腔逐渐缩小。结论: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中有计划地覆盖腹腔干动脉可以有效覆盖近腹腔干动脉开口的主动脉夹层破口。术后出现腹腔内脏器缺血或脊髓缺血的概率较低。术后II型内漏是其主要并发症,但多可经保守治疗后自行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腹腔动脉 内脏缺血 截瘫
下载PDF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共干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胚胎发生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毅 邓以川 +3 位作者 陈金华 李然 石丹凤 张伟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2-585,共4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探讨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共干(CMT)的构型、类型、伴随病变及其他分支变异,分析并推测各型CMT的胚胎发生机制。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00例患者的上中腹部或全腹部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数据,选择符合...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探讨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共干(CMT)的构型、类型、伴随病变及其他分支变异,分析并推测各型CMT的胚胎发生机制。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00例患者的上中腹部或全腹部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数据,选择符合CMT的病例纳入本研究,评价其构型、主要分支的起源、伴随病变及其他分支变异。结果 1500例患者中,51例(3.4%)属于CMT。按照共同动脉单干的长度CMT可分为长型(34例,66.7%)和短型(17例,33.3%);按照胃左动脉的起源,除2例因胃左动脉起源难以确定而未纳入分型外,49例CMT可分为A型(胃左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26例,53.1%)、B型(胃左动脉起源于共同动脉单干,5例,10.2%)、C型(胃左动脉起源于腹腔干,15例,30.6%)及D型(胃左动脉起源于其他分支,3例,6.1%)。结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腹侧纵向吻合错位中断、不完全或完全不中断可能是各型CMT的胚胎发生机制。MSCT血管成像有助于了解CMT及其他动脉的解剖变异,为腹部血管外科和介入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腹腔-肠系膜上动脉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胚胎学
下载PDF
微创腔内隔绝术治疗巨大肝总-腹腔干动脉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景在平 刘绪舜 +3 位作者 徐美英 王振堂 冯翔 冯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12-913,共2页
关键词 动脉 肝总-腹腔 腔内隔绝术
下载PDF
自体镰状韧带包绕术治疗腹腔干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普生 罗云峰 +2 位作者 方驰华 苏仲和 李克晓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2-322,共1页
关键词 腹腔动脉 镰状韧带 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 自体 动脉瘤切除术 2009年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2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磊 高文婷 +1 位作者 李光海 宋志英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92-94,共3页
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dissection of the celiac artery,SIDCA)指的是非主动脉疾病累及导致的腹腔干动脉夹层或夹层动脉瘤等,临床少见,文献多为病例报道[1-2]。SIDCA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发病的高危因素包... 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dissection of the celiac artery,SIDCA)指的是非主动脉疾病累及导致的腹腔干动脉夹层或夹层动脉瘤等,临床少见,文献多为病例报道[1-2]。SIDCA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囊性中层坏死、节段性动脉中层坏死及结缔组织疾病等[3-4]。典型SIDCA患者常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腹痛,动脉破裂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现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两例报道如下,并回顾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夹层 治疗方式 腔内治疗
下载PDF
腹腔干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栓塞介入治疗2例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蔚蔚 万岐江 +2 位作者 程维莉 严生基 王忠敏 《全科护理》 2016年第20期2106-2108,共3页
总结2例腹腔干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术前重在控制血压;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瘤体破裂,预防血栓形成;术后指导病人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防止支架堵塞。
关键词 腹腔动脉 腔内隔绝术 栓塞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腹腔干动脉瘤16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骏咏 冯家煊 +6 位作者 冯睿 周建 张雷 李振江 刘军军 董凯雁 景在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1-495,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干动脉瘤(CAA)血管腔内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共16例连续的CAA患者腔内介入治疗情况。1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4例弹簧圈栓塞加覆膜支架植入术,1例多层裸支架植入术。术后第3、6、12个月...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干动脉瘤(CAA)血管腔内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共16例连续的CAA患者腔内介入治疗情况。1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4例弹簧圈栓塞加覆膜支架植入术,1例多层裸支架植入术。术后第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随访复查CTA,记录并评价围手术期和随访期临床结果指标。 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91.56±39.30) min,平均住院时间(5.25±1.44) d。所有患者术后均经规律随访1~54个月,总生存率100%,CTA复查未发现弹簧圈异位、支架移位,瘤体增大、破裂或再通。 结论血管腔内治疗CAA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 血管腔内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逆行胃左动脉行腹腔干灌注治疗大鼠胰腺炎的模型制作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阳云 余夙慧 +3 位作者 陈必成 杨丽红 梁勇 周蒙滔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用于治疗大鼠胰腺炎的区域动脉灌注动物新模型,并探讨此模型的技术要点,及其在胰腺炎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取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组为A、B组(各24只)。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泵入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A组通过逆行胃左... 目的建立用于治疗大鼠胰腺炎的区域动脉灌注动物新模型,并探讨此模型的技术要点,及其在胰腺炎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取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组为A、B组(各24只)。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泵入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A组通过逆行胃左动脉行腹腔干灌注,B组通过左股静脉穿刺输注。输注等量美兰染色液,确定插管部位并观察胰腺局部染色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后输注等量治疗药物5-Fu,分别于12 h、24 h处死后,检测血清中淀粉酶,并做胰腺病理检查。结果通过区域动脉灌注等量美兰染液,发现胰腺局部染色程度明显提高,持续时间明显延长。A组24 h亚组有1只死亡,B组24 h亚组有7只死亡,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胰腺病理检查评分分值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逆行胃左动脉灌注模型是有效、稳定的大鼠区域动脉灌注模型,通过显著增加胰腺局部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提高治疗SAP的治疗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胃左动脉腹腔灌注 静脉输注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模型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腔干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饶侦宏 华先平 +3 位作者 王贤明 袁雪芬 梅丽 涂朝霞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70-273,289,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评估腹腔干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腹痛患者的腹腔干动脉进行检查,观察的内容包括腹腔干起始段管腔有无斑块、血栓等引起的狭窄,测量腹腔干狭窄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评估腹腔干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腹痛患者的腹腔干动脉进行检查,观察的内容包括腹腔干起始段管腔有无斑块、血栓等引起的狭窄,测量腹腔干狭窄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以30例门诊常规体检患者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照组腹腔干二维声像改变,并测量起始段血流PSV。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24例腹腔干动脉狭窄,其中起始段粥样硬化斑块16例,血栓栓塞7例,孤立性夹层动脉瘤并血栓形成1例。狭窄处血流PSV最高为420 cm/s,最低为228 cm/s,平均为(304.52±53.75)cm/s。对照组腹腔干起始段血流PSV最高为178 cm/s,最低为81 cm/s,平均为(113.33±19.70)cm/s。狭窄组患者腹腔干狭窄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起始段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42,P<0.000 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腹腔干狭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准确显示腹腔干狭窄的部位、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腹痛患者的病因筛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腔动脉狭窄 血栓 孤立性夹层
下载PDF
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的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鹤 李焜 +2 位作者 朱勇 董祥军 周国锋 《微创医学》 2016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IDCA)的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6例患者行腹腔干动脉CTA检查均显示主干... 目的探讨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IDCA)的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6例患者行腹腔干动脉CTA检查均显示主干管腔呈双腔样改变,腔内均可见内膜片,内膜片见大小不等的破口。其中可见腹腔干周围脂肪层模糊3例;夹层累及脾动脉1例,伴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及腹膜后血肿形成;夹层伴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动脉瘤及胰头下方血肿形成1例。6例患者均未见主动脉夹层及腹腔脏器缺血、坏死征象。行介入治疗5例,其中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3例,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0%,另外1例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治疗后腹痛消失5例,腹痛明显缓解1例,未见腹腔脏器缺血、坏死的表现,亦无明显腹膜炎体征。随访3~10个月复查CTA,支架置入的3例患者腹腔干管腔通畅,假腔血栓化;弹簧圈栓塞的2例患者腹腔干未见明显显示,远端血管通畅;保守治疗的1例患者见腹腔干夹层无明显变化及进展。结论对于孤立性腹腔干夹层患者,CTA可明确诊断,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介入腔内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 夹层 孤立性 影像诊断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腹腔干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治:附4例病例报告
20
作者 伊正甲 高海军 +1 位作者 王浩 陈光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腹腔干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肝移植术后腹腔干动脉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肝移植术后腹腔干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表现,术后早期常规...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腹腔干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肝移植术后腹腔干动脉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肝移植术后腹腔干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表现,术后早期常规超声检查均提示:移植后肝动脉阻力指数(RI)<0.5,可疑肝动脉狭窄。后均通过肝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CTA)明确诊断(前3例患者诊断腹腔干动脉开口狭窄,后1例患者诊断腹腔干动脉完全闭塞),其中有3例行介入内支架技术治疗,1例行球囊扩张治疗,手术成功率100%,血流完全恢复通畅,术后未出现与介入手术及腹腔干动脉狭窄/闭塞等相关并发症。前2例患者随访观察超过12个月,最后2例随访观察超过6个月,超声示肝动脉血流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对于肝移植术后腹腔干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临床通常无特征性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腔干动脉狭窄有早期提示的作用,肝动脉CTA检查可以明确狭窄部位、程度,且一旦诊断明确,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腹腔动脉狭窄/闭塞 超声检查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